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开发第三代炼铁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松,李岩,冯怀萱,薛庆国,佘雪峰,王广,左海滨[1](2021)在《钢铁产业集聚区难处理尘泥处理与全量资源化利用进展》文中提出简述了钢铁冶金尘泥现有的处理工艺,具体介绍了回转窑工艺、Oxycup工艺、转底炉工艺.钢铁冶金尘泥目前的处理工艺主要停留在尘泥资源化回收利用的前3个阶段,往往只针对含量较高的部分元素进行分离回收.钢铁产业集聚区的尘泥除了含有Fe、Zn、Pb、K、Na等元素,还富集了大量In、Bi、Sn、Cd等具有高附加值的稀散元素,是宝贵的有价资源.随着国家环保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要求,钢铁冶金尘泥已经到了必须100%全部回收利用的新阶段.鉴于此,提出了根据各自的成分特征进行基于产品设计的各种尘泥间的协同搭配、单元技术间的科学耦合和系统集成,实现多组分梯级分离和全量利用的技术方案,希望能够为钢铁企业冶金尘泥的全量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陈江安[2](2021)在《低品位褐铁矿石煤基直接还原过程矿物转化规律及机理》文中研究指明褐铁矿石是铁矿石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目前褐铁矿石的利用效率较低。新余铁坑铁矿铁品位为38.25%,铁矿物以褐铁矿为主,嵌布关系复杂,磨矿易泥化,属于低品位难选褐铁矿石。目前采用全磁选流程所得铁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均只有50%左右,资源浪费严重。为使该矿石得到高效利用,研究采用煤基直接还原-磁选技术处理该矿石制备直接还原铁。研究了还原剂种类及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添加剂种类等因素对铁坑铁矿矿石用直接还原焙烧-磁选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添加剂时,增加煤用量,提高焙烧温度和延长焙烧时间均能提高还原铁指标。最佳条件为烟煤用量20%,焙烧温度1200℃,焙烧时间为30min,所得直接还原铁品位85.77%,铁回收率85.87%,指标较差。研究发现,添加适量的碳酸钙、碳酸钠或萤石均可提高直接还原铁指标,其中添加萤石效果最佳。添加2%萤石时,获得了铁品位93.46%,铁回收率92.88%的直接还原铁。结合热力学软件FactSage计算,用MLA研究了褐铁矿煤基直接还原过程中的矿物定量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无添加剂时,褐铁矿还原产生的部分FeO与石英反应生成铁橄榄石,同时焙烧体系液相量少,导致单质铁颗粒难以长大是直接还原铁指标较差的主要原因。分别添加碳酸钙、碳酸钠或萤石对焙烧产物中铁元素在单质铁相的分布率和单质铁颗粒粒度均有较大影响。碳酸钙用量为10%时,铁在单质铁的分布率达到92.41%,单质铁颗粒D50为106μm。添加1%碳酸钠时,铁在单质铁中分布率增加到92%,单质铁颗粒D50值增加到68μm。萤石用量为2%时,铁在单质铁中分布率达到93.02%,单质铁颗粒D50值为106μm。单质铁颗粒生长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不同添加剂时,单质铁的生长速率常数K0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萤石>碳酸钙>碳酸钠>无添加剂,添加萤石时K0值始终为最大值,这说明添加萤石时单质铁颗粒生长速率最快,因此添加萤石效果最好。
刘伟岩[3](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牛群[4](2020)在《长寿高炉炉缸炉底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炉缸寿命是当前大高炉长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只有掌握了炉缸内部铁水流动、炉缸焦炭、炭砖及其保护层之间的交互作用规律,才能找出延长炉缸寿命的措施。铁水对炉缸侧壁的冲刷侵蚀是导致炉缸寿命短的主要原因之一。炉缸长寿的关键是在炭砖热面凝结一层渣铁壳,隔离炙热铁水与炭砖的直接接触。炭砖附近的铁水流速和炭砖热面温度是影响渣铁壳凝结的主要因素。