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门诊患者有创性治疗的心理护理探讨论文_邢瑞芳

邢瑞芳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社会医疗保险部 010050)

【摘要】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门诊患者有创性治疗的护理干预 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门诊需进行有创治疗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及精神压力,提高治疗依从性并积极配合治疗。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率。另外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恢复患者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缓和护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

【关键词】耳鼻喉科;门诊;有创性治疗;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211-02

耳鼻喉门诊具有病人多、流动性大、诊疗环节多等特点[1]。有创性治疗主要以上颌窦穿刺、咽鼓管吹张及假性囊肿穿刺加压包扎等方式为主。由于都疾病及治疗方式缺乏科学正确的认识,病人得知需作治疗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焦虑与恐惧,在一定程度上对治疗及预后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治疗前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及精神负担,减轻疼痛症状,早日恢复健康。本实验为研究护理干预用于耳鼻喉科门诊需行有创治疗患者对疼痛缓解的临床疗效与影响,特选取160例本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患者共160例。男性87例,女性73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0.3±6.2)岁。其中上颌窦穿刺52例、咽鼓管吹张86例、假性囊肿2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实验组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6.2±24.1)岁。对照组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6.3±23.1)随意。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包括讲解疾病知识及治疗方式,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记录等。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包括:(1)需进行上颌窦穿刺者由于对治疗所使用的长针具有恐惧心理,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晕针。治疗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详细讲解鼻窦和鼻腔的解剖结构并分析治疗器材与穿刺点间的比例,告知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使患者放宽心情减轻压力。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嘱咐家属多从语言上对患者进行安抚,使其转移注意力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及勇气。治疗过程中嘱咐病人在窦腔冲洗时保持前倾姿势并使用嘴部进行呼吸。进行穿刺后保持7天不过分用力擤鼻。(2)行咽鼓管吹张患者来说,为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疼痛或水流入耳部等情况发生,护理人员治疗前需向患者详细讲解治疗过程以及如何正确配合治疗。治疗后护理人员可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训练,即对患者进行吹气,每天3至4次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3)对于假性囊肿患者来说,护理人员除为其讲解相关知识外,在治疗时需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避免患者疼痛过度。另外在加压包扎后徐密切观察病人局部血运情况,避免过松或过紧造成治疗后囊肿再次复发或耳廓缺血坏死。

1.3 疗效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VAS评分标准[2]包括无痛为0分;1至3分为轻微疼痛但可以耐受;4至7分为疼痛较明显影响睡眠;7至9分为疼痛剧烈需药物进行镇痛;10分为剧烈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9<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评分人数比较

经完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人数比较(n)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3.讨论

近年来,患耳鼻喉科疾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对于较严重的耳鼻喉疾病患者来说,选择有创性治疗有利于帮助其缓解病痛,恢复器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主要以有创性治疗方式最为常见最常见,包括上颌窦穿刺、咽鼓管吹张和假性囊肿穿刺加压包扎等。治疗时患者可能由于交感神经兴奋造成出汗、心率加快、腹痛腹泻等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对操作造成一定影响[3]。因此,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放松心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提高治疗依从性。

对患者进行疾病及止来哦方式等相关知识教育与宣传有利于患者更加了解疾病的治疗及恢复过程,可有效帮助患者减轻对于治疗安全性以及恢复时期的各种疑问,使其放下精神包袱配合治疗。另外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各项训练有利于避免治疗时发生局部疼痛等意外,同时可对于疾病预后起到积极作用。治疗前后对于疼痛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并转移注意力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使其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健康。本次实验为研究护理干预对耳鼻喉科行有创性治疗患者缓解疼痛的疗效特对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结果显示经过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其护理满意度及疼痛评分指标均优于常规护理患者。另外,护理过程中配合心理干预进行可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提高患者耐受疼痛能力。积极进行治疗前相关功能训练,可有效提高疾病治疗速度,进一步促进疾病预后。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于耳鼻喉科行有创性治疗患者缓解疼痛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减轻患者痛苦。确诊后应早期进行治疗并积极配合实施护理干预,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朱建英,叶文琴.现代创伤骨科[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9-44.

[2]顾兰珍,艾红珍,姜习凤.多模式镇痛在骨科术后管理中的作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1):136-137.

[3]李立成,刘瑛.术后疼痛评价及镇痛护理进展[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2,12(1):57-60.

论文作者:邢瑞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  ;  ;  ;  ;  ;  ;  ;  

耳鼻喉科门诊患者有创性治疗的心理护理探讨论文_邢瑞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