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官制对高丽前期官制的影响&以中央组织为中心的比较研究_宋朝论文

唐宋官制对高丽前期王朝官制之影响——以中枢机构为中心之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官制论文,王朝论文,唐宋论文,中枢论文,机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在《高丽国初与唐宋官制之比较》(注:龚延明:《高丽国初与唐宋官制之比较》,载《韩国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一文中,曾把高丽王国太祖至光宗朝(公元918—975年)划为高丽王国官制史的草创阶段,而把景宗至元宗朝(公元976—1274 年)视为新官制定制阶段。这个阶段的官制,与中国唐宋官制进行比较,即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题。由于这一时期官制内容丰富、范畴较广,本文讨论范围限定于两国中枢机构的比较,至于中央机构其它部分与地方机构设官分职之比较,俟另撰专文。

高丽王朝前期的新官制,始自成宗“改官号”、“百僚朝会,一依中国及新罗之制”(注:《东史纲目》卷六上成宗文懿王春三月,〔韩国〕景仁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奠定了官制改革基础;后经文宗、睿宗调整,一代之制,于是大备。高丽前期王朝官制的明显特点,从设官分职到官阶、差遣、检校官、职名、勋阶、食邑、章服等等诸多范畴,皆风从中国之制,并随中国王朝更替、官制变动而予以调整。同时,高丽王朝在采用唐宋官制模式过程中,也根据本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有所变通与更改,使之适合于本国国情,更便于推行与管理。

高丽王朝初建之岁,当中国后梁末帝贞明四年(公元918年), 太祖王建慕华夏文化,“略仿唐制”,于次年“立三省”(注:郑麟趾:《高丽史·百官志》一,朝鲜平壤出版社1957年版。)。唐代三省,为五代所沿用,省名为中书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而太祖虽立三省,其名另取,分别为内议省、广评省、内奉省。但此时,尚未摸清唐后期三省实权已转移到“中书门下”,故仍以三省地位为最高。太祖天授十四年(公元931年),“冬十二月, 行宋年号”(注:《高丽史·太祖世家》。),高丽王朝接受宋朝皇帝册封,双方通使往来。此后,北宋所行用的官制,日渐为高丽王朝所熟悉、采用。

公元982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高丽王成宗王治即位。 是年春三月,“改百官号”,“大新制作”。中枢机构采用北宋前期之制。宋制三省(中书、门下、尚书省)名义上仍然设置,但并非中央最高政务机构,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予朝政”(注:《宋史·职官志》一《总叙》,中华书局1997年点校本。又,[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本)职官一之一七《三省》:“中书门下在朝堂西,榜曰‘中书’,为宰相治事之所。……又有中书省、门下省者,存其名列皇城外两庑,官舍各数楹。”),而另设“中书门下”(政事堂)为最高政务机构(宰相治事之所),“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全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真相之任”(注:《宋史·职官志》一《总叙》,中华书局1997年点校本。又,[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本)职官一之一七《三省》:“中书门下在朝堂西,榜曰‘中书’,为宰相治事之所。……又有中书省、门下省者,存其名列皇城外两庑,官舍各数楹。”)。成宗改官制,即合内议省、广评省为“内史门下省”(相当于宋之“中书门下”),成宗十五年改“内史门下省”为“中书门下省”,为中央最高政务机构,另设尚书都省(初称御事都省),为管领六部执行中书门下省成命之机构(注:郑麟趾:《高丽史·百官志》一,朝鲜平壤出版社1957年版。)。并仿唐宋之制,以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侍郎(初称内史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带某官:如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参知政事,左仆射、参知政事等)为宰相之职。而以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为宰相加官,宠元老之臣(注:〔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丽史提纲》(亚细亚文化社刊行)卷五文宗十六年冬十二月:“以金元鼎为门下侍郎、崔惟善为中书侍郎,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七年秋月,以金元鼎为门下侍中(按:罢相职平章事,加侍中致仕)。”《高丽史》卷三《穆宗世家》:“己酉十二年,宰臣参知政事刘瑨。”《高丽史》卷四《显宗世家》:“康兆为吏部尚书、参知政事,陈为刑部尚书、参知政事。”)。