影响炉缸侧壁附近铁水流速的主要因素有(1)死料柱焦炭行为(死料柱空隙度分布、焦炭粒度和焦炭密度等);(2)铁口维护制度;(3)炉缸工作状态(死料柱浮起高度和中心透液性等)。砌筑和冷却良好的高炉,如果炭砖形成脆化层,会降低炭砖的导热性能,使炭砖热面温度升高,不利于炭砖热面渣铁壳的新生和稳定存在,这也是导致炉缸寿命短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炉缸破损调研、数值仿真和热态实验三种方法对长寿炉缸炉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加深了对炉缸内部死料柱焦炭、炭砖脆化层、渣铁壳和炉缸铁水流动规律的认识,对高炉炉缸设计和高炉操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通过2800m3和5500 m3工业高炉炉缸破损调研的方法详细研究了风口以下1.5m至炉底之间不同炉缸高度和不同径向位置死料柱焦炭的无机矿物组成、石墨化程度、粒度分布、强度和死料柱空隙度分布。结果表明,2800m3工业高炉风口以下2.5m至炉底之间死料柱焦炭内部填充了大量高炉渣。在5500 m3高炉炉缸破损调研中也发现了大量高炉渣浸入风口以下1.8m至铁口中心线之间死料柱焦炭中。死料柱焦炭无机矿物质含量随着距风口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平均含量为45%。大部分死料柱焦炭质量是相同条件下入炉焦炭质量的1.43-2.21倍。死料柱焦炭高度石墨化,且越靠近炉底,焦炭粉末石墨化程度越高。2800 m3和5500m3高炉死料柱焦炭平均粒径在直径方向上分别呈“M”和倒“V”型,焦炭平均粒径分别为28.7mm和23.5mm,分别较入炉焦炭降低了 47%和56%。靠近死料柱底部附近,死料柱空隙度随着距风口距离和距炉墙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平均空隙度为0.3。其次,在炉缸死料柱焦炭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死料柱和泥包在内的5500 m3高炉炉缸铁水流动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铁口维护制度(铁口深度、铁口倾角和双铁口出铁等)和不同炉缸工作状态(死料柱浮起高度和中心透液性等)对炉缸侧壁附近铁水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出铁口深度、铁口倾角为10°和选择夹角为180°的双铁口出铁有利于降低炉缸侧壁附近的铁水流速,延长高炉炉缸寿命。当死料柱中心、中间和边缘空隙度分别为0.2、0.3和0.35时,炉缸炉底交界面附近的铁水流速随着死料柱浮起高度(0.8m→0.1m)的降低而大幅度增加,这表明死料柱小幅度浮起可能导致炉缸“象脚状”侵蚀。死料柱浮起高度处于0.6m-0.8m之间有利于高炉炉缸长寿。死料柱沉坐和浮起时,只有当死料柱中心透液性较差区域(空隙度为0.1)分别发展为炉缸直径的26%和50%时才会引起炉缸侧壁附近铁水流速增加。然后,通过2800m3高炉炉缸破损调研分析了碱金属和锌对炉缸炭砖的蚀损机理和炭砖凝结渣铁壳的形成机理。在2800m3高炉炉缸残余炭砖脆化层中含有大量的Zn2SiO4、KA1SiO4、ZnO、KA1Si2O6及少量的 ZnS 和ZnAl2O4。结合当前炭砖和残余炭砖脆化层矿物质组成,揭示了炭砖脆化层的形成机理。在炉缸炭砖热面凝结层和炉底陶瓷垫中均发现了高炉渣的存在,凝结层中的高炉渣主要来源于浸入到焦炭内部的高炉渣,而不是来源于入炉焦炭灰分。最后,设计建造了模拟高炉炉缸冶炼过程的热态实验炉。在炭砖冷面设计有冷却水管模拟炉缸冷却壁。三相交流电电极作为加热源,保证渣铁水温度在1550℃左右。通过热态实验炉炉底吹氮气搅拌熔池来模拟炉缸渣铁水流动。实验发现,当炭砖热面温度低于渣铁壳凝固温度,在炭砖热面就可以形成渣铁壳。在该热态实验中通过在炉缸炭砖中产生钾、钠和锌蒸气,模拟了高炉炉缸持续的钾、钠和锌蒸气对炭砖的破坏。总之,通过本文研究表明,高炉渣通过死料柱焦炭的运动可以被带入铁口以下炉缸区域。由于死料柱焦炭浸入大量高炉渣导致死料柱重力增大,为保证死料柱浮起较高高度应适当增加死铁层深度。在高炉冶炼过程,适宜条件下,炉缸炉底内衬热面能够凝结渣铁壳。为延长高炉炉缸寿命,应制定合理的出铁维护制度和保证入炉焦炭质量,改善死料柱中心透液性,降低炉缸侧壁铁水流速,并严格控制入炉K和Zn负荷,避免炭砖脆化层的形成,促进炭砖热面渣铁壳的形成,隔离与炙热铁水的直接接触,延长高炉炉缸寿命。
