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的经济态势与21世纪世界经济竞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发达国家论文,态势论文,竞争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856X(2001)01—0017—06
一、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状和特点
根据世界银行分类,1998年全世界共有210个国家和地区, 人口60亿,世界总产值28.86万亿美元。在210个国家和地区中,发达国家29个,发展中国家(地区)156个,转轨国家25个。占全球人口不到1/5 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总产值的3/4;而占3/4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拥有不到1/5。发达国家通常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原有的24国,从1994年起,墨西哥、捷克、匈牙利、波兰、韩国先后加入了经合组织。这29国仅占世界总人口17%,但其产值则占到世界总产值的79%。近年来,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这一比重仍有上升趋势。
另外,根据《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1995年世界总产值约28万亿美元,其中服务业约占63%,工业占33%,农业占5%。 如果按贫富类型划分,低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低于765美元)仍依赖于农业, 农业所占比重达25%以上;而高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高于9386美元)的服务业占66%以上,已成为最重要的产业。另外,从地区结构划分来看,低收入国家的GDP总和为1.4万亿美元;中等收入国家GDP的总和为4万亿美元;高收入国家GDP的总和为22.5万亿美元。再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GDP占世界总产值的百分比来看,美国占25%,日本占18.3%, 德国占8.7%,其它OECD国家共占25.7%。由此可见, 在世纪之交的世界经济格局中,美、日、欧仍占据优势和主导地位。
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战后生产力的大发展,出现了美国、日本、西欧三个资本主义的发达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和原苏联、东欧的瓦解,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新趋势,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处于不平衡发展和调整、改革之中。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中,引起世界关注是美国“新经济”、欧元启动与日本经济萧条。
1.美国“新经济”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90年代以来,支撑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是以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为基础的“新经济”。美国的新经济不仅创造了“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货臌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更为重要的是整个美国经济正在经历着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广泛而深刻的转变。首先,信息技术是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根据美国商务部1999年6月发表的《正在兴起的数字经济》报告称, “数字经济”的两个方面,电子商务和电子技术产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变化。以因特网为基础的新公司和传统的商品和服务提供者都在把他们的商业过程变成电子商务过程,从而降低成本,改进对客户的服务和提高生产率。数字经济正在变成真正的全球性经济。1998年的电子商务总额约为1020亿美元,预计到2003年,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总额将增至1.3万亿美元。在信息技术方面,1995年至1998年,信息技术产业平均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3。在1996和1997两年,信息技术产品的价格下降使总的通货膨胀率下跌0.7个百分点。在这两年中, 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品价格下跌了7%,使得总的通货膨胀率降到2%以下。信息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成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动力。
其次,美国是世界上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最多的国家,1996年研究与开发经费1846亿美元,为世界第一,约相当于日本与德国之和。另据经合组织统计,美国1993年拥有科学家96.27万人, 平均每万名劳动力中有科学家与工程师74.3人,这一比重仅低于日本的81.4而远高于欧盟15国的46。在美国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中,联邦政府约占48%,私人企业占52%。美国也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普及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在世界上是最发达的。美国的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多年来保持在6%—7%的水平上。美国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6%, 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居前列。美国也是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一半以上。美国作为开放的移民国家,还吸引了大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尖端人才到美国工作,共同为美国的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2.欧洲经济一体化与欧元启动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行发展的重要世界经济现象。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经济全球化更多的属于功能型一体化,表现为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以及在世界范围内日益不受阻碍地自由流通,企业跨国投资成为行为主体。而地区一体化更多的是属于制度型一体化,表现为国家作为行为主体。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指相互毗邻、经济往来密切、经济文化相近的一些国家,通过建立国家联盟或共同体,逐步形成超国家的机制和制度,形成主权国家联盟性质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欧洲联盟就是战后以来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经过90年代以来的不懈努力和严格达标,欧洲联盟一体化发展终于进入经济与货币联盟的第三阶段,在全世界的关注与期待中,1999年初欧元如期启动。