如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王旦,其所带官由中书侍郎迁尚书右仆射,本官(相当于官阶)提升了,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职务)未变:

(大中祥符四年)五月甲戌朔诏自今宰相官(按:此官,即所带官,亦称本官,起官阶作用)至仆射者,并于中书都堂赴上,不带平章事者,亦于本省赴上。……先是,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平章事王旦迁仆射,止于本厅受贺,上宠待辅臣,遂命振举旧仪。(注:[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七五大中祥符四年五月甲戌朔,中华书局1979年点校本。)

值得注意的是,成宗新官制,凡宰相皆带它官,凡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相)”者,皆带中书侍郎或门下侍郎官,凡任“参知政事(次相)”者,皆带六部尚书中某部尚书,或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官。此种格式,源于唐,定型于宋,如唐肃宗时宰相王缙之官衔:“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注:《新唐书》卷一四五《王缙传》,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宋真宗景德二年时宰相寇准官衔:“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注:[宋]杜大珪:《新刊名臣碑传琬琰集》卷二《寇忠愍公准旌忠之碑》,宋史资料萃编第二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

略有不同的是,参知政事,在唐代为宰相之职,而宋代则已降为副相,高丽王朝仍沿唐制,作为正相之职。北宋乾德二年,宋太祖拟置副宰相,“而难其名称。召翰林学士承旨陶谷问曰:‘下丞相一等者何官?’对曰:‘唐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乙丑,以枢密直学士、兵部侍郎薛居正、吕余庆并本官参知政事,……位于宰相后。’”李焘原注:“按唐故事,裴寂为仆射、知政事,杜淹为御史大夫参议朝政,魏征为秘书监、参预朝政,萧瑀为特进、参议政事,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刘幽求为中书舍人、参知机务,然并宰相之任也。又高宗尝欲用郭待举等参知政事,即而谓崔知温曰:‘待举等历任尚浅,未可与卿等同名称,遂令于中书门下同承授进止平章事。以此言之,平章事亚于参知政事矣。今谷不能远引汉御史大夫亚相故事为对,翻以参知政事为丞相下一等,谷失之矣。议者惜之。’”(注:《长编》卷五乾德二年四月乙卯条。)高丽王朝参知政事,仍依唐制为宰相之职,如睿宗八年参知政事柳仁著卒,史称“仁著读书登科为宰相,不以富贵骄人”(注:《东史纲目》卷八上。),但其地位,仍略次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点形似唐制,如崔士威,于穆宗二年为参知政事,“俄迁内史侍郎、平章事”(注:《高丽史》卷九四《崔士威传》。)。又,唐代中后期宰相多兼管某部门职事。“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以后,常以领他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注:《新唐书·百官志》一《宰相之职》。)。“贞元二年,(崔造)以给事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乃建言:‘六曹皆宰相分领。’于是齐映判兵部,李勉刑部,刘滋吏、礼二部,造户、工二部。”(注:《新唐书》卷一五○《崔造传》。)而高丽王国成宗朝之后,仍保留唐宰相兼判它事之遗制,如文宗十五年(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冬十二月,“以金元鼎为门下侍郎、崔惟善为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文宗二十二年(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正月,“以(中书侍郎、同内史平章事)崔惟善判吏部事”(注:《丽史提纲》卷五《文宗纪》。)。文宗二十九年,李“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尚书兵部事”(注:〔韩〕金龙善编:《高丽墓志铭集成》一《高丽前期》之九《李墓志铭》,〔韩国〕翰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睿宗朝,朴景仁“左仆射、参知政事、判礼部事”(注:〔韩〕金龙善编:《高丽墓志铭集成》一《高丽前期》之二一《朴景仁墓志铭》。)。以上反映,成宗改官制,兼采唐末、宋初之官制。然而,由于唐、五代毕竟已成历史,而与现实存在的赵宋王朝密切通使往来,受宋官制之影响势必日增。最为典型的是,自成宗十年(北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 年)仿宋制设枢密院,“凡军国重事,与省府(按:即三省政府)参决焉”(注:《丽史提纲》卷三《成宗纪·十年》:“冬十月,遣使如宋。置枢密院。韩彦恭还自宋,请依宋制置枢密院。”并参《高丽史》卷九三《韩彦恭传》。)。中枢决策、造令、行令机构,由三省制向“两府制”过渡。

