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耕地利用的若干重大因素及对策调整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耕地论文,对策论文,思路论文,因素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01.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588(2002)06-0007-05
1 影响我国耕地利用的若干重大因素
1.1 全球环境变化
首先是全球水资源形势的变化。总量短缺将是本世纪水资源格局的基本特征,并对我国耕地的生产能力产生重大影响。据预测,2010年我国将缺水1000×10[8]m[3][1],2025年遇中等干旱年(P=75%)时将缺水335×10[8]m[3],像黄淮海平原地区,冬小麦生长需要的灌溉水量为100mm~250mm,鲁西北及冀中低平原应超过200mm,现有气候条件就只能满足50%~70%、河北东部仅能满足50%左右,GCM[,s]预测表明,2×CO[,2]时秋季降水会增减20%、冬季降水会增减10%,冬小麦必然面临考验,大部分地区的耕地产量将会下降[2]。
其次是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我国耕地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预测表明,在本世纪前半叶,西北干旱地区可能有所获益、降水量可能略有增加,但不足以改变干旱化的总趋势,北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水旱灾害可能进一步加剧,半干旱地区的旱象会更加明显,中纬度干旱地区夏季干旱会更加频繁,南方湿润地区洪涝灾害增加,热带地区降水会增多但年度变率也会放大。气候变化将使我国土地生产潜力下降1.1%~12.6%,部分生态脆弱地区会下降40%左右[3]。大气环流模式OSU计算结果也表明,2×CO[,2]时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平均土壤湿度会减少、蒸发量会增加,且夏季大于冬季、北方大于南方,越是干旱地区变化越大,农牧交错带可能向东南方向扩展[2]。
总体看来,全球变化将可能使我国耕地的产出能力满足不了人民消费水平持续增长的要求,会出现7%~8%的粮食缺口[4]。
1.2 社会经济变动
首先是退耕还林政策。国家已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13个省、市、(区)174个县的34.33×10[4]hm[2]区域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试点,至2001年底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24.49×10[4]hm[2],2002年还将新增退耕还林面积226.67×10[4]hm[2](注:经济日报2002年1月11日。),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更要求在2010年前退耕347.8×10[4]hm[2]。所有这些将直接促成耕地总量特别是西部地区的耕地总量难以维持、总量递减不可逆转。
其次是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搞建设不能全占耕地,但也不可能不占耕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土地占有量之间的正比关系已在广东省1978年~1996年的实证研究中得到证明,每增加1×10[8]元固定资产投资约需15.49hm[2]土地作保障,耕地面积减少率高峰紧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峰[5]。显然,国家已经启动的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正直接威胁耕地总量。
第三是快速的经济增长。经济起飞阶段的耕地减少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在我国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周期性与耕地面积减少的周期性也基本同步、相关系数达0.8018[5];在黄淮海地区,1985年~1994年社会总产值增速最快、耕地面积也减少最多[6];在江苏省13个省辖市,1978年~1996年耕地面积变化量与GDP变化量之间同样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5,苏州市更达0.83[7]。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无疑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耕地损失显然只是量的问题。
根据CLUE-CH模型预测,我国耕地面积至2010年将降至1.12×10[8]hm[2]左右、粮食播种面积将减至1.302×10[8]hm[2][8],东北地区—黄土高原地区—西南地区耕地面积减少尤其明显[9]。
1.3 粮食安全思想的转变
