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从紧:对中国21世纪货币政策的战略性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性论文,货币政策论文,中国论文,建议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是以强周期波动为特征的不持续增长。经济不持续增长与经济结构失调、经济效益下降、通货膨胀严重互为因果,且与扩张的不稳定的货币政策密切相关。实践证明,我们不能长期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也不能长期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适度从紧应成为我国21世纪货币政策的最佳选择。
一、适度从紧:21世纪的中国应实行的货币政策
我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提出和实行, 有三个前提, 一是针对1992年的过热,二是作为一项以“九五”计划为时间边界的中期政策,三是作为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的货币政策。这样就使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有了一个“寿命长短”的问题。也就是说软着陆成功后,“九五”计划结束后,甚至经济转型完成后,还要不要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或者说21世纪的中国应实行什么样的货币政策,这是一个确实需要解答的问题,因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放度的压力和可能一直存在着。我们认为,一项好的政策,是可以长期实行的,不能嫌其长,直到有更好的政策取代为止。
1.我国应制定长期的货币政策:世纪性的坚持适度从紧。
(1)我国应有长期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有长期、 中期和短期之分,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大都是以年度最长是五年计划期为时间边界的中短期货币政策。没有长期性的货币政策,造成货币政策缺乏透明度、公开性和稳定性,并使货币政策的调整缺乏方向性。长期性的货币政策有利于货币政策的稳定,从而保证货币的稳定,促进经济的稳定,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长期性的货币政策还有利于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畅通。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就应该是长期性的世纪性的货币政策。
(2)把货币政策作为首位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我国提升货币政策的地位,并以货币政策为中心构建宏观调控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货币政策不是行业性管理政策。有些人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当作一项行业管理政策,这是一种误解。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与纺织业政策、轻工业政策、煤炭业政策等行业政策绝不能相提并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作为一种特殊货币政策,它仍然是调节总需求、总供给的总量政策。尤其是,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量的多少、流向、结构产生的乘数效应直接关系到所有企业的生产决策和各种商品的生产、交换、流通,关系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商品选择行为,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一般行业政策的范畴。从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看,货币政策也始终是一项宏观管理政策,而不是一项局限于金融业本身的行业性政策。其次,我国的财政状况非常困难,国民经济中的金融份额大大超过财政。我国目前以至将来进入了一个弱财政、强金融时代,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中,货币政策理所当然地要占主导地位。第三,货币政策是间接的市场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更具市场经济的内涵和内在要求,它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不论是我国还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其实际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由于中央银行是相对独立的部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宏观调节要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专业银行的商业化,金融市场化、自由化、国际化,这就更使货币政策更拥有自由的作用空间。
(3)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有现实的和潜在的条件。 我国的经济货币化几近完成。我国从改革开始,经济进入了货币化过程。经济货币化,需求大量的货币,货币化进程结束后,这类货币需求就会消失。经济货币化具有稀释货币供给的功能,在经济货币化完成之前,货币或超量供给的货币会被货币化吸收,不至于形成通货膨胀,而货币化完成后,货币化的这种稀释功能随之消失,多供给的货币必然转化为通货膨胀。改革以来我国经济货币化指标在经过连续10年上升过程后,1987年和1988年我国货币化达到73.88%和72.05%,通货膨胀率第一次超过了GDP增长率,1992年和1993年货币化达到105.9%和100.39%,增加的货币导致了更高的通货膨胀率。1995年我国的货币化达到105%。 可见我国的经济货币化已经完成了,这说明,我国在今后长期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可能的,由于货币化稀释的超额货币可以停止供给,货币的供给只需满足正常的经济增长就可以了,况且我国目前40%以上的储蓄率和30%以上的储蓄增长率,是足以用来支持一个9%—10 %的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因此,长期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集约经济的发展,能大幅度减少单位货币需要量。长期以来,我国是一个数量增长型的粗放型经济。计划经济中计划的盲目性,物质利益格局的地区化形成的条块分割,政绩推动的经济增长速度攀比,管理水平低下和科技含量低导致的高投入低产出,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资源浪费等等,形成对货币资金规模扩张的超额需求、重复占用和无效使用,加之银行职能财政化,该财政拿的钱,又靠银行拿,以致造成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扩张。目前我国企业占用贷款远远超过其合理需要量,一些年利税几百万元甚至亏损的企业占用银行贷款数亿元,一些企业生产规模不成比例的占用数倍的银行贷款。国有企业大多数亏损,根本没有创造资金的能力,更没有可能补充自有资金,企业自有资金少得可怜,甚至根本就没有自有资金。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实现,经济结构将进一步合理,企业效益将进一步提高,单位对应需求的货币资金将大大减少,这为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创造了巨大的空间。
