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地耕耘 执著地追求——《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一书的序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序言论文,一书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执著论文,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论来自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它又接受实践的不断检验,不断丰富与发展,并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前进。
广东的实践─—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一场大的试验,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试验,不仅为广东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同时也更加紧迫地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艰巨任务。
这就是说,广东人在物质生活逐步改善起来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改善,对文明风尚的向往,也越来越明显地寄以关切。因而在创建文明村户、文明城镇、文明街道、文明单位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等方面,已普遍地开展起来,并出现了方兴未艾的势头。
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一场大试验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为背景。广东一批老中青年理论工作者,10多年来,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怀着深厚的、饱满的热情、锲而不舍,执著追求,进行了长期的、艰苦的探索。1990年,范英同志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精神文明学论纲》,开创性地建构了“精神文明学”的基本框架与体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获得了《光明日报》主办的1979年─—1991年“光明杯”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奖;近些年来,广东已先后出版了20多部精神文明方面的著作,与此同时,还发表了一批较有质量的文章,如《在改革开放中迈向文明之路─—珠江三角洲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启迪》一文,还获得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的“五个一工程”1993年度的优秀论文奖。
特别可喜的是,现在又推出《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这部120多万字的著作。这部著作以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强调的“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0页)为统摄全书的灵魂,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广阔范围为背景,以社会现实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为载体,以人文科学尤其是精神文明学的现有理论为基础,以人的素质即市场主体的现代文明综合素质为核心,展开了纵横开合的新探索,这不仅是必要的、及时的,同时也是很有现实针对性和很有理论开拓性的举措。
我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内涵紧密联系,互相促进,不可分离。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有创造性的贡献,是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实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题中应有之义。《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一书,正是在这些重大的问题上做文章,并把连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两个重大主题的人及其素质加以凸现,这确实是关键的环节。
邓小平同志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深圳的经验,也是广东的经验。广东改革开放16年来,就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等方面,闯出一条新路来的。敢闯的主体是人,是人的素质的改善与提高。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敢于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使之与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相结合,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动中,团结务实,不畏艰险,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敢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同时又不断地总结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上来,因而大大地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现代文明综合素质,这是最可宝贵的财富。《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的作者生活在广东,在诸多问题上反映了广东人的敢“闯”、敢“冒”和敢“试”精神,以及广东人素质改善和提高过程中的曲折情状,因而很具时代特色与地方特色。
讲到市场经济,这是个普遍性的范畴,它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是发达商品经济,表现为社会经济运动发展过程。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现代化和法制化的经济。现代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明财富的积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是客观的,它要求按照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办事。从客观规律性来说,市场经济是天生的平等派,公开、公正、公平是它自身的标志。权力干预下的不平等竞争,以权谋私,以权谋利,有悖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性。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体制改革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了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蓝图。这就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走向富强、民主和文明的重要法宝。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综合素质的重要土壤与环境。《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一书,别开生面地从人文科学特别是精神文明学的视角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作了多方面的界定,扩展了人们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视野,是该书的又一个特色。
但是,我们还需指出,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它作为一个客观范畴来说,市场规律的作用,表现为一种看不见的手在指挥。人们可以利用它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服务;有的人也可以利用它来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以致诱发“一切向钱看”的歪风,使一些意志薄弱者掉入钱眼,因而人格低下,道德沦丧,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就不符合我们所要建立的那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宗旨。为了避免一般市场经济下面所产生的各种弊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特别是加强人的素质的改善与提高的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认为,人的素质主要有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审美素质之分。文化素质主要包括教育、科技、卫生和体育方面。思想素质则有理想、道德、情操和纪律方面。审美素质是指人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和人生美等等。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思想素质是核心,审美素质是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有机结合的产物。只有三者的辩证统一,才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真、善、美的素质。任何个体素质或群体素质,及其交合相融所形成的各种各样具体素质的称谓,都离不开前述三大方面。这些素质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才能煅就。离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来谈人的素质问题,就不能更好地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我认为,作者的这些见解,都是新颖独到的一家之言。
当然,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迅猛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层出不穷,涉及内容如此广泛的这样一本著作,实难完全概括,有些不足之处在所难免,也是可以理解的。我殷切地期望本书的作者们和更多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新的形势下,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更加努力地耕耘,更加执著地追求,继续深入研究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素质问题,更多、更快、更好地拿出一批人民喜爱的精品,并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