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金融危机原因及其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南亚论文,金融危机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飞速发展,其中东南亚国家年平均增长率都在6%以上,创造了经济奇迹。世界各国经济人士都看好亚洲,以至于认为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正当人们处于无限憧憬之中时,今年7月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这无疑给亚洲的经济发展前景投下了阴影。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概述
1997年7月2日,在无力对抗金融投机的压力下,泰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泰铢改行浮动汇率制,致使泰铢大幅贬值。当泰国人早晨醒来时,发现自己一下子明显变穷了:他们的货币铢在一夜之间失去了1/5的国际购买力。在国外负有高额债务的企业在其结算中将尤其深刻感觉到这一点。据估计,由于货币贬值,泰国29家最大的企业不得不筹措约12亿美元支付利息和清偿债务。据德国摩根公司估计,1997和1998年,泰国的经济增长率可能降到2%至3%,这对一个在过去10年里已习惯于年均近10%的增长率的国家来说是个坏消息。同时,泰国社会经济秩序也由此产生混乱。泰铢改浮动汇率制后,应声大贬,泰国人眼看着手中的存款急速变少,担心通货膨胀会突然来临,于是疯狂抢购黄金。曼谷金条零售价在6月底的短短数日内由每条(15.2克)4150泰铢,飙升到4450泰铢,涨幅高达7.2%。而7月3日,国际金价却大跌至近12年来的最低点,且一时间还恐难止跌。分析家指出,曼谷金价大涨不是单纯的供求关系,而是不受欢迎的汇率制下的产物。
更加不祥的是,这种状况有蔓延的迹象。自从泰国铢贬值之后,从吉隆坡到雅加达,从仰光到马尼拉,该地区内所有国家都出现了货币危机。7月11日,在投机商的压力下,菲律宾政府不得不任其货币比索比价波动,几小时内贬值了近7%,利率一夜之间猛升到25%。同一天,缅甸的缅元在自由市场上的兑换价也达到了历史最低纪录:240缅元兑换1美元(此前几个月,这一比价一直保持在160∶1左右,只是几周前才开始出现下跌的趋势)。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的货币目前也出现疲软。林吉特(马来西亚货币)的投机活动日益猖獗,马来西亚成了受害者。为此,吉隆坡中央银行不得不在7月11日决定将利率从前一天的9%提高到50%。欧洲的希腊也忙于对付投机热。希腊政府7月17日承认,他们不得不从国库中拿出8亿美元支持德拉克马(希腊货币),因为投机商纷纷打赌说德拉克马将下跌。在遥远的西半球跟着也产生了反响:拉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如同感到了地震,它们的股市普遍下跌。至少有一天的时间,人们所预言的危机看起来好像要在巴西发生。德意志银行亚太处现任首席经济学家说:“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只不过是烟花燃放前的几个小鞭炮而已”。他认为,泰国铢贬值而引发的冲击波可能会影响到亚洲、东欧以及拉丁美洲十几个新兴国家。人们不禁发出疑问:这次泰国铢引发的危机是否会像墨西哥金融危机那样产生全球性的巨大负面效应?
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
迄今为止,亚洲国家的腾飞一直是人们学习的榜样。那么,为何会发生这场“意外”呢?
首先,泰国房地产的投机破灭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泰国银行和金融公司向房地产部门投入的资金在银行信贷中分别高达20%和28%。5月中旬,那些在泰国投资房地产的金融机构中投入了大量资金的国内外投资者发现,这些金融机构的利润已大不如前。它们在房地产领域总共投资了2300亿法郎,其中无力偿还的贷款额总计达700亿法郎。已建成的60万平方米的办公楼中,有一半以上找不到买主,而销售或出租高档写字间的收益只占总数的7.5%。这还仅仅是一个估计的数字。总之,大部分金融机构无法偿还从国际市场上借来的资金。怀疑的情绪在国内外投资者中开始产生,进而演变成对可能出现灾难的担心。随着经济增长的放慢(今年泰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为3%,而1996年为7%,1995年为8%),泰国银行和外国投资者收回投资的希望越来越小。投机的气泡破灭之后,泰国金融体制上的种种脆弱性便开始表现出来,于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了。
第二,国际收支巨额逆差,外债偿还能力低下。近十几年来,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普遍维持着相当高的增长率,然而也伴随着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它们没有注意到对外领域里脆弱的一面,也就是说出口固然非常重要,但还应考虑到要向境外支付大量的金融服务费用以及外国合作者的红利和股息。泰国的国际收支赤字已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2%,马来西亚占6.3%,印度尼西亚是5%,菲律宾为3.1%。泰国的外债现为900亿美元,大部分债务是私营部门贷款,今后5年内必须偿还500亿美元,而其中13个月内将要到期的外债已超过了泰国的外汇储备。东南亚其它各国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外债已成为各国金融业的沉重负担。
第三,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又一个原因。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是二战后东南亚各国普遍采用的金融政策。它曾为东南亚国家各银行和筹资机构带来似乎有利可图的生意:摆脱了管制,在风险管理还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在国外借低息贷款,然后在国内高息放出。但结果是吹起了一个巨大的信贷气泡,导致东南亚许多国家出现了实实在在的银行危机。而由于这些国家奉行僵硬的汇率政策,自己剥夺了自身金融政策的灵活性,剥夺了对其国内货币政策的控制权。加之,一年多来,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比价不断上升,东南亚各国的出口竞争力下降,出口增长放慢,出现危机也就不足为怪了。泰国的出口经济前几年以两位数增长,而到1996年甚至停止了增长。新加坡的出口直到1995年还每年平均增长15%以上,而1996年则大幅下降,只增长6.3%。结果是,该地区几乎所有国家的贸易逆差都不断增加,从而加重了它们的债务负担。不断增加的贸易逆差和国外债务,使东南亚各国的经常项目出现了巨额赤字,但它们仍然坚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越是拖延不可避免的贬值,最后贬值的幅度也就必然越大,后果也更痛苦。为避免眼看要发生的货币贬值,泰国中央银行仅在5月份就抛出了约40亿美元,这相当于泰国外汇储备的近1/9,可并未改变形势。在曼谷的一家德国银行的代表说:“放开汇率是不可避免的,是早该发生的事情。”
