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与企业家精神_企业家精神论文

信念与企业家精神_企业家精神论文

信仰与企业家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家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一个企业家有信仰,更容易有好的道德行为。

信任别人的时候需要一种勇气和力量,那么是什么能够使得你超越患得患失的心态去信任别人,就是你的信仰。

信仰的核心是超越你眼前所见的,去信一个你眼前所未见的。“信”一定是信一个比自己更大的,相信自己一定不是信仰。在英文里,信念和信仰都是Faith,比如相信未来的目标会实现,可以说是一种信念。广义的来看,信仰就是相信一个目前还没有实现的东西,相信一个眼前还没有出现的对象,但是狭义的信仰就是宗教信仰,即回答这个世界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最终是什么……

我们更加重视企业家的道德行为,一般的人做了坏事造成的危害可能有限,企业家坏了却有可能会危害社会。企业家的信仰和普通人的信仰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企业家首先是人,其次是男人或者女人,第三是丈夫、妻子、父亲、母亲……第四才是企业家,第五可能是中国的企业家。并不能将企业家的信仰简单地理解为企业家的商业精神。企业家的信仰是超越于企业家的商业精神的,但是企业家商业精神肯定受企业家信仰的影响,是企业家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受企业家信仰影响的,可能还包含着他的家庭、为人处世的态度……而不仅仅只有在商业上的表现,所以企业家的信仰要高于他的商业精神,并决定了他做生意的方式和目的。企业家信仰所能影响的不仅局限在企业层面——他怎么对待家庭、怎么对待自己,都与之相关。经常很多人只关注企业家的财富、企业是否成功,但是企业家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家庭生活是否幸福、本人是否幸福,这些同样非常重要。有信仰的企业家处理生活各方面会更加的平衡,有的企业家可能赚很多钱,可能把企业做得非常好,但是他会忽略家庭、忽略其他方面,做事情太注重结果。

具体来看企业家的信仰对企业家商业精神的影响,可以从东西方企业家的差异入手。中国比较有影响的信仰包括佛教信仰、儒家、道家,但我觉得后两者称不上信仰,只能说是一种处世哲学,属于伦理学范畴。西方最主要的就是基督教信仰。东西方企业家不同的信仰塑造了有所差异的企业家精神。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呢?我认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创新!企业家代表着一个社会中最具备创新精神的人,但是至少到目前,西方企业家相对更具备创造精神,而在中国传统社会里面,企业家在创新上的表现还不太充分。

创新跟信仰是有关系的,我们可能会觉得创新是企业家的自然行为,但是你知道其实很多人不需要创新。我们通常会喜欢用一种不正当的方式去获得财富,而不是用创新的方式去创造财富,

在创新这个主要因素后面,不同文化下的企业家具有不同的特点,比如东方的企业家,可能特别的勤奋、特别的节俭、特别的看重光耀门楣;而西方的企业家,尤其是信仰基督教的企业家,他们看重的是荣耀上帝,他们认为不是在为自己赚钱,在他们的观念中,财富本身就是上帝的,自己只不过充当了上帝管家的角色,所以他们要用上帝的方式去赚钱,用上帝的方式支配财富……中国很多企业家做生意是由一些人的需求来驱动的,像养家糊口、光宗耀祖、出人头地;但是基督教信仰下的企业家就会有一些超越性的动机,比如荣耀上帝。虽然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主流,但并不能说西方文化就等于基督教文化。

西方也有很多人是不信上帝的,欧洲的教堂夜里也是空空荡荡的,基督教在某些地区甚至是衰落的,人们缺少了一种精神的力量来抗击堕落。

不能完全的说有信仰的人就一定不堕落,但是可以做一个比较,在有信仰的人和没有信仰的人之间,肯定是有信仰的人会有更多的诚信行为、更多的遵守商业道德的行为,但是不能保证有信仰的人就没有不道德的行为,也不能说不信的人就一定是不道德的,只是一个概率问题。同样在有信仰的人中,信仰对其行为的约束力也不一样,就像我们大家都是人,高矮胖瘦各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小时候的体力跟壮年时候的体力是不一样的;有信仰的人,刚信的时候跟他信了很多年是不一样的;在信仰上非常追求的人跟在信仰上不太追求的人是不一样的,这就跟我们的身体一样。从基督教的立场来看,人只有两种,一种是有罪同时愿意承认罪的人;另外一种是有罪但是不愿意承认有罪的人。

企业的精神跟企业家非常有关系,特别是民营企业,老板的文化就是企业文化,老板的商业精神就是企业的商业精神。一个企业一定是要考虑赚钱的,但是也要有自己的一些理想、一种抱负、一种社会目标。谁也没有办法逃脱经济规律的制约,但是一家企业对社会目标的追求和经济目标的追求实际上并无矛盾。有些企业家可能是在追求他的个人理想,这种理想不一定是财富,但是实现了个人理想之后他也得到了财富。只有一些企业会追求社会目标最大化,比方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其实是公益企业,它的目的是用企业的方式做公益,同时帮助底层的人群,所以它会社会目标最大化。但是大部分的企业还是利润最大化,在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要恪守法律、道德和生态的底线。

我们认为,信仰是道德的源泉,如果一个企业家有信仰,更容易有好的道德行为。有好的道德行为,他做的事情就比较好,对社会就有利,但是信仰能够让企业家不仅有好的社会行为,而且让企业家本身更加幸福,企业家的目标并不是让别人幸福、牺牲自己。“信仰有助于人活出道德”,这是小布什讲的。虽然有些人没有信仰可能也活出道德来了,但是如果有信仰可能会走捷径、会更快、更好的活出道德。

如果中国人缺乏信仰,就会缺乏信任,因为缺乏信任、缺乏团队合作、缺乏委托代理的关系,就有可能会影响中国企业做大,中国人信奉“宁做鸡头,不做风尾”,所以中小企业比较多,大企业比较少。我们需要的是相互信任,但信任是信仰的产物,就像我们需要苹果,但是苹果是从苹果树上长出来的,不能只要苹果,不要苹果树,信任是从一个有共同的信仰的环境里面长出来的。你敢相信别人是一种力量,你需要一种力量去相信别人,你受过很多伤害,以前相信别人、对别人挺好的,结果发现都被骗了,走到街上有人讨饭,你给了他钱,后来发现那都是骗子,下次你还敢吗?信任别人的时候需要一种勇气和力量,那么是什么能够使得你超越患得患失的心态去信任别人,就是你的信仰。

标签:;  ;  

信念与企业家精神_企业家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