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主要国家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及其比较_通货膨胀率论文

西欧主要国家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及其比较_通货膨胀率论文

西欧主要国家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及其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欧论文,通货膨胀论文,措施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通货膨胀问题也日益严重。如何在低通胀率下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深化改革的紧迫任务。本文拟简略分析及比较西欧几个主要国家(德、英、法、意)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以求对我国的通胀治理带来一些启示。

一、德国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德国是战后控制通货膨胀最有成就的国家之一。有关统计表明,战后40多年, 联邦德国的物价上涨率基本上控制在5%以下,贴现率控制在6%左右,货币市场一直较少动荡, 德国马克已成为西方最坚挺的货币之一,逐步起着国际支付和储备手段的作用。德国成功控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是:

1、将货币政策置于财政金融政策的首位

德国控制通胀取得良好成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联邦银行严格、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将货币政策置于财政金融政策的首位。德国政府认为,货币政策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的经济手段,其作用要大于财政政策。因为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交叉运动,货币流通顺畅与否,关系到整个经济的正常运转;只有保证币值的充分稳定,才能最终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转。货币购买力不稳势必削弱市场调节的基础,物价的大幅波动也势必破坏价格制度和经济自由;另一方面,也只有在稳定通货的前提下,货币有计划、有目的地投放和回收,才能有效地影响经济的运行,货币政策也才能发挥作用。

2、强化联邦银行的独立性

在西欧国家中,德国中央银行(即联邦银行)是独立性最强的一家。1957年生效的《德意志联邦银行法》规定:(1)联邦银行首先要保证完成稳定货币的任务;(2)在此前提下有义务支持政府决策;(3)不受政府约束,政府成员对银行的决策只能发表意见而无表决权。联邦银行行长任期8年,比总统的5年和总理的4年任期都长, 这也表明了其不受政府换届影响的独立性,保证了德国货币的长期稳定和坚挺。

当然联邦银行的独立性并不表明其与政府是对立的。法律还规定,联邦银行在重大货币政策问题上应同政府磋商,向政府提供信息、材料;政府有权要求银行议案推迟两周表决;联邦银行在行使权利时,也要考虑政府的处境等。但在联邦德国的历史上,还未出现过联邦银行同政府严重对立的局面。

3、使联邦银行拥有特殊功能

德国拥有欧洲大陆最密集的银行网络。在统一之前,每1400人就有一家银行机构,而联邦银行则超越所有银行之上,具有特殊的功能,以利于完成稳定货币的任务。

(1)发行钞票。在德国,铸币的发行权归政府所有, 而联邦银行则是纸币发行的垄断者。

(2)作为“银行的银行”。 联邦银行在德国起着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因而是“银行的银行”。这是联邦银行实现稳定币值目标和调控全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途径。联邦银行在三个方面起到“银行的银行”作用:为各信贷机构提供资金;为境内或境外银行同业间转帐结算提供服务;协助联邦信贷管理局对银行界进行监督。

(3)为国家理财。 联邦银行和各州中央银行在某种程度上行使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理财银行”的职权,从而能对国家财政施加影响。其为联邦和各州政府处理一切支付往来的清算工作,为有关机关开设相应的划拨帐号;法律规定,联邦和各州政府必须把所有流动资金存入联邦银行的划拨帐号,没有利息;代政府发行铸币;管理外汇;代联邦和州政府在公开市场上发行债券筹借资金。但对政府从联邦银行获得借款法律有严格限制。

4、联邦银行通过控制资金供应和影响利率水平来稳定币值

为了达到稳定币值的目的,联邦银行采取了多种灵活的手段,但尽量避免行政措施,而是通过控制资金供应和影响利率水平等来实现。联邦银行所采取的主要货币政策手段有:

(1)融资政策。 联邦银行的融资政策有两类:即贴现政策和抵押贷款政策。贴现率的确定是联邦银行利率政策的核心,以此可影响其他银行对外放款的利率,从而影响整个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利率。联邦银行有权限制抵押贷款的总额,甚至完全停止贷款。

