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于杰

于杰

(大庆市红岗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511)

【摘要】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0例分为2组。置管组30例(47耳)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穿刺组30例(45耳)行鼓膜穿刺。结果:疗6个月后,置管组气道听阈值低于穿刺组,耳峰压、静态声顺值高于穿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较穿刺术患耳听力提高更明显,症状改善更显著。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

【中图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082-01

分泌性中耳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的非化脓性中耳炎,又称渗出性中耳炎、粘液性中耳炎或卡他性中耳炎。传统滴鼻液滴鼻、糖皮质激素抗炎及抗生素治疗收效甚微。近年来发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泌物导出疗法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比较了耳内镜下鼓膜穿刺和鼓膜置管的临床差异。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0例。将纳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置管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7~58岁,平均年龄(20.7±8.3)岁,单耳发病13例,双耳发病17例,共47耳。穿刺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7~52岁,平均年龄(18.7±7.4)岁,单耳发病15例,双耳发病15例,共45耳。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患耳向上,消毒后给予局部麻醉,12岁以下患者可根据手术配合程度选择全身静脉麻醉。选择直径为2.6mm的0°耳内镜,根据患耳积液位置鼓膜前下或后下象限选择切口位置,根据患者中耳积液量用鼓膜切开刀以弧状切开1~3mm,鼓室积液采用微型吸引器吸除干净,如吸出积液为脓性或胶状给予糖皮质激素冲洗。积液彻底清除后于鼓膜切口边缘放置并固定哑铃形硅胶鼓膜通气管。外耳道采用消毒棉球封堵。术后常规抗生素口服、呋喃坦啶麻黄素滴鼻治疗1周,通气管可自动脱落,如术后6个月及以上通气管未自动脱落者,可根据患者积液、听力等恢复情况选择拔除时机。伴腺样体肥大患者还应同期行腺样体切除术。

穿刺组手术体位、消毒麻醉同穿刺组,用2ml注射器与7号穿刺针组成抽吸装置。先在鼓膜前下或后下象限取一穿刺点,穿刺成功后抽吸鼓室积液,观察积液如为脓性或胶状,再作一穿刺点进行糖皮质激素溶液冲洗,位置为原穿刺点后上方。积液彻底清除用消毒棉球封堵外耳道。术后处理及腺样体切除操作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气道听阈值、耳峰压、静态声顺值。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AS8.2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前气道听阈值、耳峰压、静态声顺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置管组气道听阈值低于穿刺组,耳峰压、静态声顺值高于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气道听阈值、耳峰压、静态声顺值比较

*

注:t值与P值为治疗后6个月两组各指标比较。

置管组术后感染1耳,鼓膜切口不愈合4耳,穿刺组术后感染4耳,鼓室硬化5耳,鼓膜穿孔不愈合1耳。

3.讨论

耳窥镜下鼓膜置管术的特点是视野清晰、鼓膜切开部位准确[1],是鼓膜切开术的延伸和发展,通过长时间的鼓室内外气压平衡,促进中耳积液的排除,降低炎症刺激、改善纤毛活动、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2]。本研究结果显示置管组治疗后6个月气导听阈、耳峰压、静态声顺值改善及临床效果均优于穿刺组,提示置管术优于穿刺术。值得注意的是,术中糖皮质激素冲洗与腺样体肥大的切除也有临床意义。张政等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发现地塞米松可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3]。高永平等[4]在研究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不同鼓室导抗图与分泌性中耳炎时发现,腺样体患者约有31%以上为分泌性中耳炎。唐伟[5]研究发现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术较采用单一的鼓膜置管术,效果更佳。本研究对所有患者均执行了上述操作,进一步降低了干扰因素。本研究中置管组鼓膜切口不愈合4耳,而穿刺组鼓膜穿孔不愈合1例,提示置管组术后鼓膜愈合不如穿刺组。如何降低鼓膜切口不愈合,是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在临床推广的又一课题。

【参考文献】

[1]许雨洲,尹治军,陈旭华.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20(6):306.

[2]徐隽彦,刘春丽,倪立群.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或穿刺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 22(1): 21-23.

[3]张政,熊素芳,赵端仪等.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2):189-191.

[4]高永平,田从哲,刘会清等.腺样体肥大患儿鼓室导抗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探讨[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6):590-592.

[5]唐伟.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与腺样体切除术联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8):1319-1320,1322.

论文作者:于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  ;  ;  ;  ;  ;  ;  ;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于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