第四,美国银行家和著名的金融家乔治·绍罗什在泰国的金融投机也是产生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66岁的美国亿万富翁乔治·绍罗什是世界著名的银行家和金融家,也是世界著名的金融投机家,他在世界金融业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1992年他曾与英格兰国家银行对抗,投下巨额赌注与英镑较量,结果严重损害了英国为防止货币贬值和被迫退出欧洲货币体系所作的努力。因此,他的一言一行都被世界各国的金融投机分子视为金科玉律。1997年6月27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写道:“像绍罗什这样的大投机家不排除使泰国铢贬值20个或者更多个百分点的可能性。”这无疑是对泰国铢宣判了死刑。全世界的投机家也跟着采取行动:卖掉泰国铢,卖掉泰国股票,致使在泰国铢贬值前,泰国中央银行已向这些出逃的资金支付了40亿美元。面对此种状况,泰国政府已深感无能为力,被迫于7月2日放开泰铢的汇价,而后果又是泰铢自由下落,一美元可以买30多泰铢,而此前是一美元买近20铢。东南亚各国货币随之也受影响而贬值,各国金融业陷入混乱。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
此次“泰国铢”现象和1994年“墨西哥比索”现象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此次危机不是那次危机的重演。1997年的泰国不是1994年的墨西哥。时代不同了,政府、投资者和国际金融专家汲取了以往的一些教训。尽管如此,人们还应注意其发展变化。
首先,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到目前为止,泰国铢贬值的多米诺效应已经对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以及马来西亚等国的货币产生了巨大冲击。菲律宾放弃了代价高昂的保护比索的努力,放松了对其货币的牢牢控制,任其贬值。菲政府在7月17日说,它将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款以应付危机。印度尼西亚宣布,它将允许印尼卢比在较大的汇率变动幅度内买卖。马来西亚也放松了对其货币林吉特的控制,新西兰元开始疲软,新加坡的股市也受到震荡。7月12日,这场混乱开始从东南亚发展到巴西,然后又发展到波兰和希腊。在7月5—11日的一周中,出于对巴西货币雷亚尔会贬值的担心,拉美最大的股票交易所——圣保罗股票交易所的指数下跌了15%,这相当于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下跌1200点。然而,这场金融动荡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恐惧气氛。动荡相对局限于直接受影响的国家,许多人对亚洲局势仍持谨慎态度。德国摩根—格伦费尔银行高级货币战略家马克·钱德勒说:“市场更成熟了”。他说,人们认识到,发展中国家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个打喷嚏并不意味着其他的就会感冒”。
其次,东南亚在痛苦中获得货币自治。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东南亚各国开始采用浮动汇率。泰国铢、菲律宾比索和印度尼西亚卢比在浮动,马来西亚林吉特和新加坡元在下跌,大多数国家都看到“亚洲的美元区已经支离破碎了”。在今天,只有港币仍然同美元紧密联系在一起。法国金融家吕塞尔·纳皮耶强调指出:“这些货币的浮动是该地区长期以来最重要的事件。”从亚洲奇迹开始到现在,东南亚的中央银行第一次要有一个独立的货币政策。这将导致东南亚地区经济圈同美国的分离,同时将导致一个真正的新的地区经济集团的诞生。东南亚地区恢复了货币自治的自由,尽管这种自由是在痛苦中获得的。
最后,东南亚金融危机促使亚洲国家进一步重视发展债券市场。亚洲一贯过分地求助于短期外国贷款以促进投资,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过分投资不动产,此外还重视银行信贷和股票市场,这些做法导致东南亚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出现许多弊端。从1993年到1996年,泰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高达6.7%;1995年底泰国的外国净贷款额在国际收入外汇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为18.3%;1995年泰国国内信贷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09%。由于东南亚国家银行系统体制僵化,汇率固定,经济发展过分依赖银行信贷与国外贷款,一旦银行部门产生危机,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巨大的消极影响。因此,东南亚地区应该发展新的融资市场,尤应重视债券市场的发展。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认为:“如果存在能有效动员国内外长期储蓄以满足长期投资需要的成熟的债券市场,对短期外国资本的依赖就会减少”。香港美林公司的一位人士也强调指出,在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的资本总额一般相当于股票市场资本总额的两三倍”。他解释说,如果亚洲交易所总资本达3万亿美元,债券市场的资本总额至少就应为此数的两倍,而现在却只有600亿美元。亚洲债券市场的严重滞后,终将是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隐患。因此,债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已成为亚洲各国面临的迫切问题。
总之,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发展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应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汲取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