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探究论文_唐贵宏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探究论文_唐贵宏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 要:中国社会将来是大学生的社会,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在整体上来讲有点少,但对少数民族发展来讲,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也是不可被忽略的。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既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与社会,又可以促进民族之间更加友好和谐的发展。所以中国的文化适应研究应该结合中国实际民族发展情况,研究出适合中国民族发展道路的文化适应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民族和谐发展、共生共荣。

关键词:少数民族 大学生 文化适应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

1.生活。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跨地区、跨省份求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增速明显,他们对大学所在城市的气候、环境的适应困难应获得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从不少案例中我们可以得知,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刚刚来到陌生且与自己环境有较大差异的校园时,都会有身体上不适应的情况,并且伴随着强烈的对于家的思念。有些父母甚至希望孩子回去念书,但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因“内地教育条件的优越性”,以及“对内地的新鲜感”而坚持留在这里。他们都是有追求的、有理想的,他们渴望用更先进和专业化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2.学习。学习适应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大学“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和关键因素,学习行为的不适应可能间接引发其它方面的校园融入问题。

由于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基础、汉语水平较为薄弱,给他们的学习行为带来了障碍,特别是在英语、计算机和专业课程等方面的学习与汉族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反映,感觉自己和其他学生相比,基础比较薄弱,在学习上有点跟不上,但考试及格还是没有问题的。

3.人际交往。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具有热情、豪爽、淳朴的民族性格,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其他民族大学生交往一般主动程度较高、适应能力较强。但是,由于他们民族自尊心普遍较强,在遇到不尊重本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行为时,往往反应较敏感、强烈,因此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交往范围较窄、交往层次单一,与其他民族学生交往时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感和不适感。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希望得到其他民族的肯定和尊重,他们希望其他民族的人对他们能够多些了解。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交往过程中就可能产生摩擦和冲突。因此他们很多人为了减少摩擦和冲突,选择不去交往。

4.宗教信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宗教作为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其信仰群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藏族学生觉得自己的风俗习惯、文化是最优秀的,此外,维吾尔族等民族学生的民族意识也比较强烈。汉族大学生虽然对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表示好奇,会积极主动地了解一些,但最后不一定能理解。

饮食方面,信奉伊斯兰教的大学生在汉民族学生为主的高校就读,平时坚持不吃猪肉、不饮酒、不抽烟。这些特定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是从信仰当中衍生出来的。因此,此类型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服饰、语言和生活习惯方面和汉族学生没有太大差别,只是饮食习惯差别比较大。节日方面,几位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在外求学不会特意过这些节日,只有回到家乡,在长辈的要求下才会和他们一起过节。婚姻方面,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选择伴侣时,会慎重地考虑到宗教信仰方面的问题。因此,他们也会对自己冲动的恋爱观念保持克制,避免违背宗教的教义,受到心灵的谴责。但也有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不同民族之间的婚恋行为原本就是个人行为,应该尊重男女双方婚姻恋爱的自由,而不是去干涉和反对。

二、提高少数民族生文化适应的对策

1.从主体修养入手。高校可以设置少数民族文化普及选修课,只允许汉族学生选修,让汉族学生更多地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从而尽量少犯得罪少数民大学生的举动。对于双方来讲,尊重是最重要的。汉族学生做出侵犯举动,不一定是真正的侵犯,可能他根本不知道他已经侵犯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同道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行为也不一定是在仇视汉族学生,也许仇视的状态只是他们伪装自己孤独的外衣。

2.从理论学习的角度来看。中国大学生应该学习完整的中国民族理论,理解中国民族的不可分割性,只有民族共同发展、和谐相处,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清楚,民族和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

3.从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动力入手。这个动力主要是指学习与理想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是很有必要的,诊断他们的心理状态,消除负面情绪,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还有一个情况是,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边远的民族地区,进校之后看到学校的环境、同学的着装、经济情况,认为自己有较大差距从而产生自卑感。针对这一实际,教师要给他们足够的关爱,及时了解每一位同学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完成文化适应这个过程。

参考文献

[1]欧政琳 王玉闯 浅析思政教学模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J].新西部,2016,(5)。

[2]席芳 茹宗志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性研究[J].教育观察,2017,6,(7)。

论文作者:唐贵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1月总第1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  ;  ;  ;  ;  ;  ;  ;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探究论文_唐贵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