改革会使投资需求也相对减少。首先是通过改革启动闲置生产能力,减少新的投资。其次,企业改组,低成本扩张也减少投资。目前,我国实行“抓大放小”和建立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扩大规模经济的渠道,一是企业内部通过扩改或基建的形式扩大生产能力。二是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和利用兼并、收购、控股、联合等多种形式扩大企业生产能力。目前以至将来,我国将大规模的实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主体企业通过购并联合,进行低成本扩张,成为首选的再生产模式。这种情况将大大缩减固定资产投资,从而为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基础条件。三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些不合理的投资将得到压缩,目前,一些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产品仍在投资建设。有些地方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盲目上项目,致使投资领域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的情况十分突出。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一方面挤占了一部分应优先发展产业的建设资金,另一方面也使一些项目在建成之时就成为亏损停产之日,造成资源的极大损失和浪费。因此,果断大力压缩这些投资必然节约投资,为适度从紧创造良好的条件。
发展资本市场,相对缩小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我国的资本市场长期是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改革开放后,直接融资有了很大发展,但规模很小。党的十五大后,间接融资仍然会占主要地位,但直接融资越来越会成为三个经济主体的迫切要求。一个主体是企业,它们要求通过股票市场筹集改造和发展的资金,实现产权清晰的资产多元化改造,建立起法人财产权和新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政企不分,消除政府对企业的不正当干预,最终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另一个主体是城乡居民,经过近几年来证券市场发展带来的示范效应,城乡居民,特别是大中城市居民的金融意识、投资意识、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已不再满足拥有银行储蓄这一单一的金融资产,要求拥有股票、债券这样一些回报更高的金融资产。再一个主体是政府,资本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个矛盾,政府采取了鼓励储蓄,支持个人投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吸引港澳台资本和外国资本多种手段。实践证明,通过储蓄和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仍然是我国解决资本短缺的主要途径,但国有企业对银行的过度负债和银行形成的不良资产,使银行的经营处于困难的境地,风险越来越大,对城乡居民的利益也构成了间接的损害。为此,从政府的角度考虑,也应加快直接融资市场的建设,把蕴藏在民间的资本和投资积极性调动起来。上述三个主体的需求是扩大我国股市规模的现实基础。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将是证券市场的主要矛盾。为此,扩大供给将是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主攻方向。当然,扩容必须有计划、有规范地进行,这是不言而喻的。党的十五大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大中型国有企业将股份制化、小型企业也要走股份合作制的道路,这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直接融资、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减少对银行信贷的需求,减小对货币供给的压力,这又为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创造了一个条件。
2.进一步完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我国已实行五个年头的适度从紧货币政策,其理论和政策框架仍然是不完善的,这需要我们进行更深的探索,以使其更科学更有效。
(1 )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成功使用为我们继续实行这一政策铺平了道路。在1993年的过热之后,我们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不动摇,坚持控制通货膨胀不动摇,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取得了低通胀下的快速增长,这是举世瞩目的成绩。我们探索形成了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雏型,并取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决策要科学,目标要明确,贯彻要始终,手段要灵活,防止一刀切,政策连续性等等,所有这些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2)要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和认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创造性。首先,从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目标界定上看,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目标既不是货币政策关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传统的四大目标,也不是象某些西方著名的中央银行那样只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金融调控目标,而是在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目标的同时,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节功能,照顾到有质量的、适度的经济增长。这是西方货币政策目标理论中找不到的,是对货币政策目标理论的一大发展和创新,在所有转轨经济国家中也是独树一帜的。
