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对商业银行营销模式转变的影响论文_赵连凤

“大数据”对商业银行营销模式转变的影响论文_赵连凤

赵连凤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工商银行 黑龙江七台河 1546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信息化数据彻底改变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相比传统模式的“缺”“杂”“慢”,在大数据库中,大量的信息在专业技术处理下,演变成商业核心竞争,谁能先获得大数据带来的信息便利,便能够抢占市场先机,把握市场动态走向和产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的信息科技的进步,和消费市场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成为企业发展新型营销模式的源动力。随着营销模式的转型,应用“大数据”可提升商业银行的信息流量,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今后“大数据”的运用及信息的支配,将成为推动商业银行快速转型的核心力量。

关键词:分析与研究;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营销模式;大数据;精准营销

一、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传统营销模式的不足愈加明显

在多年实际工作中,商业银行的营销模式逐渐趋于成熟,在群集营销、组合营销等方面取得极大的成就。伴随大数据的推动及互联网金融快速推进,在该条件下,银行传统运行模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足之处愈加明显。信息的不对称不完善、传统运营模式成本高、面对市场商机反应不敏锐等方面尤为突出。在互联网金融新趋势的引导下,商业银行若不进行体制改革,对于客户群体的分类不明确,必然产生严重影响。若想防止多年经营的客户流失,银行运行能力降低等一系列问题,那么银行必须做出改变,从转型开始,以全新模式运营,开发新型产品来吸引客户,让客户体验到快捷、便利、安全的服务,结合互联网,引进新产品,把控新方向,在日益高效、多变、迅速的互联网经济大环境中发挥优势,稳步生存。

二、利用大数据,商业银行具有先天优势

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各个商业银行都拥有更丰富的客户资料,对收集信息、整合资料的能力相对完善,具备一条较为成熟的工作链。当前环境下,各银行间对大数据的认知较为明确,积极推进对其研究,早日完成营销模式转型。现如今,已经有部分银行,开始结合电子商务范畴,逐步完善在线客服服务以及语音信息的收集等等,尝试通过第三方平台来为客户信息的采集提供更大的帮助,据调查,目前大部分银行所拥有的客户视图较为成熟,并且在大数据技术的利用上面,也逐渐趋于完善。银行业务营销在大数据背景下正在快速转型。

三、大数据环境下银行传统营销模式的转变

3.1营销中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正逐步被打破

传统的商业模式信息来源斑驳繁杂,手段相对落后,信息流通速度缓慢,满足不了信息的对等性和及时性。所谓的对等性也称不对称性,也就是说当市场和客户需求发展在新阶段,而银行所得到的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信息接收还停滞在上一阶段客户的需求。这样就导致商业银行的信息流通滞缓,不利于发掘和把握发展的新潜力新方向,不能综合多维的考虑市场的新行情和客户的新需求。若合理运用大数据,将更好地解决商业银行与客户间的问题,为商业银行发展提供许多新的方向,解决一些不对称问题,从而打通连接客户与商业银行间的沟通桥梁,为商业银行转型提供新型模式。首先,在掌握第一手客户资源时,先考虑从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出发,结合信息技术,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使得今后开展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其次,在收集客户信息时,可以构建立体的结构框架,对其消费习惯、交易范畴、性格偏好、信用资质等一系列凸显客户行为数据的资料进行整合,全面多维掌握客户信息,通过对客户的分析,在今后业务操作中,可为客户推荐符合自身要求的产品,构建完整的客户视图。

3.2从粗放营销向精准营销转变

在传统营销模式上,商业银行属于粗放形式,主要通过传统媒介来宣传,更依赖口碑宣传,想大范围的覆盖于用户,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大数据的推广,传统营销的粗放将被淘汰,现阶段,精准的运行模式更符合当下的趋势,通过对大数据内的数据筛选,精准的提炼出需要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全面的了解客户的喜好,客户进行分类划分,针对性接触客户,满足客户口味,推荐金融产品,实现高效的工作模式。

3.3从面对面营销向远程营销转变

在当前科技发展迅速,大数据化的时代,社会趋向网络化及虚拟化发展,信息的交流更为快捷,客户更希望通过网络来了解产品。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营销手段将与当下环境呼应,逐步形成远程化、集中化的营销形式。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已经有部分银行的远程中心逐步扩大其业务范畴,实现远程服务,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圈,打造便捷服务,对传统的销售模式进行补充。与传统网点进行比较,远程直销的优势更为突出,符合当下趋势,可全方位直观的展现高精准、高效率及低成本的运营模式,依据客户需求搭建数字营销平台。

3.4产生了全新的沟通渠道和营销手段

在大数据推动下,可通过对内外部数据的整合,结合网络数据、移动数据,从而获得更加完整的视图,使得客户关系管理更为高效。通过建设社交网络平台,建立银行与客户的沟通渠道,丰富产品宣传模式。随着科技发展迅速,使得互联网金融趋于成熟,结合手机客户端的推广,尝试搭建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开辟新型销售渠道,可通过对现阶段较为成熟的第三方社交平台合作,开通属于企业的公众号、微博等,扩大营销渠道,拉近与客户间的距离,更好的了解客户的需求。这里以工商银行“融e联”为例,“融e联”是工商银行自主研发,向个人客户提供移动金融服务的手机客户端软件,客户不仅可以向客户经理及其他联系人发送图文消息,还能办理转账汇款、购买理财产品等业务,满足客户信息交流、业务办理等多种需求。“融e联”作为工商银行的线上App,定向把控市场需求,实现了银行服务的定向化、多维化、全面化,为客户提供满意的金融服务,及时掌握信息的变化和流通,建立与客户直接“一对一”的沟通桥梁,满足客户“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需求。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精准的定位和产品投放相对粗放型的传统模式具有跨时代的重大意义。

3.5商业银行通过跨界业务和数据扩展营销商机

合作,实现共赢。随着企业的发展,各银行可尝试跨界业务,结合电子商务知识,推出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如工行的“融e购”、如农行的“e农管家”、交行的“交博汇”。相对传统的“你取钱再去别处购买”到“直接在我这里购买”大数据时代的跨界电子商务的运营成本降低,营销收入提高,增加商业银行的收益,丰富了客户信息的收集,拓展了商机的发掘,为商业银行在金融界的竞争力增添砝码。

3.6营销小微客户成为可能

通过对大数据信息的把控审时度势,针对以往主要以中微企业及以上客户为主的客户群体,当下创业的新青年较多,结合当下趋势,可适当开拓小微企业,为新兴企业开通平台。例如阿里小微,业务主要涉及支付、小贷、保险、担保等领域。商业银行通过较低客户门槛,运用商业银行的硬件先天优势,可仿照专做小贷的平台,构建自己的小贷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小微企业实现物种多样化,更为无数小企业及消费个体提供资金、担保等所需服务,支持他们生存与发展。与此之外,大数据同样也可了解到客户的信誉记录,不仅为商业银行发展客户时提供传统数据无法取证的内容,更为今后发展趋于安全、稳定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如今在数据时代的推动下,数据不仅仅是一个字符、一个数字而已,早已成为一种含括大量信息资源的资产,在对银行业务分析中起到关键作用,现阶段,只有抓住机遇,再结合“大数据”技术,才能真正将其发展成为核心竞争力,进而帮助商业银行完美转型。

参考文献:

[1]黄莉莎.大数据助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与风险管理创新[J].经济师,2018(11)

[2]陈春安.零售大数据在商业银行的应用分析[J].西南财经大学.2016

论文作者:赵连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  ;  ;  ;  ;  ;  ;  ;  

“大数据”对商业银行营销模式转变的影响论文_赵连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