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几个分类问题_序列模式论文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几个分类问题_序列模式论文

关于社科研究面临的若干分类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所谓类,指事物某种侧面、属性或特征的集合。分类即通过一定的集合来思维、表达和检索的手段、所有科学和学科都必须借助的方法、人类特有的一种认识能力。但分类无法涵盖事物整体而只能涉及事物的某些侧面、属性或特征,分类势必要遮蔽事物的这些或那些侧面、属性或特征,分类更关心事物的差别而非事物的联系。因此,忽视分类方法的局限性正如忽视其重要性一样无助于准确的认识。

2.不同社会和学术环境中,人们对各种事物的多级多次分类构成了不同的体系。一定的分类体系乃是一定的社会历史和理论逻辑前提相统一的产物,前者使人们对事物的某些侧面、属性或特征发生特殊的兴趣,从而使有关的分类和方法得到较快的发展、较大的影响和较高的地位;后者使人们的各种分类和方法受传统“范式”的极大影响,从而决定了其特殊的形式,尤其各种母类的分法。两者直接促成了这里多级多次分类的共同核心、基本关系及其明显的结构形态。因此,任何分类体系都因其社会历史和理论逻辑前提的局限而有局限,同时也都是随其前提的变迁而变迁的。

3.在全球范围内,启蒙时代以来,以资本主义为旗帜的社会历史发展,以理性主义为标志的理论逻辑发展,促成了从伽里略、培根到笛卡尔所代表的机械论范式,其在认知中盖以分析——还原方法为特色,从那以来的各个学科,都倾力于对世界对事物和对象作形而上的分解,以至无限的分解,再按不同的分解单位来重视构筑和理解世界、事物和对象,这就导致了分类和分类方法的极大发展和崇高地位。对各种事物的多级多次分类所构成的分类体系,其所肯定、否定或确认的内容,往往超过了其可以肯定、否定或确认的范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各种社会和理论事态的发展使得这一分类体系的局限性和问题日益暴露,机械论和分析——还原方法也日益遭到了人们的质疑,并在充分肯定其历史作用的前提下进入了持续的转折过程。

4.我国现行的分类体系,是在本世纪初以来学术近代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于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为一个学习西方的过程,从严复以来,早期的学习和翻译工作又集中于西方的经典名作,就决定了这一体系以十八十九世纪西方占统治地位的分类方法为基干,其间又有二十世纪西方有关转折的成分的状态。同时,我国的特殊社会历史和理论逻辑前提,又使这一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尤其在与语汇相关的意义上呈现了特殊性,融汇了我国以往分类体系的若干内容,表现在体、用、理、气等一元论倾向下的传统范式的深刻影响上,也表现在从数理化、声光电直到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基本分类序列的界定和关系上。

5.这套分类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是分析——还原方法被视为所有认识的最高方法,把复杂对象尽可能分解为最简单和最小单位再重新构筑其关系,成了各种学科和研究过程的共性,无限可分成为一种无须证明的信仰。二是各种一分为二或合二而一的区分和联系的流行,精神和物质、主体与客体、目的和手段、必然与偶然等对立统一范畴,充当了多级多次分类的基石并极大地影响了各种母类的确定过程。三是在分类关系的建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可以把一切现象当作证据的,以辨证的或相对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为关键的诠释模式。这套分类体系在我国社会和学术的近代化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但其毕竟无从摆脱任何分类或分类体系的共同局限,尤其是以现代标准来衡量时,其不仅已总体地落后于全球范围内分类体系的有关转折进程,而且也已落后于我国现实社会和认识发展的要求。

6.在这套分类体系暴露出来的明显问题中,首先是在其夸大分析——还原方法的价值的倾向下,大量研究工作实际上已把分类当作了目的而不是仅仅当作一种认识的手段。有研究者认为科学的真谛,无非是要确定对象的类型并将之纳入一定的分类序列之中,等而下之者甚至纠缠于事物是否属于既定分类序列中的一项,纠缠于其属于精神还是物质,属于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而忘记了所有科学的进展,都是在既定分类序列之外开始的,忘记了所有分类都只涉及了事物的某个侧面,属性或特征,忘记了所有分类序列加到一起也无法涵盖事物。因而分类是重要的,但纠缠和停留于分类,等于放弃了对事物本身的深入认识。这种夸大分类或归类的重要性以致于视之为目的的风气的另一个背景,是在可以诠释一切现象的模式中,对象的类型一旦被确定下来并与该模式中的某项因素达成对应,那么其所有的作用、性质、地位和关系,就都可以现成地按此模式来确定了。但正是这种可以诠释一切现象的模式,其科学性本来是大可怀疑的,因而研究工作如果到归类为止,也就放弃了对有关诠释模式本身的探讨,实际上是放弃了科学的天职。

