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战争与战争情感--莉莉安183赫尔曼戏剧理论第二部分_娱乐八卦论文

情感战争与战争情感--莉莉安183赫尔曼戏剧理论第二部分_娱乐八卦论文

感情的战争与战争的情感——莉莲#183;海尔曼剧作论之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争论文,海尔论文,剧作论文,之二论文,感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一位女作家,莉莲·海尔曼(Lillian Hellman, 1906—1984)〔1〕在现代美国剧坛以探索人性的隐密、揭示心灵的伤痛、 描述情感的异化而著称,她的成名作《儿童时期》和最后的封笔作《阁楼顶上的玩具》虽然都曾荣获纽约剧评奖,演出效果也非常成功,但是它们在剧评界引起的争议,尤其是《儿童时期》公演时所爆发的论战,时隔半个世纪,今天似乎仍能闻到硝烟味。如果说海尔曼女士在这两剧中用她那芊细但锐利的笔锋撕开了用传统道德观和社会偏见编织的面纱,让人们看到发生在友谊、亲情、社交、家庭内部的种种不忍逼视的戕害、虐待、罪恶,看到一场场残酷的感情争夺之战,那么,二战期间她创作的战争剧《守望莱茵河》与《彻骨寒风》,在恢宏壮阔的画现和紧张曲折的情节中,以深邃的历史感和鲜明的宣传意识,来号召美国民众主动地加入反法西斯斗争的行列,总结每个民族尤其是美国政府在这场人类浩劫中所应担负的责任,写出了战争中已然表层化了的、概念化了的人类祈求和平的情感。

《儿童时期》(Children's Hour)〔2〕,1934年公演于纽约迈科辛·艾略特剧院,导演赫尔曼·舒姆林,共演691场, “如同晴天霹雳一般震惊了百老汇”〔3〕。 由于该剧涉及当时属于道德罪恶和社会禁忌的同性恋问题,引起评论界广泛注意,一时毁誉参半。一方面,该剧在波士顿、芝加哥、伦敦等城市遭到禁演;另一方面,欢呼者把它与易卜生、斯特林堡的剧作相提并论,认为它是美国现实主义剧作的重要收获,是该年度普利策奖的当然得主。可惜由于百老汇保守人士的竭力反对,《儿童时期》最终落选,这个结果引起剧评界有识之士的公愤,从而直接刺激了本世纪美国剧坛另一项学术奖——纽约剧评奖的诞生。〔4〕

《儿童时期》根据发生在苏格兰的一个真实故事改编,共三幕四场。少女玛丽是马萨诸塞州兰森特镇一所女子寄宿学校的学生,厌倦刻板枯燥的学习生活,又因说谎和欺负同学受到老师批评,便愤然逃回家,诬称学校弥漫着肮脏猥亵的空气,女教师凯雯与玛莎之间有同性恋行为。这使玛丽祖母阿米利亚——寄宿学校的主要赞助人震惊恼怒,她立即通知所有家长领回他们的孩子,凯雯与玛莎向法院起诉阿米利亚的毁坏名誉罪,又因另外一个女生的伪证而败诉。学校被迫关门,两位教师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凯雯因此与医生约瑟夫解除婚约。玛莎在痛苦中检讨自己的感情色彩,承认确实在不自觉地爱着凯雯。谎言引出真情,玛莎羞愧自杀。阿米利亚终于弄清真相,赶来赔罪,但一切为时已晚。

海尔曼女士谈到《儿童时期》的主题时指出,她要表现“善与恶”的较量。〔5〕最后邪恶战胜了善良, 因而是一部道德悲剧和情感悲剧。玛丽是作者刻意塑造的邪恶情感的化身。她天生爱说谎,懒惰、贪婪和狡诈。剧作用几个细节来表现玛丽的这种性格。她逃课,为了取悦老师,随手从垃圾堆掐朵野花,却谎称特地去林地采来;她强行勒索同室积蓄,甚至打耳光、揪头发;她威胁罗莎丽做伪证,因为掌握了这可怜姑娘偷窃的证据。玛丽成功地驾驭了特别溺爱自己的老祖母阿米利亚,使她成为报复的工具。有些批评家指责剧作没有充分展现玛丽邪恶性格的成长过程。〔6〕这对于剧作家近乎苛求。从剧情看, 玛丽也许根本没有考虑诬告所产生的后果。她最大的愿望是逃离学校,至于用什么手段并不重要。正像她在同学中炫耀的那样:“我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总不能不加思索地说出平时想不到的话。”果然,玛丽编织的谎言不仅蒙住了自以为是的阿米莉亚,而且转化成一张可怖的网,迅猛地向两位无辜善良的女教师袭来。

