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和城镇规划中的具象化——以闵行区浦江镇为例论文_顾晨露

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和城镇规划中的具象化——以闵行区浦江镇为例论文_顾晨露

上海宝静置业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核心,深度剖析绿色发展理念,阐述闵行区浦江镇具体情况,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和城镇规划中的具象化,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建筑设计;城镇规划;具象化

闵行区浦江镇(吴泾镇、华漕镇)村庄环境改造工程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城镇规划项目,依托于新农村概念,突出传统民居和村落的乡土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民居和村路遵循风水学顺应自然、相融与自然,巧妙地利用自然形成“天趣”;在物质与精神关系上,风水学指导下的中国广大农村在二者关系上也是协调统一是的,人们把对皇天后土和各路神明的崇敬与对长寿、富贵、康宁、浩德、善终“五福临门”的追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环境优美贴近自然、明清风俗淳朴真诚、传统风貌鲜明独特和形式别致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成为当代人追崇的热土。

一、绿色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这就凸显出绿色发展理念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从广义上看,绿色发展理念即追求“健康、和平、绿色、可持续”的做事、待人、发展的基本原则。“健康、和平”是实现“绿色”的途径和表现形式,“可持续”是“绿色”的必然结果。绿色理念是倡导健康、和平的策划设计、采购、生产、储运、销售、消费、废弃物处置的理念,是在全球绿色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推动全球绿色共赢,促进人类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又科学把握了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体现了历史智慧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和城镇规划中的具象化途径

(一)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建筑设计

依托于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式与技术措施,在建筑寿命周期内控制能源消耗与废物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建筑朝向布局

浦江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光照充足。考虑到闵行区浦江镇的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深入研究该地区太阳高度角和四季风向,合理进行建筑朝向布局,运用平、立、剖面布局组合,提高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的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效果。第一,在建筑设计中,要合理规划建筑进深,为建筑争取最大的自然采光条件,减少室内照明的使用,节约能源。第二,尽可能引入夏季自然风,设计建筑自遮阳系统,打造南北通透的室内格局和建筑朝向,减少空调设备的使用,弱化冬季风,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第三,设计高低错落的建筑布局,形成被风区回旋涡流作用,强化自然通风效果。

在这里,可以借鉴我国北方传统四合院的民居方式,利用四面围合房屋,形成天井组合,不仅可以自然采光,还可以大量引入穿堂风,达到采光和通风的双重作用。同时,还可以利用倚楼设计手法,例如深圳大梅沙万科会议中心就是借鉴传统倚楼设计形式,设计底层架空层,强化空气流动,在夏季引入自然风,并且上楼下廊的建筑形式也可以达到遮阳防雨的效果,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建筑综合效益较为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构造设计

在建筑构造设计中,要以保温节能为主,通过外墙双层保温设计或是屋顶加设保温材料等方式,达到保温效果。由于公共建筑范围一般会使用大面积玻璃窗,受玻璃自身传热系数的影响,这一块的保温防寒效果薄弱。对此,设计人员要引入多层多空腔窗,控制冬季建筑的热损耗,并在玻璃外层涂抹低辐射膜,加大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将智能化系统引用到建筑设计中,强化节能减排效果。第一,自动化遮阳系统,根据太阳高度来调节外立面遮阳设施,保证遮阳效果的同时,减少空调的使用;第二,室内温湿度控制系统,设置温湿传感器,自动搜集室内温度和湿度的现状,利用制冷功能、制热功能、送风功能以及除湿功能,实现室内温湿环境的自动化控制,提高室内舒适程度。

(二)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城镇规划

1.生态环境规划

在城镇规划中,以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为主要手段,做好城镇农村基础建设,根据该地区具体情况,构建城镇绿色生态保护体系,站在法律层面上,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设置农田保护线,对该地区的水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保护。同时,要加大对厌弃型项目的考察,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进行生态评估,保证在生态资源可允许范围内,控制环境破坏程度。

2.用地布局规划

合理规划城镇用地,依托于绿色发展理念,合理布局,工业用地尽量避开上水上风方向,坚持土地混合利用,根据居民出行的便利性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控制地块容积率,防止土地资源的闲置或是拥堵,遵循生态用地保护原则,协调城镇居民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三、闵行区浦江镇环境改造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强调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2017年-2018年期间,闵行区浦江镇对33个行政村进行美丽乡村改造,组建美丽乡村党建联盟,借助党建联盟平台进行资源整合,汇集多方的资源和力量,打造生态型、宜居型特色美丽乡村,从环境整治、公共设施、文化服务等方面来提升农村面貌,补齐农村短板,治理村宅内垃圾、污水和河道,有效解决了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同时,大力修缮文化活动室、健身点等各类硬件设施,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建立并完善村规民约、自治章程等软件建设,鼓励村民自治共治,自觉维护村庄环境面貌。浦江镇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实现“美丽浦江、生态浦江”,让城镇融入大自然,从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等方面着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憩”的美丽乡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设计和城镇规划中,依托于绿色发展理念,尽可能使用本地建筑材料和可再生材料,防止材料运输中的自然损耗,控制碳排放,并在室内设计灵活隔断,降低材料用量,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建设质量的同时,节省资源,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邬爱丽.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的具象化[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9):29-30.

[2]张确.论述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的具象化[J].全国流通经济,2017(02):54-55.

[3]彭瑗.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的具象化[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5,41(02):212-214+218.

论文作者:顾晨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和城镇规划中的具象化——以闵行区浦江镇为例论文_顾晨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