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同管理工作始终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是确保项目管理合规、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管理理念和举措。同时加强合同管理对于提高合同水平、减少合同纠纷、进而加强和改善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项目施工管理的角度,全面阐述了合同管理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管理;项目管理
1 引言
所谓合同管理,不仅包括对每个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等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还包括对所有合同进行筹划的过程。是对工程项目中相关合同的策划、签订、履行、变更、索赔和争议解决的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合同管理对于提高合同水平、减少合同纠纷、进而加强和改善发包方和承包方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建筑安装工程中合同管理仍制约着整个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行业中普遍存在合同管理意识薄弱、工程管理水平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工程建设的需要,人才非常缺乏,法制也不很健全,有法不依,市场不规范,合同约束力不强等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本文根据合同管理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探讨。
2 构建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
构建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企业及项目管理团队应建立符合项目实际的合同管理体系。
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项目管理中其他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合同管理做得好可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利润、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决策层应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制定出合同管理的标准程序,使合同管理工作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项目管理团队应根据企业合同管理制度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符合承建项目实际的合同管理办法和体系。企业和项目应定期对决策层及合同管理人员开展管理交流与业务培训活动,提高决策层及合同管理人员业务能力。
3 合同管理阶段
3.1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
在合同签订前,发包单位一般通过招投标方式寻找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合作伙伴,在招投标阶段应对合同条款详细分析,如:计量规则、计价方式、价差调整方法、主材设备供货范围划分、进度款的拨付比例、付款形式等都是关注的重点,投标报价团队应组织企业经验丰富的施工、造价、招投标技术专家分析研究后制定相应的投标报价策略。
发承包单位双方经过合同谈判,确定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为确保企业的利益,并规避风险,合同谈判人员应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谈判队伍中要有把握谈判重点的领导,也要有关注细节的技术、经营、造价方面的专业人员。合同谈判前应全面分析合同条款中有歧义的内容、不明确的内容,并逐条罗列,如:工程量与清单量有差异时的价格调整方法、主材设备价差的风险范围及调差明细、人工价差的调整办法、设计变更及其他零星工程的计价方式等往往在招标阶段描述并不十分清楚。为了使对合同问题发现的更透彻,建议合同找问题阶段有项目管理团队的参与,重点保证合同中关键工序的施工的有利影响发挥到最大,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并根据企业实际采取一些合理措施,尽量改变苛刻条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发挥最大优势。谈判团队在谈判前还应进行预评估,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怎么谈,谈判要达到怎样的目的,本单位的底线是什么等问题都要事先做好准备,形成统一意见。谈判前还应尽可能的多了解类似项目案例、对方情况,谈判过程中尽可能的掌握主动权,谈判要有耐性,不急不躁,逐步的试探对方底线,力求己方利益最大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作为施工方在谈判签约阶段还有一个特别要注意的就是:重点是了解发包方的信誉,核实其法人资格及其他有关情况和资料。监督双方依照法律程序签订合同,避免出现无效合同、不完善合同,预防合同纠纷发生。
3.2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
施工前应组织企业相关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合同交底,交底内容主要有:工程概况、施工范围、相关方职责、工程项目技术要求、材料及设备双方的供货范围、合同价款的及其他相关费用的记取与调整方法、进度款的支付比例及时间、质量、安全、进度、保修、项目竣工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建筑安装工程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工程变更、工程延误、成本、合同纠纷等,因此合同管理的监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进行跟踪管理。
合同履行过程中难免有些情况会引起工期变化、费用变化,当事件发生后,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约定的范围、形式、时间及时的与监理方、发包方沟通,就造成的费用增加提出索赔,必要时连同影像资料一起上报监理及发包方,此行为也就是履行施工索赔。做好合同管理中索赔管理可以为竣工决算提供支持性资料,也可以保护企业的利益,预防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变化;建设主管部门及造价部门发布的人工费、造价调整文件;由于市场物价波动引起的材料、设备价格变化。对于材料、设备价格的变动,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及时的上报监理、发包单位进行材料认质认价。
项目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国家规范、行业规范及相关要求完成施工过程资料记录填写,对隐蔽工程的施工必要时留存施工影像资料,为后期的工程竣工结算做好基础。
根据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工期应定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包括:进度、质量、成本、索赔、变更情况等。一般情况下施工项目驻地条件均比较艰苦,必要时应将索赔、变更、认价等重要资料进行扫描,并定期交回企业相关科室保存。
施工过程中的有关设计变更、工程联系单、工程签证、竣工图等涉及到结算的资料均应有相关人员签字和相关单位盖章方可作为结算依据。
3.3竣工决算阶段的合同管理
竣工后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提交竣工验收申请,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方进行竣工验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并向建设单位履行交接手续,形成书面记录并整理归档。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经发包人认可后,施工方应当按合同约定的合同价款及专用条款约定的合同价款调整方式等合同约定进行工程竣工结算的编制。一般情况下,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经发包人认可后28天,承包人向发包人递交竣工结算报告及完整的结算资料。竣工结算的工程量应根据竣工图、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结算依据及国家、行业相关计算规则进行。
4 结束语
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工程管理的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核心来开展。合同管理是施工单位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注重从招投标到合同履行完毕的全过程合同管理,从思想上重视,从管理上、技术上采取措施,强调合同履行中记录的重要性,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合同管理中做好策划、实施、检查、持续改进工作,通过加强合同管理促进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利润、促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国计划出版社,2017
[2] 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编写.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3] 何红锋.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丁晓欣.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 朱昊.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案例评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赵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合同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企业论文; 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发包方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