贵族夫人阿米莉亚在剧中是作为邪恶的帮凶来设计的。她的情感具有偏执、顽固、傲慢的特征。她蔑视一切非传统的言行,毫不分辨地把它们斥之为不道德。其侄子约瑟夫曾这样形容她的出身与个性:“古老的新英格兰家族,通婚不逾波士顿之外,保持着传统的荣誉感。每晚必定在八点半吃饭。是的,我们都为自己的血统而骄傲。”她曾支持过这所女子学校,开始也并不相信玛丽的诬告。然而,她最终以卫道士的姿态去毁灭了那两个可怜的女教师。除了溺爱与偏见冲昏了头脑外,她还不能容忍哪怕是丝毫不洁的情感来玷污其家庭的名誉,因为她的侄子将与有同性恋之嫌的凯雯结婚。阿米莉亚甚至不屑去调查一下,便痛下毒手。最后她得知真相,又拖延了一周才去学校请求原谅,错过了一个原本可以挽回玛莎自杀悲剧的机会。凯雯愤怒地指斥道:

现在你来这里安慰你的良心?我可不是你的忏悔神父。……你做了错事,你不得不去纠正,否则你得不到安宁?你希望被称作“正直”的人,是吗?你要我们帮助你去达到目的?你找错地方了。你想再成为一个“善良”的女人,是吗?(尖刻地)哦。我知道,你那天晚上告诉我们,你必须做你应该做的事。现在你又“必须”来这里告诉我们:公开道歉和金钱补偿。然后你就能吃得香睡得着,你又得到安宁。你是老人。老人是麻木的,你还有十年,十五年好活。可是我呢?整个生活毁灭了,整个生命。(突然静下来,指着门)还有她呢?

应该说,剧作家对阿米莉亚的形象塑造是比较成功的。《儿童时期》公演后,许多观众认为最后一场戏太紧张,使人透不过气来,全剧最好结束在玛莎自杀之后。作者争辩说:“我当时就察觉到这个问题,但我情不自禁地要继续写下去。我是一个有道德的作家,有时甚至过于道德化。但是我不能回避这最后的总结。我想,如果是错误,那是一种没有达到目的的错误。”〔7〕我们体会,如果取消了最后一场戏, 就放弃了对邪恶情感的指责,放弃了对观众所关心的结局的交待。也许作者认为,让阿米莉亚在悔恨和不安中度过余生,才是对她最好的惩罚。

《儿童时期》是美国戏剧史上第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作品。作者对这种人类感情中的特殊现象保持冷静客观和理解宽容的态度。剧中玛莎、凯雯热衷兴办教育,把全部积蓄和精力都投放在这座寄宿学校了。她们对学生关怀体贴,在教学与管理上殚精竭虑,惨淡经营了八年,终于使学校初具规模。志趣相投,相濡以沫,是她们同性友谊的基础。然而,对玛莎来说,这种排它的、超越常情的友谊已不自觉地转化成隐形的性爱。剧本通过细节描写了“友谊”与“恋爱”之间的情感争夺战。玛莎嫉妒凯雯的未婚夫约瑟夫,一见到他就脾气反常,十分嫉妒。她对凯雯的呵护、关怀、亲昵,带有强烈的情感专制色彩。然而,这些并没有构成实质的性行为。正像凯雯对约瑟夫所保证的:“玛莎与我从没有过肌肤接触。”玛莎的同性恋倾向,据她姑妈莫特太太说,在童年时期就显现了,“一旦你的女伴喜欢别人,你就会发疯”。但玛莎对凯雯的性爱情感是朦胧的、非理性的,直到遭受到诬陷,她才如梦初醒,鼓足勇气正视并承认它。玛莎的自杀,是因为她自惭形秽,感到同性恋情的肮脏丑陋,她需要自我救赎。自杀是她回归所谓正常人情感的唯一途径。作者对玛莎的行为毫无指责,而是给予温柔的令人伤感的同情与怜悯。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的昌盛,使人类有条件更理性地认识自己。在今天美国的许多地区,同性恋已成为当局认可的感情形式和婚姻形式,人们也习惯于用平等的而不是厌恶的眼光看待这种难以解释但大量存在的感情现象。作为一面时代的镜子,海尔曼的《儿童时期》记载了本世纪上半叶同性恋历史发展的艰难进程,并直接影响了战后美国剧坛同类题材的创作。近20年来,展现同性恋者的生活情状,揭示这些男女在情感方面所蒙受的歧视、羞辱和压抑的剧作,在外百老汇甚至纽约商业剧院时有问世。曾引起轰动的剧目有马特·克罗莱(Mart Crowely)《乐队少年》(The Boys in the Band,1968)、费尔斯坦·哈维(Fierstein Harvey)《恋歌三部曲》(Torch Song Trilogy,1981)、拉里·克莱姆(Larry Kramer)《正常的情感》(The Normal Heart,1985)、威廉·M·霍夫曼(William M.Hoffman)《本色》(As Is,1985)等。