7.第二是在这套分类体系中,大量分类都是在事物无限可分的信仰支配下,在机械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不是从事物的广泛联系性出发,按事物本身运动和发展的性质来进行的。人们都承认,对各种相对不变的矿石或物种的分类,当然应该与对那些活生生的过程的分类完全不同。但偏偏有不少研究者习惯用前一种分类方法来对付所有对象,这就往往使相应的分类成了生硬的拆卸和组装。这甚至连正常的分析——还原方法都算不上,而只能算是该方法的末流,因为它实际上连分类的基本逻辑规则——一个分类序列的各项不能互相交叉重合——都遵守不了。其典型如政治、经济、文化之类,随便拿一个用来表指具有某种特征的社会现象或过程都没有问题,但人们却往往将之当作一个分类序列,一个以社会过程为母类的子类序列,这就难免肢解了活生生的社会过程。把一群人的投票仅仅归于政治活动,正如把一堆木头的燃烧仅仅归为化学现象一样荒谬。因为人们的政治活动同时可以是经济或文化活动,正如木头的燃烧同时可以是光学或声学现象那样。这里的问题,不在于能不能借助分类方法来认识活生生的事物,而在于能不能用机械的分类方法来认识活生生生的事物,在于是否要在承认所有分类方法的局限的前提下,借助于包括分类方法在内的所有方法来认识事物,并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分类方法不断得到发展。

8.第三是在这套分类体系中,对一分为二或合二而一式区分和联系的特殊关注,总是走到了强调区分而非联系,强调对立的绝对性和统一的相对性的方向上。在具体类型上,关于事物对立和斗争的侧面、属性或特征的分类和方法十分地发达起来,而对于各种联系的沟通的侧面、属性或特征的分类和方法则十分地不发达。各种主体和客体、精神和物质、目的和手段往往被各各区分为精细的序列,而连接两者的实践活动的分类则笼统而粗糙。结果既制约了对各种实践活动及其结构机制的认识,也制约了对斗争和对立面本身的认识。在类型关系的构筑上,强调对立和斗争的倾向又导致了大量非此即彼的错觉。可以同真共存的类型往往被当作不可同真共存的类型。光的亦波亦粒非波非粒使物理学界很快确认了其波粒二象性。一个经济体制的亦市场亦计划,非市场非计划却长期不能使我们的经济学界承认其市场计划二象性。显然,二分法只有在同时重视对立和统一时才能帮助我们的认识。因为精神只有在与物质相关时,才成其为精神,主体只有在与客体相关时才成其为主体,反之亦然。当我们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把本来不可分割的事物分割开来又忽略了其关系时,就一定会导致认识与对象的背离,学术与生活的相悖。归根到底,二分法与所有分类方法一样,都只能涉及事物的某些侧面、属性或特征。

9.第四是这套分类体系中,所有夸大分析——还原和分类方法的价值,强调区分而非联系的倾向,都易于使分类成为认识的樊篱。机械的分类越精细,类型与类型就越隔膜,研究者就越易在每一个无限可分的类型中往而不返;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樊篱实际上构成了研究者自设的大量认识禁区,也必然严重地遮蔽或肢解认识的对象。当我们看到许多几十年一贯制的学科专业或文著资料的分类序列,感慨于其总是把大量类型的内涵和外延宰割得七零八落,使人在检索过程中望而生畏时,这的确并非偶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成为樊篱的分类一旦作用于有关资源的配置和占有等各种社会过程,就更易使相应的研究分工,成为具有明显封闭性和垄断性的地盘,以至于各种综合性课题或现实问题的研究,也总是在此制约下带着并非正常学术流派风格而是局促于一隅的狭窄性和片面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分类成为樊篱还是分工成为地盘,都是阻碍研究者提高研究水平,准确认识对象的大敌。

10.回顾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整套分类体系从上世纪末开始的转折,到本世纪中叶呈现了明显加快的态势。启蒙时代以来形成的范式业已发生了较大变迁:从归纳主义到证伪主义直至历史主义科学观的发展,以生态论代替机械论的主张,对分析——还原方法及相应范畴的具体历史内涵的不断揭示,注重事物的广泛联系并从这种联系出发确定其侧面、属性或特征的倾向,对分类方法固有局限的清醒认识和对事物之间的交叉过渡和沟通衔接问题的强调……构成了现代和后现代主义发展的一个基本的方面。这些趋势的许多内容在我国现行分类体系的发展过程中都有体现。但全面的反省尚未开始,基于不同社会历史和理论逻辑前提的差别有待整合,必须突破的樊篱和业已暴露的问题仍严重地制约着我们的认识和研究……这一切无疑使得世纪之交的我国学术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历史性的职责。

标签:;  ;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几个分类问题_序列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