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新疆总队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
【摘要】 目的:总结脊椎多发骨髓瘤的X线、CT改变,分析期特征性的表现。方法:选择脊椎多发性骨髓瘤 有X线、CT检查记录者。结果:脊椎多发性骨髓瘤出现骨质疏松、虫蚀状或穿凿状骨质破坏。结论:典型骨质破坏结合临床能够做出诊断。
【关键词】 骨髓瘤;X线;CT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131-02
多发性骨髓瘤是侵犯全身骨髓的恶性病变。由于起病缓慢,临床症状不典型等原因,早期发现和做出明确诊断十分困难,误诊、漏诊机会很高,总结我院收集的14例脊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X线、CT篇进行回顾性分析。
1.材料和方法
14例病人中男性12例、女性2例,年龄52~76岁,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有腰背部疼痛、乏力、贫血,个别人有发热、腹痛,尿中本周氏蛋白阳性者3例。14例病人均经临床或骨髓涂片确诊。全部病例均摄有头颅、脊柱和骨盆X线片。8例拍有胸部X线片,4例拍有腹部平片,9例患者做头颅,脊椎CT扫描,4例压缩性骨折病例做脊椎三维重建。
2.结果
14例脊椎多发骨髓瘤发生于颈椎1例;胸椎5例;胸腰椎多发的4例;在身体其它部位有病灶者8例,其中颅骨有病变者4例,骨盆有病变者2例,锁骨和肋骨有病变者各1例;既有颅骨病变又有其它部位病变者2例。X线表现骨质密度减低,并骨质疏松改变者6例。骨质破坏、骨小梁消失及骨质破坏边缘清晰如虫蚀状者4例。椎体高度降低上下缘呈双凹征3例。椎体塌陷呈压缩性骨折者4例。多发性骨髓瘤CT椎体轴位扫描显示,疏松的椎体骨质内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骨质破坏区,破坏的骨质边缘可有硬化改变,部分病例骨质破坏呈膨胀性。骨质破坏去邻近椎体边缘或破坏区较大时,有部分椎体或整个椎体的塌陷,椎体变形压缩骨折。CT扫描三维重建显示椎体畸形和压迫硬膜囊的程度,椎体两侧脊柱旁线受压移位改变等。
3.讨论
3.1 多发性骨髓瘤多发生于男性,年龄较大,40岁以下少见,好发年龄60左右,发生于中轴骨红骨髓集中的部位,如颅骨、脊椎、骨盆和少数的四肢管状骨。有人统计一组病例,颅骨发病率占61.76%,脊椎发病率44.85%[1]。目前倾向认为多发性骨髓瘤是起源于骨髓未分化的网织细胞,瘤细胞有向浆细胞分化的特征,而形成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病变,骨髓瘤组织代替了骨髓组织,瘤细胞浸润骨组织及软组织的恶性肿瘤。
3.2 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表现是骨质疏松,而后出现甚至不出现骨质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骨质疏松多为全身多处,即便是骨质疏松明显,没有骨质破坏时与各种老年性骨质疏松也难以区别,此时诊断困难。典型的骨质破坏是圆形和类圆形,但可以融合形成不规则形较大的病灶,边缘大都清楚,呈穿凿样改变,如为虫蚀状则病灶边缘不规则模糊,不论穿凿样或是虫蚀样骨质破坏,有边缘硬化者少见。脊椎CT轴位扫描由于密度分辨率高,对发生骨质破坏的观察比较准确,可在骨质疏松的骨质中发现骨质破坏的更低密度区,病灶边缘更加清楚。个别椎体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仅留有椎体边缘骨壳和残留增粗的骨小梁影。有人统计骨髓瘤的膨胀性骨质破坏并不少见[2]。一般认为膨胀性骨质破坏性改变多见于扁骨,如肋骨、胸骨和颅骨。我们的14例脊椎多发性骨髓瘤病例中有2例椎体有膨胀性骨质破坏,其中1例伴有锁骨的骨质膨胀破坏和病理性骨折,膨胀破坏的骨质由软组织密度的瘤组织替代。
3.3脊椎多发骨髓瘤常需要和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症的椎体双凹征、椎体转移瘤和椎体结核进行鉴别。老年性最甜骨质疏松症的椎体虽呈双凹征改变,骨质疏松,但不会出现穿凿样的圆形、类圆形破坏区,寻找有无小的骨质破坏区非常重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供鉴别[3]。脊椎也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转移瘤以椎体全部或后半部的破坏为主。破坏方式是融骨性,常伴有椎旁软组织肿块。二者对椎弓根后附件的骨质破坏有统计学差异,骨髓瘤对根后附件的破坏明显高于转移瘤[4]。椎体转移瘤的特征是肿瘤集中侵犯椎体,自椎体向椎弓根、椎板和横突转移,并呈一次递减趋势。而多发性骨髓瘤在红骨髓部位可以同事多处发病。所以椎后附件早期有破坏的骨髓瘤居多。椎体结核的骨质破坏多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主要侵犯椎体和椎弓根。只有少部分累及到椎体后方附件。同其它部位结核不同的是病灶内死骨少见。椎体结核多发生在椎体前半部,而且易侵犯椎间隙,结核性脓肿在脊柱结核中几乎全部出现,软组织密度的脓肿影,一般密度均匀,增强后出现大小不一的环形强化。个别病例软组织脓肿边缘可出现钙化影,侵犯椎间隙,沿骨皮质边缘向邻近广泛的蔓延是其特点。临床上的午后低热、乏力、盗汗等有助于做出诊断,发病年龄结核以青壮年居多,也和骨髓瘤不同。
3.4 关于漏诊问题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和明确诊断往往非常困难。原因之一是早期的全身症状如乏力、疼痛、全身不适和贫血并不具有特征。二是有些骨髓瘤经骨髓涂片确诊后仍未发现骨质破坏。三是年龄大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改变,尤其是老年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有人提出漏诊率达78.9%[5]。我们的14例病人均经多次复查发现骨质破坏后才做出影像学诊断。由此可见,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病人,有贫血、血沉快或血细胞有异常的病人,不明原因乏力、消瘦的病人,要重复多次或多部位检查,包括尿中本周氏蛋白,直至骨髓涂片检查,以求减少漏诊的发生。
3.5 关于检查方法的选择
CT岁脊椎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在X线 表现骨质疏松而未见骨质破坏的病例,CT检查发现了椎体中有小圆形骨质破坏缺损区。而且骨膨胀性破坏的改变在CT椎体轴位扫描中更为明确,而压缩性骨折的病例,X线很少能看到其中典型的骨髓瘤骨质破坏。但由于X线价格便宜,可观察的范围较大,并且可以多骨多部位检查,扔不失为一种进行筛查骨髓瘤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姜丽慧,韩之波.多发性骨髓瘤X线分析(附136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11):978-980.
[2]傅文芳,李启权,张学利.IgG型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及CT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9,18(5)293-295.
[3]郑浈浈,刘国瑞,陈振强.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X线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1):70-72.
[4]孟俊菲,江波,陈应明.脊椎转移瘤的CT表现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8):518-522.
[5]亚林.多发性骨髓瘤38例临床影像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7):622-623.
论文作者:康冀云,刘巍,么娜,付轩毅(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骨质论文; 椎体论文; 骨髓瘤论文; 脊椎论文; 骨质疏松论文; 多发性骨髓瘤论文; 病例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