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朴素辩证法之中的人生哲学论文

老子朴素辩证法之中的人生哲学

李明岳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 老子在对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观察之中提炼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其系统化的的人生哲学体系,本文旨在利用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具体从“道”的老子人生哲学思想基础、“无为”的人生态度以及“为而不争”的处世方法具体分析老子的人生哲学,并且详细地讨论了老子人生哲学思想的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对于当代的启示。

关键词: 老子;辩证法;人生哲学;无为;为而不争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先秦时期活跃的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学说显现出与先秦诸子学说迥然不同的姿态,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八佾舞于庭”的乱世,老子认为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瞬息万变的,唯有“道”才是永恒不变的,因此,老子认为应当以“道”为源头,用辩证的思想去看待它们,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化、体系化的朴素辩证法,道为天地天地万物的本原,是世间万物赖以存在的依据,毫无疑问,老子的人生观也是以道的理论体系为基础建立的,他认为人生应当依道而行,遵循“法无为”、“道自然”的人生态度与处世方法,并由此建立了他的人生观,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人生哲学体系。虽然《老子》一书中仅五千余字,但它蕴含了独特而深刻的思想、早期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和极富启发性的人生体验。本文旨在运用老子的朴素辩证法从多个维度去分析老子的人生哲学思想。

一、老子人生哲学的思想基础——道

“道”是老子人生哲学的基础,也是《道德经》中出现最多的文字,老子所有的哲学理论都是围绕着道展开的,“道”是不断变化的,是流变的,不变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并且“道”在不同维度上具有不同的含义,在《道德经》当中,每一章的“道”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它是无形的,更是具有无穷无尽的妙用,下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老子的“道”

第一个方面,是本源之“道”,在《老子》中写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一段论述就是老子对于“道”的深刻表述,他认为,道是无形的,是无法运用观能所体会到的,没有任何外在特征可以把握,是永恒不变的,是流动于天地之间循环往复的,是不会灭亡的,是天地的来源。在此基础上老子又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本源之道的另一段阐述,从这里我们所讲述的一、二、三并不是单一的数字概念,而是不断分裂的、不断融合的,一与多相互转化,万象又归于一,从而使道长久的存在于世间,根据《淮南子》的解释,一为道,二为阴阳,三为阴阳合二为一,三即为和谐,万象归一,不断分裂又不断融合,因此世间万物在产生与消亡之间绵延不绝,老子之道就是顺应天地万物其自然本性,道就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万物依附着道而产生,涵养万物,万物又因道而消亡。

第二个方面,是道德之“道”,道德即为一种社会规范或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在意识和社会生活之中所遵循的“超我”性力量,老子认为道德是人之道德,是蕴含于人自身之中内在属性,人只有顺应“道”才能具备真正的德性,老子对于道德具有“与善仁”的要求,他认为“与善仁”是道德的外显形式,道德蕴含于道之中,并且被道的规律所掌控。在德育层面上,老子主张应当从人的内在本性上唤起人的良知,力图对于人内在道德本性的建构,并非从外在层面对于人进行教化,老子曾讲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里的不言是指不胡乱做出指示,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行为做出引导,行无言之教,从而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良好道德教化。

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和骨水泥注射量。观察术中术后有无脊髓神经功能损害、肺栓塞,术后有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11],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12]以及 WHO 疼痛缓解判定标准[13]评价临床效果。

第三个方面,是规律之“道”,《老子》中写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地万物皆由阴阳相生,是由矛盾的两个方面构成的。万物都是相互依存,不是片面的孤立的。从老子的第二章来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善与恶、美与丑、有与无、上等与下等、长与短这些都是相对的,是彼此依存的,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如果一方灭亡,另一方亦不会存在,这就是老子朴素辩证法当中“有无相生”的矛盾规律,并且道即是万物运动的规律,认识问题是应当回归事物本身,更应顺应道的规律行事,做到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无为”是道的基本规律与准则,老子的人生观,在此基础上建立的。