欧元启动对内对外都产生利大于弊的积极影响。对区内而言,欧元启动从实质上取消了欧元区内11国不同的货币区、货币兑换的额外成本以及汇率和利率变动的风险,从而有助于欧盟企业的跨国投资和资本流动。欧元启动以来,企业兼并和联合的步伐明显加快。1999年欧洲企业并购额高达1.3万亿美元,而1997年这一数目尚不足4000亿美元。此外,由于欧元资本市场的扩大和流通性增强,市场交易成本相应降低。1999年5月初,欧洲8家证券交易所签署创立单一电子交易平台备忘录,从而为创造一个统一的欧洲股市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尽管2000年以来欧洲证券市场先后发生了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和巴黎证券交易所合并、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合并未果,以及瑞典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下属的OM集团敌意并购伦敦证券交易所未果等事件,但欧洲证券市场并购风潮迭起,充分表明欧盟欲建立统一的欧洲资本市场,与美国争夺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策略。
欧元启动近两年来,与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和市场分析相反,欧元对美元一路走软,跌幅已超过20%,甚至一度跌破了1∶0.85 的心理关口。欧元的跌势似乎仍未见底。对于欧元启动近两年来相对于美元一再呈现疲弱之势,主要原因在于:首先,从实际经济增长来看,2000年以来美、欧经济均属强劲,但美国经济在增长率、失业率、劳动生产率增长方面均强于欧盟。美国经济要防止经济过热,欧盟经济却嫌增长不足,欧元利率低于美元约两个百分点,这是欧元对美元疲软的基本面。其次,自亚洲金融危机和科索沃战争以来,美元走势有强者恒强的趋势,美元仍不失为当前和今后国际投资和贸易的主要货币和安全避风港。但欧元不同于美元,它是由11国组成的共同货币,虽然货币政策由央行制定,但财政政策仍控制在各成员国政府手中。看来,欧元要等到2002年进入流通阶段乃至扩大到15个欧盟成员国后,市场对欧元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欧元汇率才可能稳步回升,恢复到它应有的价值区内。此外,欧洲央行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卫欧元的稳定。在2000年油价飙升、欧元区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利率又有可能抑制欧盟经济的复苏势头。因此,在面临两难抉择的情况下,欧元在近期内仍将呈对美元的弱势。预计随着欧盟经济的好转,欧元汇率将稳中趋升,恢复到它应有的价值区内。从长期看欧元将是坚挺的国际货币之一,主要依据是:首先,欧元区经济实力雄厚,大于日本而次于美国。欧元区11国总人口2.9亿,GDP占世界GDP的19.4%,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18.6%。黄金、外汇储备占世界总储备的20.6%。其次是欧洲中央银行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在欧元的对外影响方面,根据IMF和OECD等机构1997 年的统计数据,美元居国际金融市场主导地位,在国际贸易中美元约占48%,欧盟货币31%,只有5%按日元结算。在外汇交易中,美元占42%, 欧盟货币占35%。约65%的官方外汇储备为美元,21%为欧盟货币。欧元区为世界第二大贷款市场,市场容量为8.5万亿美元。 美国养老保险金市场约11万亿美元。美国股市总规模为9.6万亿美元,远大于欧元股市2.6万亿美元、日本的2.4万亿美元及英国的2.1万亿美元。但在银行存款方面,欧盟以15万亿美元,远远超过美国5万亿美元的规模。 根据“最适度货币区”理论,在浮动汇率制条件下,一些生产要素具有高度流动性,经济上具有互补性的国家,应建成一个货币区。但欧元在启动数年内主要目标必然放在币值稳定、欧盟内部关系调整、经济增长和解决失业问题等方面,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欧元不可能、也无意于取代美元。从中长期看,欧元将逐渐成为与美元势均力敌的投资货币。
3.日本经济缓慢复苏
日本经济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以来,一直处于战后5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陷于通货紧缩和货币坚挺的恶性循环。日本经济在1998年2.5%负增长和1999年0.3正增长的基础上,居民实际收入进一步下降,失业率升至4.8%的历史最高点。从1998年起, 日本加大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力度,通过了总规模为23.9万亿日元的“综合经济对策”,减税、扩大开支、并向银行注入公共资金等。这种规模巨大的政府资金的投入,刺激了经济止跌回升。1999年日本经济开始走出衰退的阴影,但长期累积的矛盾短时期内无法消除。日本各级政府长期债务余额占GDP的比例高达121%,财政赤字为GDP的11%。 这一比重远高于欧洲联盟规定的60%和3%的界限。在货币政策方面, 日本央行的再贴现率已降至0.5%的历史最低点,但投资和消费的意愿依然低下, 出现了所谓“流动性陷井”现象。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日本经济,由于政府多次采取强大的经济刺激政策,2000年起进入经济周期回升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始见成效,今后几年有可能保持缓慢复苏。日本经济的不确定性将是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因素之一。总起来看,由于日本仍是世界经济第二强国,拥有强大的经济竞争力、生产能力和世界第一的巨额外汇储备,日本将继续加强金融结构调整的力度,并进行经济结构和企业结构的调整。
二、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
1.知识经济推动世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变革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智力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和其它高科技对传统产业进行渗透与改造的一种新经济形态。近年来,以发达国家为主的世界信息产业成倍增长,全球电脑总数已超过14亿台,因特网用户已超过7000万,预计21世纪初将达到3亿。在当前世界生产总值中,有2 /3以上的产业与信息产业有关。由于信息产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低耗高效产业,它在研制初期投资巨大,但一旦研制成功并投入商业应用,市场需求将极其广泛,产量急剧放大,生产成本急剧下降甚至可以大量复制,从而使得生产效率提高而不至于刺激通货膨胀。
由于新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以发达国家为主的世界产业结构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调整。传统的产业结构迅速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升级,与新技术有关的部门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美国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1960年为60%,1980年约68%,1990年约72%,估计2000年美国有85%和西欧有80%的就业者在知识密集型相关的岗位上工作。信息及由此产生的知识将成为成功企业家的决定性因素。美国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趋势是服务业日益向传统的制造业渗透,制造业不断通过资产重组,将服务业部门分离出去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与服务的触角互相延伸、互相渗透,新的产品和新兴服务部门不断涌现,人们的工作岗位更具灵活性,对劳动者的技能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的比重不断扩大;在产品价格下降的同时,科技和知识的含量不断提高。知识经济使就业结构发生新变化,“知识工人”增加,“蓝领工人”和非知识工人减少。
2.社会福利国家的调整与改革
