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进程及其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进程论文,评价论文,理论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F0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281(2000)02—0088—07
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关于经济体制的理论或模式,其目的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运用市场机制去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在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沿革上,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那么,根据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范围和程度,按照针对“计划社会主义”而提出的理论和模式,按照社会主义国家内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按照针对“市场资本主义”而提出的种种理论和“替代”模式所作的区分,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主流经过了三个显著的发展时期:20世纪20、30年代的理论提出时期;4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理论确立、实践时期;90年代以来的深入反思及其确立新形态的阶段;而从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和实践形态的发展来看,则是经过了从“计划经济可行论”到“二元机制论”、从“二元机制论”到“中性机制论”、从“中性机制论”到“联姻论”、从“联姻论”再到“市场主导机制论”的过程。
20、30年代的理论提出时期
一、20、3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可行性的大论战。
这一时期主要围绕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而展开理论论证。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及经济机制运行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主要表现就是20、30年代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可行性、计划配置资源有效性问题的大论战。
论战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肯定派和反对派之间进行的。
肯定派主要是支持帕累托(Paleto)和巴罗内(Barone)的经济学家,他们是美国的泰勒(T·Tylor)、英国的迪金森(Dikinson)及其旅美波兰人兰格(O·Lange)和勒纳(Abba Lerner)。 他们的主要理论武器是瓦尔拉一般均衡原理。论证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完全可以解决资源配置,并以此构筑了“兰格—勒纳方案”和“竞争解决法”的“兰格模式”。
反对派主要是新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米塞斯(L Von Mises)、 哈耶克(Hayek)和罗宾斯(Robbins)。他们在论战中的手法是在理论上或逻辑上并不否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可能性,而是转而否认其在实际上的可行性。
二、理论上的最大成果——兰格模式(“计划模拟市场模式”)的提出。
兰格模式的主要思路是:社会主义应该和能够利用竞争制度,作为合理分配资源和组织生产的手段,用计划体制履行市场经济职能以确保竞争市场的“均衡条件”的实现,并且社会主义计划机关能够发展出一种影子价格体系,可以用于比较不同的发展道路的模拟市场。他在肯定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合理性的前提下,力图建立一种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竞争的社会主义”。兰格在分析资本主义完全竞争市场运行机制基础上,也论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市场试错原理”。然后,他又依据这一原理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和调节机制。
总的来看,兰格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能够有效地组织经济,能够合理地分配资源。由此,兰格模式也就成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引入市场的最早尝试,兰格模式也就成为而后在理论上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的学说的基础。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理论的第一次突破,它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兰格巧妙地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微观经济学结合起来,突破了计划和市场互斥论的框框,所以兰格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既不是资本主义的完全竞争模式,也不是苏联30年代形成的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因而他的理论模式被后人称为最早的“市场社会主义”或“竞争的社会主义”。这正如美国“实用的”市场社会主义者詹姆斯·扬克(James A.Yunker)所言:“可以肯定地说,兰格的工作‘确定’了现代经济学中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观念。”英国经济学家特纳和科利斯也认为:“兰格的模式成了新近一些试图在理论上结合计划工作和市场机制者的理论基础。”
这一时期的论战实际上是一场纯理论的论争,因为它当时只是针对苏联的计划经济而进行的理论论争,而没有也不可能经过直接的实践检验。所以与后来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相比,兰格模式的历史局限性和理论缺陷便是显而易见的了。
第一,虽然兰格在其模式中一再假定社会主义企业家在纯竞争市场上的实际行为与私人企业完全相同,公有制的建立也可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并使外部成本内在化,因而,公有制比私有制具有更大的优势;但是,至于如何实现这些假定,他在当时并没有也不可能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
第二,中央计划局试图模拟市场供求来决定千千万万种具体商品的均衡价格,由于受信息条件的制约,因而,经济效率和信息效率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因为中央计划决策部门不可能实现“电子计算机乌托邦”模式。
第三,兰格模式中企业及其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独立的经济利益,他们只是按照计划者规定的原则从事经济活动以实现计划的目标;兰格模式的信息效率会面临一些问题,但是,真正严重的问题是发生在作为动力结构的基础的前提上。这个模式是以组织完全统一这种内在的前提为基础的。一旦这个基础发生动摇,潘多拉的匣子就被打破了。“所以,兰格自己也认为,对他模式最有毁灭性的批评之一,是他的经理可能会像官僚一样办事,不愿意承担风险。”
第四,兰格模式中没有生产资料市场,也没有真正的市场竞争;而没有市场竞争,市场机制是难以充分发挥调节机制的,因而,要获得完全竞争模式的一切利益也是不可能的。兰格模式把计划的作用归结为模拟市场供求,这样他就不仅限制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也降低了计划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计划和市场也就不会结合好。
