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论文_徐俊杰

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论文_徐俊杰

身份证号码:33078119910526XXXX 浙江省金华市 321000

摘要:主体建筑施工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建筑在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的施工特点,对整个施工安全有着明确的要求。建筑本身是一个相对垂直的建筑工程,隐蔽工程较多,且在施工中难度较大,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成为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人为因素影响相对较大,将对施工人员的生命构成威胁。因此,做好建筑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作业。在施工作业中,施工经理和施工人员要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控制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1 建筑主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建设过程中,工程主体结构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功能和质量。近年来,随着建筑规模的增大和建筑功能的多样化,建筑主体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城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建设工程的整体功能和施工质量,建设单位需要做好主体工程的施工,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进行主体工程的施工。建筑物的主要结构主要是建筑地基上方的部门。建筑物的基础部分是建筑物荷载和受力的主要承担者。在施工过程中,既要保证建筑物基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又要保证建筑地基承载整体荷载。建筑工程由建筑基础和建筑主体两部分组成。因此,保证建筑基础和建筑主体的施工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2建筑施工特点的分析

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现代化的步伐。在城市现代化工作中,城市建设是这项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城市建设日趋完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特色建设体系。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土地面积虽然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地面积却相当有限,这给建筑业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在这种社会结构变化和发展的催化下,建筑越来越受到建筑设计师的尊重和青睐。建筑施工虽然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和工业活动,但在本质上与其他商品的生产有很大的区别。建筑施工是一项系统复杂、任务繁重、对细节和连续性完整性要求高的工程。具体来说,也是对施工质量、工艺流程和施工环境要求较高的工作。

建筑的施工不同于低层建筑。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加,对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稳定性和安全性将是建筑的重要标准,因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地基的深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建筑的基础高度不应小于5m,同时由于建筑施工周期长,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因此,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作业中,有必要根据不同的模式进行合理的施工作业。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作业要求进行施工。在特殊的施工作业环境下,充分考虑自然因素对施工作业质量的影响,适当延长工期,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作业质量。同时,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对建筑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认识。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作为建筑管理者,要与时俱进,把有效管理与实际施工相结合,提高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

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易出现的问题

3.1混凝土配比不够科学

水泥的粘度受水灰比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随着水灰比的增大,水泥的流动性也随之增大,粘度越小,粘度越高。建筑结构中水泥用量受结构强度、耐久性、造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旦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强度降低,缺乏足够的耐磨性;水泥用量越大,膨胀越大,容易产生裂缝,严重时会造成结构松动,影响工程质量。

3.2技术质量管理欠缺

目前,一些施工单位为谋取自身利益,盲目赶工期,技术质量管理不及时、不到位、不负责任,使安全风险点相应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施工企业为降低基础材料成本,偷工减料,不按规定操作,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如墙体开裂、坍塌、混凝土结构剪力不足、渗水等现象,这对整个建筑的安全造成了隐患,极易引发不可挽回的悲剧。

4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要点

4.1混凝土工程施工

混凝土和钢材通常是同时使用的。由于安藤忠道清水混凝土设计风格的影响,混凝土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不仅具有实用的结构功能,而且具有装饰性的特点。结合建筑设计要点,安排混凝土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的应用。在混凝土的选择过程中,需要通过试验、模型建立等手段,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能够满足应用的要求。一般来说,预制混凝土的应用较为普遍。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比例和状态,使混凝土凝固后呈现稳定状态。预制混凝土采用一次性浇筑。在浇筑过程中,采用振动器配合相应的振捣频率,可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浇筑速度,防止混凝土移位。

在技术应用中,要注意混凝土的应用现状和配合比。混凝土的配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安定性。优秀的混凝土材料和高含液量的混凝土材料不适合在主体浇筑中应用。在混凝土的设置中,需要注意其状态的稳定性,而施工现场的气候特点也会影响结构施工的稳定性,特别是在较冷的气候条件下,混凝土作为一种材料的应用容易带来不稳定的情况。如凝结速度太慢,影响施工、裂缝及稳定性等。混凝土浇筑施工在结构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在不同的施工阶段,不同的结构如墙、柱等需要使用混凝土作为材料。不仅要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而且要控制混凝土的使用状态。预制混凝土通常有一个运输过程,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这一运输过程的使用时间,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状态的变化。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施工需要具有连续性的特点,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长期中断。混凝土材料在不连续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后期设置容易出现失稳问题。

4.2钢筋工程施工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加固工程的实施可以决定墙体、梁结构和支撑柱的稳定性,是地面施工的关键。混凝土和钢筋的方法可以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在施工中应注意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的质量、钢筋的质量、钢筋与混凝土的混合使用效果。在钢筋的选择上,要检查钢筋的结构形式、尺寸和规格,注意钢筋的标识和保护,避免钢筋在使用中出现应用错误。钢筋相互连接施工时,应考虑钢筋不同部位的差异,并根据钢筋规格灵活选择冷压连接或搭接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当钢筋处于水平应力状态时,可采用冷压连接。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应注意钢筋的长度,避免绑扎过密或过稀。绑扎完成后,应观察钢筋的绑扎情况,为下一步施工做好准备。

结束语

总之,从本质上讲,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本身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混凝土浇筑和钢筋绑扎有许多要求和方法。而且,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情况下,相关人员必须掌握建筑主体结构工程各工序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并积极做好技术管理,确保各方面都能达到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兴武.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探究[J].民营科技,2017(03):140.

[2]黄献柱.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30):42-43.

[3]徐厚龙.浅谈建筑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8(11):95-96.

[4]杨彦国.对建筑工程主体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细处,2017,(12).

[5]刘凤利.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强度检测问题的探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8,(19).

[6]徐昆明.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8,(11).

论文作者:徐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  ;  ;  ;  ;  ;  ;  ;  

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论文_徐俊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