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对焦虑抑郁心理调整的启示_道家论文

道家思想对焦虑抑郁心理调整的启示_道家论文

道家思想对于调治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家论文,焦虑论文,抑郁论文,启示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07)01—0093—(06)

焦虑已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心病”,有人甚至说当代就是一个“焦虑的年代”。焦虑是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事物、情境作出的一种特殊反应,是一种带有烦躁郁闷等不愉快色调的适应行为。当人的生存面临危险或威胁时,焦虑是人们作出的最普通的情绪反应。处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对将来适度的担心和考虑是必要的,适度的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过度焦虑才会成为一种疾病。而且,焦虑症者的焦虑不是来自现实环境中真正存在的实际危险,而是杞人忧天似的虚无空想。

焦虑和抑郁是一对孪生兄妹。抑郁者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悲伤、失望、兴趣下降、无乐趣,心理学家认为,抑郁与焦虑症的临床反应虽然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根源。美国的神经学专家萨波斯基(Robert Sapolsky)指出:“焦虑与抑郁彼此相关,只不过一方处于随时警戒、另一方则处于长期无助的状态。”而这两种看起来似乎相当不同的症状皆与生活压力密切相关,至于压力是引起抑郁还是焦虑,“似乎是由压力期间的长短而定”。[1] 同时,过高的成就目标或过分的争强好胜以及亲人故去、离婚、失业亦是引发焦虑或抑郁症的重要原因。

焦虑和抑郁虽然需要不同的医疗策略,但由于两者在病源上存在一些共同性,在心理调治对策方面有相通性,故我们将两者合而论之。

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是20世纪60年代具有重要影响的心理治疗流派,其主要代表是埃利斯(A.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又称合理情绪疗法)。这一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是由人的思维、人的信念所引起的,而不合理的信念往往使人们陷入情绪障碍之中。故咨询者要向来访者指出其思维方式和信念的不合理,对其进行质疑、反问和评判,帮助患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

心理治疗具有浓厚的民族性,故有必要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智慧。我认为,道家所倡导顺应自然、安时处顺、宽容不苛、祸福相倚等思想正是矫治不合理信念的良药。以下结合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以及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的意义治疗法等理论和方法,阐释道家以上思想对于调治焦虑、抑郁心理的启示,以图帮助人们纠正或调节不合理思维和信念,缓解焦虑、抑郁心理。

一、顺应自然以解郁虑

过于看重别人的评价、过分执著于行为的预期结果的实现往往是引起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认知疗法代表人物埃利斯(A.Ellis )的理性情绪疗法将这类倾向归纳为“绝对化的要求”,并将这类不合理信念作为首当其冲的矫治对象。它在临床上表现为以下一些想法:“我必须要得到其他每个人的爱和赞许”,“我必须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独特性,而且在别人眼中我是最杰出的、最有价值的”;主观地臆断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自己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就会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2](第二章) 产生以上不合理信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观偏执,故需要改变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学会以合理的方法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事物。

让我们尝试以道家顺应自然、反对主观妄为等思想对上述不合理信念进行调治。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的产生以及万事万物的发展都受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和内在力量的统摄,这种内在的规律和力量就是“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自然而然,顺其自然,但万事万物却无不由它生之成之。人们若能持守大道这种自然无为的特性,则万物自可从而化之——“万物将自宾”[3](第三十七章)。故老子告诫人们,必须顺应自然之道:“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3](第六十四章);这里所说的“不敢为”“无为”不是畏首畏尾、无所作为,而是不主观妄为,顺势而为,仰仗和依赖众人之力而为,如此,才能让万物自由自在地生长,发挥各自的优势、长处和特点,达到“无不为”的效果。这也就是《老子》第三章中“为无为则无不治”的道理。行为主体“为无为”,倚众人之力,顺事物之势,才能够达到“无不为”“无不治”的结果。

