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库论文,对策论文,图书馆论文,高校论文,机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简称IR),也称机构知识仓储,专指机构或组织在特定范围内收集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和保存,通过开放获取最终达到促进传播和共享目的的知识库。
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兴起,发达国家纷纷开展机构知识库的开发和建设,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机构知识库也逐渐成为学术交流中的必要基础设施。从同外机构知识库建设实践看,机构知识库主要由高校图书馆负责建设与维护,高校图书馆已成为机构知识库建设的重要基地。根据Institutional Archives Registry网站2009年11月提供的数据,目前,世界范围内在该网站上注册的各种学术机构知识库共有1542个。其中机构库数量排在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301个)、英国(152个)、德国(112个)、日本(71个)、巴西(70个)、西班牙(62个)、加拿大(52个)、法国(50个)、意大利(50个)、澳大利亚(48个)和瑞典(35个)。机构知识库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机构知识库建设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体系,在2004年初,国内学者开始将国外机构知识库研究成果引入国内。在ROAR注册的机构知识库有46个,仅占所有机构知识库的2.98%,其中中国内地只有11个,香港占4个,台湾有31个。通过搜索引擎以及对相关网站和研究文献的大面积调查发现,我国目前实际运行的机构知识库有30个左右,比较成功的机构知识库主要是台湾中正大学图书馆的台湾史知识库、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智慧藏知识库、香港圣约翰科技大学的机构典藏知识库、奇迹文库、中国农业大学知识库、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北京科技大学物理预印本库、浙江大学的浙大文库、香港科技大学的机构知识库、香港中文大学的机构知识库等。但是,结合国外机构知识库的发展态势,可以预见,机构知识库建设将成为高校、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机构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而且各机构知识库之间的联盟将越来越紧密。本文结合国内外实际情况,探讨我国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与对策。
1 我国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对开放存取和机构知识库认识度低
2003年12月29日,我国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代表中国科学家签署了《柏林宣言》,2004年5月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任陈宜瑜代表各自机构签署了《柏林宣言》,表明了中国科学界和科研资助机构支持开放获取的原则立场。《柏林宣言》的签署为开放运动在我国发展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同时也有利于改变多年来的传统出版模式和学术交流模式。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只有5个开放存取知识库,即奇迹文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教育部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arXiv中国镜像、香港科技大学科研成果全文仓储,且其影响力都较小,尚缺乏相应政策支持。中国科学院曾苏和马建霞等学者以中国科学院部分研究所、国内部分高校的科研人员、图书信息人员、决策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针对不同角色人员对机构知识库的认知和需求差异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科研人员和图书信息人员对机构知识库的认知程度整体相当,各有70%以上人员从未听说或使用过机构知识库[1]。这项调查表明目前作为我国学术交流集中之地的高等院校,科研工作者对开放获取的认识还很滞后。若不能解决开放存取问题,就不能使机构知识库真正发挥学术资源传播与共享渠道的作用。
1.2 高校图书馆经费短缺
机构知识库建设是一项需要获得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的长期而艰巨的工程。要使机构知识库长期存在并发展壮大,就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基础。机构知识库的建设规划、用户培训、元数据的建立、内容的更新、软件的升级、系统的维护等都需要资金的支持。由于机构知识库提供开放获取服务,每一个用户可得到机构知识库资源,而不收取额外的费用。这就使得高校在建设机构知识库时所需的经费来源单一,大部分来自国家和机构的投资,经常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学术机构逐渐认识到机构知识库经费预算与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对经费加以控制,如DSpace邀请图书馆馆员参与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依靠他们已有的相关专业基础进行用户培训、资源建设等工作,以降低成本。这种状况可能导致决策者对机构知识库信任值和支持度的降低、部分工作无法按计划进行等问题,给机构知识库的平稳发展及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及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与管理体系加以研究探索。而且,机构知识库是一个新生事物,有必要维持机构知识库数据的长期保存与可获得性,目前还尚无适宜的经济模式去支持其运作。由于资金短缺,我国的机构知识库建设面临中途停止、内容更新慢、软件无法升级等问题,并导致与国外机构知识库建设进程的差距越拉越大。
另外,在理论层面,虽然已有国家社科基金委员会对电子预印本和机构知识库建设给予了一定的资助,但是对于实际层面而言,尚无任何国家层面的基金资助委员会或其他资助委员会给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划拨专项经费。然而在国外,例如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都有大型的国家项目,支持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和相关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因此,对于我国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打开机构知识库建设局面。