二、老子“无为”的人生态度

⑥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老子通过对天地自然、人类社会的细致观察,清晰地认识到了人世间的物欲、贪欲以及对于名利的追求和纷扰的世事都是对于人主体性思维的干扰,导致人的智慧被埋没,从而人的道德本性泯灭,甚至威胁到了人的生命。因此,他教导世人应当学习、遵循“法自然”、“为无为”的处世方法,《老子》的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当然,老子说的“无为”同样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要求人们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来指导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探寻顺应自然、顺应道的方法,在遵循世间万物产生、运行、发展的规律基础上有所作为,但不要强作妄为,不妄自而为。冯友兰说:“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它只是要为得少些,不要违反自然的任意去为。”冯友兰对于“为”与“无为”这一概念观点,得到陈鼓应的肯定,陈鼓应认为,“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的意思。”,由此可见,“无为”作为老子人生哲学的思想内核和方法论原则,是源于他对“有”和“无”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虽然,这样的“无为”思想从表面上所显现的似乎是一种消极状态,但其本质上的真正的内涵却是不安于消极的“有为”思想,实则更是为了实现“无不为”的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

三、老子“为而不争”的处世方式

②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取虚即是以虚求实,世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皆不是绝对的,《老子》第五章中曾指出:“天地之间其犹聚莽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因为天地之间存在着无限广阔的虚空,因此天地才能包容万物,任由万物自由生育发展。自然即是人类生存的法则,因此,老子主张人应当也应具备“大盈若盅”之美德,做到“虚其心”、“致虚极”,虚怀若谷。这样就能拥有广阔的胸怀包容世间万物,从而呈现出人无弃人、物无弃无的和谐社会景象,也唯有如此,才能“通人而达物”,“其用不穷”。由此看出,老子取虚这一处世方法中包含着抱虚求实、利人利己的价值观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于谦下,谦下即为以退为进,老子曾辩证的以“为天下谷”、“为天下溪”等比喻来论证“知其雄,守其雌”、“知其黑,守其白”、“知其荣,守其辱”的谦下的处世方法,他特别称赞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高尚品格,认为这样的处世方式是接近于“道”的,老子在第二十四章中辩证的指出了:“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认为在处世的时候,应当认识到“道”的规律,依据规律办事,人如果想要有所作为,应当知晓“过而不及”的辩证思想,在说话、办事、待人的过程中应当坚持“谦下”的处世方法。“守柔”、“取虚”、“谦下”三个方面无一不显现出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更体现出了以无为胜有为,为而不争的处世方法论。

在市、县有关林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大力帮助下,采取核桃的栽植及抚育技术现场培训。几年来共培训核桃种植户163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800多份,技术咨询2500多人次,进行现场指导200多次。为增加林果产业的科技到位率,实现林业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老子人生哲学的重要历史地位与当代启示

在老子辩证的人生哲学的思想中,给予了人们许多在现实世界的思想理论指导。老子的这种人生哲理,不仅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生活中也有重要的作用。这样的观点可以从两方面来论证:一是对于“身外之物”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身外之物”是指名利、金钱等自身之外的东西,这些东西既不能随人生的开始而带来,也不能随人生的结束而带走,因此把它称为身外之物,用以表示对名利、金钱的轻蔑之意,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也把“不追求名,不追求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样的“为而不争”的思想观点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但是,他们实际上并不能摆脱对于身外之物的执着追求,每当人们失败后,我们经常性地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名利只不过是身外之物罢了。”,这样的思想观点会使失败者在心灵上得到平衡和慰藉,起到安慰、治愈的作用,从而把人们从失败所带来的痛苦之中解脱出来。二是淡化过于强烈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自古以来,为了“仁义”而牺牲的人比比皆是,在今天,观察一下现实社会,在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消费文化”,而这样的思想是源于人们的欲望,形成了“人人为己”功利主义思想,从而导致了的不良社会风气,阻碍社会发展,人们常常依据老子的人生哲学,淡化功利主义的思想欲望,把自己从“名缰利索”中解脱出来,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提升至自己的道德修养,帮助社会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维护社会秩序,对当代社会具有深刻的影响,并且老子的人生哲学思想已经内化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①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综上所述,老子的人生哲学之中无一不蕴含着其深刻的辩证法思想,老子“道”的具体内涵和运行规律,无为的人生态度与为而不争的处世方法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探究的,我们应当认真的学习老子的哲学思想,不断地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生活中将老子辩证的人生智慧运用到人际交往、保健养生、心灵治愈等多个领域,从而启发世人、帮助个人成长、改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使国家安定和谐。老子辩证的人生智慧即是在千年以后的今天,仍然具有熠熠生辉的重要作用。

孟子的自信并非某种精神自慰,而是来自这样一种信念:得民心者得天下,历史的发展必将是以民心、民意的实现为目的,故政治必须符合人性。只有符合人性、维护人的尊严的政治,才是最有前途的政治。这就决定了王道必定战胜霸道,仁义必定战胜强权。人类政治最终必定回到仁政和王道上来,我的时代尚未到来,若到来,必定是仁政、王道的时代。

