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机遇思想在香港回归祖国问题上的巧妙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巧妙论文,祖国论文,机遇论文,思想论文,在香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机遇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机遇是在特定时间内才能出现的非常态境遇,常常稍纵即失。具有战略眼光的英明决策者,能及时认准并捕捉住机遇进行决策,是胜利完成平时难于完成任务的关键。邓小平是抓机遇的大师,在香港回归祖国问题上,表现出捕捉机遇的杰出才能。
一、巧借条约届满引起谈判话题
香港回归祖国是历史遗留问题。在英国殖民者占据香港的百年史中,曾出现过几次有利于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契机,因种种原因,机遇均被错过。特别是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政府未能充分利用重订新约运动的机遇解决香港的回归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宣布不承认历史上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由于建国之初,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世界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决定对香港采取“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1〕暂不收回香港。当时, 香港几乎成了新中国打破西方封锁和禁运的唯一通道,发挥了积极作用。自70年代初,我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解冻,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特别是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之后,我们的友好国家越来越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又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出口特区,对外交往渠道增多,使香港原有的特殊作用消弱,香港回归祖国的时机成熟。
如何把香港的回归问题引上中英两国政府的议程,实现两个政府领导的对话,需要一个适当的契机。中国政府是不承认占据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的,邓小平却巧妙地运用新界租借条约届临期满这个契机。占香港总面积92%的新界,是根据1898年6月8日英国和满清政府签订的《拓展香港界址专条》租借给英国的。租期99年,从1898年7月1日算起,到1997年7月1日期满。英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常常是不能自圆其说的,如它在和国民党政府谈判废约时,一方面同意废除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另一方面又拒不交还根据不平等条约占据的香港。实际上是坚持三个不平等条约有效。这种立场是和中国政府的立场相悖的。随着新界租期届满,香港的投资者出现了严重的恐慌和不安,地产投资大量减少,经济发生动荡。1981年港督不得不向英国政府告急,英国政府象热锅上的蚂蚁,急着试探中国政府对香港的态度。英国的卡拉汉在会晤邓小平时曾询问中国政府的态度,邓小平却表现出异常的沉着,邓说:“我们国内还有比这重要的问题要应付”。〔2 〕急不可耐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于1982年4月派希思为特使,来华试探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态度。邓小平借机向希思表示:“无论将来香港的政治地位如何,香港的经济现状会保持不变,投资者大可放心”,“如果可能,我们愿意同贵国政府正式接触,通过谈判来解决香港问题”。〔3 〕得到希思带回的口信,撒切尔夫人决定于同年9月正式访华,同中国领导人谈判解决香港问题。中国不承认不平等条约,却借不平等条约届满这个契机,让英国人自己走进中国的国门谈判香港问题。如果不抓住条约届满这个机遇,等1997年已过,就再难找到提起这个话题的契机。1982年9月22 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来华访问,协商解决香港问题,揭开了两国政府谈判解决香港问题的序幕。
二、把握历史契机坚持强硬态度
撒切尔夫人是一个以冷漠和强硬著称的女强人,曾被欧洲国家称为“铁蝴蝶”。她是带着以主权换治权的幻想来中国谈判香港问题的。来中国之前英国刚刚在与阿根廷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战争中打了胜仗,表明英国政府为维护其殖民统治不惜实行铁血政策。9月24 日邓小平会见了撒切尔夫人。在会谈中邓小平把握了历史契机,采取了强硬的立场。会谈开始撒切尔夫人就采取了先法制人的办法,她傲慢地提出,维持香港的繁荣需要英国人留下来;香港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针对撒切尔夫人带威胁性的话语,邓小平坚定地表示:“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的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15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4〕邓小平的话很明确,主权不容讨论,讨论的仅是解决的方式和方法;收回的不仅是新界,包括香港岛和九龙。他还进一步提出“现在,当然不是今天,但也不迟于一、二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我们可以再等一、二年宣布,但肯定不能拖延更长的时间了”。〔5〕这等于向英国政府下了最后通蝶,限定英国政府必须在一、 二年内协商解决香港回归的方式和方法,否则中国政府就要单独解决。针对撒切尔夫人说的会有灾难性的后果,邓小平坚定地表示“中国政府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象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6〕实际是向威胁发出的挑战。 由于邓小平在会谈中采取了严正的强硬立场,迫使撒切尔夫人同意通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