《儿童时期》结构精巧,紧张动人。作者运用复仇、自杀、敲诈、阴谋、巧合等佳构剧手法,一步步把冲突推向高潮。在剧名的选择上,作者借鉴诗人朗费罗(Longfellow)的同名诗篇,具有象征和讽刺意味。《儿童时期》1952年重演于百老汇,正值麦卡锡反动势力猖獗的时候,一些进步的批评家力图从剧中挖掘有关诽谤陷害的邪恶势力的时代象征意义。该剧与次年密勒创作的《严峻考验》成为当时进步知识界反抗政治迫害的有力武器。

三幕剧《阁楼顶上的玩具》(Toys in the Attic,1960)〔8〕是海尔曼女士在遭受了非美调查委员会长达5年之久的政治迫害, 重返艺术界后所创作的一部剧作,也是她最后一部荣获纽约剧评奖的剧作。由于该剧的巨大成功(连演556场)和海尔曼女士对美国戏剧、电影、 新闻的杰出贡献,1960年她还被国家文学艺术学院授予了金质奖章。《阁楼顶上的玩具》的故事发生在新奥尔良一个古老但已然落魄的中产阶级家庭里。安娜与凯丽是一对已届中年的老处女,她们含辛茹苦地工作,完全放弃自己的社交与生活,把全部的爱恋与希望都寄托在弟弟裘里安身上。裘里安英俊潇洒、体格健美,但沉醉在心造幻影中不能自拔,进入现实世界后则四处碰壁,是个失败的、一事无成的美男子。一年前,裘里安娶了富孀阿勃汀夫人的女儿莲莲,获得一笔馈赠,前往芝加哥办鞋厂。现在他回来了,出手阔绰,给两位姐姐置办了她们梦寐以求的衣饰住宅,还有旅游欧洲的机票。安娜与凯莉陷入莫名的恐慌中。后来她们得知,原来裘里安与旧情人、现在嫁给工业巨头沃金斯的混血女子合媒,敲诈了15万美元,准备以此摆脱各自情感窘境。于是她们怂恿莲莲打电话向沃金斯告密,致使裘里安被恶棍打伤,钱款被抢掠一空。当大幕降落时,在各有不幸的女人们包围下的裘里安,决心用斗争方式去寻找社会立身之地。

《阁楼顶上的玩具》首先是一部深刻的命运悲剧。它塑造了一群精神残缺、心灵扭曲、生命畸零的南方没落贵族的后裔,一群在被抛弃在工业社会边缘角落的自艾自怜的男女。作者毫不留情地挖掘出隐藏在家庭人伦之间的由于环境压力而形成的变态情爱,并以此为线索,描绘出精致但衰败的、典雅却柔弱的南方文化不幸命运的必然性。安娜与凯莉在父母逝世后,不得不走出封闭的庭院,为了生存去与她们本能惧怕和厌恶的男人世界周旋。她们耽误了青春,牺牲了幸福,也领略了被污辱的情感苦涩。于是她们在龟缩到姐妹同性恋情的同时,还把对男子本能渴慕,转移到裘里安身上。尤其是凯莉,在内心深处一直躁动着与弟弟乱伦的性冲动。姐妹俩实质上渴望着裘里安永远被社会排斥,永远依赖着她们的经济资助和感情支撑,永远是她们“阁楼顶上的玩具”。当裘里安结婚、出走、诈骗,企图摆脱姐姐的情感羁绊,寻找独立人生时,安娜与凯莉感到整个世界毁灭了,处在被遗弃、被欺骗的地位。于是她们不惜与莲莲联合,粉碎裘里安可怜可悲的自救计划。许多剧评家认为,在描写美国南方女性悲剧作品中,《阁楼顶上的玩具》堪与威廉斯《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青春小鸟》等作品媲美;同时它又继承了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等作品把社会矛盾转移为家庭伦理冲突和变态情欲纠葛的描写方法。

