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轻度急性胆管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论文_欧廷政

吉首大学医学院 416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轻度急性胆管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0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轻度急性胆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均进行常规的抗炎治疗,对照组于抗炎后三个月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抗炎控制后一个月进行手术,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客观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8%,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IL-6和Hs-CRP水平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IL-6和Hs-CRP水平明显下降,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上升水平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控炎后一个月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轻度急性胆管炎的疗效确切,且炎症反应相对较小,具推广优势。

关键词:手术时机;肝内胆管结石;急性胆管炎;疗效

肝内胆管结石被临床认为是难治疾病之一,主要是指发生在肝内胆管系统和肝脏管分叉部以上的结石,易于并发急性胆管炎,其的特点包括分布广泛、病情反复及复杂、病程长,残石率高等[1]。目前,针对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的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为主,治疗原则为解除梗阻、去除病灶及通常引流,其中,肝段(叶)切除术仍为肝内胆管结石的常用手术,其不仅可以有效的切除病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避免了结石残留。已有研究发现此类手术的近远期疗效均佳[2]。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011版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治疗指南中提出,轻度急性胆管炎经保守治疗症状得以控制后,再予以针对性治疗。但何时为炎症控制后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尚未有完全的定论。本研究通过对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并轻度急性胆管炎患者分别在抗炎后不同时期实施了手术治疗,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0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轻度急性胆管炎患者,纳入标准:(1)经相关诊断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且经B超、CT等证实存在肝内胆管结石者;(2)有胆管炎表现。同时排除肝硬化及肝胆肿瘤、合并严重疾病及对手术不耐受者等。将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包括男性1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为(42.74±7.94)岁,对照组包括男性2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44.80±8.12)岁。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的抗炎治疗,并密切关注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予以记录。其中对照组于抗炎后三个月进行肝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抗炎控制后一个月进行肝切除手术。术后两周对患者予以超声检查,并严密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存在并发症,进行针对性防治。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客观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组间差异使用t检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8%,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2两组患者动手术前后炎症反应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IL-6和Hs-CRP水平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IL-6和Hs-CRP水平明显下降,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上升水平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症反应比较

3.讨论

肝内胆管结石因结石狭窄易于引起胆管炎反复发作,严重者还会出现肝内胆管癌,故而临床中针对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的治疗仍然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有相关研究报道显示,肝切除术可以有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其不单单去除了结石及引起结石的狭窄,且还可以消除慢性炎症损坏的肝实质及胆管癌等。目前,该术式已经广泛推崇,成为常规手术。值得注意的是,在胆管炎急性发作期行肝切除术被认为是一项风险较大及并发症较高的操作,所以一般在进行手术前应先对急性炎症进行有效控制,再选择最佳手术时机进行治疗。但临床中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各执己见,尚未有统一定论。张晓[3]的研究发现,肝切除术距急性胆管炎炎症控制时间≥4周为最佳手术时机。另外有研究[4]则表示,肝切除应该于炎症完全控制后的1至3个月择期开展。

本研究通过对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并轻度胆管炎进行了不同时机的手术治疗,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0.28%,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提示在急性胆管炎得到控制的1个月后实施手术治疗可以促使患者获得相对较为明显的康复治疗效果。IL-6是一种常见的炎症因子,其和胆管炎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关联。而在急性胆管炎时,血清Hs-CRP会迅速升高,当炎症受到控制时,其水平明显下降。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其IL-6和Hs-CRP水平虽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肝内胆管结石并轻度胆管炎本身的炎症反应处于较高水平,而炎症得到控制后再进行早期手术可以有助于降低上述分子血清水平,避免其持续高水平的存在造成肝内胆管过度损害。

综上所述,控炎后一个月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轻度急性胆管炎的疗效确切,且炎症反应相对较小,具推广优势。

参考文献:

[1]童庆华. 3种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及2年随访结果分析[J]. 西南国防医药,2017,27(5):498-500.

[2]赵腾,范明明,张海波. 不同术式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比较[J]. 肝胆外科杂志,2017,25(5):336-339.

[3]张晓,刘青光,姚英民,等. 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的手术时机探讨[J]. 肝胆外科杂志,2009,17(2):96-99.

[4]李绍强,梁力建,彭宝岗,等.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的肝切除时机[J].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3):1607-1609.

论文作者:欧廷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轻度急性胆管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论文_欧廷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