总之,由于兰格是以资本主义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市场均衡理论为主要依据来设计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而且缺乏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所以这种模式实质上仍然是用直接的、指令性计划去分配资源,而不可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有效运行。由此,兰格模式提出后就遭到社会主义反对派及其社会主义正统派双方的攻击;随着主张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的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的实施,继而东欧国家大多也采用这种模式,因而市场社会主义在经过论战之后,便沉寂了下去。
4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理论确立、实践时期
一、市场化改革的尝试与实践。
这一时期,南斯拉夫被开除出“共产党中央情报局”之后,开始独立探索“自治社会主义”道路,开了社会主义国家运用市场机制的先河。由此,南斯拉夫的体制被西方看作是“市场社会主义”实践的开始。
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多数的东欧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始酝酿改革,努力寻求在计划体制内引入和运用市场机制。从那时起,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成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核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也就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动力。但是,东欧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一直受到了苏联的压制。这一探索只是到了80年代才开始全面实施,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的剧变。
一般来讲,市场社会主义的标志就是对市场经济的认可,对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肯定。从总体上来看,只是到了80年代后期,东欧各国和苏联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才逐步成为主流。因为从这一时期起,价格和工资、利率、外汇的自由化,生产要素的充分发育,硬性的预算约束,利润的最大化原则都是被纳入了改革的蓝图,而所有的市场化措施又大都是在公有制的范围内展开的。因而,这才是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和实践时期。
这样,市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独立的理论和模式,就得到了国际经济学界的认可。因为它在理论上和实际上出现了与以外阶段不同的特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然而,苏东剧变使其改革越过了市场社会主义的临界点,公有制条件下的市场化转向了私有化前提下的市场经济。而中国在经过了“二元机制”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后,却开始步入“市场主导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
二、理论成果举要。
(一)兰格模式、布鲁斯模式、锡克模式、科尔内模式、自治社会主义模式的相互比较。
第一,我们知道,兰格模式把计划的作用仅仅归结为模拟市场供求。因而,他的模式不仅限制了市场的作用,而且还降低了计划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计划和市场实际上不可能很好地结合。针对兰格模式的缺陷,布鲁斯提出了国家控制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决策的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分权模式,应当说,布鲁斯模式比较好地发挥了企业和市场的作用。
第二,布鲁斯模式的出发点实际上也还是考虑了计划的要求,而不是市场的要求。虽然布鲁斯由于区分了国家的宏观决策与企业的微观决策,与兰格模式相比,其分权模式明显地使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都增强了,但计划经济的色彩仍然浓厚。关键在于,布鲁斯模式中的市场仍是一种严格的行政控制的市场;作为市场调节信号的价格仍是由行政机关决定,而不是市场供求决定;生产要素市场中的工资、利率、汇率等要素价格也是由国家控制的;企业虽有一定的微观决策权,但还不是真正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另外,布鲁斯模式侧重于从决策角度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分析,却忽视了经济运行中的利益和动力问题。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布鲁斯模式的缺陷在锡克和科尔内的模式理论中得到克服。
第三,锡克模式与布鲁斯模式相比,二者在主张宏观经济的计划控制和微观经济的市场协调方面大同小异。区别在于:在公有制的形式上,布鲁斯主张国家所有制,而锡克主张股份所有制;在宏观控制手段和形式上,布鲁斯强调控制生产,而锡克强调控制消费;布鲁斯认为劳动报酬形式和水平属于企业决策范围,而锡克则把工资列为宏观分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科尔内模式与上述模式相比,形成了一种新思路。他根据匈牙利改革实践中一面引进市场机制,另一面又保持中央对企业的严格控制的矛盾,试图将IIB模式移植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 切断国家与企业的脐带,使国家能够通过统一、规范的经济参数和法律手段对微观经济进行调控,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科尔内模式的根本缺陷在于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作为补充和完善市场经济的调节器而存在的宏观经济干预和计划化,机械地搬用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商品经济中。这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
第五,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模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要比前述的模式理论要彻底得多。因为它明确提出了公有制不等于国有制、国有制有多种弊端、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商品经济的概念和理论,并在实践中得以实行。前述的模式理论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运用市场机制的问题,但大多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改革的背后是所有制的深层次问题和企业的微观激励问题。在这两方面,南斯拉夫都积极地进行了探索,这也是自治社会主义模式独特的地方。然而,南模式也存在着现实性问题。过早地限制和取消国家的经济职能,企图直接实行社会所有制,对计划的作用认识不足,必然带来国家宏观调控的削弱;过分强调企业的微观经济作用,而企业间的自治协议和社会契约往往由于各企业过多考虑局部利益而难以签订,签订了协议又经常由于没有强制性而难以实现。实践证明,南斯拉夫的经济一直受通货膨胀、宏观失控的困扰。国民经济缺乏强有力的计划指导,从而也出现了过多的分散主义和地方主义。总之,南斯拉夫实行的自治社会主义模式是一种既排斥中央计划又排斥市场协调的“社会契约”体制,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但由于财产关系不明确,它们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中央计划被取消了,但真正的市场却没有形成,国民经济一直处于失控状况。
