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界定与构成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洋论文,生态论文,经济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献引用:高乐华,高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界定与构成研究[J].生态经济,2012(2):62~66.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们对海洋功能的认识逐渐加深,对海洋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海洋经济与社会效益节节攀升。然而,受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冲击,海洋生态系统运行状况正在加速恶化,海洋生物多样性已显著下降,近海海域污染与生境破坏愈加严重,人为引起的海洋灾害不断增多,海洋自然净化与平衡能力持续衰退。鉴于海洋经济社会发展与海洋生态保护矛盾的日趋尖锐,20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国内外对于海洋生态、经济两系统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不断增多,研究对象涵盖沿海国家[1]、沿海地带[2~3]、沿海城市[4]、海岸带[5~7]、近海[8~9]、渔场[10~11]、海洋保护区[12]等众多地理空间区域,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系统分析[1,4]、生态经济学[6,11]、地理学[13~14]、数学模型[5,7]、管理学[15~17]等。但在现有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研究中,尚未重视将社会作为一个独立系统与海洋经济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相结合予以研究,对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界定尚不明晰、不统一,探讨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构成及各子系统运行机理和功能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使得海洋生态经济协调治理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在理论基础牢固性及研究深度上存在很大欠缺。为此,本文从“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概念出发,对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重新进行科学界定,并对构成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海洋生态、海洋经济与海洋社会三个子系统的运行机理与功能进行详细剖析,弥补当前研究不足,以期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及其协调发展研究理论巩固与深化奠定基础。
1 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
人类活动所涉及的地球表层是众多学科共同研究的对象,从不同角度考察,形成了生物圈、环境圈、生态圈、智能圈、经济圈、文化圈等范畴,与生态经济系统相近的概念则有“经济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等。目前,学术界关于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大多是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的角度进行界定。一般认为,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复合系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载体[18]。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实质上是人类有目的地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与环境的过程,并使各生产要素实现合理配置、科学利用的过程[19]
由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不能自动耦合,必须在人的劳动过程中通过技术中介才能联结为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我国生态学者马世骏等在总结以整体、协调、循环、自生为核心的生态控制论原理的基础上,指出人类社会是一类以人的思想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由此,提出了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20]。马世骏等学者所构建的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由区域生态环境(物质供给的源、调节缓冲库、产品废弃物的汇)、人的栖息劳作环境(生物环境、地理环境、人工智能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观念、文化、技术、组织、政治、宗教)相互耦合而成,对以往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增加了对社会系统的思考,更符合科学研究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因此,沿用此概念,本文所指的“生态经济系统”即是“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简称。
2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界定
根据“生态经济系统”的定义,结合海洋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征,本文将“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定义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是由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经济系统与海洋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特殊复合系统。在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中,海洋生态子系统由海洋自然资源与环境构成,以海洋生物结构和海洋物理结构为核心,包括海洋生物种群、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海水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自然要素,其功能是为海洋社会与海洋经济子系统活动提供支撑、容纳、缓冲、净化等服务;海洋经济子系统以各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为核心,由海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成,包括海洋渔业、海洋矿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等产业部门要素,其功能是实现各类海洋资源物质从分散向集中运转、能量由低效到高效聚集、信息自低序向高序反馈、价值由低质到高质积累;海洋社会子系统以人为核心,以满足人类对各类海洋产品的需求为目的,由依托海洋进行生产或生活的人民及其所创造的具有海洋特性的思想观念、道德精神、文化艺术、教育、科技和法规制度等要素组成,其功能是向海洋经济子系统提供劳力与智力支持。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各子系统构成及运作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构成及运行方式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实质上是人类有目的地开发利用海洋生态资源与环境的过程,使海洋各生产要素实现合理配置、科学利用的过程。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同样可以算作以人的思想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其在类型上兼有部门生态经济系统(即以海洋产业部门为主体)和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即以沿海地带为载体)两种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
3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将其分为海洋生态子系统、海洋经济子系统和海洋社会子系统,各子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确定各子系统的构成、运行机理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基本因果关系,明确各子系统在复合系统中的地位、功能及其之间的信息反馈机制,能够有助于进一步分析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各子系统间协调关系及其演变规律。
3.1 海洋生态子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一种类型,根据海洋特殊的生物类群和地理特征,可以将海洋生态系统界定为:由海洋生物群落(海洋植物、海洋动物、海洋微生物群落)与海洋非生物无机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联结而成的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自然有机整体[21]。海洋生态系统是具有一定的生物组分和物理组分的层次性空间结构[22],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来源之一,海洋生态系统除为人类提供初级、次级生产资源和食品外,其在大气气体和气候调节、水循环、物质循环、废弃物处理等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人类对海洋生态系统认识的逐渐加深,关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也在不断延伸。根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项目(MA)的研究结果,可将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归纳为4大类15项[23],其各类服务产生的途径如图2所示。
