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山西长治 046011
摘要:在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进程中,我国部分地区一直深受水旱灾害的影响,建立健全我国防汛抗旱减灾体系成为当务之急,针对新形势下这一情况,应急管理部的组建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防汛抗旱;防灾减灾体系;思考。
一、我国防汛抗旱减灾体系的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1年1月印发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针对到2020年我国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关键的决胜阶段的新形势,更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高水旱灾害防御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要加快构建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的要求,结合目前我国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情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防汛工程体系完善,汛期防御能力已得到大力提高。经过各地针对水库等工程的除险加固,我国的各大江河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防洪能力,一些台风易发地区也相应提高了防御台风的标准,同时,通过各地、各级水利部门防汛抗旱应急物资的储备和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如农村基层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保证了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对于城市内涝问题,通过“海绵城市”的城市防汛体系建设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各地防汛抗旱组织和各流域管理机构健全,指挥调度统一。并且通过近两年来全国上下“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大力推行,我国政府已经提高了对于各大江河湖泊的管理与调度,并结合各级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通过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并由上而下对防汛抗旱工作情况进行统一指导和工作部署,实现了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统一调度。
关于防汛抗旱减灾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完善,使得依法防控得到了法律法规强有力的保障。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
第四,对于防汛抗旱工作应急预案和防控响应有了更为系统的规范,通过多年来的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和水雨情检测预警系统的建立与普及,并在更加的科学的政府指挥调度、决策上让防汛工作实施更加迅速,使得灾后抢救更为及时。最后,就是对于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工作更加全面,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和新媒介的传播和各级部门组织的防汛抗旱应急演练,加强了人民群众对于水旱灾害的关注程度和自救能力。
二、新时期、新形势下对我国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工作的要求
以人为本,确保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工作中需要围绕“以人为本,确保民生”这个主线,把防汛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抗旱保供水安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证防汛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洪水资源,通过洪水管理和全面抗旱,最终实现人与水的和谐。
(二)人水和谐,惠民水利
人水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人水和谐,惠民水利”的理念,强调地域性、现代性、文化性而淡化工程痕迹,达到了自然、生态、景观相融合的境界。建设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又发挥人水相亲的平台作用,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正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渴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新时期应急管理部的组建
2010年12月31日,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尽快健全防汛抗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快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这既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成为检验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新形势下对防汛抗旱工作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直至2018年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统一组织和管理,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方案提出,拟组建应急管理部,并将水利部的水旱灾害防治等工作划入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
应急管理部的主要职责是,组织编制国家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建立灾情报告系统并统一发布灾情,统筹应急力量建设和物资储备并在救灾时统一调度,组织灾害救助体系建设,指导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承担国家应对特别重大灾害指挥部工作;指导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防治等工作。这样工作职责,既符合了客观规律,精简了机构,也打破了靠联席会议或临时机构的既有救灾跨部门协调格局,让应急资源储备和装备重复建设的情况减少,也让这些资源得以共享和灵活调配。组建应急管理部是充分考虑到我国灾害多发频发,很多灾害事故又有着复合成因和牵涉多个方面,把生产事故、水旱灾害等综合协调统一管理,从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出发,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进而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应急管理的灵敏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需。组建应急管理部,呼应了现实之需,秉持了“问题导向”,体现了“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优化、协同、高效原则。
三、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更新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理念,快速科学决策
各级防指要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出发,加快推进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要在继续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抓紧开展大江大河险工险段整治,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农村基础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城市地下排水管道、雨水源头减排、排险除涝等设施建设,夯实防汛抗旱工程支撑体系和加快推进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和涝灾严重城市防涝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综合防范和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防灾减灾保障。
(二)加强预防体制建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建立完善的预防体制是是做好防汛抗旱健在工作的重要保障,完善的体制保障能够使灾害的应对工作更高效,对于灾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做到全面的分析,从而做好准备工作,预防制度建设与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建设相辅相成,两者紧密结合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三)完善灾害监控体系,提供科学的防灾、减灾依据
利用先进科学技术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先进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对灾害的有效监控,在抗灾减灾工作中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对于灾害发展的有效监控为防灾指挥系统提供最准确的事实依据,帮助其制定出最科学合理的决策,灾害现场的指挥和人员物资调配等工作还有赖于这些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防汛抗旱减灾体系的现状和新时期健全我国防汛抗旱减灾体系的一些想法,并通过国家应急管理部的组建,提出了新时期将面临的问题,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些拙见能够为我国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工作,提供借鉴的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岩.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对策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3):185.
[2]王振.防汛抗旱减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3):62.57年.
[3]丁留谦.实施并不断完善山洪灾害的综合防御措施[J].中国水利,2010年.
论文作者:赵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灾害论文; 水旱灾害论文; 体系论文; 工作论文; 我国论文; 体系建设论文; 人民群众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