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继燕[1]2016年在《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发生的次数屈指可数。因此,多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对通货膨胀给予更大关注,研究通货紧缩者甚少。然而,相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常更加难以应付,因为通货紧缩一旦发生,带来的便是旷日持久的灾难。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还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如今又一次处于通货紧缩的泥沼之中,抑或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首轮通货紧缩,无不对经济产生严重冲击,至今令人心有余悸。继成功预言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在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夕再次预言,于《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一书中提到:"21世纪将发生严重的经济衰退,这是不可避免的,世界或将遭遇'失去的十年',萧条经济学将重返历史舞台。"这究竟危言耸听还是会一语成谶?不得不令人反思,通货紧缩是否再度来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通货紧缩呼声再次高起,为防止经济衰退,我国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试图力挽狂澜,助推了新一轮经济的高速增长。随后,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宏观经济运行指标持续走弱,CPI增速在2012年7月低于2%的水平,并于2014年8月开始正式跌入" 1"时代,PPI自2012年3月份开始呈现负增长,且降幅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末,PPI已连续46个月负增长,同时,GDP跌破7%的目标,实现6.9%的增长速度。由此,再度引发关于当前中国是否面临通货紧缩风险的争论。然而,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通货紧缩不同,此轮通货紧缩风险是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时期发生的。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是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口结构转变的必然结果。根据人均GDP这一指标衡量,中国已在2010年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中国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此外,在2001年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后,中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比重在2010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总抚养比也于2010年开始上升。长期以来,人口红利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人口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意味着传统增长动力逐渐式微,从而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实际经济增速放缓。如果说经济增长减速是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通货紧缩风险则是新常态下结构性矛盾的产物。本文认为当前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供给侧的结构冲击,如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过度负债导致的债务-通货紧缩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首先对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分析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物价水平变动趋势,对中国是否发生通货紧缩进行初步判定。其次,从通货紧缩风险形成的直接原因出发,分别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性研究,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再次,在对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寻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最后,从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及其他配套改革措施三个维度,提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本文分为七个部分,主要结构及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罗列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指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对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供需失衡论、货币供给收缩论、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论等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主要从通货紧缩本质和成因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将要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和初步诊断。从理论上对通货紧缩的界定范畴、判断标准、衡量指标进行分析,详细阐述由物价水平下降、货币供给不足和经济持续衰退三者分别或共同决定的单要素论、双要素论和三要素论。在此基础上,具体剖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现状,着重分析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三个经济层面的趋势和特点,厘清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对当前中国通货紧缩形势做出初步判定。第四部分为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四个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进行定性分析。在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基础上,引入结构性因素及其他控制变量,得到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建立三机制门槛回归模型,以通货膨胀率作为门槛变量,将样本期间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分为通货紧缩、低通货膨胀和高通货膨胀三个阶段,从而得到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第五部分为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回顾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通货紧缩的时代背景、形成原因及经济影响,对比分析美国、日本通货紧缩的特点及治理经验,并探索其对中国的启示。第六部分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在总结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引发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人口结构变化、产能过剩、过度负债等结构性因素的冲击,提出实施结构化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以及多种政策的科学合理搭配策略,以有效应对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给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谢启智[2]2000年在《当前我国通货紧缩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下跌,经济增长率连续下降,失业职工增加等新问题,说明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通货紧缩的阶段,通货紧缩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首要障碍。因此,对通货紧缩的内涵、成因及其治理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我国经济正处在几个重要因素同时出现剧烈变化的时期,周期性矛盾、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同时显现,相互叠加,决定了此次通货紧缩成因的复杂性。对与通货紧缩问题的治理,应在扩大需求与改善供给相结合的原则下,在采取扩张政策增加有效需求的同时,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大力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扎扎实实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建设,从供给着手推动经济从根本上摆脱低迷状态,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通货紧缩的内涵及其影响及我国的经济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分析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第四部分阐述对于我国通货紧缩的治理对策。