其次,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使稳定币值的目标得到具体化。在国内外的货币银行学教科书中“稳定币值”的说法随处可见,但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或者定性的描述而已,它没有解决操作问题。而我们在广泛总结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转轨经济国家宏观调控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实践和经历规定,通货膨胀率要平均低于经济增长率多少个百分点左右的宏观经济目标简单、明了、可靠、可操作。
再次,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货币供应量的结构划分和货币流动性的分析上具有独到之处。在严格控制各层次货币供应增长总量的同时,密切注意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相对变化,使M[,0]与M[,2]、M[,1]与M[,2]保持合理的比例,在此基础上,既对经济运行实施微调和预调,又把适度从紧的长期政策中期政策和短期的调节巧妙结合起来。货币流动性大大高于其长期值时,经济一般处于过热状态,反之,货币流动性大大低于其长期趋势值时,表明经济处于低谷。根据货币流动性波动偏离其长期值的幅度,我们及时采取利率调节、公开市场操作等微调和预调措施,使各项经济指标始终处于较好的控制之中。
第四,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适应了内外平衡的要求。我国的金融宏观调控是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资本流入剧增的情况下实现的,是在处理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的复杂环境下实现的。特别是人民币实现经常项目有条件的可兑换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兼顾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当外资流入,银行结汇较多,外汇占款流出的货币量较多时,中央银行无论怎样控制规模,其实都只能适度紧缩,或采取有限的对冲操作,收回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一部分再贷款,以实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1996年12月27日我国宣布人民币实现经常项目下完全可兑换后,需要继续调整汇率、外汇管理等有关涉外政策与制度,金融宏观调控在兼顾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时面临更高的要求。
第五,适度从紧作为世纪性货币政策,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的特点。是对“单一规则”的货币主义的发展。我们所说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不是我们过去实行过的经济过热后的快速“紧缩”,不是过热后削减贷款或货币供应量。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如果长期实行下去,就是一种“单一规则”的操作方式,它与适当的微调相结合,使“单一规则”更有灵活性,从而可以避免象某些国家那样“单一规则”由于呆板造成的失败。目前,尚没有一个国家宣传一项世纪性的货币政策,况且在西方国家货币主义遭受一些挫折后,已在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之间摇摆,出现不得已的混合政策。
第六,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作为总量性政策赋予了结构性特征。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是总量性政策,财政性政策是结构性政策。在我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下,货币政策通过统驭信贷政策,在统一的货币政策之下,能够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也是一个创举。
(3)进一步完善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内容和操作机制。
我们应当按照邓小平理论的要求,经过七年多的探索,争取在“九五”末形成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理论体系、政策体系和操作体系。
①实行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原则。
——总量控制和结构控制相配合。所谓总量控制,是指以总需求与总供给为控制对象的宏观管理方式。当存在过度需求时,国家可运用一定的宏观调控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总需求,同时采取一定的刺激措施,增加供给量。当前,在完善总量控制的同时,应把重心放到结构调整上,以校正产业结构的倾斜度。
——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配合。在总需求过大和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条件下,既要重视总需求管理,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动态平衡,防止经济周期性的震荡,又要重视结构性需求管理,对结构性需求膨胀或需求不足的部门,实施不同的对策,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由于需求管理本身的局限性和我国现有经济条件的限制仅依靠需求管理政策难以实现供求的动态平均和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因此还须配合运用供给管理政策。供给管理实质上就是为了实现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而改善供给条件,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益。
——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相配合。对宏观和微观经济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是我国的改革方向,但是宏观控制方式的转轨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过程,而是与体制的转换密切相关。间接控制的有效性依赖于新体制的运行机制占居支配地位。如果不面对现实,只从抽象意义上判断控制方式的优劣,盲目放弃在现阶段所必要的直接控制方式,很可能造成经济紊乱。在新体制因素已开始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完全可以配合运用间接控制方式,变“急刹车”为“软着陆”,否则就可能扼杀新体制因素,导致经济的急剧波动。随着新体制因素的逐步壮大,直接控制手段应逐步减少,间接控制手段逐步增加,但两者必须衔接好,从而使宏观控制方式成为促进新体制因素增长的有效手段。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配合。随着改革的深化,银行信贷资金在社会资金总量中的比例急剧提高,货币政策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提高宏观调控效果,客观上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当前财政支出仍需量入为出,严格把关,搞赤字财政弊多利少。
