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十分的迅速,城市化建设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城市规划设计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园林设计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风景园林的整个设计内容及设计形式也产生着较大的变化,对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提高城市的建设水平意义重大。因此,立足于这一现实情况,对风景园林在城市规划之中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
关键词:风景园林;现代化城市建设;重要作用
引言
由于社会迅速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和谐,特别是在很多城市之中,园林绿化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促进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园林绿化水平也要不断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通过目前的一些实际情况来看,风景园林施工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所以文章通过一些现状的分析,希望可以为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理出一些好的对策。
1现代园林的产生和发展
1.1现代园林的产生
纵观我国近代园林的发展历史,首次有园林意识来自于鸦片战争时期,随着西方洋务思想的传播,殖民形式的园林开始在中国发展起来,第一座“法国公园”(1908年,又名复兴公园)建立,随后中山公园等结合英法园林风格的建筑开始如雨后春笋在国内城市建立。但是这些都是殖民者私有开放。直到1906年,我国第一座自建的公园在乡绅的资助下实现,主要是建筑类格局,并没有树林、假山、水塘等元素,这也是当时古代最传统的园林建造类型。从此以后,我国出现向大众开放的公共园林。然后改革开放的热潮袭来,国力的提升,园林建造得广泛开展。
1.2现代园林的发展
1950年以前,中国的城市规划理念还不够完善,在发挥园林功能上存在诸多不足。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内生产力大幅提升,人们开始逐渐将生产型产品转化为消费型产品;全球各国的园林发展又出现新的特点,更加重视在规划中体现人文观念,我国也出现了人文主义潮流,城市设计规划也逐渐引入这一理念。由于得到罗皮乌斯、唐纳德等知名专家设计理念的冲击,城市园林发生现代化的重大革新。到了60年代,城市化、工业化的巨大发展,人口密集的增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关心的重点。70年代,环保专家认为应该从保护生态和大自然的角度出发,建立城市林带网,布局园林景点,通过建立一大批公园、景观林、防护林、自然保护区等绿色景观,来形成天然的森林系统网,重视绿色观念。由此,现代园林更加重视城市生态的规划和设计,越来越多地人加入到城市环境主义运动中。步入到90年代,园林规划设计更有了明确的概念,那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
2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2.1土壤预处理工作中的问题
风景园林工程的前期施工主要是对土壤的预处理,风景园林施工会涉及到较多的苗木栽种工程,因此要做好土壤的pH值和肥力的调节,要根据所栽种苗木的生长习性调节土壤的pH值和湿润程度。苗木生长对土壤的状态要求较高,要想保证苗木的成活,必须做好土壤的预处理。与此同时,工程施工人员还要严格按照工程标准进行地面坡度设计,确保地面的平整度和倾斜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如果土壤的水分含量过高,要及时排水,确保土壤状态满足苗木种植要求。
2.2苗木质量的管理问题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必须提高苗木种植成活率,为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提供支持。加强对苗木质量的管理,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工程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易于成活的苗木种类,降低苗木种植的风险,控制工程成本。
2.3后期养护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后期养护工程是风景园林工程中的重要工程,后期养护工作的重点是植物的后期养护,在进行植物的后期养护时,要做好相应的浇水、排水、除草、除虫等工作,为苗木的后期生长提供良好土壤和外界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在实际的风景园林后期养护工作中,部分施工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后期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再加上后期没有及时进行浇水等养护,导致种植的苗木无法存活,大大降低了风景园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同时增加了工程成本。
3风景园林的发展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风景园林建设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包含地理气候、植被绿化,还包含历史文化、建筑设计、美术绘画、民俗风情等方面。因此,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往往受到当地人文思想、古典哲学、礼乐文化等的影响,带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民族艺术的美感。
3.1传统哲学思想对风景园林的影响
古有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国的很多景观园林之所以富有神韵,其重要原因就是融入了许多美丽传说和儒释道思想。从各种建筑、绘画、装饰中展现出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崇尚礼仪、以人为本的精神风貌。儒家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把智慧与仁义寄托于山水,赋予自然山水以人的思想感情,让人在山水间就学到了安身立命、为人处世之道。佛教的思想更多是对宇宙人生的思考,讲究无欲无念,身心自在,注重当下,了无挂碍,因此禅意的风景园林显的空灵清幽。当置身于佛教圣地时,人们可以看山看水,可以学习佛家的慈悲与智慧,可以用心去感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人生境界;彻底抖落劳尘,感受天地万物的祥和与融洽。道家最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老子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便是遵循自然、顺应自然的最高哲学。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是中国园林的核心所在,强调巧妙利用自然环境、自然景物来造园,为我国传统景观园林注入了一股清新脱俗、飘逸洒脱的仙气。
3.2诗词歌赋与风景园林互相融合
壮丽的风景吸引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前来游历观光,让诗人灵感源源不断并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这些诗词歌赋有的描绘赞美祖国山河,有的托物咏志,抒发情怀,使得自然景观、园林成为富有灵性、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名胜,声名远播。著名的古代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探幽寻秘,走遍神州大地,并在《徐霞客游记》中系统记录观察到的人文、地理、动植物等各种现象,生动描绘华夏风景资源,文字优美,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而诗仙李白也是一名资深驴友和摄影师,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些诗句犹如一张张生动的宣传片,让人不用跋山涉水便可身临其境,又让人内心蠢蠢欲动,渴望身临其境而去跋山涉水。
3.3风景园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习近平主席针对生态建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风景园林的建设就是为了保护青山绿水、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风景园林的建设可以改变当地的城市面貌,让山更青、水更绿,从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特色产品的销售,提高居民经济收入。合理建设风景园林有助于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风景园林建设,同时改善当地的人文景观,提高文化内涵,促进经济发展。
结语
总之,现在社会各界的关注点都已经从大力开发求发展转移到了保护环境实现可储蓄发展,各种各样的城市风景园林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着人们的实际生活,作为风景园林的设计者们,一定要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努力为广大人们创造更舒适、更便捷的生活环境,紧跟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崔智慧.浅析风景园林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7):00109.
[2]赵路.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影响研究[J].科研,2016(8):00249.
[3]刘云华.浅析在城市规划中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00129.
[4]武川.浅析风景园林设计的标准[J].城市建筑,2017(2):233.
论文作者:马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园林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苗木论文; 城市论文; 土壤论文; 后期论文; 风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