(二)对此期东欧模式理论的总体评价。
第一,从理论上突破了苏联模式,其或者是改革的理论先导,或者是改革实践的理论概括,反映了各个学派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选择。这是对早期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修正,从而在经济改革的实践中,也进一步完善了兰格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第二,与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不同,他们在利用市场机制的层次上考察社会主义经济。即他们不限于考察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关系,而是开始扩展到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发展领域;他们不再驻步于阐述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优越性,而是开始注意寻求发挥这种优越性的途径;他们不再只是抽象地逻辑推导社会主义的规则和规律,开始注意对现实的经济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注意分析现行经济体制的弊端和矛盾。如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分及其经济运行模式的选择问题;市场的地位和范围问题;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利益关系和商品货币关系问题;企业的权限和利益刺激问题;所有制改革的问题。
第三,他们都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必须利用市场机制,并在实践中对其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作了实验。那么,社会主义国家如何通过市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呢?此期,他们实际上提出了两条有益的思路:一是计划对市场进行参数调节,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通过国家调节的市场机制去影响企业的行为决策;二是以企业所有制为基础,充分造就市场社会主义制度。
第四,虽然东欧的经济学家在理论上探索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多种模式,但从总体上来说,他们只是论证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没有使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这些基本范畴脱钩;实际上仍是在计划经济的大框架内探求市场运行机制等问题,故仍属于“计划—市场的二元机制论”范畴。
第五,从兰格的计划模拟市场,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东欧的经济学家最终得出了要实行市场经济的结论,这也可以看作是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终确立时期。然而,东欧经济改革的实际进程并不是按照他们设计的思想进行的,因而这些理论的可行性并未得到实践证实。从具体上来说,由于东欧各国一直囿于计划经济范围内,特别是又由于苏联的批判、干涉,使东欧一些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的理论探索迈不大步子,东欧各国就更谈不上大胆运用市场经济了,从而决定了东欧改革的现实落后于理论的状况,由此也就影响了实践中的改革力度和发展进度。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探索的难以深化和受阻,以至于产生深刻的经济政治危机而发生剧变,中断了市场社会主义的实验和探索,开始走上了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的道路,市场社会主义的实验在苏东以悲剧而告终。
在西方学者看来,60、70年代的“市场社会主义实验”虽然在公平和效率上取得了进展,但他们一致认为,在如何使公有制与市场调节相兼容的实际内容上,东欧市场化的理论和改革实践还缺乏一定的经验,改革十分有限,经济发展过于缓慢。这样,就导致了80年代以后在西方的进一步争论和反思。
90年代以来的深入反思及其确立新形态的时期
一、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代表模式。
这一时期,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的目的与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区别开来;深入地论证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种种社会主义的新模式;并且以此作为“替代”资本主义的模式。
(一)强调效率、利益最大化的治理模式:
1、(美)约翰·罗默的“证券社会主义”。
2、(美)詹姆斯·扬克的“实用的市场社会主义”。
3、(英)迪安·埃尔逊的“市场社会化模式”。
4、(法)克里斯蒂安·巴雷尔的“市场的社会批判理论”。
(二)强调公平和社会治理的模式:
1、(英)戴维·米勒的“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
2、(美)弗莱德·布洛克的“剥夺金融资本权力模式”。
3、(美)科恩、罗杰斯的“联合民主模式”。
(三)强调企业工人自治的模式:
1、(美)戴维·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
2、(法)托尼·安德列阿克与马克·费雷的“企业自治模式”。
3、(美)布兰德的“股份制模式”。
4、(美)韦斯科夫的“民主自治的市场社会主义”。
二、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表现和进展。
经过苏东剧变而进入90年代以来,在欧美和前苏东等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并且使市场社会主义再度在欧美出现了一个热潮。
这一时期的代表新观点首先集中反映在法国《当代马克思》1993年第14期的“社会主义新模式”的讨论文章中,从而提出了几种代表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新模式。
可以说,这一时期美国取代英国而成为市场社会主义研究的中心,使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得到巨大的发展。其理论成果集中表现在论文集、专著和文章中,如巴德汉和罗默主编的《市场社会主义:当前辩论》(1993年);罗斯韦尔特和巴尔金主编的《为什么是市场社会主义?来自不同声音的争论》(1994年);奥尔曼等主编的《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者的争论》(1998年)。
美国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约翰·罗默,他的代表作是《社会主义的未来》(1994年),相关的重要著作还有《市场社会主义:一个蓝图》(1991年)和《社会主义的再思考》(1995年);他的“证券社会主义”模式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进而围绕其模式出现了论争,集中反映在赖特(E.O.Wright)主编的《平等的股份》论文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众多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政治哲学家等都参加了争鸣。如撰写了新《经济学》教科书而著名的经济学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经济事务顾问约瑟夫·斯蒂克里茨、撰写了《第三次浪潮》的社会学家贝尔,等等。由此可见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影响。