进入这个新的世纪,我国粮食安全思想会发生重大变化。首先,对国际市场的粮食供应会有充分的认识、会增强依赖国际市场的信心。其实,早在1986年,世界银行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就发布《贫穷和饥饿——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和选择》报告对全球粮食供应作了概括:世界有丰富的食品,过去40a全球粮食生产的增长快于空前未有的人口增长。……许多穷国和千百万穷人不能分享丰富的食品,他们的食物没有保障,主要是没有购买力。在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曾预测,90年代全球农产品产量年均增长速度为1.7%、略低于80年代的实际年均增长率,但同期世界所有用途的粮食和农产品需求仅增加1.6%、大大低于80年代2%的实际年均增长率,因而断言90年代全球粮食和农产品总的供应量足以满足全球的有效需求。即使近些年世界粮食贸易增长有所放缓,但也不是主要粮食出口国的粮食生产本身出了问题(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及巴西等国粮食及农产品仍然严重过剩),而是因为粮食进口国的进口需求减弱,一旦进口需求扩大,主要粮食生产国可以减少对国内生产的限制,粮食市场的供给肯定会增加,仅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如果基本土地休耕和压缩播种面积政策被取消、5000×10[4]hm[2]尚未利用的土地每年即可增加2×10[8]t粮食(此数相当于80年代世界粮食总出口的85%-90%),更何况像前苏联那样严重依赖国际粮食市场的国家和地区,目前已提高了粮食自给能力、减轻了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压力!所以我们肯定会逐步坚信国际市场的粮食供应能力、增强依赖国际粮食市场的信心。
其次,会客观地对待粮食禁运风险、解除对粮食禁运的恐惧。据统计,1950年~1985年全世界共发生10次涉及食物的出口贸易禁运(其实真正的粮食禁运只有1980年~1981年美国对苏联1次),但只有2次基本成功、1次禁运成功但作用微乎其微、2次造成短期压力但没有长期影响、5次完全失败,对我国来讲,最有可能遭受粮食禁运打击的应当在冷战高峰时期,因为当时需要进口的粮食较多且政治上与西方主要粮食出口国尖锐对立,但实际上并未遭受粮食禁运打击[10]。到了今天,我国已经正式成为WTO的一员,完全能够在WTO法律框架以内同各个成员国自由开展贸易往来,而且国际社会也广泛认同实施经济制裁必须恪守人道主义原则,《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更明确不应把粮食作为施加政治经济压力的手段,即使接近于零风险的粮食禁运事件发生,我们的粮食进口也不会发愁,2122×10[8] USD的外汇储备(2001年底数据)已让我们进口粮食不受购买力的限制!显然,我们不会再死守粮食基本自给自足的安全政策不放,而是将逐渐解除对粮食禁运的恐惧。
第三,会核算实现粮食安全的经济代价、追求粮食安全的实现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双赢。研究比表明,我国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正在失去比较优势,除稻谷成本仅美国的50%以外,小麦成本已高于美国、加拿大,大豆生产成本高出美国10%以上,玉米生产成本高出美国30%左右,油菜籽生产成本已比世界最大的油料出口国高2倍[11],即使考虑途中费用,进口粮食也不比国内生产吃亏[12],并且借助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在处理部分国家因突发性因素导致粮食供给中断时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还能巩固粮食安全;同时,主动扩大粮食进口数量、安排国内粮食市场的一定份额给外国粮食生产者也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等非农业、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占领国际市场的需要,推动国家经济的全面进步。因此,不管从经济合理性方面看,还是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看,我国会逐渐提高进口粮食的数量。
综合考虑,自给自足的粮食安全政策必然会改变。我们确实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但是不应该、也没有必要非用自己种出的粮食养活自己,而是可以用自己挣的钱买别人种的粮食养活自己!于是,借助粮食国际贸易有效调节国内粮食供求平衡、利用全球范围内的耕地资源实现我国粮食安全就是必然趋势。相应地,我国耕地保有量完全可以做比较大幅度的压缩。
2 耕地利用对策的调整思路
2.1 适当缩减耕地面积,调整分布重心,提升背景质量
我国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分七级,最好的七级土地1320.38×10[4]hm[2]全部分布在东南沿海及西南四川盆地亚热带、暖温带平原盆地区;三级及以下的土地几乎全在西北;80%的三级地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88.7%的二级地分布在西藏、新疆、青海;最差的934.48×10[4]hm[2]一级地新疆占59.1%、西藏占27.82%、青海占12.1%;东部沿海各省主要是四级以上土地、西部各省主要是三级及以下土地[13]。显然,调减耕地重点应放在西部,要配合业已展开的退耕活动使西部地区的耕地数量得以较大幅度的缩减;北方继续依靠扩大灌溉面积、增加化肥投入提高单产的前景也不乐观[14],选择一些产粮条件差、缺水问题严重的地区退耕也是形势所需;南方也要开展陡坡还林还草、低洼地还水还湖工作,非粮食主产区的低产田也应部分退耕。尽管开荒活动对稳定各个地区的耕地面积功不可没(1988年~1995年通过开荒增加的耕地占耕地增长总量的70%),但引起的环境代价不可忽略,所以必须全面停止。