——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相结合。货币政策不等于信贷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操作的宏观经济政策,信贷政策是商业性金融机构制定的微观经营政策。二者不能混淆。由于货币政策是通过金融机构进行传导的,因此,货币政策要靠信贷政策实行,无论是控制总量,还是调整结构,两者必须有机的结合起来。
——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相结合。货币政策是用以进行宏观调控的,与金融监管构成中央银行的两大职能,尤其是在分层调控、分层监管的条件下,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目标应有一致性。金融监管要为货币政策提供服务,通过两个渠道强化中央银行职能。
——规避风险与控制通胀相结合。货币政策应有一个规避风险的子目标,风险是造成社会不稳定和经济波动的重要根源,因此,货币政策要向控制通货膨胀那样,控制风险的发生。
——积极改革与稳健谨慎相结合。我们的时代是改革的时代,金融体制改革远没有完成其任务。但是在改革中,一定要稳健谨慎,金融市场的开放、金融的自由化、国际化,都必须慎之又慎,以防出现动荡和危机。
②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发挥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作用。
货币政策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发挥有利影响的关键,在于政策本身的正确,以保证货币政策决策的正确性,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为政策决策提供咨询、建议乃至参与决策的机构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各国都很重视这一类机构的建设。借鉴国外有益经验,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也作出了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规定。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已成立并开始运作,并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积极正确发挥委员会及其条例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要做到货币政策的科学,还要有一个高质量的预警支持系统。从各国中央银行以及我国本次金融宏观调控的实践看,货币政策决策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持系统。这个系统必须有一套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工作理论框架,必须有为及时获得宏观经济金融运行指标所必要的制度性的经济、金融数据的采集和加工整理工作体系,必须连续不断地分析、监测宏观经济金融运行,并准确描述其运行态势,为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在实行具有“单一规则”性质的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下,合理制定货币供应量是最重要的,因此还要花大气力根据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进程,探索合理的货币供应量及其结构。
二、塑造宏观的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微观金融经济基础
追求低通胀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实行世纪性的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不仅存在理论上的障碍,而且存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被微观经济瓦解的可能。因此,优化宏观货币政策的微观基础的任务也很艰巨。
1.微观经济基础的优化。
我国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企业经济效益下降,这是影响货币政策的两个很主要的因素。在这里,我们讨论另外的几个方面:企业负债、三角债、外资引进和国债的发行。
(1)降低企业过高的资产负债率。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 资产负债率过高是众所周知的,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几乎把企业的风险转嫁给了债权部门,如银行、税务部门、其它企业和职工,这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作用。企业维持生产要依靠贷款,金融机构缺少资金时,就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形成企业调控银行的局面。因此,需要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债务进行分类重组。
虽然国有企业债务水平普遍较高,但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不仅债务水平各不相同,而且形成原因、当前企业效益状况等也差别很大。所以,对国有企业进行债务重组,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分类进行。根据国有企业负债率高低和经营状况,我们将过度负债的国有企业分为四类:一类企业,是高负债、但效益较好的企业,这类企业大多是近些年新建的,由于资本金投资不足而导致过度负债;二类企业,是高负债、效益不高的重点企业,主要包括重点基础产业、支柱产业等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三类企业,是高负债、效益不高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这类企业分布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四类企业,是高负债、亏损严重并且扭亏无望的企业。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应采取不同的重组措施。
一类企业。可采用注入新的资本金和债权转股权的方式进行重组。所有财政性贷款一律转为国家投资,或者增加新国有资本金注入;企业税后利润和一定比例的所得税返还,用于补充企业资本金;企业之间的债务转为互相持股;将一部分银行贷款以合适的方式转化成股权。