在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力高度发展,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空前加强;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要求分配社会化,国家承担起培训和教育的责任;通过扩大社会福利支出,鼓励消费以刺激消费,缓解“有效需求”的不足;以工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进行的不懈斗争,等等,上述种种因素导致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空前发展和高度完善。这种“社会福利制度”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其他措施结合在一起,发挥着国民经济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的“社会福利制度”具有双重功能:首先,通过国家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刺激消费需求,发展教育、培训等,从而为现代化大生产提供合格的劳动力和促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其次,“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但尽管如此,“社会福利制度”决不是资产阶级国家对工人阶级的恩赐,更不是像西方所标榜的那样,西方国家已建成平等公正的高福利社会。从本质上看,“社会福利制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分配关系的再调整。这种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实质,即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它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许可范围内所采取的改良措施。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经济滞胀的困境下,“社会福利制度”日益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国家财政难以为继。80年代西欧各国社会保障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3左右,占政府收入的比重则达70%上下。因此,对“社会福利制度”的调整,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整的重点。这些调整与改革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 )增收节支,即增加社会保障的财政收入,减少支出;(2 )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私人化”、“资本化”。所谓“私人化”,就是改变把社会保障统统由国家包下来的作法,政府尽量缩小干预的范围和项目,把一些项目交由非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来承担。同时恢复某些传统的社会保障机制,如家庭、慈善机构、互助组织等。所谓“资本化”,指有些国家允许在养老金管理上采取私人保险公司的作法,用储备积累来支付养老金等;(3)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西欧的“社会福利政策”开始加强国际协调。例如,欧洲共同体实施社会政策的协调机制是欧洲社会基金,重点是援助落后地区以及对失业者的培训和创造就业机会。
“社会福利制度”经过20世纪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9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老龄化,失业率居高不下,妇女、儿童、教育、贫困等问题,决定了社会福利制度不仅不能削减,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必须继续加强。“社会福利制度”作为对资本主义旧有的分配方式的一种调整,也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因此,它既具有历史进步性,又具有历史局限性。可以认为,随着调整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和地位并没有削弱,而是仍在不断完善之中。
3.“第三条道路”的新发展及其本质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西方政坛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左政党纷纷上台执政。其中,英国首相布莱尔提出的“第三条道路”尤其引人注目。“第三条道路”以所谓超然于意识形态、超然于传统左右翼政治的所谓新的政治模式更新,标志着当代西方政治文化新的发展阶段。
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西方国家各种右翼保守力量处于上风。欧洲各种思潮和政治力量也经历着激烈的动荡、分化和调整。然而90年代中期前后,西欧经济低速增长,失业人数居高不下,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底层群众的利益受损,人们普遍开始对右翼执政党的政绩感到不满,在这种形势下,以“新中派”自命的新一代欧洲社会民主党人宣布要在传统欧洲社会福利国家和新自由主义的竞争资本主义之间走“第三条道路”。在这种政治、经济背景下,“第三条道路”应运而生,并得到广大社会中下阶层的普遍支持。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第三条道路”放弃了传统的国家干预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的对立,将二者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必要的社会福利改革。在社会公正问题上,“第三条道路”强调社会福利政策应能促进经济增长,福利的削减应和增加就业机会结合起来,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强调自助和社会互助结合。福利的支出要有针对性并发挥最大效用,从而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第三条道路”的主要特点有:(1)务实性。 淡化意识形态,强调实用主义。承认。“第三条道路”没有统一的模式,认为各国应遵守共同的价值观,但在具体问题上,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根据情况变化不断作出修正。(2)差异性。 欧美和西欧各国均对“第三条道路”有自己的理解和侧重点。英国布莱尔主义在经济方面,既非放任自流主义,也不是国家干预主义,而主张推行一种新型的“混合经济”模式。这就是说,一方面强调自由竞争、鼓励企业创新;另一方面政府则致力于通过谨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实行鼓励而不是依赖性的税收和福利政策,通过改善教育和基础设施使人们能够适应工作,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高就业。德国施罗德政府上台后,声称其主要任务是“经济稳定、社会公平、生态现代化、内部安全和加强人权平等”。法国主张,“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在更多地强调市场经济的同时,努力维护社会公正等。(3)综合性。 “第三条道路”突破了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传统界限,将二者的政策主张兼收并蓄,成为经济理论和政策的一种新综合。
总的看来,“第三条道路”是在全球化趋势下,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范畴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改良和调整。它从根本上是和马克思主义对立的,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缓和在生产力巨大发展、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化趋势下当代资本主义面临的种种经济和社会难题,但它同样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第三条道路”从形成到目前仍在发展并成为执政党指导思想的过程,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经济新的价值观取向的确立过程,是西方发达国家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外矛盾而作出的一种新的国家战略抉择。