同时,大面积荒地的开垦使我国耕地面积重心向西北移动28.337km、生态背景质量由此下降2.52%(1985年~1995年)[15],所以,要在削减我国耕地总量的基础上,使耕地分布重心向东部、南部回移,耕地环境背景质量有明显提升,并进一步巩固嫩江平原、三江平原、淮北低平原、江淮地区、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四川盆地等粮食主产区的产粮地位。
2.2 切实加强各粮食主产区建设
伴随耕地面积的适度调减,粮食主产区的供粮任务将明显加重,粮食主产区必须最大限度地供应商品粮、甚至必须提供国家粮食安全所需的全部商品口粮。当然这一要求并不过分,我国耕地的增产潜力巨大、主要粮食作物单产与世界水平差距明显,即使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等高产地区,粮食单产也刚超过4500kg·hm[-2][16]。《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课题组研究表明,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单产潜力应该是现有水平的2倍~3倍。
要将潜力转化为现实,首先必须加强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必须提高用于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支出,要安排更多的专项资金投入主产区的库塘、排灌、治污等设施建设,要调动社会各界投资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从而使主产区抵御自然灾害、稳定提供商品口粮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其次,要积极推进粮食主产区的土地整理工作。在我国各地农村,闲散地、废沟塘、取土坑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粗放,因而必须结合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通过土地整理调整土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重新整合道路、沟渠,迁移合并村落住宅。同时,要加快启用闲置土地的步伐,将各地滥设开发区导致的圈而未用的耕地重新利用起来、将乡镇企业浪费的土地以及基本建设损毁的土地复垦利用,要大规模启动中低产田的改造工程。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粮食主产区的耕地面积得以扩展,质量得以提升。
第三,充分调动主产区农民从事口粮生产的积极性、确保主产区耕地最大限度供应商品口粮。国家要把在粮食主产区实施的各种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要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确确实实给从事商品口粮生产的主产区农民以实惠,要保障在主产区从事商品口粮生产的农民取得平均利润、提高生活水平,要让主产区农民安心务农、乐意务农甚至向往务农,杜绝粮食主产区再度出现大面积耕地撂荒现象。
2.3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安排耕地用途
我国政府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功不可没,但绝不是无懈可击。政府基本没有给各地耕地安排明确、稳定的使用方向,当粮食供应紧张时各地都慌忙转种粮食、并且是大米短缺就转种稻谷、玉米缺少就转种玉米,出现粮食供应过剩、难以销售的问题时各地又急着调整种植结构、减少粮食生产、一地不种麦各地都不种麦,结果是,粮食供应波动频繁、粮食安全遭受冲击、农民难以增收、农村难以稳定繁荣。进入新世纪,此种情况必须彻底改观。
国家粮食安全目标虽然要通过各个地方去落实,但绝不能要求各地自给自足、各自为战,绝不能采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要求各种粮食消费需求都由各地自己生产来满足。各级政府必须重视借助贸易调剂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要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给各地耕地安排用途、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让各个地区长期、稳定生产最具优势的品种,从而形成主要农产品的优势产区。比如,在广大的南方粮食主产区,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大米(水稻)生产,所以政府就必须采取措施提升大米品种、品质,进一步安排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和总产[17],从而满足区内、区外口粮消费需求甚至出口创汇;玉米生产不是本区的优势、近几年的实践也已证明[18],所以就要压缩面积,居民的玉米消费缺口自然就应从周边优势区调入来解决。在北方粮食主产区,玉米具有比较优势,优先发展理所当然,除满足区内消费外至少还要满足南方。在江苏省,秋收作物粳稻、夏收作物早籼稻不仅在长江中下游区具有绝对优势、相对于本省其他产品也具有相对比较优势[19],当然应该优先安排耕地资源大力发展。
收稿日期:2002-04-10;修订日期:200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