北宋前期,中央最高的政府机构为“中书门下”,其治事之所称政事堂,即宰相办公处(注:[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之一六、一七,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中书门下省称“中书”。同时对峙并立的最高军政机构为“枢密院”,“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注:《宋史·职官志》二《枢密院》。)。枢密院之设置,可追溯至唐、五代。然唐代初置时,不设司局,以宦官知枢密事。“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注:[宋、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一二《枢密院》,中华书局1986年版。)及至唐末与五代后唐,置枢密院,“命宰臣郭崇韬兼使,又置院使一人,然权侔宰相矣”(注:[宋、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一二《枢密院》,中华书局1986年版。)。宋朝又往前跨出了一步,枢密院成了与中书门下并峙的机构。“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注:《宋史·职官志》二《枢密院》。)即是说,枢密院虽源自唐末、五代,但演变为与“中书门下”对掌国家文、武大政之“二府”体制,却是北宋初期时事。诚如北宋史家孙逢吉所述:“(枢密使),唐常以宦官为之。至梁戒其祸,始更用士人。其备顾问参谋议于中,则有之,未始专行事于外也。至崇韬、重诲为之,始复唐枢密之名,然权侔于宰相矣。后世因之,遂分为二,文事任宰相,武事任枢密。枢密之任即重,而宰相自此失其职也。”(注:[宋]孙逢吉:《职官分纪》卷一二《枢密使》, 中华书局1988年版。 )宋末元初著名史家马端临总结说:“宋兴,始以枢密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称‘二府’,然后枢密院之设,始专有职掌,不为赘疵。”(注:[宋、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一二《枢密院》,中华书局1986年版。)宋代“二府”体制形成后,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与中书门下长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平起平坐,均得每朝上殿向皇帝直接奏事。“(枢密院)事柄遂与中书均分,军、民为二体,别文、武为两途,为政多门。”(注:《长编》卷一三七庆历二年七月壬寅。)

成宗十年设枢密院之后,高丽国宰相构也逐渐趋分为二,“两府”成为中央最高政、军机构。宰相与枢密使并称,“两府会议”为中央最高层朝政议事之所。《东史纲目》记载了高丽仿宋设置枢密院之经过:“(成宗)辛卯十年置中枢院韩彦恭奏:宋枢密院即我朝直宿员吏之职。于是始置中枢院,掌军机出纳、宿卫及军国重事,与省府参决。按:宋制,枢密与中书对峙文、武二柄,号‘两府’。”(注:《东史纲目》卷六下《成宗朝》。)穆宗十二年,显宗即位(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宰相康兆以杀穆宗、立显宗擅权,罢中枢院,立中台省,自为中台使。“初,成宗置中枢院,后分为银台及南院、北院,分掌机务。至是罢之,置中台省,以三官机务悉归之,以康兆为使。”(注:《东史纲目》卷六下《显宗朝》。)显宗二年(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罢中台省,复置中枢院”(注:《东史纲目》卷六下《显宗朝》。)至“献宗元年(北宋哲宗绍圣二年),改枢密院”(注:《高丽史》卷七六《百官志》一《密直司》。)。直至忠烈王元年(公元1275年),时值南宋末年,方改枢密院为密直司(注:《高丽史》卷七六《百官志》一《密直司》。)。即枢密院作为“二府”之一,自成宗十年至元宗朝(公元991—1274年)沿置284年,近三个世纪之久。