尹建树[5](2019)在《炼焦煤过热蒸汽重力床干燥机小试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调湿(Coal Moisture Control,CMC)技术是一种炼焦入炉煤的预处理技术,即在进入焦炉之前将入炉煤的水分从12%精确的控制在6.5%左右,减少因入炉煤水分含量过高而引起焦化过程中的能源浪费、降低焦化水的生成量并提高焦炭质量。煤调湿技术与干熄焦技术并称为焦化行业节能环保的两大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但现有的以热风和过热烟道气为干燥介质的煤调湿技术和设备存在物料流动性不好、易爆燃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锥形多孔折板结构以改善煤调湿过程中物料流动性,并利用过热蒸汽代替热风和过热烟道气解决煤调湿过程中存在易爆燃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以过热蒸汽为干燥介质的炼焦煤重力床干燥机,并且搭建了炼焦煤重力床干燥机小试试验台,完成了炼焦煤重力床干燥机冷态和热态小试试验,研究了炼焦煤重力床干燥机煤调湿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完成了重力床干燥机床层压力降试验,得到了其床层总压力降ΔP随床内干燥介质流速、床内锥形多孔折板组数等自变量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重力床干燥机床层总压力降ΔP会随着重力床干燥机内干燥介质流速的提高和床内锥形多孔折板组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大。在试验条件下,2kPa的初始蒸汽压力即可满足调湿需求;(2)进行了重力床干燥机调湿效果初探,并对其物料收率进行了测量和评估,得到了调湿前后炼焦煤含水率柱状图。结果表明:利用炼焦煤重力床干燥机可将炼焦煤含水率从12%降至6.5%以下,物料收率达到98%以上,物料在重力床内部流动性较好;(3)研究了初始过热蒸汽温度对调湿后炼焦煤含水率的影响,得到了调湿后炼焦煤含水率随初始蒸汽温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调湿后煤物料的含水率会随过热蒸汽初始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优选过热蒸汽初始温度区间为230℃~240℃。(4)研究了过热蒸汽流量对调湿后炼焦煤含水率的影响,得到了调湿后炼焦煤含水率随过热蒸汽流量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调湿后的炼焦煤物料含水率会随输入干燥机内部过热蒸汽的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试验条件下,优选过热蒸汽的质量流量为0.2t/h,对应重力床干燥机床内蒸汽流速为1.4m/s。
朱利[6](2019)在《首秦经济炼铁技术的相关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秦公司高炉铁水成本占最终产品钢板的成本62%,高炉炼铁原、燃料成本占铁水成本的80~90%,高效低成本获得满足炼钢要求的铁水是首秦炼铁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2008年后,由于首秦公司产品单一、国内钢铁产能过剩和在原、燃料市场没有话语权等因素,首秦公司开始采用经济炉料炼铁的方针来降低高炉铁水的成本。本文针对原、燃料质量下降和价格升高的情况,在铁矿粉烧高温烧结特性、不同高炉炉料结构的熔滴和熔化特性、焦炭与铁矿石还原动力学和炉缸焦炭劣化性能、高炉风口理论燃烧温度等高温性能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基础研究。之后,在首秦高炉进行了经济炉料与不同质量焦炭的协同生产实践,达到了经济炉料炼铁的目的。本论文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得到结果如下:(1)采用了以实际烧结生产温度为基准,考虑整个过程变化,量纲为1的同化反应特征数和流动性能特征数,测定了首秦不同铁矿粉的高温烧结特性,并对首秦烧结用铁矿粉的高温烧结性能进行了分类。烧结生产中采用的是不同种类铁矿粉、熔剂及各种返回料的混合料,本文分别对首秦烧结正常生产中不同种类铁矿粉混合料和烧结生产用二混混合料的高温烧结特性进行了测定,给出了在能够满足高炉生产要求的烧结矿质量的同化反应特征数和流动性能特征数的范围,作为高温烧结特性的标准。将该标准应用到指导适合配入高性价比铁矿粉的烧结生产中,以适应贫杂矿等经济炉料的合理使用及其原料结构频繁变化的需要,为烧结生产提供必要依据。