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吸收能力研究:理论回顾与整合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框架论文,能力论文,理论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21世纪新经济时代,知识逐渐成为组织创新的重要原材料。特别是外部知识,许多企业都建立起吸收外部知识的机制。然而由于外部知识在向组织内部进行转移时的复杂性,于是如何对其加以有效吸收就变成组织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问题之一。Cohen和Levinthal从产业组织的理论视角解释了吸收能力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定义了企业的吸收能力概念,包括探索识别、转移以及吸收应用外部知识,此后这一概念受到广泛认可①。到目前为止,在EBSCO商业数据库中,有1147篇关于吸收能力的研究论文。从研究领域上来看,吸收能力的研究涉及组织学习、行业经济、资源观、动态能力等方面:具体包括战略联盟内的知识转移、信息技术系统的效率、吸收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企业内信息与经验分享、国际商务与企业财务绩效间关系等多个方面。
目前关于吸收能力的研究已有丰硕的成果,但从研究的范围和结论的聚焦度上看,已有的研究显得过于散乱、零碎。在吸收能力的内涵界定上目前还存在许多分歧,可能是导致研究焦点泛化的重要原因。鉴于此,研究着重对近20年来关于吸收能力的内涵、构念与测量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研究组织吸收能力的整合模型,并指出未来可能的一些研究方向。
一、吸收能力内涵的演化与发展
吸收能力最早出现在宏观经济学中,主要是指一个经济体吸收和利用外部信息和资源的能力。Cohen和Levinthal将这个宏观概念应用到企业中,并将其定义为:“企业从环境中识别、吸收和利用知识的能力”②;他们在1990年的文章中进一步指出吸收能力是企业识别外部新信息的价值、将其吸收并应用于商业用途的能力。Cohen和Levintha认为这种能力主要取决于组织原有的知识水平、组织成员个体的吸收能力、组织内部知识分享与沟通的能力。这就决定了吸收能力本质上是一个过程,并且是一个社会过程,包括了内部个体的认知、学习能力。因此,研究将从学习、知识和认知的角度对吸收能力的内涵进行全面的梳理。
1.基于学习的吸收能力
组织学习理论和创新理论对吸收能力的提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Cohen和Levinthal研究之后的20年里,吸收能力成为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及发展的基础,大部分的研究都与Cohen和Levinthal相类似,将吸收能力与组织学习、创新和企业绩效相联系。组织学习是基于直接经验和惯例,依赖历史和目标导向,同时受环境因素影响;因此组织学习视角的吸收能力主要取决于先验知识和研发投入,即“积累特性”③,先前的相关知识是吸收能力最重要的前因变量。吸收能力与组织间学习关系也甚为密切。许多研究把吸收能力放入了组织间的背景之中④,讨论了国家间文化以及组织间背景环境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并且认为与研发相比,组织相似性更能促进知识在组织间分享和转移。例如,在跨国公司中,知识外溢会通过期待来自竞争对手的知识外溢而影响企业自身的研发决策,跨国公司仅把研发视为投资补充,研发不仅创造技术知识而且会吸收来自竞争者的外溢知识⑤。因此,Lane和Lubatkin提出了“相关吸收能力”来描述企业具有不同水平吸收能力的这一相关现象⑥。
创新是组织学习的重要结果,Cohen和Levinthal通过把创新过程与学习联系起来,认为研发是创新过程的核心。企业研发投入的目标是创新和完成绩效目标,但企业更应注重吸收能力、开拓外界可用信息能力等能力的拓展,因为吸收能力可以调节技术和政治环境对创新的影响⑦,进而影响创新的绩效。同时,吸收能力会影响创新的广度与深度,而创新知识也会转化为企业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是企业应用外部掌握知识的能力。在学习创新观中,吸收能力被划分为三个维度:第一个是识别学习,可以通过探索以辨识与理解企业外部潜在有价值的新知识;第二个是吸收学习以吸收外部有价值的知识。吸收学习包括几个过程,具体为新获得知识如何与现有知识进行结合,在个体层面上,是通过将既有知识与新知识关联而产生。在企业层面,知识管理过程会影响知识如何在不同组织之间传递与共享。并最终出现知识吸收;第三个是通过吸收外部知识而形成的利用学习,以用吸收的知识来创造新知识和商业产出。而在测量吸收能力的识别、吸收、利用的三个过程中,识别和吸收对于知识获取有影响,利用对企业绩效有直接积极的影响。尽管后续研究修正了吸收能力的识别、吸收、开拓的定义,以及后来被扩展成了获取、吸收、转移、开拓四部分⑧,但吸收能力概念的根基是在Cohen和Levinthal的1989年文章中奠定的。在其1990年文章中不仅讨论了知识识别,而且把吸收能力与研发、创新和学习联系起来。