[ 注 释 ]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既要保持人的生存发展和追求名利的欲望,推动社会的前进,又要以“无为”、“为而不争”的观念来淡化过于强烈的名利意识,以缓解由于利益冲突和权利之争而尖锐的人际关系,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调节人的生活节奏,保持个体生命的心理平衡。否则,由权、利之争就会导致许多历史悲剧。老子“无为”、“为而不争”的价值观念,在现代文明进程中,至少可以起到一种调节的作用,为某些淡化名利、金钱的人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一些人提供一种可以自我保护的方法。

对120℃环境友好型钻井液的重金属、石油类、生物降解性和生物毒性等的环评结果见表9。从表9可看出,钻井液重金属和石油类远小于标准要求,生物降解度为25.7%,属于极易降解物质。环境友好型钻井液糠虾毒性实验结果为40.6×104 mg/L,优于一级标准3×104 mg/L,体系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

老子的“为而不争”思想,是老子对于处世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老子的为而不争具体体现为守柔、取虚、谦下的三个方面,老子以其朴素的辩证思想,预见了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事物是遵循着由强到弱,再从由盛到衰的规律不断变化着的,在这个演变过程中,老子看到了柔弱的力量,在事物的发展过程的趋势之中,守柔即是“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这里的柔弱并不是指衰弱的状态,事物虽然在此时处于弱小的状态,但它却处于上升的、具有朝气的阶段,因此,柔弱的事物更加有张力与弹性,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它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且具有更为顽强的生命力。因而,弱小只是暂时的,他只是为了沉淀、积蓄,到了一定的时机则会转化为强大。“刚强”虽然目前力量是强大的,但是却昭示着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定会经历由盛而衰的发展趋势。老子以自然界的现象来论证这个观点,“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人如草木,必定会经历生与死,顽固僵化必定会迎接死亡,然而,想要得到长久的生存唯有灵动变通,辩证的看待事物,遵循“道”的规律。“处弱贵柔”的哲学思想在另一个方面承载着老子“微明”的策略思想,是指使用柔弱的力量来对抗刚性的力量,从而达到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并取得胜利。所以,在“微明”的理论基础上,柔并不是等同于弱,只是一种策略和战术罢了;刚也不代表着强,强行以硬碰硬只能加速自身的灭亡。

④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③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岗位职责分工不合理,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不规范,可能导致科研经费违规使用或舞弊风险。例如,缺乏规范的监督机制,或者说监督制度不完整,经办人员权力过大,不受约束;缺乏预算调整制度;采购流程不够规范,存在虚假采购甚至舞弊的风险。

⑤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从古至今,中外教育家都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而创造一个怎样的环境,才能使儿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且成功达到满意的程度呢?“惟有爱才是使成人接近儿童和理解儿童的力量”,因此营造自由、民主、温暖的家庭环境对呵护美好纯洁的心灵至关重要。其次,儿童周围的环境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通过观察掌握儿童的关键期,积极提供他们发展需要的事物。让儿童热爱自己所处的环境,身心得到自由愉快的发展。

不妄自而为,是老子“无为”人生态度的重要观点,老子曾言:“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简言之,就是指如果人们能够都达到不妄自而为要求,那么这个人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对于统治者、管理者必须将人民的安居乐业视为治理人民的主要目的,如果治理者经常以政事为原因对百姓造成困扰,那么统治者就失去了其本身统治人民的意义,对于老子的这句话,我们不能从单纯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其内涵,这里的无为并不指的是不作为,而是为了警醒世人应当按照“道”的规律去万事万物,如果违背了道的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⑦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⑧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27.

⑨陈鼓应.老子注释及其评价.中华书局,2017:298.

⑩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在网页编排中,视觉设计的色彩、编排、交互等安排的是否合理是构成用户体验良好反馈的前提。从用户的视角出发,熟知用户操作的行为习惯,追求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从而更进一步优化网页编排的视觉设计效果,可以让用户在长时间浏览网站的同时,能够更加高效、便捷、精准地获取所需数据信息,增加用户对网页的体验感。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 参 考 文 献 ]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其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5.(2017.3重印).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林语堂.老子的智慧[M].陕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4]张忆.老子白话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92.9.

[5]余培林.生命的大智慧——老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5.

[6]王少农.说道[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

中图分类号: B2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17-0065-03

标签:;  ;  ;  ;  ;  ;  

老子朴素辩证法之中的人生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