二类企业。必须采取措施,重点加以解决。对这类企业的债务重组一般可采取注资、股份制和债务托管的办法。一是注资。象一类企业一样,注资的方式主要有:财政性贷款转投资;国家增加新的国有资本投入,所有税返还和税后利润变投资。二是股份制。将企业不良资产折价处理和核销坏帐后,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吸引社会资金参股。三是托管。将企业的一部分债务委托给有关机构进行管理,在此期间,暂时停止还本付息,以给予企业进行经营调整的喘息时机。此期间还息工作由托管机构负责,待企业重整效益提高后,再由企业归还托管机构。
三类企业。可采用托管、分立、兼并等办法重组。一是分立。即将企业中有发展前景的部分从企业整体中分离出来,在承担一定比例原有债务的基础上,由国家给予各种政策优惠措施支持企业发展。二是托管。分两种情况:对分立后的部分进行托管;对一部分债务进行托管。三是兼并。由优势企业兼并三类企业,同时国家给予了兼并企业一系列优惠政策。
四类企业。可实行托管、兼并和破产的办法进行重组。托管,对该类企业中尚有一线希望的企业,可首先将企业债务由托管机构托管,企业进行经营重整,轻装上阵,待企业经营状况好转再将债务转交企业。兼并,对尚有其他优势企业可利用资源的四类企业,由优势企业予以兼并。破产,对于根本没有发展前途,其他企业也不愿意兼并的企业,必须坚决实行破产。
(2)化解“三角债”,重建企业信用关系。一方面, 应以法治债,有追必追,有债必还。一方面要以德治债,提高企业家的企业道德水平。一方面要使用经济手段,做到有偿负债。另外要规范政府行为,做到政府不欠企业的债,以产生示范效应。
(3)适当控制利用外资规模和国债发行规模。 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是越多越好,利用外资除了不应超越经济承受的警戒线外,还要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相呼应,此方从紧,彼方扩张,不利于政策发挥有效的作用。利用外资更应注重质量。国债规模涉及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应是引起重视的问题。国债规模和赤字规模的双膨胀,不是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的明智选择。因此,为了贯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还应适当控制国债和赤字的规模。
2.优化微观金融基础。
保持一个旨在维持通货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要求有一个稳健的银行体制来传导货币政策信号。
(1)化解巨额金融坏帐,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增长。 金融部门要调整信贷结构,支持效益好的企业,引导资金的周转,最大限度地激活金融坏帐。
(2)由“存款立行”迅速转移到“贷款立行”, 实现真正的信贷资金集约经营。存款并不能立行,金融机构应摒弃“存款立行”的思想,转而实行“贷款立行”的经营思想,一个银行贷款放得出,收得回,能够自由周转,利息能够收得回才有经营活力,否则,贷款出得去收不回,没有收益,贷款再多只能是坏帐更多,经营更困难。何况存款是银行对企业和公众的负债,贷款收不回就无法偿债,就没有支付能力,真正危及银行的信誉。在市场经济的改革中,金融机构迫切需要树立“贷款立行”的思想。从宏观上说能够抑制金融机构的扩张行为,能够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合起拍来。
(3)彻底消除金融机构的违规经营问题。 必须坚决制止和消灭金融机构的违规经营,在金融机构加强自控自律的前提下,中央银行应依法加强金融监管,对违规经营给以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制裁。
(4)尽快取消规模管理,理顺资金运行机制。一方面, 规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小。由于以下三个原因,贷款规模局限性逐渐明显。其一,贷款规模所管理的不是贷款的全部。贷款规模的范围只包括经过改革形成的几个大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对其它的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合作社,以及变相办理存款业务的信托投资公司的信贷活动则难以管理。而贷款规模管辖范围以外的信贷活动随着改革的发展还异常活跃,发展很快,以致控制了贷款规模,也难以控制全社会贷款的增长。其二,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银行的资产结构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贷款在银行的资产中所占的比重相对下降,控制贷款规模难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变化。若对货币供应量的形成和创造过程进行因素分析,并将每一因素影响程度用贡献度这个指标来衡量,则可以看到,1986年国家银行规模管理的贷款对广义货币M[,2]增长的贡献度是110.1%,1989年这一比例为110.4%,1990年为82.3%,1995年为49.6%。 规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小。另一方面,规模管理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直接调控的手段,不适应金融机构的商业化经营。这一政策扭曲了信贷资金运行机制,不利于商业经营和宏观调控。因此,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下,多存多贷,以利于实现真正的商业化经营。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5)坚决制止部门办金融,加强金融市场准入的管理。 一是政府部门应严格遵守法律,把金融市场的准入权依《人民银行法》交人民银行;二是人民银行应大胆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加实加强市场准入管理;三是对于现有部门办的金融机构分三种情况处理。要停一批,如供销社和工商部门办的基金会,应予取缔。要整一批,对部分农村合作基金会进行整顿,促其恢复基金会的性质,停办金融业务。转一批,即部分机构经过整顿规范转为正式金融机构,使其合规经营,这样从根本上消除扰乱金融秩序和干扰货币政策的隐患。
(本文系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科研课题之一,本刊有删节)
标签:货币政策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中央银行的职能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金融负债论文; 企业经营规模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中国货币论文; 规模效益论文; 企业托管论文; 负债融资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金融结构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货币国际化论文; 负债结构论文; 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