2.基于知识的吸收能力
在能力基础观中,吸收能力是通过创造和使用知识来提高和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并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潜在的吸收能力包括知识获取和消化能力,协调能力能使其增加;实际的吸收能力包括知识转移和利用能力,系统能力和社交能力能使其增加。在组织路径与过程的基础上获得、消化、转化和利用知识而带来动态能力是嵌入到了组织路径和过程中的,进而改变着组织知识的存量和流量,以获得竞争优势。知识存量和知识流量也是与新知识识别、转化和利用相关的,很多研究者使用知识存量的概念和测量来研究企业层面的吸收能力。
知识流量涉及知识接收者的知识转移,知识发出者和接收者的吸收能力、过去的经验和知识相关程度是影响知识转移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学习是基于双方知识的重合程度。Rosenkopf和Almeida通过使用专利数据,展示了企业在当地搜寻新知识的趋势,即当地知识能被组织现有的惯例和成员更容易地识别和掌握⑨。Lane和Lubatkin设计了一家企业向另一家企业学习的配对研究:其中一个是老师的角色,而另一个是学生的角色;以医药和生物行业的研发联合样本数据来检验在组织实践和知识中的相似性是否能影响吸收新知识的能力;研究发现,作为学生角色的企业吸收能力与作为老师角色的企业吸收能力是同等重要的。可见,具有相似的教育培训和知识背景的组织之间知识更容易转移,从而体现吸收能力的提升。
组织的吸收能力并不是存在于单个个体,而是取决于个体能力的交互式联系。因此,组织现有知识的限制、组织形式的僵化以及合成和应用现有的、已获知识的结合能力可能会产生决定吸收能力的惯性。Zahra和George在一个具有同等能力的多部门公司中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跨职能沟通、参与决策、工作转换增强潜在的吸收能力,形式化的系统能力和连通性的社交能力增强了公司实际的吸收能力。此外,从内部的网络视角来说,商业部门之间的内部交流、明晰地建立知识转移的合理性以及复合企业的吸收能力都会增加企业战略机遇的发展。
3.基于认知的吸收能力
在认知理论中,管理者通过自身的认识视角来观察事物。国家、行业以及企业水平的差异都会对管理模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新的组织形式。国家以及行业规范也会鼓励或者限制新出现的组织形式,情境因素都会通过组织因素影响吸收能力以及组织形式。因此,管理者可被认为是通过发展一种主导的管理逻辑智力来减低他们所面对事物复杂性的“认识者”。而这些主导逻辑随着时间推移,直接的影响组织形式和间接影响吸收能力水平。在管理逻辑中,管理者把组织视为一种工具,用来达到事先设定的目标,并将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降到最低。因此,这些管理者会极大地限制企业的吸收能力水平。但是,Lenox和King的研究指出管理者通过向组织中潜在的知识接受者提供信息而直接影响企业对于新实践的吸收能力⑩。正如管理者不断用理论来认识世界并将其嵌入主导逻辑一样,企业的吸收能力将会受到管理水平的认知过程的强烈影响。此外,吸收能力对于管理行为,竞争动态和制度环境有调节影响,同时也是探索、开发企业特定的历史和财富创造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管理者的认知会随着知识环境的变化而演化,企业吸收能力的水平是管理行为和知识环境的发展的共同结果。
从理论回顾中可以看出,吸收能力的概念在很多组织理论中都产生了共鸣。虽然此后的研究仍应在组织学习、组织创新和由Cohen和Levinthal发展的定义的主题之中,但吸收能力的研究也致力于知识特性、管理认知、能力发展、组织架构以及在成对和网络背景下的组织间学习的研究。显然,对吸收能力的研究丰富了现有的管理理论,但是,也提出了跨理论整合与融合的要求。
