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了飞速发展,由最初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成为全球第二大投资国。本文从规模、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和主体四个方面分析了目前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关键字:OFDI现状
1规模分析
1.1OFDI实现连续14年递增,且流量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较2015年有所下降,发达经济体增速明显回落,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增速止跌回升。国际贸易依然低迷,英国脱欧等不确定因素引发国际金融市场一度出现较大幅度的震荡。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继2015年强劲上扬之后,在2016年失去了增长动力。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则呈现出较快增长,当年创下1961.5亿美元的历史新纪录,同比增长34.7%,流量规模仅次于美国(2990亿美元),继上年仍位居世界第二位。自2003年中国有关部门发布权威年度数据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14年递增,2016年流量是2002年的72.6倍,2002-2016年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5.8%;
1.2对外投资并购领域广泛
2016年时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购最为活跃的年份,共实施完成并购项目765起,涉及74个国家(地区)。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并购涉及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18个行业大类。从并购金额上看,制造业301.1亿美元,同比增长119.5%,位居首位,涉及200个项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64.1亿美元,同比增长214%,位居次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37.5亿美元,同比增长756.5%,位居第三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12.1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倍,位居第四位。
1.3对外投资规模可能被高估
中国官方统计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量只是其年度流量的总数,考虑到某些案例中的撤资的国外利润的再投资问题,真正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度很可能被估计过高。另外,近年来国内外热钱流出也进一步推高了中国OFDI的数值。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中国的官方统计报告很难将返程投资排除在外。为了得出税收减免以及对外国投资者的其他优惠待遇,中国一些资本先是一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流到海外(主要是中国香港、新加坡、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卢森堡等地),然后再以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返回到国内,这种投资策略不可避免的造成了OFDI统计中的重复计算问题。根据一些学者的估算方法,中国投往香港和一些避税港的OFDI中有40%的比例属于返程投资。
2地域分布
中国对港投资流量和存量都占到了总量的60%左右。但把香港地区排除在外,中国的OFDI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在吸收中国前十名的国家中大部分为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英国和德国。仅这些发达国家就占这一时期中国OFDI总额的大约40%。此外,印尼、哈萨克斯坦、以色列等国也是中国投资较为集中的地方。
2.1香港在中国OFDI中占比始终保持第一。
由于资金来去自由,很有可能把香港作为中转站。而且香港是著名的避税天堂。在注册再回到国内投资,利用该地区的政策优势和我国对外企的政策优惠,避开国家税收。与大陆文化相近,沟通障碍少,成为内地资金外流首选站。同时,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晚、经验少,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更倾向于选择地理距离较近,运输条件便利、历史文化联系较紧密的临近国家和地区。香港与我国文化渊源相近,民众更容易接受中国企业的进入,政府也会给与政策便利,因此进入障碍较小。
2.2发达国家为投资热点地区
发达国家有优良的投资环境,科技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投资法律法规健全、人才丰富,吸引着各地的投资者。且易于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资金、设备、信息等资源,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抓住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机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行业分布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能源、交通、金属和房地产四个行业。表现出强烈的资源寻求特征。同时,受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交通、房地产等行业占比也较大。
3.1能源资源获取为主要目的,能源电力与金属行业占比较大。
资源紧缺已经成为中国面对的重要问题,例如,石油大量依靠进口;钢铁行业,中国虽然有丰富的铁矿资源,但矿石含铁品位低,且开采难度大,成本高,矿石开采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所以,中国急需通过对外投资开采世界资源。目前,我国积极对澳大利亚、俄罗斯联邦、苏丹、阿尔及利亚和沙特等资源禀赋丰富的国家展开投资。因此我国的资源、能源行业对外投资金额一直在增加,且在对外投资流量中占据了重要份额。
3.2高新技术行业的投资所占比重增加
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一直处于低端地位,急需进行价值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因此,促进了我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进行投资。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行业的投资所占比重在逐年增加。此外,近二十年来,随着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继续保持能源等行业对外投资的同时,交通、房地产等行业所占投资份额逐年增长。
3.2交通行业、房地产行业占比较大。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以及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大幅增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非洲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涉及行业有航空、轮船、汽车、铁路等。在欧洲和北美也有少量投资。同时,在非洲国家进行大量房地产行业投资。
4投资主体
国有企业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确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体现在投资数额上,并不体现在企业数量上。并且国有企业的相对重要性正在下降。
4.1投资者结构多元化趋势
中国目前的投资结构已经不再是国有企业一家独大的局面。沿海地区的许多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因此,总体来看,投资者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
4.2投资金额: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但其占比下降
从时间趋势来看,国有企业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额上的占比从2006年的81%下降到2016年的54.3%,而民营企业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额上的占比从2006年的19%上升到2016年的45.7%。因此,从投资金额上看,国有企业占据主体地位。究其原因,国有企业能够获得更多政府的支持,对于风险较不敏感,并且承担了部分国家战略目标的责任,所以投资规模较大。国有企业投资行业多为石油、天然气、金属等能源类行业,多投资与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而民营企业则为风险规避型投资,其投资多为市场寻求型或是战略资产寻求型,投资倾向于发达国家。
4.3企业数量:民营企业多于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数量上的占比也从2006年的26%下降到2016年的5.2%。同时,民营企业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数量上的占比从2006年的74%上升到2016年的94.8%。诚然,这一过程伴随着某些国有独资企业转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但整体而言,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5总结
虽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阶段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强劲势头有所放缓,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而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仍有许多有待改进之处:如境外投资主体方面国有企业占有主导地位,特别是中央直属企业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民营企业的强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在投资行业方面仍侧重于资源行业(能源、矿业与公用事业),以资源导向型的传统投资模式为主,技术寻求型投资还处于起始阶段。要改善中国的对外投资现状,实现质与量的双重提高,不仅要从政府角度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和保障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活动,还要结合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鼓励制造业、高新技术、新能源、服务外包等行业对外投资,以实现企业新技术的引入和产业链的扩充。
论文作者:贾甜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中国论文; 直接投资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我国论文; 行业论文; 香港论文; 对外投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