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与临床疾病的关系论文_王晶晶1, 刘玉曦2, 丁霖颖3, 姜雪4

摘要

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细胞所产生,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和多胺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大多是肿瘤相关抗原。这些标志物并非肿瘤细胞所特有,而是由于肿瘤细胞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从而与正常细胞之间存在量的差异。肿瘤标志物大多无器官特异性,同一种肿瘤可含一种或多种标志物,而不同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既可有共同的标志物,也可有不同的标志物。

关键字:肿瘤标志物;检测;临床疾病;关系

引言

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具有100%灵敏度和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原因是其不仅在发生癌变时产生,在正常和良性疾病情况下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肿瘤标志物的产生还受到一些生物活性因子的影响等。因此,仅凭对某一种标志物的检测或某一次检测结果是很难做出判断的。选择一些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某一肿瘤,有利于提高肿瘤诊断的阳性率;而对肿瘤标志物的连续动态监测将有助于良、恶性疾患的鉴别,还可提示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判断预后及疗效。对于服用中药保守治疗的癌前期患者与中、晚期肿瘤患者,监测相关肿瘤标志物,对于观察判断疗效与转归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14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观察组,再选择同一个时期内入住我院的110例体检者作为本次试验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包括76例男性患者和64例女性患者,年龄36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13.8)岁。这些患者的患病类型分别为:3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10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照组包括58例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3至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9±13.8)岁。而且,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试验方法

按照常规方法,分别抽取两组患者5m1空腹静脉血,在室温条件下放置30min后,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对血清进行提取,并放置在-80℃环境下待检测。运用电化学发光方法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并认真做好检测记录。与其它分析方法相比,化学发光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检测仪器简单等诸多优点,既没有前面所述的放射免疫分析法的诸多缺点,又没有荧光免疫分析法实验仪器价格昂贵、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试剂保存要求严格、容易受到样品中自然荧光的干扰等缺点;与分光光度酶免疫测定法相比,其线性范围更宽[1]。

1.3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癌胚抗原(CEA)是肺癌比较常见的一种标志物,有研究发现,在大细胞癌和腺癌中,CEA的浓度明显升高,但是CEA在其它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中也明显升高,使它的诊断和筛查作用得到限制。但是,CEA能够鉴别诊断肺癌,尤其是联合CYFRA21-1检查时,对非小细胞肺癌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尤其是肺腺癌,CEA的预后价值较大[2]。

同时,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中的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早期诊断和筛查。临床研究资料表明,SCCA、CEA等水平升高明显说明可能为恶性肿瘤,并且不同肿瘤标志物其病理学特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比如NSE和CYFRA21-1和SCLC在大细胞癌中明显升高;CEA在肺腺癌中明显升高;第二,预后。在所有肿瘤标志物中,不管的晚期行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或者早期行根治性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YFRA21-1是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同时,有研究发现,除CYFRA21-1外,血钙、CEA、白蛋白以及NSE等都具有一定的独立预后价值,并且在多元分析中,白蛋白、LDH , NSE以及血钠等都与预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第三,评价疗效。临床上在对化疗或者化疗疗效进行监测时,治疗效果与标志物水平下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肿瘤标志物水平上升或者轻微下降则说明疾病进展。临床上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CY-FRA21-1与疾病进展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在对疾病进展进行检测时,特异性为10000、敏感性为5200,但是与疾病缓解具有较低的相关性。对于小细胞肺癌,ProGRP和 NSE能够将治疗反应和疾病进程充分反应出来,其原因主要为由于肿瘤细胞坏死,化疗后24-72h内,这两种标志物容易出现短暂上升,然后会明显下降,并且标志物水平缓慢下降或者水平较高则说明治疗无效。同时,临床中的肿瘤筛查产品适合因相关疾病的筛查,不适合健康人群筛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肿瘤标志物在常见肿瘤的预后、筛查、监测疗效以及诊断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肝细胞性肝癌、肺癌等肿瘤中,推荐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从而提高准确性和检出率。

参考文献

[1]陈静,段凤英.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03:92-95.

[2]王新锋,曹伟娟,张燕平,李宁. 肿瘤标志物在常见肿瘤中的应用及临床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2016,08:20.

论文作者:王晶晶1, 刘玉曦2, 丁霖颖3, 姜雪4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  ;  ;  ;  ;  ;  ;  ;  

临床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与临床疾病的关系论文_王晶晶1, 刘玉曦2, 丁霖颖3, 姜雪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