《阁楼顶上的玩具》的另一主题是描写在南方社会里由于种族隔离而潜藏隐伏的男欢女爱,发生在不同肤色间的情感悲剧。富孀阿勃汀夫人与黑人男仆亨利长期私通,莲莲是他们偷情的结晶。为了不让女儿发现自己的隐私,阿勃汀夫人以金钱交换的方式,让白人情夫裘里安娶了她。然而,阿勃汀夫人并没有获得期待已久的结果,在晚年与亨利享有一块宁静的、与世隔绝的情爱乐土,她不得不吞食自酿的苦酒——莲莲体质病弱并患有先天的歇斯底里症,为了赢得裘里安的专一爱情,竟不惜采用自残手段。这对毫无生存能力的小夫妻成为阿勃汀夫人摆脱不了的精神负担。剧中另一位始终未出场的神秘女子——裘里安的旧情人,也是种族压迫的牺牲品。她隐瞒自己的黑白混血身份,嫁给恶棍沃金斯,在凌辱打骂中度日如年。最后她铤而走险,希望与裘里安一起逃脱感情囚笼。由于莲莲与凯莉的出卖,她遭到社会邪恶势力的残酷报复。现代美国戏剧史上出现过不少以婚姻爱情题材反映种族问题的剧作,著名的如奥尼尔的《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格林《与先人们一起安息》、汉斯贝蕾《阳光下的一粒葡萄干》等,海尔曼从人性的角度,揭示种族歧视对人类感情和心理的污染与催残,因而震撼人心,具有强烈的批判力量。该剧情节紧张,自始至终笼罩着诡秘凝重的气氛。海尔曼同样使用了佳构剧的技巧:悬念、阴谋、突转、发现、偷听、告密,又吸收了易卜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塑造了几个心灵性格残缺不全的人物形象。全剧语言精确传神,极富动作性,无愧为海尔曼晚年的代表作。

二战期间,许多富有正义感和民族意识的美国剧作家投身到反法西斯战争的宣传鼓动工作中去。百老汇舞台也曾一度充斥着洋溢英雄主义和异国浪漫情调的战争剧,它们在团结民众、鼓舞士气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纵观此类剧作,除了场面宏伟,气氛热烈,在营造剧场情绪化的技巧上颇能表现百老汇特长外,很少能够透视战争中普通具体人物的情感世界,描述他们在这场人类浩劫中的独特命运;也缺乏高屋建瓴的手笔,疏朗但准确地勾勒出世界大战的发展进程,进而通过具体情节的展示,宣传反法西斯斗争的正义性,歌颂前线士兵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描写后方民众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剧作家对人类前途的忧虑和对和平的祈祷。海尔曼女士的《守望莱茵河》与《彻骨寒风》在思想和艺术上则避免了上述剧作的浅薄与疏漏,在当时引起较大的轰动。它们与劳伦斯的《勇士之家》、密勒的《全是我的儿子》等作品一起,被戏剧史家誉为二战剧坛的代表作。

《守望莱茵河》1941年3月首演于纽约的马丁·贝克剧院, 导演赫尔曼·舒姆林。剧名取自1918年德国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返乡时所唱的进行曲。1937年,西班牙内战中,一批德国志愿人员把这首歌重新填词,并在前线传唱,表达了他们英勇作战和渴望胜利的情怀。海尔曼女士在西班牙访问期间,曾被它深深地感动,便摘引作为剧名。

《守望莱茵河》荣获1941年纽约剧评奖,嘉奖状评论它是“一部描写美国家庭突然觉察到自由正面临威胁的作品。全剧充满活力、雄辩和同情心。”〔9〕该剧共三幕,故事发生在1940 年晚春华盛顿效外一家乡间住宅的起居室里。女主人是60岁左右的范妮·法蕾利,她和作律师的儿子戴维住在一起。家中还有一对房客:罗马尼亚流亡贵族白朗柯维奇伯爵和夫人。大幕拉开时,范妮正张罗着迎接阔别20年的女儿萨拉。当年,萨拉不顾母亲的反对嫁给了德国工程师库尔特,再也没有返回家园。现在他们从欧洲避难来了。