1.3 缺乏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导
建设机构知识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Westrienen和LYnch[2]对13个国家的机构知识库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仅德国、挪威、芬兰、法国、意大利、荷兰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制定了机构知识库的相关政策,而更多的国家和高等教育机构则以报告、宣言、指导性的政策及举办相关活动来支持机构知识库的发展。此外,通过《柏林宣言》等类似的文件也宣告了各国发展机构知识库的共同行动。如今,制定建设机构知识库的相关政策已成为各国的重点,其中,国家和机构所采取的开放存取战略和政策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一方面,由于信息资源公共政策水平还比较低,效率也比较差,另一方面,我国机构知识库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内陆在ROAR网站注册的机构知识库仅有11个。与国外机构知识库建设情况相比,我国还没有制定机构知识库建设的相关政策。由于缺乏实施开放获取、建设机构知识库的政策指导,直接影响到机构知识库建设的规范性、系统性,进而影响到机构知识库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1.4 获取资源内容困难
机构知识库的核心是储藏在其中的数字资源。加拿大学者ShearerK[3]认为“(资源提供者的)输入行为和机构知识库的利用率是决定机构知识库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据美国网络信息联盟发布的调查报告,高校员工向机构知识库提交信息资源困难是制约机构知识库发展的关键因素。美国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理事会(The Council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简称CLIR)于2007年初发布了美国大学机构知识库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指出:“正在试验和实施的机构知识库都很小,大约80%正在试验的与大约50%正在实施的机构知识库,数据存储量不足1000份。在数据存储量超过5000份的机构知识库中,属于试验类型和属于实施类型的机构知识库仅占8.3%和19.4%”[4]。在另一项关于网络知识库的研究中,Ware挑选了全球45家机构知识库网站,发现每个档案袋中的文件平均数刚好是1256件,其中大部分是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或者是技术报告和论文手稿[5]。
根据机构知识库注册网站ROAR提供的有关数据(检索时间:2009年5月29日),对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4个国家的机构知识库中内容存储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美国机构知识库存储量在10万条以上的有12个,仅占总量的4.5%,而其他3个国家的机构知识库没有一个达到该存储量。另外,从表1还可看出,在4个国家中,大部分机构知识库存储量集中在NIR<0.1万条区间,他们分别占到总数的56.5%,54.7%,55.1%,58.3%。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机构知识库在资源获取和内容更新方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由此可见,资源获取问题、资源内容更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与发展的瓶颈。
表1 机构知识库存储量
2 我国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建设发展对策
2.1 宣传机构知识库利益,推广机构知识库服务
从服务角度看,机构知识库实质上是提供机构内成员数字化智力成果开放获取的服务。因此,机构知识库与其他任何一种新的服务一样,在最初,必须积极采取各种方法宣传和推广机构知识库的利益。宣传推广机构知识库利益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6]。
(1)自顶向下宣传推广方法。自顶向下宣传是协调激励机构高层管理者的一种必要方法。我国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如果想取得规模化发展,必须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而资金来源取决于机构高层管理者对机构知识库的认识。因此,可将高校校长、学校董事会成员、主任等作为首要宣传推广对象,举行机构知识库建设发展论证会,通过成功案例演示说明机构知识库可能带来的利益,激发机构高层管理者对机构知识库的认同,成立机构知识库建设发展委员会,制定机构知识库短期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协调机构对机构知识库建设发展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同时,作为学者以及教学科研成果作者的机构高层管理者,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引导鼓励机构其他成员向机构知识库自存储教学与研究成果。
(2)自底向上宣传推广方法。自底向上宣传也是协调激励机构成员必须采用的一种方法。机构管理者从上层支持,机构成员就可以作为机构的一分子从基础层支持。机构知识库自底向上宣传推广方法可以包括:由机构知识库负责人组织面向机构成员的机构知识库利益宣讲会、座谈会与报告会;在学校主页以及图书馆主页上进行开放获取意识与机构知识库利益宣传;印发宣传手册、日常用户培训、文献检索课程或专题讲座,介绍和推广机构知识库,引导科研人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机构知识库中存档,鼓励研究人员积极利用机构知识库的资源;以每个学科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以及拥有丰富研究成果的优秀学者为切入点,将其列为重点宣传发展对象,然后以这些学科带头人与优秀学者为榜样,号召其他学者响应学习;以具有自存储经验的学者为切入点,因为这些学者可以更容易接受机构知识库理念与利益,进而激励其他学者通过自存储行为向机构知识库提交教学与研究成果。通常,可采用上述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适合本单位的机构知识库。
2.2 加大国家政策支持,拓宽经费来源
国家政策支持是我国机构知识库建设发展最需要的推动力之一。机构知识库建设和成长环境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政策制定及执行属于图书馆行政行为,必须配合国家行政程序法相关规定依法执行。