这就告诉人们,万事万物的发展均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受到诸多外在条件的制约,不可能按照个人的主观意愿发展,更不会因个人的意志而转移。因此,任何人都不能无视这些规律而强作妄为,那种从主观自我出发的“必须”“应该”等偏执信念显然是幼稚和错误的,努力认识和服从客观规律,根据客观规律来采取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才是明智者的选择。

顺应自然的另一层含义是万物各有其性,庄子就告诫人们说,万物有其特性,各人也有自己的长处,因而统治者不应该让众人做同样的工作,他说:“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是之谓条达而福持。”[4](《至乐》) 鱼有水才能生存,而人在水中却要被淹死。他们相互各有特性,好恶本来就不相同。根据这一认识,《庄子》进而提出了“安其性命之情”的主张,要求人们根据各人的不同特点而从事不同的工作。汉代道家代表作《淮南子》亦精辟地阐述了“各有所适”,“物各有宜”的主张。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局限,必须顺应万物之性而为,不可能凭一己之力而事事遂心。

这就启示我们,虽然我们应该努力追求优秀的工作表现,努力实现行为的目标,但是,为各种主客观因素所决定,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不可能被每一个人所认可,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完满的、有缺陷的,试图让自己在每一个领域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被别人视为最杰出、最有价值”或试图“得到每个人的爱和赞许”等想法是极不切合实际的,也是任何个体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朝着这样的目标盲目努力只能落得身心疲惫、自卑自责,陷入对失败的恐惧之中。

唐代著名道教学者司马承桢曾在《坐忘论》中告诫人们要善于估计自己的能力,善于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做事:“不任非常之事,事非常则伤于智力,务过分则敝于形神”;“较量轻重,识其去取。非要非重,皆应绝之。”可悲的是,世人往往只知道不顾一切、贪得无厌地赚取财富或谋求名利地位,不懂得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故司马承桢警告说:“财有害气,积则伤人”,“不以名害生,不以位易道。”他开导人们说,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用品好比渡海时所必需的船,渡海完毕则无需留,“虽有营求,但不可生得失之心。有事无事,心常安泰。与物同求而不同贪,与物同得而不同积。不贪故无忧,不积故无失。”求物而不贪,物得而不积,则无忧无失,自无烦恼,这些话语启示人们,人虽然需要营求衣食住行,但它们只是为人的生存和健康服务的工具,如果为了谋求这些身外之物而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不是反客为主,得不偿失了吗?人享受物质财富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人获得物质财富的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财富对人的价值更是有限的。俗话说,良田万顷,日食三钟;广厦千间,夜眠七尺。但是,人却有着追求精神升华的无限空间,有获得精神愉悦的无数种方式,有享受精神财富的广阔天地。在人生道路上顺应自然、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特有的条件和周围环境来安排自己的人生,才能获得身与心的和谐、人际之间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保持身心健康。

放下执著,顺应客观规律而为,顺应时势而为,顺应外在的条件而为,顺应自我的特性和能力而为,体味工作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寻求工作过程中的快乐和意义,忧心忡忡的焦虑也就会离我们远去。

二、“穷反终始”以奋精神

以“糟糕至极”等判断来评价生活事件也是引起焦虑或抑郁的重要原因,认知疗法将它列为第二个需要改变的不合理信念。这种信念往往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认为“如果事情的状况和发展与我的愿望不一致,那将是极大的灾难”,认为事情糟到了极点。这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埃利斯批评这种不合理的信念说,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义为是百分之百糟透了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比之更好的情形。

以上不合理信念出自于对自己、对他人及对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调整和改变这种绝对化的错误思考方式,就需要我们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确立多向思考的思维方式。

道家正反相因、祸福相倚的思想正是充满着辩证智慧的哲理,有助于人们确立多向思考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挫折和失败的黑暗中看到成绩,看到希望的曙光,纠正“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思维和信念。