自置中枢院(改称枢密院)后,高丽王朝逐步形成“二府”体制,《高丽史·百官志》称:“省不过五、枢不过七,宰相之职举,庶司百僚各供其职。”(注:《高丽史》卷七六《百官志·总叙》。)凡国之大事,皆须“两府会议”,大臣登用宰相或枢密使副,则称“登两府”:

(睿宗二年)秋九月,作西京龙堰宫。初,术士以谶劝王就西京龙堰,别创宫阙,以时巡幸。两府会议,皆以为可。知枢密院吴延龙独曰:“近者,南京之役甫举,民劳财匮,不可役疲民起新宫。”不报,至是,平章事崔弘嗣等奏:“太史言:都松岳今二百余年,地脉已衰,宜卜龙堰,以应谶书。”……王卒从弘嗣等言。(注:《东史纲目》卷八上睿宗二年秋九月。)

(睿宗四年)秋七月,撤九城,归于女真。王又会宰枢、台省及文武三品以上问之,皆曰:“可还”。于是王引见弗等,许还九城。(注:《东史纲目》卷八上睿宗四年七月。)

(睿宗十七年)夏四月,王薨,太子楷即位。初,幸顺天馆,宴宰枢,忽觉背有微肿,促驾还宫。……乙未,王召宰枢入寝,戒太子……,遂薨。秋七月,诏议李资谦朝见礼数。时资谦以国舅当国。诏曰:“中书令李资谦,朕之外祖,班次礼数,不可与百官同。两府及侍从,会议闻奏(按:原书误作“开奏”)。”

(仁宗九年五月甲辰)中书门下奏:“今重修宫阙,令两府宰枢监督,此所谓十羊九牧,宜减数。”从之,以平章事崔弘宰、参知政事文公仁、知枢密院事林景清董其役。(注:《东史纲目》卷八上睿宗十七年夏四月。)

(毅宗五年秋七月庚子)诏:“今年累月不雨,禾谷不登,内外人民将至饥困,大可忧也。途有饿殍而不知宫,岂为政之道乎?都兵马使与宰枢其熟议救恤之方,使吾赤子毋或饥饿。”(注:《东史纲目》卷八上毅宗五年秋七月。)

从上所引睿、仁、毅宗朝诸例,足以反映高丽王朝自成宗后,于中央政府已逐渐形成分割宰相之权的“两府”体制,其性质、职能堪与北宋前期(即宋神宗元丰改制之前)相同。

宋太祖赵匡胤上台后,“惩创五季,而矫唐末之失策”(注:[宋]叶适:《水心别集》卷一二《法度总论》,《四部丛刊》本。),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作了多项措施。其中一项,即分割宰相的权力,如上所述,除保留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相之职外,增添副宰相参知政事为“副贰”,以牵制正相;同时提高枢密院地位,与宰相分掌文、武大权,号称“二府”。此外,还将唐末、五代设置过的三司使(盐铁、度支、户部使)定为常设官员,建立“三司”,总设三司使,“目为计相”,以分割宰相的财权:

国朝以宰相掌民,〔枢密院〕掌兵,三司掌财,目为计相,正使位亚执政,恩数与参、枢同;副使位亚待制,廪禄与卿监同。(注:[宋]吕祖谦:《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卷四,宋史资料萃编第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

宋朝皇帝把相权分割为三:政、军、财,使“事无不统”的宰相权力大大削弱,从加强皇权角度考虑,是有利的;然作为宰相——一国总理大臣,不过问军事、财政,对国家管理提供正确决策,难免会受影响。

高丽王朝自太祖朝(公元918—943年)起,就已仿唐末、五代之制,设三司,原其初衷,并非分割宰相之权,作为“掌总中外钱谷出纳会计之务”的一种财务管理机构而设立(注:《东史纲目》卷六下显宗五年十一月。),其地位不如宋初有“目为计相”之地位。文宗朝定三司“判事一人,宰臣兼”(注:《高丽史·百官志》一《三司》。),如睿宗十一年,崔思诹“尚书左仆射、判三司事”(注:《高丽墓志铭集成》一《高丽前期》之一四《崔思诹墓志铭》。),可见高丽王朝之三司,宰相得过问。