李伟[3]2016年在《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尤其在进入2015年后更是跌破了7%,创下了近25年来的新低。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同时,物价水平也持续低位徘徊,2015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1.4%,较2014年回落了0.6个百分点。此外,截止2016年4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50个月保持负增长,未来转正仍然遥遥无期。新常态下,我国CPI增速的持续回落和PPI的连续下跌让我们不得不警惕通货紧缩风险的存在,如何评估当前我国的宏观金融形势、厘清当前我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制定系统的宏观经济政策以防范通货紧缩的发生,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通货紧缩风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研究了当前我国分别处于价格稳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三个通胀区间的概率。本文认为,我国经济虽然未陷入全面通货紧缩,但是潜在通货紧缩风险已经很高,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其次,本文运用VAR模型对可能引发通货紧缩风险的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是当前我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根本性影响因素;资产价格、通货紧缩预期、货币是当前我国通货紧缩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外部传导性因素是构成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重要推手。最后,在厘清当前我国通货紧缩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以缓解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风险,确保我国宏观经济在合理的区间内按照“新常态”稳健运行。
王浩[4]2003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归纳,总结了这些思想的理论特点。本文按照思想发展的逻辑顺序以及中国通货紧缩所具有的特征,分六个专题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的思想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在1999年下半年形成“中国已经存在通货紧缩”这一基本共识之前,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什么是通货紧缩?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类观点进行了重点论述。而伴随着通货紧缩的定义之争,必然是对通货紧缩判断标准的争鸣,因为通货紧缩的标准问题是关系到对通货紧缩状况判断的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易纲等人在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上所持的观点。本文也对通货紧缩的利弊和经济效应的讨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且对经济学家的观点进行了对比分析。1999年以后经济学界关注和讨论问题,主要包括通货紧缩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理通货紧缩的问题。由于通货紧缩的治理问题是经济学界争论最激烈,也是最充分的专题,因此,笔者着重进行了论述,不但对观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的每一个专题, 都如实地反映了思想认识的历史。同时将通货紧缩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同当时的经济情况结合起来,较好地把握通货紧缩经济思想产生的背景和缘由。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进行了再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体系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理论特征: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逻辑性与客观性、发展的借鉴性以及发展的继续探索性。但毕竟中国通货紧缩思想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和金融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的历史比较短,因此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理论缺陷:如部分思想不符合中国国情,对通货紧缩经济现象的国际化以及对通货紧缩思想本身研究不够,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通货紧缩思想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中[5]2015年在《新常态下我国通货紧缩问题刍议》文中提出我国宏观经济下行,CPI、PPI等价格指数疲软,国内外通货紧缩之声不绝于耳,并引发了诸多争议,根源在于对通货紧缩概念的不同理解。通货紧缩是否必然伴随经济衰退,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考量,二者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当前我国商品价格回落的主要成因,在于投资需求减少和供给产能过剩,它们是周期性因素与趋势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当前通货紧缩形势从时点上看,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发生了良性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出现的;从程度上充其量属于轻度;从性质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矫正性质;从可控度看完全处于可控范围内。因此,宏观调控政策手段应当从"总供给-总需求"整体框架出发,从总供给改善、总需求扩大两方面着手,来化解当前我国主要经济矛盾。
唐少中[6]2002年在《我国通货紧缩问题评析》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在通货紧缩的困扰中行进。科学地认识和把握通货紧缩的本质,对治理通货紧缩,改善经济环境,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方经济学通货紧缩理论为基础,根据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状况,比较全面系统地对通货紧缩问题做出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分析了通货紧缩的形成机理、特点及其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巨大危害,并对通货紧缩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对策。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着重分析讨论了通货紧缩的一般原理。通货紧缩问题由来已久,对于通货紧缩学者们并无统一的认识。本章首先对通货紧缩的概念做出界定,在此基础上,对西方经济学关于通货紧缩的理论进行论述,指出了不同学者对通货紧缩的形成机制的不同理解。通货紧缩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为便于理解和运用,根据不同的标准,对通货紧缩做出不同的分类。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的一些主要的问题和矛盾。为了对当前我国经济中通货紧缩问题有一个认识,本章首先从商品价格、出口贸易、金融环境和失业问题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经济通货紧缩的现实。我国经济之所以会出现通货紧缩并非偶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本文从五个方面具体地分析了我国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接着分析了我国通货紧缩的特点以及通货紧缩对我国宏观经济造成的巨大危害。第三部分主要提出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性建议和对策。通货紧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敌人,治理通货紧缩不容置疑地成为我国经济工作中首要任务。如何治理通货紧缩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本部分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改善供给结构和供给环境;增加居民收,缩小贫富差距;采取有效措施,刺激体制外投资以及加快西部开发,缩小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等。