老子在对天地自然和社会人生的发展变化进行深刻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反者道之动”的规律[3](第四十章),认为“道”的运动循环往复,生生不已,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是“道”运动发展的规律,因此,事物各自向着其对立面转化。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静止不变的,既没有绝对的好,也不存在绝对的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3](第五十八章),这就是说,事物是相反相成的,不断变化发展的,在“道”这一根本规律的支配下,事物的对立双方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老子》第二章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恒也。”好和坏,善和恶、有和无、难和易、前和后、长和短等对立的事物都是在相互比较、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彰显出自身的特点和价值。同时,对立的事物也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庄子·则阳》中亦通过一位名叫大公调的智者之口,发挥了老子关于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文中说:“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此名实之可纪,精之可志也。随序之相理,桥运之相使,穷则反,终则始,此物之所有。”这就是说,安全和危险互相更替,祸福依伏互生,缓慢和迅急互相影响,聚散生死因而形成。这是有名称事实可以识别的,有精微妙理可以认记的。依循四时相替的规律而相变,就像桔梗此起彼伏而升降运行的变化,物极则返,周而复始:这是万物所具有的现象。

道家祸福相倚、“穷反终始”等辩证智慧告诉人们,安危、祸福、得失、成败等对立的方面是相互转化、不断变化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或坏,一切都不是最终结局,而只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失败是可以改变的,祸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调整策略,往往能够转败为胜,化祸为福。厄运尽管是冷峻无情的、令人痛苦的,但却可以化为促进人成长的营养,它让人砥砺意志、塑造品格、增长智意,能够迫使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自己,更审慎地认识环境,促使自己更为坚强和成熟。正如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医生弗兰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所总结的那样:“痛苦有时可以是人性的伟业”[5](P117),他在二战期间被囚禁在法西斯的集中营中,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场人生的灾难,但这段人生磨难却促成了他人格的成长和事业的进步,就在囚室之中,他创建了“意义治疗法”这一全新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

让我们体悟道家有无相生、祸福相倚、成败相因的辩证智慧,学会多向度地分析问题,克服思想偏执,避免钻牛角尖而不能自拔,豁达地面对人生的祸福成败,在挫折和失败中学习,振奋精神,转败为胜,转祸为福,走出人生的低谷。

三、“安时处顺”以定心志

道家主张以平和的心态理智地接受现实中发生的事件,在艰苦的环境中安然自得,不因外界的环境或个人的境遇扰乱心灵的安静,怨天尤人只会徒增烦恼。“安时处顺”是庄子率先提出来的。他将“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等各种状况皆视为“事之变,命之行”[4](《德充符》),故主张“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4](《养生主》) 只有做到安时处顺,就能无所牵累而逍遥自在。因此,人们应该从悦生恶死的情绪中超脱出来,“不乐寿,不哀夭”。[4](《天地》) 因为“生死皆气之变化”[4](《知北游》),应该以一种明智的态度来看待它。因此,他对死亡既不恐惧,也不回避,而是采取安时处顺的超脱态度:妻子去世,他鼓盆而歌,己身将逝,亦不悲不忧。

这种态度与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所倡导的原则是一致的。埃利斯指出,必须努力去接受现实,尽可能地去改变这种状况;在不可能时,则要学会在这种状况下生活下去。

从意义治疗的角度来看,道家安时处顺的态度体现出一种人所特有的“选择的自由”。弗兰克认为,具有“选择的自由”是人异于禽兽的重要特点,在任何艰难的处境下,人都能够决定要采取怎样的态度来对待环境。[6](P17) 这就是说,在刺激与反应之间,我们具有选择如何反应的自由与能力,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心态应对生活的挑战。持守安时处顺的人生态度,才能勇敢直面、坦然承担人生历程中的生老病死、穷达贫富等生活事件,保持平和的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利益的冲突和争夺是引起焦虑的重要原因,每个个体在人生的道路上必然会有自己的独特需要,必然要追求需要的满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由于人们需要的不断发展以及资源的稀缺,每个人的利益不可能都得到实现。各种需求难以如愿以偿,这都会使人感到精神压力,陷入焦虑;而在追求满足需要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冲突和争夺,有冲突、有争夺,必然会由冲突和争夺以及随之而来的得失胜败而产生焦虑。