该方法可与传统的周期较长的烧结杯实验配矿的方法,互为补充,指导烧结原料优化和配矿使用。(2)为增加高炉使用天然铁矿块的比例降低炼铁成本,采用高温荷重熔滴试验和还原反应试验探索性地研究了含铁炉料的熔化特性,对经济炉料炼铁时首秦高炉炉料结构进行优化。本文利用可视化卧式炉装置,提出了一种快速测量含铁炉料熔化特性的方法。还原条件下含铁炉料熔化特性是影响高炉软熔带的主要因素之一,荷重熔滴特征值和反应熔化特性都可作为反映含铁炉料对高炉软熔带影响的特征参数。通过对首秦高炉使用超高碱度烧结矿和价格较低的天然铁矿块的炉料结构优化发现,荷重熔化特征值与反应熔化参数对表征高炉炉料结构的熔化特性有很好的一致性和关联性。还原反应熔化特性的验方法具有过程可视、快速、简便、成本低、反映主要信息的优点,作为高温荷重熔滴试验方法的补充,指导高炉炉料结构优化和经济炉料炼铁。(3)冶金反应工程学研究认为高温冶金反应在前期控制环节是化学反应,后期控制环节是分子扩散。论文采用分段尝试法研究了在不同质量的焦炭、不同粒度的焦炭、焦炭的不同加入方式和不同CO2含量还原气氛等条件下的矿焦还原反应过程动力学,得到两种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和控制环节的转换时间点,为反应过程模拟提供必要的定解条件参数。通过分段尝试研究反应过程动力学的法,定量分析了不同质量焦炭对烧结矿还原的影响,确定了化学反应过程和分子扩散过程的反应机理,对高炉生产提供必要的基础。(4)在经济炉料炼铁时燃料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灰分含量增加,随着灰分增加,燃料中Si02含量明显增加。经济炉料炼铁时需要考虑到高炉风口前喷入煤粉和不同质量焦炭灰分中的Si02还原、强吸热对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通过风口回旋区热平衡计算,在考虑Si02还原条件下,修正了高炉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的计算公式,计算了不同各因素对高炉风口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为首秦高炉使用不同质量焦炭和经济炉料生产提供指导。(5)首秦高炉的焦炭全部为外购,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很大,在经济炉料炼铁时,要根据可获得的不同质量的焦炭,确定高炉焦炭负荷。在前期高炉原料冶金性能和不同质量焦炭还原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对一级焦与经济矿、二级焦与经济矿、三级焦与经济矿的高效低成本炼铁进行了大量工业实践,对几种模式下高效低成本协同生产的工艺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和摸索,在不同模式下均实现了矿焦协同的高效低成本炼铁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高昊[7](2012)在《宝钢非高炉炼铁工艺发展战略的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钢铁行业的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现有的钢铁工艺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迫切需要通过新一轮的钢铁技术革命降低钢铁企业的生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研究开发适合人类社会发展得新工艺、新技术,既是宝钢的责任,也是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的技术竞争重要举措。非高炉炼铁工艺是目前最有可能替代传统高炉炼铁工艺的绿色环保的工艺。2005年,宝钢引进非高炉炼铁工艺(COREX技术)。如今,非高炉炼铁工艺在宝钢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成本的劣势和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的双重压力,非高炉炼铁工艺发展举步维艰。在此背景下,通过研究寻找适合宝钢非高炉炼铁工艺发展的战略,是促进宝钢非高炉炼铁工艺发展,解决好钢铁行业中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这对矛盾的关键,是满足未来生态经济发展大趋势的需要。本文就宝钢非高炉炼铁工艺发展战略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宝钢非高炉工艺发展存在的机会和问题,通过综合运用PESTEL分析、SWOT分析等分析方法,结合非高炉炼铁技术的自身特点,深入分析环境变化对该工艺发展的影响,并从政策扶持和企业自身管理等角度提出建议,为宝钢非高炉工艺发展提供参考,为前沿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借鉴意义。以此促进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加大对绿色钢铁技术的扶持力度。