二、吸收能力研究方法
经过20年的发展,吸收能力已经被学者普遍接受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吸收能力的强解释力度,从而使得学者对于吸收能力的研究成果颇丰。学者们通过使用不同研究方法(问卷、档案数据、案例研究)和不同研究背景(企业、合资企业、不同的行业)的实证研究增加了对吸收能力的理解。
对于吸收能力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在静态研究中,吸收能力被当做是企业水平的概念,它包括对于随着时间而逐渐增加的新知识的学习和利用的演化。这些研究都拓展了Cohen和Levinthal的理论,认为吸收能力是可发展的、滞后的和路径依赖的。但是,关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很少是完全涵盖了吸收能力的可发展、滞后的和路径依赖的这三个特性。除了对于吸收能力三个特性的研究缺失外,大部分的学者仍然把他们的目标集中在一个静态方式上,在模型分析中基本没有考虑时间因素和反馈环节。动态方式的吸收能力研究需要使用纵向研究方法和过程模型,并且将变革的过程和方法考虑进来。有些研究包含了这三个特性中的一部分,比如,Feinberg和Gupta使用了跨时7年的面板数据来研究跨国企业的研发经费的补充以及新的研发单位的任务问题,Lenox和King使用历史事件和相关实践作为自变量并发现过去实践可能影响对新知识的识别和使用,Lane等人在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使用了一个能表示先前习得知识并影响新知识使用的变量来进行分析。这些研究的确包含了吸收能力的三个特性,但对于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的其他方面来说仍有开拓研究的空间,包括通过管理决策而受影响的组织方面。我们的确需要更多的整合变量来构造影响吸收能力水平的动态能力模型(11)。不仅如此,对于知识储存方式和组织记忆的作用等这些相关构念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近几年主要的实证研究总结如表1所示。
三、吸收能力的测量
吸收能力的衡量并未得到长足的发展,进而也没有对构念产生大的影响。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大部分使用代理变量(比如研发经费或者在研发部门工作的科学家的人数等),而不是对构念进行直接测量(19)。正如Mowery等人所指出的那样,研发测量的是能力创造的输入,但对于能力中的变化却很难明确表示,这样的间接测量有效性就会降低。用研发经费来测量多维度吸收能力的研究结论表明其解释能力很弱,并且吸收能力与动态特性的联系也没体现出来。在研究中也经常会使用到档案资料的方法,因为它比起直接测量来会更简便、容易,而且也更有效率;但是,其所代表的精确度却没有直接测量高。
在对于吸收能力的研究中,测量指标并不统一,替代变量以及直接测量等方法都在学者研究中得到应用。第一类,概括性替代测量。最初的研究都是用替代变量来将吸收能力作为结果变量测量的,但大多数的实证研究还是把吸收能力看成是自变量。在这类研究中,对于吸收能力的测量都采用了Cohen和Levinthal研究中的研发强度及类似的生产效率、专利数、研发人员投入等定量指标。替代变量的测量较为简单,却不能反映出目前对于吸收能力多维度结构。同时,也不能测量出没有替代变量投入企业的吸收能力。第二类,概括性量表测量。到目前为止,在吸收能力的测量中,有很多学者都开发出了不同的量表来对吸收能力进行测量,其中以Lane等人以及Szulanski(20)的量表使用最多。在这些研究中,测量吸收能力所开发的量表中的指标都是来源于管理能力,尽管这类测量比替代变量效度更大,但测量也较为单一,不能反映吸收能力的不同维度。第三类,单维度整体测量。在吸收能力研究中,一些学者将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通过获取外部知识从而在企业内部进行消化和吸收,从而设计出市场导向类的测量指标。这种测量方法关注于外部知识获取和消化维度,而缺乏吸收能力中的转化、整合及利用等过程的测量,因此也不完善。第四类,多维度测量。吸收能力的多维特性能解释更多的变化,而此类多维特征和变化基本得到了学者们的认同,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学者们分别测量吸收能力的各个维度来进行研究。除了Lane et al.,Jansen et al.和Lichtenthaler之外,很少有研究把吸收能力分成若干维度,然后分开测量识别、吸收和利用这些维度。例如Lichtenthaler在对组织吸收能力过程的研究中,采用了探索学习、转化学习、开发学习作为吸收能力的维度,并且以认知、吸收、维持、反应、变化、应用作为低阶因子测量,从而反映出吸收能力对于绩效和创新的互补效应。然而,划分维度的测量尽管体现出了吸收能力多维度特征,但理论的发展并没有能完全支持这些维度的划分,仍有待检验。