三、21世纪初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与世界经济竞争
21世纪初期,和平与发展、多极化与多元化仍是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主导趋势。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发展中,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处于主导和优势地位,但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科技、市场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仍在起基本作用。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少数发展中国家将发挥比较优势,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提升产业结构,成为又一批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1世纪最初5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将高于20世纪90年代,达到3.5%—4%。 其中,发达国家将保持在2%—3%的增长速度,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5%以上。世界经济将在调整、改革、震荡、周期不同步、低通胀条件下延续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贸易增长快于经济增长,服务贸易增长快于货物贸易增长,资本流动继续加快;跨国公司的对外资本输出、直接投资、跨国并购等,将逐步推动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条件下新的繁荣增长期。21世纪将是北美、欧洲、亚太共同增长的多中心时代。但是,在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仍是基本规律的同时,发达国家通过金融资本投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新贸易保护主义及国际规则的制定主导权等,更容易将经济金融危机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21世纪上半期,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发展中大国,将通过调整、改革与持续发展,推进工业化和发展新经济,发挥动态的比较优势,有可能上升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强国。
21世纪初期,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仍在继续。一方面世界性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扩张和并购浪潮,发达国家进一步成为高新技术的策源地和研发基地,发展中国家成为跨国公司的“制作车间”和产品扩散地,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受到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种种限制。通过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创新,科学技术将继续取得巨大突破和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商业化正不断开拓世界新兴市场并引发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在21世纪初期世界经济经过调整改革和新技术扩散将进入新一轮增长长周期。
21世纪初期,美国新经济仍领导着世界经济的潮流。美国“新经济”的实质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科技群催生服务业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产生,并不断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新经济的前提是以发达的物质经济为基础,使整个国民经济更有效率,更加集约化发展。新经济的本质是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它以高科技、信息为增长原动力,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新经济加快全球一体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对发达国家而言,新经济是知识经济社会的雏形,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有一个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培育发展的过程。虽然新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报酬递减”规律,但在21世纪初,美国新经济不可能“一劳永逸”增长下去而熨平经济周期。可以说2000年上半期美国股市特别是科技网络股的剧跌,就是新经济周期波动的一次预演。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会多次变形但不可能消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仍是基本规律。美国证券市场的泡沫、贸易赤字及居民低储蓄、高消费始终是世界经济危机的隐患。另一方面,欧盟经济要在10年内赶超美国,欧盟确定要向知识经济和社会快速转变;日本经济正在加快金融和企业体制改革,普及电子商务,推进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的经济结构改革。世纪之交,美国“新经济”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体现。新经济和全球化的最新发展,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正在向全球垄断资本主义的趋势转变。
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竞争中,竞争优势已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资本雄厚的国家。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竞争中,知识、技术和管理开始取代资源和资本处于竞争的首要位置。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的天平上将更多地向效率倾斜,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放松管制,打破垄断,促进生产要素流动,鼓励企业竞争并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将更具灵活性和务实性,推进制度创新,以期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自我调节功能的同时,提高政府干预的效率,从而寻求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之间的最佳结合。应当说,21世纪初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改革及经济全球化发展,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是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改革、创新和开放,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发挥动态的比较优势和提升产业结构,从而有可能后来居上,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目标。
标签:新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美元欧元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经济学论文; 社会福利论文; 全球化论文; 欧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