周浩[7]2003年在《我国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货紧缩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对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并受到了全球经济学界的密切关注。由于全球通缩的输入和国内经济自身存在的问题,自1997年起我国经济也出现了通货紧缩,并延续至今。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我国当前通货紧缩现状及货币政策实践,对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反通缩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文章首先从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概述入手,清楚界定了通货紧缩的定义和界定标准,批判了界定通缩多重标准的谬误,并对通货紧缩的测度给出了相关的解释。 其次,文章着重对我国通货紧缩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1997年开始的这场通货紧缩有着深深的全球背景,详细地分析了我国通缩发生的货币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危害。 文章的核心部分是对我国反通缩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评价。文章认为1998年至今我国货币政策的反通缩实践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来说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效,并由此导致我国货币政策无效论的产生。针对货币政策无效论,文章从利率水平、货币的需求弹性以及投资的利率弹性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我国经济未陷入流动性陷阱的结论,即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具备的,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反通缩乏力必然另有原因。文章认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尚存在许多制约货币政策发挥效用的约束因素,正是这些约束因素导致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减弱。同时文章对这些约束进行了一一详述。 最后,文章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了旨在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继续加大货币政策的力度,进一步下调贷款利率、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重构启动需求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同时还要注意克服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诸多环节存在的约束。
郭家虎[8]2000年在《当前我国通货紧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一两年来,通货紧缩问题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生活当中的新现象,并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热门话题。正如最近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所指出,虽然作为一个老牌敌人——通货膨胀似乎受到遏制,但是一个新的、可能是更加危险的敌人正在蓄势待发,它就是通货紧缩。目前,关于通货紧缩问题的争论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讨论的情况采看,大家所共同承认和共同针对的乃是同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从1997年10月至今,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已持续下降二十多个月。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讨论的主要方面作如下综述:
吴国权[9]2003年在《通货紧缩时期我国国债政策经济效应及边界研究》文中指出1997年10月开始我国零售商品物价持续下降,1998年4月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下降,同时其他相关指数也开始下降,经济学界对此已统一认定我国进入了通货紧缩期。为了治理通货紧缩,中央政府从1998年起开始实施以扩张性国债政策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辅之以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扩张性国债政策实施五年多里,我国通货紧缩的状况可谓是一波三折,2000年,通货紧缩趋势有所缓解,居民消费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回升,2001年6月起,各种指标显示通货紧缩状况再次加重,2002年全国整体经济形势运行重新趋好,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升并不明显。将通货紧缩表现出来的波折性和扩张性国债政策的经济效应相联系,一般认为,扩张性国债政策起到了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但对国民经济自主性、市场性推动的内在增长因素和稳定增长机制培育作用不理想,从整体上看我国通货紧缩的隐患还在。 不同经济背景,国债政策会有不同的效应,对国债政策的研究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就我国而言,通货紧缩是一个新的问题,管理层对于在通货紧缩时期财政、货币政策的应用还在摸索当中。从理论研究看,国内理论界研究国债经济效应的历史不长,从现有资料看,国内研究主要围绕扩张性国债政策社会总需求角度展开,而对扩张性国债政策实施后,微观经济主体的反应以及国债的金融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还欠缺。基于国内这样的研究状况,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证上对通货紧缩时期我国扩张性国债政策各方面的经济效应做出分析,为通货紧缩后期治理以及走出通货紧缩阴影后中国债政策该如何调整提供指导,研究具体内容分成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方法、思路以及相关理论综述,包括第1、2、3章。 第1章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具体的研究内容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着重点是对创作思路、论文主要创新点以及技术路线的概括。 第2章首先回顾国内对通货紧缩定义及其衡量的争论,着重指出以往的研究对通货紧缩定义上的偏颇,在修正认识上的误区后,论文就我国通货紧缩重新抬头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往的研究对通货紧缩多注重仅从物价角度定义,对货币量强调的不够,这会忽视引起通货紧缩的真正原因。由于我国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与一般货币量紧缩不是完全对应的,论文认为应该广泛地从实际货币量紧缩与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两个外部标志来定义通货紧缩,这样定义简捷适用,又不失科学性,能够揭示通货紧缩的实质,即浙江大学J尊士学位论文通货紧缩时期我国国债政策经济效应及边界研究通货紧缩的货币现象木质,同时也为具体的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论文将实际货币量紧缩与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两个要素作为衡量通货紧缩的标志,以此标准评判我国通货紧缩重新抬头问题,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了后出现的一些供求方面的新问题是通货紧缩在我国重新抬头的原因。 第3章对通货紧缩时期扩一张性国债政策理论及其演进分析,主要从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争论、国债资产效应、国债居民消费效应、国内对国债经济效应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回顾了国债经济效应理论的研究历程。关于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争论,论文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主要内容以及巴罗的著名推论和后续经济学家对定理假设条件的质疑进行介绍,并且较为详细阐述了凯恩斯主义和公共选择学派的观点。关于国债资产、民间消费效应和国内对国债理论的研究,文章分析了勒纳、米德、巴罗、袁东、一马栓友等人的观点。 第二部分包括第4章和第5章,着重对不同经济主体在扩张性国债政策实施后经济行为上的反应,主要是对资本供给效应、民间消费效应和劳动就业效应等的分析。 第4章克服了以往的研究基本上都将现实资本视作一个整体的弊病,由于现实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影l响机制,论文在探讨国债现实资本供给效应时,先就我国当前国债的性质进行分析,认为我国通货紧缩发行的国债减税性质明显减弱,增支性质明显加强。论文对公共投资所含项目重新划分以后,论文对国债、公共投资间的因果关系、即时影响关系和弹性实证研究发现,通货紧缩时期扩张性国债政策对公共投资的贡献正处高位,且处于高位窄幅变动的格局中,从1999年始,在我国大幅度增发国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国债对公共投资的相对贡献率反而有下降的趋势,从公共投资增幅角度考虑,国债的贡献不是很大,没有税收增长和民间投资增长的贡献大。我们对于通货紧缩时期我国通过增发国债的办法,直接投资于基础设施扩大公共资苯效应的评价,没有目前常见文献所估计的那样乐观。以往文献忽略了通货紧缩以来其他因素增长对公共投资的贡献,可能高估国债在前期的作用。扩张性国债政策和其他积极则政政策措施间的协调还有待提高。 对通货紧缩时期国债的民间资本效应,本文的研究基于新古典理论关于公共投资和民间投资关系的论述。对我国民间投资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民间投资与上一期的民间投资以及实际投资收益率成正相关,公共投资在回归方程中没有通过统计检验,说明?