不仅如此,吸收能力是多层面的构念,应该在个体、部门、企业和企业之间等水平上分析。这些分析水平中,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大部分都只着眼于经营单位或者附属公司(21)。在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中,主要有组织先验知识、组织结构和组合能力三个方面。以前大部分的实证研究关注于先验相关知识并忽略那些能影响企业水平吸收能力的多样内部机制,比如沟通结构、专家特点、分配以及组织的内部知识。基于案例的研究发现组织方式和综合能力是提高吸收能力水平的内部机制,吸收能力可能会被内部组织架构和吸收不同知识并在内部转移的业务单位的知识所影响。在大量复合企业背景的研究中,组织机制中的协同能力(跨部门交流、参与制定决策、工作轮换)、系统能力(形式化、惯例化)、社交能力(连通性、社交策略)都会在不同的层面上影响吸收能力。不仅如此,大部分的实证研究并没有仔细地致力于影响吸收能力构念的可行性的重要过程的研究。比如,过去的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但知识如何储存和重拾并没有得到研究(22),以及储存的知识能活跃多久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知识储存的概念在大部分的研究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并且通常仅以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来测量。此外,没有研究利用已经提出的多方面的学习过程作为替代变量来对吸收能力进行研究,而在此基础上研究也进一步会衍生出更多关于创造力、创新等大量知识方面的研究结论。关于吸收能力测量方法研究的分类,见表2。
四、吸收能力研究:一个整合框架
Cohen和Levinthal的研究中首先定义了吸收能力的模型,主要关注于知识的吸收和应用,是一个典型的单环的学习过程。组织内的先验知识和经验,加上收益独占性,会让组织对价值进行识别、吸收以及利用,并对创新和绩效产生影响。之后也有很多学者对于吸收能力的模型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Lane等人的学习创新视角(24)、Zahra和George的能力基础视角、Van den Bosch等人的认知演化视角(11)。
在学习创新观中,组织学习的吸收能力模型是结合组织学习理论提出的。Lane et al.提出的吸收能力模型认为,企业对于知识的理解是受到组织的学习机制以及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特点影响的。而吸收能力是与组织的内部机制、外部环境以及知识本身密切相关。在知识识别与理解之后,进行的组织知识消化会产生新知识并带来商业利益,并进一步影响组织结构、流程和战略,形成反馈回路。
在能力基础观的研究中,主要有Zahra和George基于组织动态能力的研究模型。在模型中强调了知识来源和组织经验会对组织的潜在吸收能力产生影响,并进一步转化为实际吸收能力,但会受到社会整合机制的作用。而实际的吸收能力会加强组织竞争优势、组织柔性、创新能力以及组织绩效等。
认知演化观的吸收能力模型由Van den Bosch et al.提出,具有动态性,并形成反馈回路。通过将环境共同演化与吸收能力相结合,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做了具体分析。在微观层面上,吸收能力会影响组织知识水平、期望形式和学习方式等。而期望形式的变化会影响企业整合能力以及组织结构,并最终形成吸收能力与学习的双向的螺旋循环。在宏观层面中,吸收能力的结果又会对知识环境产生影响,并带来吸收能力与环境的共同演化。