值得注意的是,高丽王朝在采用邻国宋王朝政制时,出现的“时间差”。即北宋“两府”政制,自宋太祖朝始,行用至宋神宗元丰五年改官制止(公元960—1082年),其后罢“中书门下”, 一分为“三省”,仍复三省之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其来旧矣,中书令、侍中、尚书〔令〕谓之省长官,其秩最尊。宋初亦不以除授。……太祖以中书门下同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副之,三省并列于外,而别于禁中置中书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宰相掌文事,枢密使掌武事,号为‘两府’。……大事则两府进呈取旨,降敕、札、指挥:事小则批状,直下本司、本路、本州。故事无留滞,百余年中外安帖。是时虽有三省,其实政事总归中书。神宗厘定官制,分一中书为三省,以尚书令之贰左、右仆射为宰相;又罢参知政事,设两省侍郎代之。始令中书省揆议、门下省审覆、尚书省施行。凡内降文书及诸处奏申至门下、中书省者,俱送尚书省下六曹,六曹勘审定夺,复申尚书省,尚书省送中书省取旨,中书省得旨,然后送门下省覆审画可,然后翻录下尚书省,尚书省复下六曹,始分布诸处文字。”(注:《元丰官志》(不分卷),台北“中央图书馆”藏传抄本。)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行新官制,相当于高丽文宗三十六年。宋神宗元丰改制按《唐六典》模式,恢复三省六部制,把“中书门下”一分为“三省”,枢密院仍保存,但多由宰相兼任,“三司”也撤消,将其职司并归户部等司(注:龚延明:《北宋元丰官制改革论》,《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然而,元丰官制改革, 对高丽王朝影响力度不大。高丽王朝国家管理机制,仍照成宗朝“大新制作”所奠定的格局运行,即仍以“中书门下省”为政府,枢密院作为“枢府”,仍以“二府”对掌文武大政。“三司”依然存在。至于尚书省,自成宗朝定制以来,一直作为政令执行机构在运行,不存在如北宋前期“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曹、二十四司……事之所寄,十亡二三”之近于虚设的局面(注:《宋史·职官志》一《总叙》。),因而也需如北宋元丰改制,使“三省”官复原职,由虚复实。

总上所述,高丽王朝中枢机构,自成宗朝至元宗朝,基本上采用唐、宋之制,即以北宋前期之制为主体,杂用唐、五代之遗制。此外,保留了本国传统的制度。如以式目都监使为高于宰相的职务,相当于宋朝的平章军国重事:

文宗五年九月,以崔冲为式目都监使。式目都监,掌军国重事,例以重望宰相为之使。(注:《东史纲目》卷七上文宗五年九月。)

与之相比,北宋高于宰相之职,晚至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方出现,称“平章军国重事”:

平章军国重事,元祐中置,以文彦博太师、吕公著守司空相继为之,序宰臣上。所以处老臣硕德,特命以宠之也。故或称“平章军国重事”,或称“同平章军国事”。五日或两日一朝,非朝日不至都堂。(注:《宋史·职官志》一《平章军国重事》。)

高丽王朝前期,于中书门下省之外,仍设尚书都省,文宗朝定尚书令一人,左、右仆射各一人,知尚书都省事一人,左、右丞各一人,左、右司郎中各一人,左、右司员外郎各一人,都事二人。掾属有:主事、令史、书令史、记官、算士、直省(注:《高丽史·百官志》一《尚书省》。)。此与《唐六典》书省编制大同小异,略有不同的是,《唐六典》无“知尚书省事”,掾属中无“记官”、“算士、直省”;反之,《唐六典》掾属中有“亭长”、“掌固”,而高丽王朝则无(注:[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一《尚书都省》,中华书局1992年版。)。

