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四大战略决策的形成_四个现代化论文

现代化四大战略决策的形成_四个现代化论文

四个现代化战略决策的形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决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我们党的正确决策和伟大创举。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这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留下的政治遗嘱,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百折不挠地加以实现的奋斗目标。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革命家是如何确立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的呢?这有一个提出、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

一、“四个现代化”的最初构想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把“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作为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他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毛泽东选集》1991年版,第3卷,第1081页)逐步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力,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37页)他在报告中具体地分析了现代性工业发展的条件,指出了中国现代性工业的社会主义性质。他号召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28页)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宣布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执行。从这时起,党中央开始逐步地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的现代化问题有了初步的概念。

1953年8月,毛泽东在修改、审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89页)接着,毛泽东又在修改、审定中宣部起草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时,解释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问题,提出要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建立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

同年,周恩来在修改、审定政务院财经委在全国劳动大会上的报告稿时指出,不能孤立地提“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在我们这个过渡时期作为唯一目标来说是不完全的,其中没有包括农业集体化及利用和改造资本主义工业化”。(《周恩来经济文选》第133页)9月,周恩来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上作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报告,当论及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基本任务时强调:“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09页)。

1953年12月,经毛泽东修改、审定和中共中央批准的中宣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提纲中明确指出:在革命胜利后,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改变国家的这种经济状况,在经济上由落后的贫困的农业国,变为富强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家。这就需要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周恩来在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了要在我国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宏伟任务,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32页)

以上所述,就是我们党对“四个现代化”的最早提法。

后来,毛泽东发表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一文,号召“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的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18页)在这里,毛泽东提出了“科学文化”的问题。由此可见,在“一五”期间,毛泽东就已经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思想。

二、“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正式形成

从1956年到1965年,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我们党在这十年中积累了许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这十年,也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对四个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开拓和探索的十年。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的经济文化需要。大会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并根据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精神,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刘少奇代表党中央作的政治报告,体现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重要思想,总结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提出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确立“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刘少奇选集》下卷,第224页)的设想。周恩来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要要求,就是要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基本上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周恩来选集》下卷,第225页)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3月他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重申:“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在这两次讲话中都提到了“现代科学文化”的问题。这里虽然讲的是三个方面的现代化,但实际上是已把原来讲的“现代交通运输业”包括在“现代工业”之中了。把“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并提,表明我们党已开始认识到现代科学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科学文化”现代化的提法,在此之前,周恩来曾在正式场合和正式文件中,称为“科学技术”现代化。他在1956年1月说过“现代科学技术正在一日千里地突飞猛进”,“我们必须赶上这个世界先进科学水平”。(《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81页、182页)1957年8月,周恩来在北戴河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等问题时,又说明了工业是“包括交通运输在内”的。因为“交通运输业”现代化既已包含在“工业”现代化之内,所以以后就不再单独列出来了。周恩来关于“现代科技”的提法和把交通运输业纳入工业之中的主张,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和采纳。

1958年1月,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指出,“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到技术革命上去,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全党注意。”同年5月,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又把“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规定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任务。

1959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号召全党领导干部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一书,目的是进一步总结新中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研究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

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期间。毛泽东亲自组织了一个读书小组,先后在杭州、上海和广州等地认真地仔细地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他在各地经过广泛征询党内外同志的意见和反复思考之后,在边读边议、逐章逐节地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明确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文献和研究》1984年第6期)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从而为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

1960年12月,周恩来在广东从化组织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读书会上,除了传达这年1月毛泽东在读此书时的讲话外,还印发了去年11月刘少奇的发言记录。周恩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科学是关系到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同时还考虑到文化本来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于是,他便把“科学文化现代化”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个提法的变动,使得“四个现代化”的表述更加准确了。周恩来在读该书时指出:四个现代化,使工业、农业、科学、国防四个现代化。这里已经没有把“科学”同“文化”并提。

从1959年到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除客观上遭受自然灾害外,主观上的原因,就是“左”的错误所造成的。为了扭转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的方针。1960年6月,毛泽东在《十年总结》中指出:“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这年冬天,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主持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六十年代初,刘少奇还提出了试办托拉斯的主张。后来,全国试办了12个类型的专业公司。实践证明,这些主张和认识是正确的。看来,办托拉斯是符合现代化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率领调查组,分别到各地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注意了解农村的现状,从而纠正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来农村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对于调动农民积极性,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后来,毛泽东又在1962年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正确地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实际上,“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正是由于实事求是地执行了正确的指导方针,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好转。

1963年1月,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科学技术是关键。他说:“我国过去的科学基础很差。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12页)这年8月,周恩来明确提出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他指出:“国民经济体系不仅包括工业,而且包括农业、商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国防各个方面。”他还说,“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提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比只提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更完整。苏联就是光提工业化,把农业丢了。”(《周恩来经济文选》第519页)

1963年9月,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会议,会议对今后的经济建设任务,提出了两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同年11月17日至12月3日召开的全国人大二届四次会议号召:全国人民奋发图强,自力更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此后,毛泽东的“四个现代化”思想,在第三届和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上,被明确规定为我国在本世纪的奋斗目标。

1964年9月,毛泽东对周恩来在国庆招待会上的讲话稿作了修改,指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现代化的伟大社会主义强国。同年12月,毛泽东又对周恩来准备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稿作了修改,把“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改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实现四个现代化。他还曾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们不能走世界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49页)

1964年12月12月20日至1965年1月4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12月21日向全国人民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任务:“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39页)

“文革”期间,晚年的毛泽东和周恩来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祖国的四化大业,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他们不顾自己年迈体弱,积劳成疾,忍着病痛,随时准备好了建设大计,力争国家建设早日走上正轨,“一定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直到1975年1月,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终于在北京胜利召开。重病在身的周恩来受毛泽东的重托,在大会上再次宣布了一定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伟大理想。周恩来在他生前最后一次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地向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公布:“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三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曾经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79页)这就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革命家给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留下的最大遗愿。

现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事业,已经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和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确立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宏伟任务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同时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规定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二大以来,在四个现代化的叙述顺序上,又恢复了五十年代把“工业”放在“农业”前面的提法,是符合四个现代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要求的。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标签:;  ;  ;  ;  ;  ;  ;  ;  ;  ;  ;  

现代化四大战略决策的形成_四个现代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