萨拉夫妻和他们三个聪明、懂事、有礼貌孩子的到来,在范妮母子平静的生活里激起了快乐、兴奋的涟漪,但库尔特脸部的枪伤和所携带的行李,则引起居心叵测的白朗柯维奇伯爵的猜疑。原来,伯爵是个身无分文,与夫人正面临感情破裂的财棍。他经常出入纳粹大使馆,定期为他们提供情报。现在他手中有一份地下反抗组织领导人的通缉名单,其中一人很像库尔特。于是,伯爵便千方百计地试探,终于发现库尔特行李中的巨款和武器,他开始对库尔特敲诈勒索。

库尔特是一个有着崇高理想和民族使命感的反法西斯战士,勇敢、坚强、果断又极有洞察力。他携妻挈子,出生入死地穿梭于国境线,组织地下反抗活动。这次来到华盛顿来提取美国民主人士捐赠的活动经费,同时打算安顿好妻儿,使自己毫无牵挂地投入战斗。库尔特对白朗柯维奇伯爵非常警觉,并完全掌握了他的密探行径。当伯爵气势汹汹地要挟威逼时,库尔特从容镇静地与之周旋,趁其不备,击毙了这个恶棍。凶杀震动了范妮母子,但他们很快就理解了库尔特自卫行动的正义性,答应两日内不报案,让案尔特潜逃出境。这个远离战火的美国家庭终于卷入了这场已经爆发的世界大战中。

剧本运用大量篇幅多侧面地塑造了库尔特一家反法西斯战士的群像,展现他们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精神世界。萨拉出生在富有的美国家庭,但她对库尔特所献身的正义事业有崇高敬意,因而无怨无悔地追随着他颠沛流离,对贫困和危难毫无惧色。她那三个年幼的孩子早熟而坚强,尤其那个年仅九岁,机智聪慧又善解人意的博德,使人怜爱,是作者的匠心设计。剧中的主要英雄人物库尔特不仅是个勇猛凶悍的战士,更是一个热爱家庭,柔情似水的大丈夫。他对杀人有着不可抑制的厌恶,但为了正义,他又不得不拿起武器。临行前,他对似懂非懂的博德剖析自己的情怀:

我们曾说过,当还有饥饿的人们存在时,这个世界是不合理的。在它变好之前,人们将会偷盗,说谎和——(缓慢地)——杀人。但是无论以什么样的理由,不管是谁做的——你要明白,这都是不好的事。(微笑)但是你可能会看到那一天,人们将不再做这些事。全世界有许多人在为这一天的到来而战斗着。

这就是海尔曼女士要阐释的主题:为了世界更加美好,为了制止战争狂人对人类的暴虐残杀,为了和平的早日到来,一切善良的、有正义感的人们必须拿起枪来。战争本身固然可怕,但战争所造成的精神萎靡和变质残忍的情感,像那位已经丧失家园仍在为虎作伥的白朗柯维奇伯爵的卑鄙与贪欲,才是毒化人类心灵,难以驱除的可怕瘟疫。

《守望莱茵河》中其他形象,如机智、执拗、具有老派贵族风落的范妮,忠诚、勤勉、宽容的黑人女仆安丝,都生动感人。作为情节副线的戴维与伯爵夫人的感情纠葛,则描写过于平淡。伯爵夫人的突然出走,也有明显的凿刻痕迹,白朗柯维奇伯爵的形象也有脸谱化之嫌。

《彻骨寒风》创作于1944年,首演于纽约弗尔辛剧场, 共演了318场。海尔曼女士解释说,剧名来自一个黑人女仆的口头禅:“今天是彻骨寒风。”意思是寒风穿透她的脊背。“我把它用作剧名,暗喻寒流正席卷整个世界。”〔10〕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进入反攻决战的前夕,美国的进步民主人士开始反思这场世界浩劫的起因以及美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得失。作者认为,对德国法西斯势力,国际性的妥协和大国奉行的绥靖政策,造成了政治混乱和人民的灾难。美国政府在容忍并助长这股几乎摧毁世界和平的寒流中,担负了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剧本中,作者还告诉观众,一些身居要津的外交官僚,个人生活的摇摆动荡,往往影响他们的政治立场和决策。作为一部战争反思剧,《彻骨寒风》的严肃性和历史真实感,受到观众的欢迎。