这一时期形成的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即在理论上提出了“中性机制论”以及赖以建立的“联姻论”和“市场机制主导论”。“联姻论”者认为,资本主义完全脱离市场是不可能的,但市场彻底脱离资本主义则是极为可能的,这种分解会把市场和社会主义“联姻”在一起;市场与资本主义并不存在内在的联系,市场的内在实质也不会妨碍人们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市场机制主导论”者进一步认为市场是社会主义经济运用的“市场主导机制”或“交易机制的主导形式”,发挥着核心的、基础的和导向作用。
总之,90年代以来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出现了深入反思和论证的特点,即他们既想革新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又想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并提出种种理论和模式。首先,理论的重点不但论证市场和公有制、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兼容问题,而且开始论证如何依靠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明确提出了为市场辩护所诉诸的价值就是福利、民主和自由。他们的模式理论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已经涉及到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政治和社会领域,即他们在建构市场社会主义新模式理论时,已经把经济、政治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了。
三、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共同特征。
按照法国《当代马克思》编辑部在1993年第14期对“社会主义新模式”所作的介绍和评析,社会主义新模式或者说是市场社会主义新模式的出现,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和历史条件,即是对当今时代苏联“共产主义体系”崩溃、社会民主主义衰落、新自由资本主义危机进行反思的必然产物;即只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的危机打破了向民主社会主义过渡的幻想以及在“现实社会主义”发生深刻危机以后,人们才开始寻求新的道路。
其理论特征有:
1、它既远离现实又贴近现实。
2、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3、它强调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4、它以现代经济理论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为基础, 并把这些理论同马克思主义作了综合。
5、它应用了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材料。
6、 它对由资本主义向市场社会主义的“过渡”问题作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四、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与传统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一)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与传统市场社会主义的区别:
虽然市场社会主义一直关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但是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获得的进展与传统市场社会主义(主要指30年代大论战时期的兰格模式及其苏东剧变之前的模式理论)相比,它的理论进展是十分显著的。
应当说,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一定意义上说是在东欧经济学家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而又结合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劣而作出的结果。没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探索,就没有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从这方面也可看出二者之间的关联。
但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因为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强调:
1、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必然所有, 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结合;私有制也并不是市场机制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也可产生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西方民主并不是民主的唯一形式, 也不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
3、劳动力通过自由契约的形式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 这是公有制的内在要求;
4、在公有制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可以相对分离的, 由此产生的企业治理结构与西方大的股份公司中企业的治理至少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
5、通过市场和企业的制度创新, 公有制企业的预算约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硬化。
(二)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从广义上来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市场社会主义的范畴,因为二者在理论上都以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为特征,都以实现效率和公平为目的。
但严格说来,由于各自所处的现实前提条件不同,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主义又存在着差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不发达现实条件下,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有执政党和政府的有组织领导,其发展的重点是着力创造效率,是一种实践行为;而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却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左翼学者所倡导的理论,它所倡导的重点是如何在既有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又是以替代的理论形式和目的出现,虽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形属“乌托邦”,但它是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的一种积极的探索,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借鉴材料。
收稿日期:1999-
标签:计划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公有制论文; 市场机制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