注:资料来源于王其翔、唐学玺:《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产生与实现》,载《生态学报》2009年第29卷第5期,第2400~2406页。
图2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产生途径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包括人类已获得和海洋生态系统潜在服务两部分,由海洋生物组分、物理组分和系统功能产生,以人类作为服务对象,主要通过海洋生态系统本身和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来实现[21]。具体而言,气候调节、气体调节、生物控制、干扰调节、初级生产、物质循环、物种多样性维护这7项服务的实现主要通过海洋生态系统自身的结构与功能来完成,并不需要海洋经济系统或海洋社会系统的参与,这7项服务产生的过程即是其实现对人类服务的过程。而食品生产、原料供给、基因资料提供、废弃物处理、生境提供、休闲娱乐、精神文化、教育科研这8项服务则需要有海洋经济社会活动的参与才能实现。
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经过海洋经济系统或海洋社会系统的参与,便形成了各种海洋资源。所谓海洋资源是指在海洋生态系统自然力作用下形成并分布于海洋区域内、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自然物质和自然条件[24]。海洋资源既形成于海洋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使用价值属性。根据海洋资源的自然属性及海洋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对其使用的现状,采取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五分法”,现有可供人类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空间资源和海洋能量资源五种。
3.2 海洋经济子系统
纵观学术界研究成果,关于“海洋经济”的定义大致经历了海洋经济资源论、海洋经济资源一空间论、海洋经济产业论、海洋经济区域论、海洋经济综合论的演变过程[25]。其中,海洋经济综合论从资源经济、产业经济和沿海区域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剖析海洋经济内涵,所形成的定义更具科学性。根据其观点,“海洋经济”指的是在海洋及其空间进行的一切经济性开发活动和直接利用海洋资源进行生产加工,以及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服务而形成的经济,它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以海洋及其资源为劳动对象,通过一定的劳动投入而获取物质财富的经济活动的总称[26]。可见,海洋经济系统运行的核心是海洋资源开发活动[27]。
学术界通常认为经济系统是通过生产力系统和生产关系系统在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制度下进行生产活动的整体[28],是具有一定生产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人工系统[29]。“海洋经济系统”属于“经济系统”的一个种类,可以将其界定为:通过海洋生产力系统和海洋生产关系系统在一定海洋生态环境和社会背景下进行海洋产品生产活动的人工有机整体,海洋生产力系统和海洋生产关系系统通过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服务活动所促成的海洋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及消费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26]。在该系统中,海洋生产力系统不仅是海洋经济系统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而且是海洋生产关系系统建立的物质保障,其运行涉及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社会系统中的多种要素,如图3所示。
注:资料来源于陈可文:《中国海洋经济学》,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年。
图3 海洋生产力系统运行方式
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海洋产业种类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壮大,海洋经济在经济系统中的地位愈加重要,海洋经济系统逐步形成。海洋经济系统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是由于“二战”后人类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不断扩张,仅依靠陆地自然资源与环境开发利用已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世界各国开始将目光投向广阔的海洋,引发了海洋经济系统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提升,尤其是相关海洋科技不断发展,使人类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环境的能力,促进了海洋经济系统产生和发展的可能性。
与海洋生态系统不同的是,海洋经济系统除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反馈功能外,还存在价值创造和积累功能。海洋经济系统的价值创造实体部门即是海洋产业,所谓“海洋产业”是指通过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而形成的各种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总称[26],其核心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等,是一个仍在不断壮大的产业体系。
3.3 海洋社会子系统
人类社会是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马克思认为“社会系统”是指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是人类社会以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血缘关系、伦理关系等,其内部结构具有秩序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性[30]。可以将“社会系统”看做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按照一定的社会形式组织起来,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价值转换,实现人类自身发展的有机整体。
根据对“社会系统”的理解,将“海洋社会系统”界定为:海洋社会系统是指聚集在一定沿海地域范围内,以从事海洋相关生产经营活动为主或依赖海洋经济产品及生态服务生活的社会群体,依托相应海洋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根据一定的规范和制度组合而成的人工有机整体。具体来讲,海洋社会系统以人为核心,由依托海洋进行生产或生活的人民及其所创造的具有海洋特性的思想观念、道德精神、文化艺术、教育、科技和法规制度等要素组成,它以满足人类对各类海洋产品的需求为目的,主要功能是向海洋经济系统及海洋生态系统提供劳力与智力支持。其运行方式如图4所示:
图4 海洋社会系统运行方式
与一般意义上的区域社会系统相比,海洋社会系统的存在、运行和发展主要围绕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服务进行,且在地域、人口、功能、组织、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包括:地域上的趋海性、人口上的双重性、功能上的综合性、组织上的复杂性、管理上的整体性等。就海洋社会系统具体活动而言,首先,人的生产是海洋社会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的生产具体是指海洋社会系统中人通过自己生命的生产和他人生命的生产构成维持和延续人类生存的活动,包括依托海洋进行生产、生活的人口数量的增加、素质的提高、需要的满足等。其次,精神生产是海洋社会系统的主要活动,狭义的精神生产指的是借助于海洋精神生产资料而进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海洋精神产品生产,包括与海洋有关的思想、信仰、艺术、科学、法规等精神生产,而广义的精神生产除了上述精神生产外,还包括不借助海洋精神生产资料,通过海洋社会系统中人的心理、情感、意志、经验等进行的意识生产。最后,作为海洋社会系统主体的人,总会在海洋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运行中形成这样或那样的相互关系。随着海洋经济系统与海洋社会系统的发展,在海洋经济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也日趋复杂化。
4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实现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是指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各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反馈、相互配合后呈现的海洋生态结构功能、海洋经济结构功能与海洋社会结构功能相统一,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是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内各种生态、经济、社会要素经过协调过程所达到结构有序与功能有效的状态。然而,海洋经济与海洋社会系统需求无限性与海洋生态系统供给有限性的矛盾,是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在该矛盾运动过程中,随着海洋社会系统和海洋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其正反馈机制不断增强,更多有用的海洋资源和环境将被转化为废弃物或排污场,当海洋资源损耗与环境污染累积超过生态系统阈值时,海洋生态系统的有序协调将被破坏,如不能妥善处理,便会形成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恶性循环,导致系统的逆向演替。可见,与一般生态经济系统相同,海洋生态系统的协调有序是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协调的基础,而海洋经济系统和海洋社会系统对海洋生态系统存在着导向作用。尤其是随着生产方式的进步,海洋生态系统的有序协调越来越取决于人类干预,而积极的干预必须在良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秩序下才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