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经济理论创新_十七大报告论文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经济理论创新_十七大报告论文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经济理论上的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上论文,报告论文,经济论文,十七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的代表大会都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高度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做出总结,用于指导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这些总结既是对一个时期理论工作者辛勤探索的成果的肯定,又是今后一个时期理论研究的指导方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总结,构建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今后的理论探索指明了方向。对十七大报告关于经济理论的创新进行梳理和解读,有利于指导我们今后的经济学包括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工作。

一、从理论上系统论述了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总结和全面阐述。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把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正是坚持改革和发展,我国人均GDP从1980年的200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2500多美元①。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国际贸易额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实质上就是对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的继承和发展,并将其置于科学发展观理论系统的首要位置。我们决不能将其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观。一切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要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才是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20多年来,中国不仅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也基本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的目标。毫无疑问,既然共产党人把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首先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目标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但是除了物质富裕,以人为本更多的应该体现为人的价值和尊严。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创造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使每一个人的价值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每一个人的尊严都能够得到充分的维护和尊重。在这样的目标之下,发展就不单单是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则是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发展不能是片面的、不协调的、不可持续的,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永续发展。这既是远大的目标,也是现实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已经达到24.66万亿元的水平,但是,也应当看到,近些年来,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在进一步扩大。从统筹兼顾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出发,就要深化分配体制改革,统筹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等各个方面的利益,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利益差距逐步缩小,使经济和社会能够和谐发展。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目标,使整个理论系统得以完整体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这是对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互为因果的关系做出的全面的分析和论证,指出这种关系是过程和结果的辩证统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要在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公平正义、民主文明、诚信友爱、生态良好的新目标,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许多问题,例如,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问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为指导思想进行认真研究,这是我们产业经济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二、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小康社会不能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目标。最早的小康社会目标是指人均GDP达到800美元的水平,这一经济目标在世纪之交就已经实现。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经过5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和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的十七大顺应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更加全面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此我们要有全面和清醒的认识。

(1)在经济方面强调创新与和谐。党的十七大报告更加强调“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GDP再翻两番的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还特别强调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大幅提升,并第一次提出了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出,发展的关键在于和谐。因此,如何构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格局,形成新时期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就成为发展的关键。现在的问题是,创新说得多,和谐实现少。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也包括政治和文化方面。政治方面,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强化基层民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在文化方面,以“明显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标,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特别提出了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的新要求。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事关国民素质的大问题,其发展更应受到重视。

(3)社会发展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消除贫困现象、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各个方面对社会发展目标进行了诠释。这既是未来发展的新目标,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方面。理论研究工作者应该以此为重点给予认真关注。

(4)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要求。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越来越考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党的十七大从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发展模式,对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的扩大提出了新的期许,对污染物的排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是时代的要求,是生态文明观念的体现。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这些深刻而简明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有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要求,更应该包含社会和谐与生态文明的新要求。有了这样的新要求,未来的中国才能成为人民更加富裕幸福、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更加美好,在国际上更加具有亲和力,并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经济理论工作者需要拓宽视野,不能只盯着经济问题,甚至就只有产业经济问题做文章,我们应该把经济增长、结构升级与生活富裕、公平正义、文明和谐,以及环境等结合起来,把以往福利经济学所关注的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以研究和探讨。

三、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国民经济发展新目标

长期以来,经济快速发展是我们一个不言而喻的目标。“又快又好”是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基本价值判断,发展方式的最终落脚点仍然是快字当头。多年来,一个“快”字确实使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全世界快速发展的前列,但是,这样的“快”字当头却是以资源和能源的高消耗,甚至以环境的高污染和严重破坏为代价的。这种发展方式并不具有可持续性。现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被确定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目标。应该说已经从理论认识上纠正了快字当头,确立了“好”字当头的新发展方式。一个“好”字,虽然是一个比较简单直白的价值判断,却把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谐与科学发展的内涵全部包括进去了。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发展才能称得上是“好”呢?

党的十七大报告认为,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体现在八个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八个方面从国民经济的总体和结构上准确把握发展的质量,是“好”的判断标准和努力方向。因此,这不仅是一个理论分析的价值判断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要创新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路径问题。

我们经济理论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好字当头并不是一件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做到的事情。节约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都需要大量的投入,企业不愿意承担污染等“外部成本”。如果地方政府对这种“负外部性”不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所谓的“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就会大打折扣。那么究竟谁应该为环境“埋单”,产业经济学也需要在产业规制等方面提出更多的可操作性的研究和对策。

四、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在1995年就提出了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经过“九五”、“十五”两个计划期,一直到“十一五”时期,也没有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问题在于就增长论增长并不能解决增长中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七大把单纯的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发展不同于增长,增长主要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它以产出量作为衡量尺度,而发展较之增长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它既包括产出扩大,也包括分配结构的改善、社会的变迁、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自由选择范围的扩大和公平机会的增加。经济增长强调财富“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强调经济“质”的提高。经济总量的增长必然要伴随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还会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而且还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现实国情是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都发生了而且还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认识的新突破。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对下列问题引起足够的关注。