梁利生[8](2012)在《宝钢3号高炉长寿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延长高炉寿命不仅可以直接减少昂贵的大修费用,而且可以避免由于停产引起的巨大经济损失。延长高炉寿命已经成为广大高炉炼铁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课题。高炉长寿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很多,而高炉一代炉役寿命取决于这些因素的综合效果。本文对宝钢3号高炉长寿技术,从设计制造、施工砌筑、操作管理到检测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形成了具有3号高炉自身特点的长寿综合技术。在认真研究和分析1、2号高炉设计上存在的不足、并吸取世界长寿高炉经验的基础上,对宝钢3号高炉炉型设计、耐材配置、冷却设备选型、检测监控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并大胆采用了一些长寿新技术,为3号高炉炉况稳定和长寿奠定了基础。宝钢3号高炉在炉型设计时,对设计炉型与操作炉型的结合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充分考虑到投产后形成实际操作炉型的合理性,特别在高径比、死铁层深度、炉腹角及炉身角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并对炉身中下部厚壁与炉身上部薄壁的交界处进行了圆滑过渡的处理,有利于煤气流分布的控制。3号高炉炉体冷却系统采用全铸铁冷却壁形式和纯水密闭循环冷却,按照炉体不同部位的工作环境和工艺要求,配置了不同结构型式的冷却壁和耐火材料炉衬,尤其在炉缸H1-H4段采用了新式高冷却强度横型冷却壁,并配置美国UCAR高导热性小块炭砖,为3号高炉炉缸长期保持良好的状态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宝钢3号高炉投产以来,通过强化原燃料质量管理、严格控制碱金属和锌负荷入炉、优化炉料结构,并根据不同时期的生产条件,结合高炉自身特点和难点,不断研究、优化上部装料制度和下部送风制度,控制合适的鼓风动能和炉体热负荷,实现合理的煤气流分布,从而确保3号高炉炉况长期稳定顺行,取得世界一流的技术经济指标和长寿业绩。针对3号高炉投产后冷却壁水管较早出现破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冷却系统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改造,大大提高了冷却强度,改善了水质,有效缓解了冷却壁水管的破损。并通过实施安装微型冷却器、硬质压入、人工造壁、整体更换S3、S4段冷却壁等多项长寿维护措施,显着改善了炉身的长寿状况,确保3号高炉炉役中后期仍然保持规整的操作炉型,为强化冶炼创造了条件。在投产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3号高炉的炉缸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没有像1、2号高炉第一代炉役那样一直受炉缸侧壁温度的困扰。然而随着炉役时间的延长,特别是在炉役后期超过设计炉龄后仍然保持长时间的高冶炼强度,炉缸侧壁温度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3号高炉通过进一步提高炉缸冷却强度、加强出铁口状态维护、改善炉缸活跃性、强化炉缸状态监控、炉缸压浆等多项长寿维护措施的研究和实施,保证了3号高炉在炉役后期继续保持强化冶炼的前提下,侧壁温度总体安全受控,从而有效延长了3号高炉的寿命。通过对宝钢3号高炉长寿综合技术的研究和实施,截至2012年10月,宝钢3号高炉已稳定运行了18年,累计产铁量达到6541万吨,单位炉容产铁量达到15036t/m3,目前还在生产中,创造了国内长寿高炉的记录。