从不同视角的吸收能力模型中可以看出:第一,吸收能力来源于企业内部,并且是个体吸收能力的发展;其次,外部有价值的新知识是企业吸收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并逐步积累与提升;第三,组织先验知识和经验会形成路径依赖和累积效应,进而影响企业吸收能力。但在吸收能力的内涵、影响因素以及结果变量的研究结论上有很大的不同。大部分的研究者都只能在某一方面对吸收能力进行研究和解释,不仅如此,Cohen和Levinthal的基本模型关注于企业层面的稀缺知识的应用带来的知识应用,而产生的吸收能力是从社会认知视角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在组织学习创新理论提出的概念模型中也侧重于学习的平衡,进而对能力进行开发与利用以获得竞争优势。而动态能力视角的研究也更偏向于知识转化的概念模型。通过案例研究的认知演化观,从宏微观层面上的反馈机制阐述的吸收能力开发与应用。这些主要差别源于模型强调的理论与研究视角、过程阶段的侧重点,而研究本身并没有冲突。有鉴于此,构建如下吸收能力研究的整合模型,如图1所示。
管理因素:共同能力、管理认知/主导逻辑、个体知识开发/知识共享(Dijksterhuis et al.,1999; Kogut & Zander,1992; Lenox & King,2004; Zahra & George,2002)
通过对吸收能力文献的梳理发现,关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中,与组织学习、创新及其他产出的关系比较显著,同时也与组织创造性竞争优势相关。正如Cohen和Levinthal(1990)所提出的一样,吸收能力是无形的,因此其收益也是间接体现的。在促进组织能力发展中,吸收能力通过组织绩效、战略柔性和创新绩效三个方面来提升组织的竞争优势。虽然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中仍有缺点,但通过研究不同的维度、惯例、分析水平、吸收能力的结果以及影响吸收能力的环境因素,为出现的吸收能力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未来研究展望
在过去的20年中,对于吸收能力的研究成为了管理学的研究重点,并着重于组织学习能力、知识传递和使用等相关组织特征的描述。尽管通过大量的文献回顾及分析,厘清了相关概念,但在吸收能力的研究中仍然有很多模糊不清之处,比如吸收能力的性质、在个体行为及相互作用中的微观基础等等。在吸收能力的研究中,仍有以下的研究领域需要拓展和挖掘。
第一,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对于吸收能力的确切定义,以及不同种类知识对其影响。有些学者将吸收能力定义为显性的技术知识,而另外的学者将概念进行了细分,分为潜在的和已经实现的知识吸收。然而,对于知识存量、广度的延伸以及获取方式的研究都非常重要。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明确吸收知识的种类及其性质等。
第二,管理行为以及个体代理人的影响。吸收能力是组织层面对于个体认知、动机、行为以及交互的概念,因此,个体层面的吸收能力是组织层面吸收能力的预测因素。个体的学习行为以及对于培训、教育和知识共享的决策都是组织层面吸收能力的基础。个体因素对于吸收能力的影响过程是对组织层面吸收能力的补充。
第三,微观以及宏观相互作用过程。正如个体行为基础一样,目前的研究很难解释微观决策和吸收能力与组织结果的联系。因此,对于吸收能力组成要素中的个体学习的微观基础,以及组织间层次构念的理解会丰富现有的研究。未来的研究首先解释组织层次吸收能力的起源,然后才能明确吸收能力如何在个体、组织层次的分析上相关。
第四,组织内因素、组织外因素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组织内吸收能力不仅仅依赖于外界环境因素,还在于知识在组织内的传递以及利用。因此,正式组织如何影响吸收能力水平、形成和动态性质也需要进一步探索。而组织间关系会通过外部因素影响组织知识,并且在组织内部传播。社会网络的研究会更明确网络如何通过渠道和沟通而影响吸收能力。
第五,相关知识的重要程度的理解,包括组织记忆、临时问题和组织知识的存量和流量等。现在对于知识存量、流量和广度,以及存储和消退的研究非常少,而知识在组织内能存在多久也并不确定。因此,知识在吸收以后,如何理解重要的知识,并在组织内发挥作用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六,最优吸收能力的测量。影响吸收能力的组织因素很多,但目前的研究并不能够确定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而且开发并利用吸收能力的成本测量方式也需要完善,进而,确定最大化以及最优化的吸收能力方式。
注释:
①Cohen,W.M.,Levinthal,D.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152.