三、做出必要让步换取英国合作
能够得到撒切尔夫人允诺谈判解决香港回归问题,不单单依靠强大的国力和采取强硬的严正立场,更重要的是把握历史契机做出必要的让步,使英国有利益可图。英国政府十分清楚,想阻挡中国收回香港主权是不可能的。但是处理不好,英国不合作,采取转移资金等方法破坏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却是很容易的。邓小平在和撒切尔夫人会晤时就挑明了这一点,他说:“我担心的是今后15年过渡时期如何过渡好,担心这个时期中会出现大的混乱,而且这些混乱是人为的。这当中不光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而主要的是英国人。制造混乱是很容易的。我们进行磋商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7〕为了换取英国的合作,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他经过对世界局势的长期观察、分析,改变了我们党过去对世界形势的估计,提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正确认识。在这种国际环境中,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进行合作和交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因为合作和交流对于双方都有利。在同撒切尔夫人会谈时,邓小平不仅坚持了强硬的严正立场,而且采取了必要的让步。他应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我们要同香港各界人士广泛交换意见,制定我们在15年中的方针政策以及15年后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应该不仅是香港人民可以接受的,而且在香港的其他投资者首先是英国也能够接受,因为对他们也有好处。”〔8〕正是因为协商解决对英国也有好处, 撒切尔夫人才同意谈判解决香港的回归问题。
为了取得香港人士的合作,1994年6月22—23 日邓小平在会见香港工商界访华团和知名人士钟士元等时,又进一步提出了五不变的允诺。他说:“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9 〕同时还提出了“港人治港”的口号。他进一步指出:“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未来香港特区政府的主要成分是爱国者,当然也要容纳别的人,还可以聘请外国人当顾问。什么叫爱国者?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的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10〕邓小平的允诺争取了香港工商人士和知名人士的合作和拥护。
自撒切尔夫人会晤邓小平后,中英两国政府间开始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从1982年9月至次年的6月是谈判的第一阶段,主要是谈判程序的交涉。中国代表坚持主权不容谈判,不列入谈判内容,只谈如何移交和维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问题,双方僵持了半年多。1983年3月3日撒切尔夫人给中国总理来信,表示对中国的主权立场有所了解,不反对中国以自己对香港拥有主权的立场进入谈判。4月中国总理复信, 表示同意尽快恢复谈判,于是开始了第二阶段的谈判。
在第二阶段的谈判中,英国代表又提出了“过渡论”:认为英国撤出香港,把治权转移到香港人手中,实现本地化需要30—40年的过渡,香港才会稳定。在这个过渡期,可在中国主权的名义下,由英国继续管治。这实际是以主权换治权的翻版,或者叫以主权换一定时期的治权。中国代表坚持主权治权不可分,没有治权就谈不上主权。前四轮谈判僵持不下。1983年9月邓小平对访华的希思说, 英国想用主权来换治权是行不通的,劝告英国政府改变态度,以免出现到1984年9 月中国不得不单方面公布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的局面。希思将邓小平的劝告转告英国政府,英国代表转变态度,不再坚持英国管治,也不谋求任何形式的共管。主要障碍排除,谈判纳入中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基本方针的轨道,经过22轮会谈,双方就全部问题达成协议。1984年12月撒切尔夫人专程来华参加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12月19日中英两国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行使主权”,“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至此,香港顺利回归祖国的大局已定。邓小平灵活运用历史契机的伟大功勋,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注释:
〔1〕〔2〕〔3〕李健编著:《钓鱼台国事风云》下卷, 太白文艺出版社,第1067页,第980页,第982—983页。
〔4〕〔5〕〔6〕〔7〕〔8〕〔9〕〔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第13页,第14页,第14页,第13页,第58页,第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