袁文[9](2010)在《世界首套商业运行的ITmk3工艺》文中研究说明由于传统的高炉炼铁方式投资大、能耗高、流程长、污染严重,所以高炉的炼铁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克服高炉炼铁的种种缺点,人们研究开发了多种非高炉炼铁法,其中就包括神户制钢公司与米德雷克斯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的ITmk3炼铁技术。
赵庆杰,储满生,王治卿,董文献[10](2008)在《非高炉炼铁技术及在我国发展的展望》文中研究指明非高炉炼铁技术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之一,直接还原已成为世界钢铁工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熔融还原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其环境的优越性得以证实,其低能耗、低成本等优点还有待实践证实.发展直接还原铁生产弥补废钢的短缺,是我国钢铁工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的急需.以国内技术为基础,利用国内铁矿资源,以煤制气一竖炉为主导工艺是我国发展直接还原铁生产的主要方向。加强对国外熔融还原技术发展跟踪,强化国内的开发,尤其是对COREX技术的消化、以及装备的国产化是我国熔融还原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日本开发第三代炼铁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开发第三代炼铁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低品位褐铁矿石煤基直接还原过程矿物转化规律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我国复杂难选铁矿石利用现状 |
2.2 直接还原铁发展概述 |
2.2.1 世界直接还原铁发展概况 |
2.2.2 我国直接还原铁发展概况 |
2.3 煤基直接还原工艺发展概况 |
2.3.1 回转窑法 |
2.3.2 竖炉法 |
2.3.3 隧道窑法 |
2.3.4 转底炉法 |
2.3.5 我国铁石直接还原研究进展 |
2.4 铁矿石原矿直接还原机理研究进展 |
2.5 矿物定量分析与检测研究进展 |
2.6 新余铁坑铁矿现状及存在问题 |
2.7 小结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
3.1.1 研究目标 |
3.1.2 技术路线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焙烧和磁选试验 |
3.3.2 矿物定量分析方法及热重分析 |
3.3.3 研究用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
4 原料性质研究 |
4.1 原矿性质 |
4.1.1 原矿多元素分析及矿物组成 |
4.1.2 主要矿物嵌布特征 |
4.1.3 褐铁矿结晶水分析 |
4.2 还原剂性质 |
4.3 小结 |
5 原矿直接还原-磁选影响因素研究 |
5.1 无添加剂直接还原影响因素 |
5.1.1 煤种及用量对直接还原铁指标的影响 |
5.1.2 焙烧温度对直接还原铁指标的影响 |
5.1.3 焙烧时间对直接还原铁指标的影响 |
5.2 添加剂对褐铁矿煤基直接-磁选的影响 |
5.2.1 添加剂用量对直接还原铁指标的影响研究 |
5.2.2 不同焙烧温度下添加剂种类对直接还原铁指标的影响 |
5.2.3 不同焙烧时间下添加剂种类对直接还原铁指标的影响 |
5.3 选别条件对直接还原铁指标的影响 |
5.3.1 磨矿细度的影响 |
5.3.2 磁场强度的影响 |
5.4 直接还原铁产品检查 |
5.5 小结 |
6 褐铁矿石煤基直接还原过程矿物转化定量研究 |
6.1 无添加剂焙烧产物中矿物转化的定量分析及机理 |
6.1.1 烟煤用量对直接还原过程中矿物转化的定量 |
6.1.2 焙烧温度对直接还原过程中矿物转化的定量 |
6.1.3 焙烧时间对直接还原过程中矿物转化的定量 |
6.1.4 无添加直接还原过程中矿物转化的机理 |
6.2 碳酸钙对直接还原过程影响的矿物定量分析 |
6.2.1 碳酸钙对焙烧体系物相组成影响的FactSage模拟 |
6.2.2 添加碳酸钙时焙烧产物中矿物转化及定量分析 |
6.3 碳酸钠对直接还原过程影响的矿物定量分析 |
6.3.1 碳酸钠对焙烧体系物相组成影响的FactSage模拟 |