(1)资源问题。我国的可耕地面积只有18.27亿亩,已经接近18亿亩的最低警戒线。如不改变发展方式,则无法保证13亿人的吃饭问题。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产出率低,利用效率低,资源消耗高,综合利用水平低。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的回采率仅为30%,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的仅有1/3,采选综合回收率及综合利用率也分别只有3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在资源中,能源和水的问题更加突出。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是能源消费增长较快的国家。200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为13.85亿吨标准煤,到2006年已经增长到24.57亿吨标准煤,6年增长了77.4%。能源供需缺口由7.3%扩大到11.2%。我国人均水资源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接近400亿立方米。部分流域和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呈增长趋势,而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江河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不断加剧。

(3)环境问题。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严重的环境约束。大气污染、水污染已经危及社会基本生活。工业粉尘、煤烟、二氧化硫等排放总量在增加。北方广大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草场沙化、荒漠化,每年春天都出现沙尘天气,甚至发生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气候变暖导致冰川退缩、绿洲沙化,干旱、洪涝和台风频发。酸雨蔓延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河流、湖泊鱼虾减少或绝迹。森林锐减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和物种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致使每年有数百万亩的农田和牧区失去生产能力。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的冰雪灾害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这些问题已经构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现实国情决定了转变发展方式在我国已经刻不容缓。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从根本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同时要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的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比重。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使经济发展降低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概括起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为三个转变,即: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如何实现这三个方面的转变、转变中会遇到那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是经济科学包括产业经济学需要下工夫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五、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放在发展的突出位置

中国的工业现代化经过最近30年的大推进,已经进入到中后期阶段,目前的阶段性显著特征是重工业化呈现加速趋势,这必然会带来资源、能源的消耗总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急剧上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贸易国,仅2007年的贸易顺差就超过2600亿美元,这2600亿美元的产品供外国公民消费,同时意味着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都留在了中国。作为工业加工贸易大国,这种局面短期内不可能根本改变,因此,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就成为我国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化过程就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要形成现代产业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就工业而言,中国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资源,特别是能源的供给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2007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47%,正常情况下这一比例还会上升。2008年3月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收盘价已经突破每桶110美元,国际铁矿石价格在3年翻一番的水平上,2008年的协议价格又上涨了65%。太湖蓝藻泛滥导致无锡市民饮水困难,也暴露出过去10年太湖的污染治理成效甚微。毫无疑问,未来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之路明显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约束。“节能、减排、降耗”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硬指标”。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同时要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的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比重,增强自主品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角度看,还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是节能降耗,维护环境的重要环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使经济发展降低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也是产业经济学应当关注的重点领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经济理论工作者为此要着力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为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六、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也要兼顾公平和效率

长期以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已经成为分配体制改革的理论共识,并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得以贯彻的方针政策。这对于打破旧体制下形成的“大锅饭”分配格局,推动分配体制改革,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是对这一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但是,权威的经济学统计分析表明,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这个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实际经济部门的认同。这种情况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是针对我国分配领域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的新政策取向。

初次分配就强调公平,在理论认识方面是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和完善。如果在初次分配中使分配结果显失公平,不仅不会提高效率还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区域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扩大,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明显在拉大,甚至已经超过了社会可容忍的界限,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虽然国家通过再分配的手段进行调节,但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趋势依然在蔓延。一个时期以来,以税收为主要来源的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率明显高于GDP的增长率,而工人劳动工资的增长率则低于经济增长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95年的13.3%下降到2006年的11.1%,而同期的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则由9.9%上升到19.2%。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逐年降低,致使居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降低。在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和普通劳动人员的收入差距也在成倍甚至数十倍地扩大。这种局面仅仅依靠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来体现公平是极其有限的。

通过初次分配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有利于企业职工和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和谐,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够降低再分配的调节难度。兼顾公平和效率,就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提出,“逐步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同时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强化税收调节力度,打破经营垄断,扩大转移支付,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公平正义和民主文明是社会和谐的具体目标。在分配领域要通过发展改善民生,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公平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如果发展仅仅使得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和掌握更多的社会权力,而绝大多数人并没有从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利益,那么,社会福利总函数就不仅没有扩大,反而会进一步缩小。这样的发展则有悖于和谐社会的目标。