(2)最低储备金政策。 联邦银行可通过调整最低储备金率来影响各银行的贷款规模。最低储备金是不付利息的,所以储备金率的提高将降低各银行的利润,而各银行为了维持原有利润必将提高贷款利息,最终把负担转嫁给客户。因此,储备金率的提高,不仅直接减少了资金供应,同时也间接抽紧了银根。

(3)公开市场政策。近年来联邦银行经常利用灵活、 主动且影响小的公开市场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交易,把正在出现的资金供求紧张情况平静地消除掉,将利率波动控制在较小范围,避免采取调整贴现率等过大的动作。

5、社会各方协调行动

在德国,联邦银行虽是控制通货膨胀的关键机构,但并非唯一的角色。因为,货币的稳定取决于所有社会经济集团的经济行为必须符合稳定政策的要求,各集团所要求的财富分配必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如果政府的财政支出、个人的消费、企业的投资的总规模过大,势必影响需求膨胀,从而导致物价上涨。这方面的协调是联邦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政府可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公布政府的经济政策,或间接通过市场对企业施加影响。

德国实行“工资自主”,即工资和一切福利均由劳资双方谈判解决,政府只从宏观经济角度提供信息和建议,对谈判施加一定影响,但不参与。工会在确定工资水平和控制私人消费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统一工会能比较全面、长远地衡量工人利益,现实地对待工资要求,因而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十分有利。

德国政府每年的预算均需在议会三读通过,接受反对党和舆论的审查。总之,政府的开支要受到多方控制,政府必须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减少预算赤字。

二、英国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

在战后的几十年中,高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英国各届政府的难题,1975年创下了26.9%的高记录。1979年保守党上台后,将高通胀和经济低增长的原因归咎于工党的“福利国家”和盲从凯恩斯主义一味刺激需求的政策。保守党力图抑制通胀,执政的第二年,通货膨胀曾由10.3%升高到21.7%,1986年降到2.4%后,1990年又上升至10.9%。1994 年12月的年通胀率为2.9%,是历史上较低的水平。 英国的通胀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呈现出差别很大的起伏,说明了英国政府在过去的几十年,对通货膨胀的控制是有得有失。其先后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有:

1、推行两类货币主义

撒切尔夫人信奉货币主义,认为凯恩斯主义刺激需求的政策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因而她一上台便推行货币主义政策以遏制通货膨胀。采取的具体措施是:(1)减少直接税收以刺激企业生产, 增加商品附加税等间接税控制消费;(2)控制货币供应量M3(现金+银行存款); (3)加强对工资增长的控制;(4)提高利率。这种纯货币主义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通货膨胀得到了抑制,但由于作为货币主义基础的货币供应量很难控制,因而其总体效果并不突出,经济仍继续处于衰退。鉴于此,政府开始淡化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在遏制通胀这一基本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开始实行另一种较为实用的货币主义政策,即将政策重点放在调节汇率和控制公共借款需求上;在货币供应量上,采用新的M0指标(货币的现金规模)而放弃了M3的控制。这一政策的改变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2、采取反货币主义政策

1987年大选前,经济领域中最严重的问题是高失业率。政府为了赢得民心,采取了既可以增加就业又不引起通胀明显上升的措施,当时货币政策的特点是放弃货币量控制,将重点放在影响汇率上。财政大臣劳森认为,必须将英镑反复无常的浮动控制住,因为英镑汇率过高影响出口,而贬值将引起国内通胀。这实际上是一种反货币主义政策。货币政策放松后,英国经济进入较快增长,但货币供应量增加,政府开支增多,潜在通胀压力增大,英国经济学家认为这是凯恩斯主义的重演。保守党在1987年大选获胜后,并没有采取切实措施将过热的经济冷却下来,而是采取减税政策,继续刺激经济。1988年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达40%,需求极度膨胀,政府财政赤字增加。1987年10月全球股市大跌,政府认为这是经济衰退的先兆,又再度降低利率,终于导致1989年以后通货膨胀的恶性上升。