6.3.2 添加碳酸钠时焙烧产物中矿物转化及定量分析 |
6.4 萤石对直接还原过程影响的矿物定量分析 |
6.4.1 萤石对焙烧体系物相组成影响的FactSage模拟 |
6.4.2 添加萤石焙烧产物中矿物转化及定量分析 |
6.5 添加剂对焙烧产物中单质铁颗粒影响分析 |
6.6 褐铁矿直接还原单质铁颗粒生长动力学 |
6.7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长寿高炉炉缸炉底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世界炼铁工业概述 |
2.1.1 古代和炼铁的起源及世界钢铁中心 |
2.1.2 高炉巨型化发展概况 |
2.1.3 高炉长寿发展概况 |
2.2 高炉炉缸侧壁高温点和烧穿位置 |
2.3 炉缸炉底侵蚀原因 |
2.3.1 铁水环流 |
2.3.2 死铁层深度 |
2.3.3 砌筑结构 |
2.3.4 碱金属和锌侵蚀 |
2.3.5 炭砖脆化层 |
2.4 高炉炉缸死料柱 |
2.4.1 死料柱作用和更新周期 |
2.4.2 死料柱焦炭微观形貌及成分研究 |
2.4.3 死料柱焦炭粒度分布研究 |
2.4.4 死料柱空隙度分布研究 |
2.5 高炉炉缸炭砖保护层研究 |
2.5.1 富铁层 |
2.5.2 富高炉渣层 |
2.5.3 富石墨碳层 |
2.5.4 富钛层 |
2.6 炭砖抗渣铁和碱金属侵蚀性能检测方法 |
2.7 研究意义 |
2.8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3 炉缸死料柱焦炭研究 |
3.1 炉缸焦炭取样过程和分析方法介绍 |
3.2 死料柱焦炭结构和成分研究 |
3.2.1 BF A入炉焦炭成分和微观结构研究 |
3.2.2 BF A死料柱焦炭成分和微观结构研究 |
3.2.3 BF B死料柱焦炭成分和微观结构研究 |
3.2.4 BF A死料柱焦炭石墨化研究 |
3.2.5 死料柱无机矿物质含量变化研究 |
3.2.6 死料柱焦炭石墨化和无机矿物质转变对高炉影响研究 |
3.3 死料柱焦炭粒径分布研究 |
3.3.1 BF A死料柱焦炭粒度分布研究 |
3.3.2 BF B死料柱焦炭粒度分布研究 |
3.3.3 BF A死料柱焦炭强度研究 |
3.4 死料柱空隙度分布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高炉铁口日常维护制度下炉缸铁水流场模拟 |
4.1 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
4.1.1 数学模型的简化 |
4.1.2 物理模型 |
4.1.3 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 |
4.1.4 网格的划分 |
4.2 铁口深度对炉缸铁水流动的影响 |
4.2.1 死料柱沉坐 |
4.2.2 死料柱浮起 |
4.2.3 生产实践实例分析 |
4.3 泥包大小对炉缸铁水流动的影响 |
4.3.1 死料柱沉坐 |
4.3.2 死料柱浮起 |
4.4 铁口倾角对炉缸铁水流动的影响 |
4.4.1 死料柱沉坐 |
4.4.2 死料柱浮起 |
4.5 双铁口夹角对炉缸铁水流动的影响 |
4.5.1 死料柱沉坐 |
4.5.2 死料柱浮起 |
4.6 模型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5 高炉特定炉缸状态下的铁水流场模拟 |
5.1 死料柱浮起高度对炉缸铁水流动的影响 |
5.2 死料柱中心透液性对炉缸铁水流动的影响 |
5.2.1 死料柱沉坐 |
5.2.2 死料柱浮起 |
5.3 炉底温度降低对炉缸铁水流动的影响 |
5.3.1 死料柱沉坐 |
5.3.2 死料柱浮起 |
5.4 本章小结 |
6 炉缸炭砖脆化层和保护层研究 |
6.1 炉缸残余炭砖和保护层取样位置介绍 |
6.2 炉缸炉底炭砖剩余厚度调研 |
6.3 炉缸炭砖结构及成分和理化性能研究 |
6.3.1 原始SGL炭砖微观形貌 |
6.3.2 用后第9层SGL炭砖热面微观形貌 |
6.3.3 用后第11层SGL炭砖热面微观形貌 |
6.3.4 用后第12层SGL炭砖热面微观形貌 |
6.3.5 用后第9层SGL炭砖理化性能分析 |
6.4 炉缸炭砖脆化层形成机理研究 |
6.5 炉缸炭砖保护层成分及微观结构研究 |
6.5.1 用后第3层武彭炭砖热面保护层微观形貌 |
6.5.2 用后第4层SGL炭砖热面保护层微观形貌 |
6.5.3 用后第9层SGL炭砖热面保护层微观形貌 |
6.5.4 炉底陶瓷垫热面微观形貌 |
6.6 炉缸炭砖保护层形成机理研究 |
6.7 本章小结 |
7 炭砖抗渣铁和碱金属及锌侵蚀设备的开发 |