高丽王朝前期设六部:吏部、兵部、户部、刑部、礼部、工部。各设判部事、尚书、知部事、侍郎为长贰官。唐制尚书都省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设尚书、侍郎为长贰。其部名、部数及其各部职掌相同。所不同处:高丽王朝由“宰相统六部,六部统寺监”,高丽王朝宰相兼判尚书六部事(注:《高丽史·百官志》一《总叙》。);而唐六部隶属尚书都省,且唐制六部先后次序为吏、户、礼、兵、刑、工,分前行“吏、兵”,中行“户、刑”,后行的“礼、工”三行(注:《新唐书·百官志》一《尚书省》。);而高丽王朝六部次序为吏、兵、户、刑、礼、工,则按唐制前行、中行、后行次序排列。

又,北宋六部“自元丰定制后,始实领职事”(注:《元丰官志·六部官额》。)。高丽前期六部掌实事。如《高丽史·李公寿传》载:睿宗朝李公寿“拜礼部员外郎,转兵部侍郎,王委以选军卒凡十四年,以称职闻,累迁工部尚书。一时辈流多践宰府,人或以为晚。公寿处之恬然。仁宗即位,擢检校司徒、守司空、参知政事,进中书侍郎、平章事”。此可反映李公寿在睿宗朝任职礼部、兵部、工部期间,均掌该部职事,显非闲职。长达一二十年之久,及至仁宗即位,方擢为宰辅。又,文宗九年七月李子渊奏:“天地灾祥,每与刑政得失相应,不可不慎,伏见吏部、刑部,务要办理。而日陵月替,稽留未决者多,乞令二部员僚,精核事理,考其人吏勤劳而褒贬之。”(注:《高丽史》卷九五《李子渊传附公寿》;《东史纲目》卷七上文宗九年七月。)

唐、宋六部下设二十四司:吏部——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户部——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礼部——礼部司、祠部司、主客司、膳部司,兵部——兵司、职方司、驾部司、库部司,刑部——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门司,工部——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每司各以郎中、员外郎为长贰(注:《新唐书·百官志》一;《宋史·职官志》三。)。北宋神宗元丰改制后,尚书省六部下设二十八司,即吏部于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之外,又分吏部司为四司:尚书左选、尚书右选、侍郎左选、侍郎右选(注:《宋会要辑稿》职官八之一、三《吏部》。)。尚书省户部,分户部司为二:户部左曹、户部右曹,连原有之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共为五司(注:[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后集》卷二八《户部》,[明]嘉靖夏相刻本;《文献通考·职官》六《户部》。)。而高丽国从本国具体情况出发,据实际所管事务之需,六部之下,仅吏部另设考功司,由郎中、员外郎掌官吏考核事(注:郑麟趾:《高丽史·百官志》一,朝鲜平壤出版社1957年版。);刑部下另设都官司,由郎中、员外郎等掌奴婢簿籍、决讼(注:郑麟趾:《高丽史·百官志》一,朝鲜平壤出版社1957年版。)。余四司皆不设司,而以本部郎中、员外郎佐尚书、侍郎理本部事。文宗、宣宗二朝,也未因此宋神宗元丰官制改革,而于六部分官设职有所变动。

下面将高丽王朝前期中枢机构与唐宋中枢机构同异作一观照:

二府 二府为北宋之称,包括中书门下与枢密院。高丽二府包括中书门下省、枢密府。两者大同小异。中书门下,在唐宋为宰相治事之所:“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北宋)“中书门下在朝堂西,榜曰‘中书’,为宰相治事之所。印文行敕曰‘中书门下’。”(注:《旧唐书·职官志》二《门下省》;《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之一六《三省》。)高丽王朝中书门下省“掌百揆庶务”,为宰相治事之所(注:《高丽史·百官志》一。)。