3、平衡实行货币、财政政策

1990年至1993年,在西方工业化国家普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英国通胀率在1993年6月降到1.2%,是29年来的最低点。为了在低通胀率下刺激经济、摆脱衰退,政府采取了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放松的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方针,利率一再下调,从1989年的15%降到1994年的5.25%。英国经济从1993年第二季度开始摆脱衰退,进入增长。1993—94年的经济复苏期间,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平衡实施,通胀一直没有抬头。然而随着经济的强劲增长(1994年第四季度的GDP年增长率达4%),通胀又开始回升,1994年12月的年通胀率由11月的2.6%升至2.9%,与通胀有关的一些其他指标也都在上升。为遏制通胀的回升势头,英国已分别于1994年12月和1995年2月两次提高利率,使基本贷款利率升至6.75%。事实证明,通过调节利率控制通胀在英国是比较成功的。

三、法国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

自1986年以来,法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浮动在2.5%左右, 最高也不超过3.6%。1994年,法国的通货膨胀仅1.7%,为欧盟成员国的最低水平。然而,在1973年至1983年的11年中,法国的通货膨胀率曾浮动于8.5%至15%之间。可见,近10年法国对通货膨胀的控制是卓有成效的。

1、高通货膨胀的起因

法国自1973年开始的高通货膨胀是由石油危机引起的。当时,法国的能源主要依靠石油,而石油又主要依靠进口。这样,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大幅上升必然导致法国能源价格的攀升,从而带动物价的全面上涨。面对石油冲击,法国劳资双方互相转嫁危机,职工要求增加工资以维护购买力;而企业主认为,增加工资将会抬高产品成本,要维持利润不变,只能进一步提高物价。于是,物价和工资轮番上涨,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密特朗1981年上台后推行“发展计划”、“国有化计划”、“全员就业计划”,也促使了工资总额的过快上升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助长了通货膨胀的持续和发展。

2、降低和避免高通货膨胀的措施

(1)调整劳资关系,实行新的收入政策。为降低高通货膨胀, 法国首先进行了劳资关系的调整,使劳资双方达成“社会契约”,分担能源成本上涨而引起的负担、分享经济增长而带来的成果。从1983年起,法国改变了一年一度劳资谈判中的做法,即不再以上一年度的实际通货膨胀率作为工资调整的依据,而代之以政府确定新一年中遏制通货膨胀的目标。这样使得工资和社会购买力的增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1983年以来,法国实行了新的收入政策,将原先跟通货膨胀率挂钩的“最低保证工资”改为与经济增长率挂钩的“最低发展工资”。这一政策的实行使法国的通货膨胀很快得到了控制。至1985年,法国的通货膨胀率便降到了5.8%,1986年由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降, 法国的通货膨胀进一步降至2.7%。

(2)实行与收入政策相配套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 法国政府在实行上述收入政策的同时,也实行了配套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一方面从宏观上控制货币流通量的增长,另一方面保持法朗在欧洲货币汇率体系中的稳定,保持法朗在国内外的购买力,保持法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避免法国进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因汇率的波动而上升。法国政府认为,要在不损害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条件下遏制通货膨胀,“收入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这三项政策必须同步实行。只讲收入政策,而不控制货币流通总量和保持汇率的稳定,收入政策往往难以奏效;只讲货币政策,紧缩银根,虽然能把通货膨胀压下去,但必然导致就业的严重恶化,增加新的通胀压力,这种遏制通货膨胀的办法是通过“对失业的恐惧”来实现的,整个社会和经济都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四、意大利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

10年前,意大利的通货膨胀是西方七个发达国家中最严重的。但最近10年,意大利通过采取以下一些控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使通货膨胀率由8.6%降至1994年的4.2%:

1、实行多种价格制度

为控制物价上涨、确保职工工资的购买力、引导投资、平衡企业的收支状况使企业不因亏损而倒闭,意大利政府实行了5种价格制度, 区别对待不同商品:

