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青
( 江苏南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226000)
【关键词】地西泮 催产素 宫缩乏力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394-01
1.地西泮和催产素的作用
1.1地西泮常作为镇静药及解痉类药物的辅助用药 ,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及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增强中枢抑制 性介质氨基丁酸即G A B A的抑翩作用, 对抗各种痉挛。
1.2催产素是一种与分娩发动有关的缩宫剂。1906年,Henry-Dale首先在垂体后叶提取物中发现了催产素及其生物活性;1909年,开始应用于孕妇;1911年,开始在产科应用;1950年,Piece和Du-Vigneaud确定了催产素的多肽结构,并因阐明这一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奖。学术界及研究者对催产素的关注与应用已长达一百余年。虽然有关催产素是否参与了人类分娩的发动,依然证据不足,但其独特的物质结构和药理作用使产科临床对催产素的应用与依赖越来越盛,[1]可以肯定的是催产素在某些时机上对促进子宫收缩确实有明显的作用。
2.宫缩乏力的原因及分类
2.1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膈肌的收缩力,肛提肌的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是其主要的力量,随着产程进展,子宫收缩逐渐增强,收缩时间变长,间隔时间变短,强有力的宫缩促使分娩继续进行,所以宫缩乏力势必会影响整个分娩的进程,最终导致难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包括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子宫过度膨胀或感染,失去正常收缩力。另外,内分泌失调、镇静剂使用过多或产程中饮食不足,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均可导致宫缩乏力,从而引起难产。
由于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所致宫缩乏力应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在排除上述因素后出现的宫缩乏力常见于子宫过度膨胀、产妇精神过度紧张、疲劳、饥饿、内分泌失调和药物(大量镇静剂、麻醉药物的使用)影响。临床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停滞、胎头下降延缓、胎头下降停滞和滞产。可通过休息松弛肌张力并配合加强宫缩,改善产程进展。
2.3宫缩乏力可出现协调性宫缩乏力临床表现为子宫收缩具有协调性,宫缩强度弱,持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可分为原发宫缩乏力和继发宫缩乏力。原发宫缩乏力通常在临产时即出现,继发性宫缩乏力则发生在产程活跃期。相反地也会出现不协调性宫缩乏力临床表现为子宫收缩失去协调性,宫缩间歇期子宫肌不能完全放松,从而影响胎盘血液循环,导致胎儿窘迫。
3.地西泮联合催产素的应用
3.1地西泮常用于宫口开大2~3cm后,10mg缓慢静推。产妇在临产时,由于情绪紧张、恐惧等原因增加了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从而抑制宫缩。地西泮可减少产妇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而有助子官收缩[2]。地西泮还可选择性松驰宫颈平滑肌,解除官颈口痉挛加快官颈扩张速度,从而缩短产程[3]。此外,产妇在经过长时间的焦虑和不眠后,给予地西泮后,可起到镇静的作用,并能间断入睡,尽可能多的恢复产妇的精力和体力,纠正继发性的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同时地西泮并不增加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对婴儿无影响,这是由于地西泮可降低母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使子宫血管张力下降,从而改善子宫的血循环,增加对胎儿的供氧。[4]
3.2在排除头盆不称,胎位和软产道异常的前提下,使用地西泮经过1小时的休息和调整后,可给予0.5%缩宫素静脉滴注(2,.5u缩宫素加入0.9%氯化钠500ml中),以加强宫缩。滴速从8滴/分开始,之后根据宫缩和胎心情况按等差系数每15分钟调节一次,使宫缩达到3~4分钟一次,持续时间达到40秒,宫腔压力达到50mmHg及以上,静滴过程中要注意:
①用专门的输液泵精准地调节滴速②应用催产素时应有专人照看。③用胎心监测仪密切监测胎心和宫缩。④当10分钟内宫缩超过5次或持续>1分钟,或胎心明显减速时应立即停用。⑤出现强直宫缩,立即停用即可缓解(半衰期3-5分钟)。⑥因宫缩过强停用后再用,剂量减半(包括开始和增量)。⑦静滴过程中每小时测量血压。⑧产程中应鼓励产妇排尿,避免因膀胱充盈阻碍胎先露下降。
总结:地西泮联合催产素的使用有利于宫缩乏力性难产向顺产转化。
参考文献
[1]熊永芳.分娩过程中催产素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1,3(2):177-179
[2]橱品.安定在催产中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88,4(4):171
[3]李慰玑.安定在催产和引产中的作用机理及效果[J].实用妇产科杂志,1989,5(5):235
[4]刘芳英.安定在产程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0):1829-1830.
论文作者:徐青青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3
标签:宫缩论文; 乏力论文; 子宫论文; 催产素论文; 产妇论文; 作用论文; 胎位论文; 《医药前沿》2013年第3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