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葛市八七小小学,461500)
摘要:对话,其基本意义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特定的交流与沟通方式,突出参与双方的平等性。在学者看来,对话是一个多层面的过程,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指的谈话和交流范畴,它旨在从一个特别的角度探索人类广泛的体验过程。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与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采用的就是对话这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当今,对话作为教学的基本手段,成为师生、生生互动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是新课程。
关键词:课堂对话;教学方式;讲解
很多时候,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导”,因为教师说“一是一、二是二”,学生也不会反驳。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这一种教学方式。但是教师所说的就全是正确的吗?通过一次关于3/4的精彩对话,我明白,教师也不是万能的,总有一个方面可能会被忽略,让答案并不完美。
一、起因——由3/4引发的思考
如往常一样,这节课我讲了“两根绳子,第一根截取了1/4,第二根截去1/4米,剩下的哪根长?”这个问题,通过计算,大部分孩子能理解,最终得出:因为两根绳长不确定,有三种情况,所以无法比较。最后我又多了句嘴:“绳子一根截去的是量,另一根截去的是率,所以无法比较”。然后我又出了“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全长的3/4,第二次截去3/4米,哪次截去的长?”孩子们不假思索的回答:“无法比较。”“为什么?”我问,“因为第一次截去的是量,第二次截取的是率”,当时我就懵了,就在反思自己:是不是不能总结什么规律呢?这些题必须让孩子经过计算,不能那么功利,真的怪我了,真是搬着石头砸自己的脚。
紧接着,我就开始画图,边画图边分析说:“这一根绳子平均分成四份,第一次截去的已经是3份了,不管后边截得是多少米,它也只能占1/4,所以肯定是第一次截去的长,因为这个率已经过半了。”我觉得没什么问题,都已经过半了,应该没什么问题,以前十几年都是这样讲的。可这时,我们班的课代表李硕同学的手一直不放下,他站起来说:“老师,我有疑问,那如果这跟绳子是1米呢?那不相同了吗?”我一愣,当时也晕了,是啊,那是1米的话不就相同了吗?当时也没迷过来,只是为了教这个知识点而教的,我也没有深入探究过这类题。当时只是在心里想,这道题肯定不会出错,因为经常考试。
课间,我又看了这道题,一想:这根绳子不可能是1米,1米的绳子截去3/4后不可能还有3/4米,赶紧给大家讲了讲。真的很感激李硕,如果不是他的勤于思考,我可能永远都不会觉得孩子心中会有什么疑问,可是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我不禁陷入了思考,课下也问了贾硕,他说:“因为两根绳子一样长时,绳长就可以是1,所以我觉得这个也可能是1米吧。”原来他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那你没考虑到什么情况呢?”我追问道。他不还意思的笑了笑说:“没考虑到如果总长是1米的话,截去3/4后,应该还剩1/4米,不可能还剩3/4米。”是啊,孩子的出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不能孩子一出错就觉得他没在听,也许他还在思考,他还在想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后孩子如果出错了,要静静的听听孩子出错的原因,或许老师就是为了教知识而教的,但孩子却是在思考的,谢谢这个孩子给我上的精彩的一课,有效的师生对话,让课堂生动精彩。
二、站在数轴上对负数进行大小比较
《负数》这节课在新课改之前,是安排在七年级上学期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时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一下子从正数的跨越到负数,扩充了数的范畴,数学的视野一下子被打开了。聪明的孩子有一种豁然开朗,开拓了知识视野的感觉。而学困生却有一种转折太陡,不知所措的感觉。
新课程改革把这部分知识放到了小学六年级下册的开始,作为了一个单独的章节介绍了有关负数的认识,以及负数和正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扩充了数的概念,对负数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将来七年级上册的有理数的学习作了铺垫,让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更加自然融合。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负数》的第二课时——《负数的大小比较》,开课伊始,在复习了上节课负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认识了数轴。小结出: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有了这个理论做指导,所有的正数大于所有的负数,所有的正数都大于0,0大于所有的负数这些结论就水到渠成的得到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教学负数和负数大小比较。
怎么进行负数的大小比较呢?我抛出了问题:“如何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刚才教室里一片活跃的课堂气氛做了一个短暂的凝固。同学们陷入了沉思,突然,一个同学说了一声“越大越小!”他话音一落,引来了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确实,越大越小这个词语在语法上是完全错误的,怎么会越大越小呢?可这用在我们今天的课堂上,难道没有道理吗?这不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课堂上的生成吗?我决定抓住这个生成来解决负数的大小比较这个问题。
“董赛斌说的这个越大越小一点道理也没有吗?”我故意将了同学们一下。
桂冠同学刷的站了起来:“老师,她说的越大越小非常有道理,要是负号前面的数大了,这个数就小了,要是负号后面的数小了,这个数就大了!”
“同学们同意桂冠的意见吗?”同学们在笑过之余似乎也都有所领悟,“那么这里的“大”指的是什么?“小”指的是什么呢?”
王志同学站了起来,说:“小指的是这个负数负号后面的数越小,这个数反而越大。大指的是这个负数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反而越小”
问题的答案已经水露石出了。剩下的就是我这个老师的引领了,我在同学们回答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延伸:运用几何直观的数学思想,在数轴上,负数都在0的左边,负数后面的数是多少叫这个数的绝对值,比如:海平面以上3米用+3米表示,海平面以下3米用-3米表示,这里的+3米和-3米在不考虑方向的情况下,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都是3米。这里的3就是+3和-3的绝对值。于是:自然而然的生成了: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反而越小!
结束语
精彩纷呈的师生对话,让我明白了:“一个合格的老师是给人真理,一个优秀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面对课堂上新的“生成”资源,作为教师就应该尊重孩子的智慧,呵护孩子的思维火花,让“知识超越教材”,让“教学超越课堂”,从而让教学更加充满活力,课堂变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吴大成,陈宇.课堂因有效对话而精彩[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12):20.
[2]束德美.数学课堂因有效对话而精彩[J].小学教学参考,2010(14):22.
论文作者:张景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负数论文; 的是论文; 绳子论文; 孩子论文; 课堂论文; 越大论文; 截去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