产业效率是组织效率和分配效率的复合函数。效率优先应该是产业经济学遵从的价值原则,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出发研究分配,当然需要注重分配的效率。因此,在组织效率一定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分配结构提高产业或企业效率,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公平和效率的矛盾是经济学的永恒命题。过去在理论上强调效率优先并没有错误,因为它符合经济学的效率原则,但如果片面强调效率导致初次分配显失公平,这样反而会损害效率。如何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在初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经济学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最根本的是培育人力资源优势。党的十七大专门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针对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环境所提出的新要求。13亿人口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供给提供了基础,但是,人多并不等于人力资源多。关键在于劳动力的素质是否适应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只有真正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称得上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培育唯有教育一途,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我们应确定这样一个基本公式:人口大国×教育质量=人力资源强国。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高等教育,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强化继续教育,应该说人力资源的开发基本上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人力资本结构方面,在专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和素质方面,在开发创新能力方面,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人力资源的这些差距,构成了我国产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短边”,使我国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教育的发展程度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首先,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就要给每个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使每个公民都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次,教育是健全社会风尚的有力武器。把建设良好的社会风尚作为教育的一个主要环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可以确保人力资源的品质指标不下降。

产业经济学研究产业竞争。我们首先要面对国际市场的新一轮竞争,面对产业的技术升级、产品更新和产业素质再造。这些都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使本国产业建立在高素质人力资源雄厚的基础之上。因此,只有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才能真正发展成为创新型国家,确立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由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八、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就业模式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当前和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内,我国始终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有关部门预测,未来我国每年新增就业人数1300万人以上,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约在1000万的水平。就业岗位的供需矛盾非常明显。在新增就业人员中,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600多万人。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是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论认识上没有把就业的视野打开,致使青年人把就业简单理解为“找工作”,缺乏自主创业,自我就业的意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就业模式。这一模式为我们打开了就业的新视野,使我们认识到新时期扩大就业的新渠道。如果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还是一种“自我就业”的解读,解决的仅仅是就业者个人的问题,那么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则是认识的深化和具体化。通过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在扩大就业方面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径。

产业经济学需要在产业自组织模式的创新方面关注创业和就业的关系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建立“自由企业制度”的做法,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现在各地农民工回乡创业有不少成功案例;文化水平较高的劳动者,如高校毕业生,有知识和技术,也有创业激情,更有条件自主创业。只要政府积极鼓励,加以合理引导,通过完善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对创业者在工商登记、市场准入、银行信贷、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那么完全能够走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路子。

九、服务型政府的公共管理新理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公共管理新理论。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管理新理论。中国改革3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但是,与之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始终是滞后的。“官本位”的观念还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头脑中,政府的行政权力过大、过宽,结果导致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运行的效率,也影响了社会公平与和谐。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体的需要,并具备了必要的实施条件。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都是行政管理部门。在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下,政府被视为“衙门”,公务员是百姓的“父母官”。在极端思想的影响下,政府是统治机器,是专政工具。政府“服务”的概念没有扎根于人们的意识之中。事实上,政府所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的钱,政府理应为纳税人服务。而国家公民和企业法人都是纳税主体,理应得到政府部门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实际上,各级政府部门也一直在为企业和老百姓服务,只是在意识里没有为这些纳税人服务的观念。

产业经济学在产业规制方面所研究的问题是政府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过去我们把产业规制说成是产业管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政府的“管制”功能却弱化了“公共服务”的理念。产业规制所涉及的内容,无论是组织规模、技术标准,还是环境标准,都是行业标准问题。本身只能是公共服务,不能是一种管制。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产业规制作为公共管理的领域同样需要从过去的审查和管制向提高服务效率转变。包括政府机构改革在内的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在仍然由于部门利益问题而无法推动。这些都有待于在服务型政府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探讨推进的路径。

十、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为了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经济理论界更多的是关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认为这两个方面是缓解资源和环境约束的主要途径,却忽视了不适当消费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新消费模式,为经济理论研究打开了新的领域。

生产决定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消费的观念和行为也影响着生产,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消费模式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电力的消费一半以上是生活消费,这是由于冰箱、电视、空调、电脑等各类家用电器的普及所形成的消费结构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当中国的工业化历史性地与信息化相遇时,电子信息产品的极大丰富也推进了消费结构的升级,手机等通讯工具和视听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过快也导致信息电子垃圾超速增长;塑料引起包装革命的同时也催生了“白色污染”的加剧;房地产业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同时也在侵占耕地,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引起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的紧张;汽车进入家庭是中国经济生活发展的必然,而带来的能源消费、环境污染、道路拥堵同样不利于环境和生态文明。

消费也包括生产性消费,生产性消费的物质总量要比生活消费大得多。新消费模式应该既包括生活消费,也包括生产消费。经济学尤其是产业经济学要研究如何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上建立起崇尚节俭、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社会经济机制,研究循环经济也应该把生活消费纳入视野之内。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远不止这10个方面。我们需要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理论的发展。

注释:

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年末汇率1美元=7.3046元人民币,年末人口13.2129亿人,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55美元。

标签:;  ;  ;  ;  ;  ;  ;  ;  ;  ;  ;  ;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经济理论创新_十七大报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