宰相之职 高丽王朝中书门下省官有中书令(内史令)、侍中、尚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初称同内史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等,以上均为宰相官。凡任相者,必须带内史侍郎(即中书侍郎)或门下侍郎、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及尚书左、右仆射等他官。如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金元鼎(注:《丽史提纲》卷五文宗十六年二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崔惟清(注:《丽史提纲》卷九毅宗十二年十二月。),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康兆(注:《东史纲目》卷六下显宗三年二月。),尚书左仆射、参知政事任懿(注:《高丽墓志铭集成》一《高丽前期》之一六《任懿墓志铭》。),尚书右仆射、参知政事朴寅亮等(注:《高丽史》卷九五《朴寅亮传》。)。此与唐后期,北宋前期制度类同:“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真相之任,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以丞郎以上至三师为之。”(注:《宋史·职官志》一《宰相之职》。)即尚书左、右丞与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六部侍郎、尚书、尚书左右仆射等官带同中书平章事为宰相,至有太师、太傅、太保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相职者。如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普,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沈义伦,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昉,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吕蒙正,端明殿学士、兵部侍郎、参知政事刘熙古等等(注:《宋史·宰辅表》一。)。宋代参知政事为副相之职,高丽王朝参知政事沿唐制,为宰相之职。已如上述。

枢密院 枢密使始置于唐宪宗元和中,宦官充任(注:[宋]王钦若等编撰:《册府元龟》卷六六五《内臣部·总序》,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唐末始有枢密院之称,其时“为出纳帝命之司”(注:《旧唐书·哀帝纪》。)。五代沿置。入北宋,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构。高丽王朝枢密院职能与北宋近,“掌军机出纳、宿卫及军国重事”(注:《高丽史·百官志》一《枢密院》。)。两国不同之处,北宋宫中宿卫不由枢密院掌管,而归三衙;高丽王朝即统由枢密院管领。高丽王朝枢密院官有判枢密院事、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事、枢密直学士及枢密院知奏事,左、右承宣,左、右副承宣,堂后官。唐代有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宋代有判枢密院事(以宰臣判,偶置即罢),枢密使、副,知、同知枢密院事,签书(署)、同签书(署)枢密院事、枢密直学士及枢密院都承旨、副都承旨、副承旨、编修、干办官等。两者相比,枢密院长贰名称皆同,仅属官都承旨、承旨等称名,高丽王朝另称承宣、副承宣,略有不同而已(注:《高丽史·百官志》一《枢密院》。)。

三司 高丽王朝中央机构设有三司。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使)之名,源自唐后期。《资治通鉴》载:“(天祐三年)三月戊寅,以朱全忠为盐铁、度支、户部三司都制置使,三司之名始于此。”(注:[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六五唐昭宣帝天祐三年:“三月戊寅,以朱全忠为盐铁、度支、户部三司都制置使,三司之名始于此。”)但其时并非为唐中央政府最高财政机构。高丽王朝三司“掌中外钱谷出纳会计之务”(注:《高丽史·百官志》一《三司》。),此职能则与五代、北宋三司相同。《宋史》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盖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注:《宋史·职官志》三《三司使》。)然北宋三司目为“计相”,亚于执政,地位要比高丽三司高。高丽国三司长贰官,有判三司事、三司使、知三司事,三司副使、三司判官,北宋三司设判三司事、三司使、权三司使、三司副使、三司判官等。两者庶几相同。高丽王朝由宰臣兼判三司事(注:《高丽史·百官志》一《三司》。),此为唐代宰相判使之遗意。如唐文宗开成三年,以宰相杨嗣复、李珏各判盐铁转运使、户部事(注:《资治通鉴》卷二四六唐文宗开成三年正月戊申。),唐宣宗大中二年以宰相周墀判度支、户部事,马植判盐铁转运使事(注:《资治通鉴》卷二四八唐宣宗大中二年五月己未。),等等,即是。宋代已废除宰相兼三司之习。高丽景宗朝以后,保留宰相兼判三司一事说明,其官制深受唐五代以来制度之影响,并非全部照搬北宋官制。