朱军勇[10]2004年在《通货紧缩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受到了通货紧缩的困扰,通货紧缩在全球不断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将面临通货紧缩的严峻挑战。在我国,自1997年下半年以后,通货紧缩产生并不断发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2年底。由此,通货紧缩在国内外继1929—1933年世界性的大萧条以后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通货紧缩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些特点、如何去治理、不同治理对策的效果如何等一系列问题在理论界有着不尽相同的观点。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文共由七章组成。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对学术界关于通货紧缩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述评,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创新和不足所在。 第二章主要从理论的高度对通货紧缩的定义和测度作了界定,并对通货紧缩的全球背景作了一个概括,对通货紧缩的成因和危害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回顾了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的历史表现,同时总结了各家学派对其形成原因的解释。对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国具有非常典型意义的通货紧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第四章介绍了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各种理论解释。重点介绍了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和Krugman的通货紧缩自我强化的模型,对其他从货币金融和非货币金融角度分析通货紧缩成因的理论,论文也作了概括。本章还对通货紧缩的国际传导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传导的过程。 第五章讨论了通货紧缩的经济影响。论文认为通货紧缩会引起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重新分配,这种再分配对社会生产活动一般来说是不利的;通货紧缩易于带来经济衰退,使企业生产和经营环境恶化和失业率上升;不同的产业结构受到通货紧缩的影响是不同的,从而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影响;通货紧缩通过对投资倾向的影响和影响资本的形成从而对投资产生影响,其通过资产价格变化对投资产生间接的影响;通货紧缩对消费的影响是直接的,消费者会推迟消费从而减少消费需求,厂商会压低商品的价格销售,导致消费者进一步预期物价会更低,进而形成需求进一步减少,产生恶性结果。 第六章研究了治理通货紧缩政策的效率问题。文章认为扩张的货币政策无助于经济走出萧条。而用财政政策治理通货紧缩比货币政策要有效,只要总供给曲线不为水平状态,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就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升,用其治理通货紧缩就是有效率的。论文同时讨论了使用收入再分配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治理通货紧缩的效率。 第七章讨论了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和治理政策的效率。对于我国通货紧缩的形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度博士学位论文成原因给予了详细的分析。认为我国以治理通货紧缩为目的的扩张的货币政策实施在实际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在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受到一定的制约。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持续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刺激了消费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从2003年开始,我国通货紧缩的局面得到缓解。但是,扩张的财政政策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在带动民间投资方面不足等。论文还就治理我国通货紧缩的政策,如经济结构调整政策、收入政策、消费政策等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1]. 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D]. 周继燕. 东北财经大学. 2016
[2]. 当前我国通货紧缩问题研究[D]. 谢启智. 华中农业大学. 2000
[3]. 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伟. 华侨大学. 2016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研究[D]. 王浩. 复旦大学. 2003
[5]. 新常态下我国通货紧缩问题刍议[J]. 李中.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6]. 我国通货紧缩问题评析[D]. 唐少中. 厦门大学. 2002
[7]. 我国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周浩. 中国海洋大学. 2003
[8]. 当前我国通货紧缩问题研究[J]. 郭家虎. 社会科学动态. 2000
[9]. 通货紧缩时期我国国债政策经济效应及边界研究[D]. 吴国权. 浙江大学. 2003
[10]. 通货紧缩问题研究[D]. 朱军勇.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标签:金融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国债论文; 通货紧缩论文; 新常态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通论文; 经济学论文; 央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