Karen和Soo[7]对美国的机构知识库财务经费做过一项调查,美国85%的机构知识库是由科研机构的图书馆负责构建和管理的,其经费主要由图书馆提供。但图书馆的经费原本就很有限,而由于机构知识库的构建、维护、管理费用不断增加,给图书馆带来巨大的压力,一些科研机构由于得不到足够的经费支持,放弃了构建机构知识库的计划。制约高校机构知识库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其中主要是经费不足。目前高校图书馆经费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但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其再投入较多的资金支持图书馆或其他相关机构建立知识库确实存在困难。但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机构知识库的发展,促进科学信息快速传播与创新,国家更应该进行宏观政策性引导,大力支持我国机构知识库的建设。
为拓展自己的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高校和高校图书馆可以拓宽经费渠道来筹集资金。由于图书馆是社会性的公益事业,高校可通过建立高校图书馆基金会的方式,接受基金的捐赠来筹集资金[8]。基金会是扩大资金来源最稳妥、最可靠的形式。成立图书馆基金会是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图书馆获得经费的一个重要渠道,例如,1994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基金会成立,基金会通过会员制、无偿捐助和赞助等方式募集资金。另外,我国还可借鉴国外项目资助委员会的经验,获得经费支持,例如,英国的JISC,联合一些大型科研资助委员会,资助某些具有典型性代表的机构知识库的建设。
对于图书馆自身来说,为提高学校对图书馆的拨款,需要通过大力宣传图书馆的重要作用,作好切实可行的规划与预算比例,尽最大努力获取学校主管部门的认可和经费支持。
2.3 制定强制性自存储政策
自存储知识库的建立能有效地提高知识库的积累速度和利用效果。Swan等对美国强制性自存储和自愿自存储的开放获取优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1至2年内,如果没有强制性要求,机构知识库自愿自存储的论文数量只有15%,但对于强制要求的存储,这一数量可达100%。Swan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机构知识库建设初期,采取强制存储措施,能够有效保证机构知识库文献资源的收录。目前,国外许多资金委员会、理事会等已采取强制性自存储政策。例如,英国研究委员会(RCUK)的8个委员会中已有4个委员会采取了强制自存储措施。欧洲委员会也正在考虑强制实施自存储的建议。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SNF)强制实施GOA(Green Open Access)自存储,宣布实施强制性自存储政策。这已是瑞士的第二项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这些自存储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机构知识库的发展。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于2005年5月实施“关于加强开放获取NIH资助的研究成果形成的档案资料的最终政策”,要求凡是NIH资助的科研项目,其成果必须在公开发表6个月后,提交给NIH的PubMed Central,免费供公众使用。
在国外那些制定有强制性自存储政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中,科研人员的自存储积极性较高。由英国JISC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9]:81%的调查对象会遵守所在机构的强制性自存储政策,13%的调查对象表示虽然有点不情愿,但还是会遵守,仅有5%的调查对象持反对意见。
目前,我国在宏观层面上对强制性存储政策缺乏指导性政策支持,加之学者对开放存取的认识度低,以及出版机构为了在版权上赢取更多利益而不愿把版权转让给知识库,导致只有小比例的学术成果通过自愿自存储而实现。自存储现象的缓慢,极大地影响了机构知识库建设的进程和实际利用。为应对这种状况,我国在建立机构知识库时,同样也需要制订相应的强制性自存储政策,以保证机构知识库收集内容的完整性。作为国内最具权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教育部项目基金会以及其他各级政府资助委员会应制订强制性自存储政策,要求受其资助的科学研究成果纳入到公开获取的机构知识库中。对于学校和机构主体部门,则需要求职工和学生将其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等资料存储到机构知识库中。明确表述基金会的态度与立场,要求受其资助的科学研究成果纳入到公开获取的机构知识库之中。
2.4 妥善处理知识产权问题
在建设和使用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的过程中,知识产权问题不仅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且也是制约机构知识库发展的瓶颈之一。机构知识库建设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机构知识库软件和机构知识库资源内容[10],的知识产权问题。
为了推进开放存取运动和丰富机构知识库内容资源,国家、机构和作者三者之间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妥善协商好版权问题。对于国家而言,应该从立法角度完善与科学信息相关的法律制度,例如,国家著作权法,给予机构、学者更宽松、自由的学术交流和共享空间。同时,国家也应该给予出版商一定的经济补偿,使出版商和用户在保障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参与机构知识库建设。对于机构知识库单位来说,机构知识库在获取作品(包括提交者上交的作品和自存档作品)时,要与作者签署版权许可协议,这样的协议可以帮助提交者和机构知识库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避免责任不清带来的各种潜在问题[11]。对于作者个人来讲,应该积极主动提交成果到其机构知识库,并与机构知识库主体机构签署版权许可协议。作者在提交作品时可与出版商协商,尝试修改版权协议,以允许作者将作品存储到机构知识库或自己的主页上。
2.5 整合机构知识库与图书馆数字资源
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类型包括图书、期刊、资料、音视频、数据库、光盘、网站、网页等。服务方式也拓展到诸如信息发布与交流、虚拟参考咨询、网上书店、网上培训和专题学习、音视频在线等服务项目。而机构知识库是全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学习成果的信息资源的集合系统。为了促进机构知识库的有效利用和传播,图书馆应该把机构知识库纳入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中,对其进行系统化整合。馆藏资源的机构知识库与数字图书馆系统的整合服务模式包括:基于OPAC系统的整合、基于数字资源导航系统的整合、界面检索系统的整合[12]、建立开放机构知识库导航服务平台以及实现与Google等搜索引擎的整合服务。
收稿日期:2010-01-24
标签:机构知识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