(1)自由价格,这类商品包括服装、鞋类、水果蔬菜、 家用电器、汽车等,政府完全不干预。

(2)受政府监督的价格,这类商品包括面食、干食品和药品。 其价格表应送有关部门备案,若价格过高,则交财政警察严肃处理。

(3)由政府控制的价格,例如汽油、柴油、汽车保险费等。 这类商品的最高价格由政府制定,零售价不得超过最高限价。

(4)由政府规定的死价格,如电费、煤气费、电话费等。

(5)“政治价格”,城市公共汽车、 电车和国营铁路的票价和运费,国家补贴亏损。

意大利政府工商部设有专门管理物价的机构“部际价格委员会”,在需要调整物价时,先由工商联合会或工会提出,或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经政府有关部门派代表集体商议作出决定,然后交政府内阁会议议决,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法令或法律议案,由议会表决后实施。

2、将物价补贴制度与政府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挂钩

进入80年代后, 意大利开始了持续 3 年的战后第六次经济危机。198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4.3%,里拉对美元的汇率分别于1982年和1983年下跌了19%和12.3%。由于意大利自1945年以来一直实行工资随消费物价指数自动上调的“活动梯子”制度,使企业难以承受职工工资物价补贴和社会劳保金的双重负担。鉴此,政府决定改革物价补贴制度,将物价补贴制度与政府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挂钩,即职工工资的物价补贴以政府经济计划中规定的通货膨胀率为基础加以补贴,如果实际通货膨胀比计划中的要高,则随后追加补贴。这样,工资的物价补贴逐年下降,通货膨胀率在80年代末也降至5.7%。这对职工虽有不利, 但可得到如下补偿:政府承诺扩大投资、增加就业机会、控制物价、保障职工生活。

3、中央银行同国库部脱钩, 通过向公众发行国家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和偿付公共债务的利息,以减少货币的发行量和流通量,抑制通货膨胀。

1982年意大利公共债务只有342万亿里拉,占GDP的62.8%,1992年剧增至1608万亿里拉,占GDP的111%。1993年5月意大利国债高达1.1万亿美元,其中外债443亿美元,仅付利息的开支就将占GDP的11.4%。意大利中央银行预计1995年公共债务的利息将达到176万多亿里拉, 而同期通货膨胀为2.5%,货币发行量增加5%。在公共债务如此庞大的情况下,由于意政府采取了上述行之有效的金融政策,通货膨胀仍得到了遏制。

五、四国控制通货膨胀措施的比较

德、英、法、意作为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通货膨胀的程度皆不一样,因此为控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措施各具特点,而且(特别是从较长时期来看)取得的效果也不同。德国是最成功的,通货膨胀率长期维持较低水平;法国自1986年以来成绩显著;意大利近10年通货膨胀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而英国的通货膨胀一直起伏不断。尽管如此,各国在控制通货膨胀的成功方面仍具有共性,这也是其他国家可借鉴之处:

1、指导思想上高度重视、预防为主。 各国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有害性”都有清醒、深刻的认识,在通货膨胀率较低时,保持警觉和预防态度;在通货膨胀严重且仅靠市场又不能解决问题时,政府普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采取严厉措施对通货膨胀进行遏制。各国始终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2、根据国情,灵活、科学地实施货币政策, 注重对货币发行和流通总量的调节。德国长期把货币政策置于财政金融政策的首位;英国根据情况的变化,先是极力推行货币主义,随之改为反货币主义,最后又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平衡的措施;法国在实行收入政策的同时,也实行了配套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意大利通过向公众发行国家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和偿付公共债务的利息以减少货币的发行量和流通量,也不失为一种灵活的货币政策。

3、强调物价管理工作,这一点在法国和意大利尤为突出。 各国把保持物价稳定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和政府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具体措施上,是直接价格管理和市场竞争调节两手并用,如意大利的5种价格制度。同时,将价格管理与工资管理结合起来,通过控制工资的增长幅度来抑制物价的上涨。

标签:;  ;  ;  ;  ;  ;  ;  ;  ;  ;  ;  ;  

西欧主要国家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及其比较_通货膨胀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