道家倡导知止知足、宠辱不惊、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主张对物质生活条件的追求适可而止,而不必过分地贪求对外物的占有。这种思想有助于人们自觉地选择一种有助于减轻压力的生活态度,在利益面前采取一种超脱的态度,调治因得失成败而导致的焦虑。

《庄子·知北游》中通过舜与辅臣的对话,彰显出一种彻底的非占有心态,以此引导人们淡化对外物的占有和贪求。舜问辅臣说:“‘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又问:“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辅臣的回答是:“是天地之委形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子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这就揭示出“悟道者”那种豁达无私的洒脱胸怀!既然个体的身体和精神(性命)包括子孙统统不过是天地自然化生的产物,而不是一己的私有之物,不必要为之患得患失,更何况那些声名利禄等身外之物呢?能够以这样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当然有助于淡化和疏导由于过分关注名利得失而导致的烦恼。

晋代葛洪是一位实践道家上述人生态度的代表。在政治腐败,家道中落,仕途坎坷的逆遇之中,不尚权贵,安贫乐道,将立德立言视为君子之本,以归隐著书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他的人生道路上,道家道教既是他的终身事业,亦成为他贫贱不移,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对于道家道教这种心理保健功能,葛洪有着明确的认识,他说:“外物弃智,涤荡机变,忘富迁贵,杜遏劝沮,不恤乎穷,不荣乎达,不戚乎毁,不悦乎誉,道家之业也。”[7](《抱朴子·塞难》)

道家道教这种旷达的人生态度能够让人在贫富、穷达、毁誉等不同人生境遇面前保持宠辱不惊的良好心态,从心理治疗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正是一种较好地应对人生重大事件的心理调适智慧。

希求人生的成功与通达是人们普遍所具有的一种愿望。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错综复杂,由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外部形势的变化起落,由于每个个体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的差异,个体的通达与否往往又是主体自身所难以预料或把握的,这就令人产生一种命运无常的茫然心理。过分地为这种心理所左右,过分地好荣畏辱,无异于给自己增加过多的心理压力,显然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

对此,汉末道家人物严遵有着深刻的认识,他通过诠释《老子》论证了过分看重名利得失而导致的诸多危害:“失之而忧,得之而喜。一喜一忧,魂魄浮游;一忧一喜,神明去矣。身死名灭,祸及子孙。”[8](《名身熟亲篇》)

懂得了人生“焉能事事如意”之理,明白了患得患失之害,道者自然就多了几分顺变不惊、安时处顺的气度。“处顺境固能适然,处逆境尤当如是。况事由天定,得之不足喜,失之不足忧。修行人孤云野鹤,方是行径,岂可困于一隅,局于一方,与二三浊物,同休戚哉?”[9](P113—114)

上述告诫对现代人仍然是极具启示的。有关资料证明,富裕起来的现代中国人对财富的追寻并未相应增加个人幸福,而是带来更多的压力、更多的沮丧和普遍的失望和挫折感。故有人认为,现代中国社会正在迅速蔓延一种精神疾患,中国人集体陷入了“财富抑郁症”——由于对财富的过度追求所导致的一种普遍的不幸福感。这种疾患在拥有更多财富的企业家那里最为严重。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统计,以往的20年中我国已有1200多名企业家因种种心理障碍走向自杀之路,造成企业家各种心理障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工作压力。[18] 正是这种对于财富和成功的过分执着追求,让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不由自主地卷入了疯狂的竞争,他们将财富视为炫耀自己、维持身份的唯一底牌,因而对其“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于是,财富没有给他们带来幸福和自由,反而让他们陷入对失败的极度恐惧、惶惶不可终日的焦虑之中。如果能够放下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以安时处顺的态度对待成败得失,是否可以让人摆脱自己所设置的牢笼,让心灵获得更多的自由呢?