《彻骨寒风》两幕六场,有两条故事线索:外交官亚里山大·赫仁20年间的外交生涯和政治活动;他与两个女人埃米莉和卡希之间的爱情纠葛和恩怨关系。另外,剧本还安排了赫仁之子塞缪尔,一个在意大利前线负伤的士兵,力图去探寻父辈在二战中应负的历史责任。剧作者为了突出主题,采用倒叙与穿插、当前与往昔场景交替出现的结构手法。其中三场是1944年华盛顿赫仁的官邸。交替出现的另外三场分别是1922年罗马,墨索里尼军队接管全国的前夜,赫仁担任驻意使馆的二秘;1923年的柏林,希特勒党徒正在街上喧嚣闹事,赫仁调任驻德使馆;1938年的巴黎,慕尼黑会议前夕,赫仁担任驻法大使。作者通过多侧面多角度的画面,再现了欧洲战乱的主要过程。

剧中主要人物赫仁,出身在外交官世家,是一个意志薄弱、庸俗务实的官僚,他与贫民背景的姑娘卡希相爱,为了政治前途,便毫不犹豫地与报业巨头、政治活动家塔尼的女儿埃米莉结婚。20年间,他还不断地与卡希幽会偷情。他目睹着法西斯分子的残暴行径和对世界和平的逐步威胁,虽然愤慨,却千方百计置身事外。剧中关键性的第二幕第二场,赫仁在巴黎秘密会见了德国特使,得知慕尼黑会议上,如果英法同意把苏德台高地割让给德国,希特勒将把战车掉转东方,对准苏联,但美国必须说服英法的立场。赫仁清楚地知道,希特勒的承诺不可靠,窗外的法国人民在惊恐撤退,战争阴云笼罩在巴黎上空。但他还是在给华盛顿的报告中主张美国继续妥协,以保证美国的安全,保证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贵族阶层的生活和财产不受损失。

作者在最后一场戏中,让塞缪尔谴责以赫仁为代表的美国政客在战争期间的冷莫无情的态度和花天酒地的生活。当塞缪尔和战友们在战壕里面临死亡威胁时,他读到一则消息,赫仁夫妇正参加欧洲上流社会的酒宴舞会。战友指责道:“他们出卖了人民,自己却逃走了。”因此,塞缪尔决定永不涉足政界和外交界,并质问:“你们怎么敢说热爱这个国家!”

《彻骨寒风》以一票之差,落选纽约剧评奖。它着重于历史事件的扫描,在人物塑造和戏剧冲突的组织方面显得比较粗糙,对当时整个美国外交政策的分析,也不够全面与深刻。然而,该剧不仅因其题材特殊而受到研究者的注意,而且在海尔曼女士的整个戏剧创作中,传递了作者对战争的罪恶厌弃而又无奈的复杂感情,表达了独特的女性视角观察战争的感受,具有无法替代的美学价值。

注释:

〔1〕关于海尔曼女士生平及有关评价, 参见拙文《南方传统文明与北方工业文明的冲突——莉莲·海尔曼剧作论之一》,《戏剧》1997年第3期。

〔2〕《儿童时期》以及下文的《守望莱茵河》、《彻骨寒风》、 《阁楼顶上的玩具》四种据Six Plays of Lillian Hellman,New York:Vintage Books,1979.

〔3〕〔4〕Don B Wilmeth and Tice L Miller,eds.,Cambridge Guide To American Theat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P110.

〔5〕Lorena Ross Holmin,The Dramatic Works of Lillian Hellman,Uppsala University Press,1973.

〔6〕Four Plays of Lillian Hellman,Preface,New York:Ra-ndom House,1942.

〔7〕转引自 William W Demastes,ed.,American Playwrights 1880—1945,A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Sourcebook.P137.

〔8〕该剧有冯亦代中译本,见《外国文学》1983年第2期。

〔9〕〔10〕Lorena Ross Holmin,The Dramatic Works of Lill-ian Hellman,Uppsala University Press,1973.P80,P86.

责任编辑注:本文之一见本专题1997年第12期。

标签:;  

情感战争与战争情感--莉莉安183赫尔曼戏剧理论第二部分_娱乐八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