三省 唐宋中枢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长贰分别为中书令、中书侍郎,侍中、门下侍郎,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南宋高宗朝则合中书、门下二省为中书门下一省:“高宗绍兴元年四月二十七日,诏中书门下两省已并为中书门下省,其两省送给、舍文字,今后更不分送,并送给事中、中书舍人。”(注:《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之一;《宋史·职官志》三《尚书省》。)高丽王朝三省为中书门下省、尚书都省。 中书门下省, 于文宗十五年(公元1062年),由内史门下省改名(注:《高丽史·百官志》一《门下府》。),其时相当于北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2年)。显然,两省合一之称,并非受南宋之制影响,系因地制宜而设。然中书门下省长贰官,则与唐、宋之制同,长官为中书令、侍中,副贰为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尚书都省长贰为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注:《高丽史·百官志》一《门下府》、《尚书省》。)。三省之属官,穆宗朝(公元998 —1009年)以后,则与唐宋之制同: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起居郎、起居舍人,左、右司谏(穆宗时称左、右补阙,睿宗时改为左、右司谏),左、右正言(穆宗时为左、右拾遗,睿宗十一年改为左、右正言)(注:《高丽史·百官志》一《门下府》。)。尚书都省属官,两国设置相同,均有尚书左、右丞,尚书左、右司郎中,尚书左、右司员外郎。其吏属之名则大同小异,除都事、主事、令史、书令史均设外,高丽王朝另设有记官、算士、直省。其中都事、主事、令史、书令史、唐宋皆置(注:《新唐书·百官志》二《门下省》、《中书省》;《宋史·职官志》一《门下省》、《中书省》。)。

六部 高丽王朝开国之初,太祖二年始设“六尚书”,然“其官号或杂方言”。至“成宗大新制作,定内外之官”(注:《高丽史·百官志》一《总叙》。),于是依唐宋之制,定六部之名为尚书省吏部、尚书省兵部、尚书省户部、尚书省刑部、尚书省礼部、尚书省工部。其职掌分工与唐宋六部类近。六部各设判部事、尚书、侍郎(注:《高丽史·百官志》一《尚书都省》;《旧唐书·职官志》二《尚书都省》;《宋史·职官志》二《尚书省》。)。其判部事,皆由宰臣兼。如高丽文宗二十二年,“以平章事崔惟善判吏部事”(注:《东史纲目》卷七下文宗戊申二十二年春正月。)。此仍沿唐之遗制,已如上述。北宋元丰改官制前,六部尚书、侍郎不治本部事,另差朝官判官事,如“吏部,旧……以朝官二人主判”(注:《宋会要辑稿》职官八之一《吏部》。)。主要不同处,唐、宋六部各领四司,共二十四司,各置郎中、员外郎。宋代于北宋元丰改制后,增为二十八司。而高丽王朝置司甚少。吏部有吏部司、考功司,兵部设兵部司,户部设户部司,刑部有刑部司、都官司,礼部设礼部司与贡院,工部设工部司,各置郎中、员外郎。此与高丽王朝辖域小,其事务不如唐宋帝国繁剧有关(注:《高丽史·百官志》一《尚书都省》;《新唐书·百官志》一《尚书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之一《尚书省》;《宋史·职官志》三《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总上所述,高丽王朝新官制定制阶段,即自景宗朝至元宗朝这一历史时期,其官制深受中国唐、五代、两宋三朝之制的影响。诸凡机构设制、职掌分工、选任官员之资格等,近乎相同,小有差异。其差异之处,一是从本国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机构设置规模、编制上,予以压缩,不是全盘照搬唐、宋之制;二是中国社会由唐、五代入宋,不断演变,随之官制也屡有变革,这种变革难以及时地或相应地在高丽王朝新官制上一一反映出来,因此,就出现寓唐、宋之制于一炉的情况。中韩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从职官制度上也得到了强有力的印证。

标签:;  ;  ;  ;  ;  ;  ;  ;  ;  ;  ;  ;  ;  ;  

唐宋官制对高丽前期官制的影响&以中央组织为中心的比较研究_宋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