②Cohen,W.M.,Levinthal,D.A.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Economic Journal,1989,99(397):569-596.
③Tsai,W.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Effects of Network Posi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Business Unit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5):996-1004.
④Lane,P.J.,Salk,J.E.,Lyles,M.A.Absorptive Capacity,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12):1139-1161.
⑤Feinberg,S.E.,Gupta,A.K.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the Assignment of R&D Responsibilities to Foreign Subsidiari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25(8/9):823-845.
⑥Lane,P.J.and M.Lubatkin.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8,19:461-477.
⑦Rothaermel,F.T.,Alexandre,M.T.Ambidexterity in Technology Sourcing:The Moderating Role of Absorptive Capacity,Organization Science,2009,20(4):759-780.
⑧Zahra,S.A.,George,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
⑨Rosenkopf,L.,Almeida,P.Overcoming Local Search through Alliances and Mobility,Management Science,2003,49(6):751-766.
⑩Lenox,M.,King,A.Prospects for Developing Absorptive Capacity through Internal Information Provisio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25(4):331-345.
(11)Van den Bosch,F.A.J.,Volberda,H.W.and De Boer,M.Coevolution of Firm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Knowledge Environment: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Organization Science,1999,10(5):551-568.
(12)Phan,P.H.,Peridis,T.Knowledge Creation in Strategic Alliances:Another Look at Organizational Learning,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17(2):201-222.
(13)Tsai,W.Social Structural of Competition within a Multiunit-organization:Coordination,Competition and Intra-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2):179-190.
(14)Liao,J.,Welsch,H.,Stoica,M.Organizational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Responsivenes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Growth Oriented SMEs,Enterpreneu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3,28(1):63-85.
(15)Eriksson,K.,Chetty,S.The Effect of Experience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Foreign Market Knowledge,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3,12(6):673-695.
(16)Kim,C.S.,Inkpen,A.C.Cross-border R&D Alliances,Absorptive Capacity and Technology Learning,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5,11(3):313-329.
(17)Jansen,J.J.P.,Van den Bosch,F.A.J.Volberda,H.W.Managing Potential and 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How Do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Matter?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6):999-1015.
(18)Fosfuri,A.,Tribo,J.A.Exploring the Antecedents of 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ts Impact on Innovative Performa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2008,36(2):173-187.
(19)Lichtenthaler,U.Absorptive Capacity,Environmental Turbulence and the Complementarily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rocesse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9,52(4):822-846.
(20)Szulanski,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Special Issue):27-43.
(21)Gupta,A.K.,Govindarajan,V.Knowledge Flows within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4):473-496.
(22)Lyles,M.A.,Salk,J.E.Knowledge Acquisition from Foreign Parents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in the Hungarian Contex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7,38(1):3-18.
(23)Liu,X.,White,R.S.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Foreign Technology and Domestic Inputs to Innovation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Technovation,1997,17(3):119-125.
(24)Lane,P.J.,Koka,B.R.,Pathak,S.The Reification of Absorptive Capacity:A Critical Review and Rejuvenation of the Construct,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1(4):833-863.
标签:能力模型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研发管理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认知过程论文; 空间维度论文; 动态模型论文; 测量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