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心血管内三科 300143
摘要: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延续教育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所有患者例数为80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1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采用延续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疾病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延续性健康教育的效果较为理想,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掌握情况,并且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切实保证了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延续教育;护理效果
风湿性心脏病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脏病种类之一,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很容易受到患者心理以及个人行为等影响,因此针对于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是至关重要的[1],而此次研究旨在分析,延续性教育护理干预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特选择80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患者资料
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所有患者例数为80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1月,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人数为40例,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数比例为20:20,其年龄最大为65岁,最小为39岁,平均年龄为(52.15±1.33)岁,而剩余40例患者则为对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数比例为21:19,其年龄最大为61岁,最小为40岁,平均年龄为(52.13±1.26)岁,上述所有研究人员的资料差异均较小,可实施下方实验。
1.2方式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延续健康教育护理干预,(1)科室设计风湿性心脏病疾病的掌握方式,并在患者出院时由护理人员进行发放,同时,相应的负责护士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并进行有效登记,主要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家庭住址等,同时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上门随访。(2)成立小组,为了确保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访的有效性,应建立小组,并在随访的过程中,为患者指导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利用宣传册以及视频等形式,加深患者的印象,并对患者在日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利用QQ或微信平台等形式,和患者以及家属取得联系,并通过微信告知患者日常的治疗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并加以督促[2]。(3)药物干预,在对患者日常随访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患者以及家属相关心脏病药物治疗的使用情况,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药物使用,降低出院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饮食干预,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并指导患者以高纤维和高热量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对高脂肪、高盐的食物尽量少摄取,同时多饮水,促进身体的康复,(5)心理干预,在整个健康教育过程中,其心理干预属于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会导致其心理出现严重的负性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积极的疏导和安慰患者,消除其不良情绪,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3]。
1.3观察范围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焦虑和抑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分析,其满分为 30分,分值越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越低。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其问卷满分为50分,分值越高,知识掌握情况越好[4]。
1.4统计学方式
在此次实验中,所有的数据均放置在SPSS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和X2检验,当p<0.05,则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情况,在下方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比较上述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表2中,可看出,观察组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情况
论文作者:杨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患者论文; 情况论文; 对照组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疾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