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探讨论文_姜琳,谷小敏,邢雪,徐春爽

大庆龙南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 要】目的 对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患者和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投诉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均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对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以及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工作;存在风险

心内科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所收治的大多为疾病复杂、病程长、病情变化快的患者,在对此类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若稍加不注意,就有造成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投诉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仅会给患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增加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影响心内科的护理质量以及医院的整体形象[1]。因此,加强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58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探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以更好地防范各种风险因素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共58例,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43-79岁,病程病程2-11年,其中冠心病33例,心率失常12例,心脏病13例。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9例患者均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29例患者均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的是常规护理管理,而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的是心内科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管理:(1)加强健康宣教。在患者入住医院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对护理常识进行教育,比如讲座、宣传栏等等,让患者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有所了解,同时对发病机理有所掌握。医生和护理应当主动为患者解答疑问,对医院的环境以及设施予以介绍。(2)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参加培训,提高其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风险管理的知识,同时提高相应的护理意识,树立风险意识。同时还应当鼓励护理人员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有效提高其业务水平,保证其护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加强器械及药物安全管理正确使用医疗器械,需要护理人员研究,掌握医疗器的使用方法,并把握注意事项。新药物使用过程中,还应当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4)病区环境管理针对患者的主要活动区域,应当设置相应的防滑、防跌倒措施,早晨做好检查工作,同时对病房病床等进行检查,确保床档以及脚刹都已经固定好,并保证患者的日用物品在指定的位置,从细节出发,积极做好护理工作,有效防控风险。

1.3 观察指标

翻阅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投诉情况。翻阅自行设计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并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对比情况见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的是心内科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方法为:结合调查结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心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对该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1)风险因素:①患者及家属:心内科收治的大多为疾病复杂、病程长、病情变化快的患者,且不少患者都年龄偏大,同时伴有慢性病,这些都使护理管理风险有增加的可能性。此外,由于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危害以及治疗方法缺乏正确的认识,或私自外出,或治疗和护理配合度差,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护理管理难度。②护理人员:有的护理人员缺乏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缺乏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尚未对护理风险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加以充分的认识,有时还不能将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和制度落实到位,缺乏识别护理风险因素和控制护理风险因素的能力,这些都会为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埋下隐患。③医疗器械、设备及药物:在心内科护理中不正确地使用医疗器械、设备和药物,如药物剂量把握不准确、药物适应证和禁忌症把握不准确等,都有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再加上有的医疗器械、设备和药物本身的安全性有待提高,这些都会大大增加心内科护理管理风险[2]。④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有的管理者缺乏对护理人员落实各项护理操作规程以及相关制度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样也会影响心内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2)防范措施:①增加和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和心内科患者的沟通、交流,通过耐心的指导、用心的呵护、无微不至的关怀、娴熟的操作来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和配合,利于他们更好地接受护士向其传授的护理风险防范知识,增强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②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培训和心内科业务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意识和护理工作责任心,督促其不断提高护理操作水平,认真评估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善于采用有效的措施防范各种护理风险。③加强对心内科医疗器械、设备及药物的管理:护理人员对最新的心内科医疗器械、设备及药物的使用方法等加以详细的掌握,并在护理工作中科学、规范地使用,避免因不规范使用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派专人定期检查器械和设备的性能以及药物的有效期等。④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要求护理人员将心内科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落实到位,严格执行风险呈报、风险告知等护理管理制度,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

结合上述论述和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加强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对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以及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艳,张凤.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实施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7):161-162.

[2]王金波.基础护理操作规范化管理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8):82-83.

论文作者:姜琳,谷小敏,邢雪,徐春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探讨论文_姜琳,谷小敏,邢雪,徐春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