安时处顺的心态来自恬淡的生活态度,因此,道学所倡导的“守简”“适情”等人生态度不失为从根源上医治上述现代痼疾的对症之方。不少道教徒将“守简”“守易”作为养生之要义。所谓“守简”“守易”,就是倡导去除奢华,过简单生活。《七部名数要语》说:“圣人食足以充虚接气,衣足以盖形蔽寒,适情辟(辞)余,不贪多积……量腹而食,度形而衣,容身而居,适情而行。”这种生活态度与当代世界范围内崇尚简单生活的健康潮流是完全一致的。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过多的物质欲求只会让人陷入无穷无尽的烦恼,心逐于外,与自身内在的精神生命日益疏离,引起心理方面的问题和疾病。例如,20年来致力于研究如何在现代社会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牛津大学经济历史学教授阿夫纳·奥费尔就在其新作《富裕的挑战》中指出,我们的敌人不是失业、贫困、恐怖主义或禽流感,而是伴随我们的成功而来的财富。“社会的富裕正在破坏它带来的幸福,成功带来富裕的生活,富裕生活又孕育了无止境的期望。”奥费尔通过研究大量案例而得出结论说:“我们匆匆摘下成功的果实,但却忘记品尝它们的味道,最终,我们失去了享受简单生活的能力,陷入不断追求成功的漩涡,陷入急躁和忧虑的漩涡。”因此,奥费尔建议现代人选择简单生活,从而“为自己寻找一条通向快乐的道路。”[11]

其实,道家早就向人们提出过类似的告诫。葛洪在他的《抱朴子》一书中就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外在的得失而影响情绪,损害身心健康。他在《广譬》中说:“好荣,故乐誉之欲多;畏辱,则憎毁之情急。”针对“好荣欲多”“畏辱情急”等心理失衡的问题,葛洪提出了自我心理调节方法,主张以一种顺应自然的平静心态来对待人生的成败穷达:“穷之与达,不能求也。……通塞有命,道贵正直,否泰付之自然,津涂何足多咨?”[7](《抱朴子·交际》)“士能为可贵之行,而不能使俗必贵之也;能为可用之才,而不能使世必用之也。”[7](《抱朴子·任命》)人生的穷与达往往并非个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强求或左右,也往往并非与个人的才华或品格成正比,甚至越是才智过众、品行超群的杰出人才,反而越难为世俗之人所识别和认可,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于这点,葛洪有着太深的体会:“高世之器,非浅俗所能识也。”但也正由于是“高士之器”“逸伦之士”,故“不以莫知而暗其质”,“不以否塞而薄其节。乐天任命,何怨何尤?”[7](《抱朴子·广譬》)

由清代崂山白云洞道长王全启所传授的《道乡集》中也以“宏教真人训”的名义告诫门徒说:“得失从来不足论,斐言游语若无闻。随缘随地能安命,来去自如出岫云……人生于世,焉能事事如意?处顺境固能适然,处逆境尤当如是。”[9](P113)

根据安时处顺、宠辱不惊的主张,后世的道家学者还作了《养心说》等一系列作品,从保持心理健康的角度阐发了道家的这一信条,其文说:“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扰,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怒恐惧,好乐忧患,皆德其正,此养生之法也。”这就告诉我们,不必为一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而心神不定,坐立不安;而一旦事情发生了,则不必过于担心和自扰;已经过去了的事情不可挽回,不必为之耿耿于怀。如果整天沉溺于后悔或悲痛之中,忧郁伤感,反而会丧失自己前进的信心和勇气。不如面对现实,顺其自然,顺应客观外界的规律和社会的要求,尽量以理性的态度调整自己的情绪,使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保持适度。这些充满着道家意味的养生健心智慧给我们启迪。

收稿日期:2006—12—15

标签:;  ;  ;  ;  ;  ;  ;  

道家思想对焦虑抑郁心理调整的启示_道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