7.1 实验设备介绍 |
7.2 实验步骤 |
7.3 抗铁水侵蚀实验结果 |
7.4 抗高炉渣侵蚀实验结果 |
7.5 抗碱金属和锌侵蚀实验结果 |
7.6 炭砖内部温度变化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工作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炼焦煤过热蒸汽重力床干燥机小试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炼焦煤 |
1.1.1 炼焦煤的主要用途 |
1.1.2 我国炼焦煤的分布 |
1.1.3 炼焦煤配煤技术 |
1.1.4 炼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2 煤调湿技术 |
1.2.1 煤调湿技术简介及其优势 |
1.2.2 煤调湿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3 现有煤调湿技术的缺点 |
1.3 过热蒸汽干燥技术 |
1.3.1 干燥原理简介 |
1.3.2 过热蒸汽干燥的优缺点 |
1.3.3 过热蒸汽干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过热蒸汽干燥装置及其工艺设计要点 |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主要研究目的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炼焦煤过热蒸汽重力床干燥机结构 |
2.1 煤调湿技术中的难点及其解决方法 |
2.2 过热蒸汽重力床干燥机 |
2.3 内部结构 |
2.4 外筒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3 重力床干燥机冷态试验研究 |
3.1 前言 |
3.2 冷态试验台 |
3.3 重力床干燥机内部物料流动性研究 |
3.3.1 试验物料 |
3.3.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3.3.3 结果与分析 |
3.4 重力床干燥机床层压力降特性研究 |
3.4.1 试验物料 |
3.4.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3.4.3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重力床干燥机调湿效果初探 |
4.1 重力床干燥机热态小试试验台 |
4.2 试验物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重力床干燥机煤调湿效果 |
4.3.2 过热蒸汽温度对调湿效果的影响 |
4.3.3 过热蒸汽流量对调湿效果的影响 |
4.3.4 进料速度对调湿效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6)首秦经济炼铁技术的相关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钢铁企业的亏损现状 |
2.2 钢铁企业的工序成本与炼铁的成本构成 |
2.3 铁矿石贸易的价格走势与供求关系 |
2.4 经济炉料基础特性及其高效低成本炼铁研究现状 |
2.4.1 经济炉料的物理特性 |
2.4.2 经济炉料的化学特性 |
2.4.3 烧结原料基础性能 |
2.4.4 高炉原料基础性能 |
2.5 经济炉料炼铁的研究现状 |
2.5.1 烧结配料研究 |
2.5.2 高炉炉料结构研究 |
2.5.3 经济炉料对高炉顺行的影响研究 |
2.6 国内降低炼铁成本的探索与尝试 |
2.6.1 精料炼铁 |
2.6.2 经料炼铁 |
2.7 课题研究目的 |
2.7.1 研究目的 |
2.7.2 研究对象 |
2.7.3 研究内容 |
3 基于高温烧结特性的烧结原料结构与经济配矿研究 |
3.1 研究方法与试验装置 |
3.1.1 同化反应特征数的测定方法 |
3.1.2 流动性能特征数的测定方法 |
3.2 烧结用铁矿粉的高温烧结特性 |
3.2.1 单一铁矿粉的同化反应特性 |
3.2.2 单一铁矿粉的流动性能 |
3.2.3 不同原料结构的混合铁矿粉高温烧结性能 |
3.2.4 不同原料结构的二混混合料高温烧结性能 |
3.3 烧结用铁矿粉的高温烧结特性的表征方法及其特征数研究 |
3.3.1 铁矿粉同化反应性能的新表征方法 |
3.3.2 铁矿粉流动性能的新表征方法 |
3.3.3 单一铁矿粉的同化反应特征数 |
3.3.4 单一铁矿粉的流动性能特征数 |
3.3.5 不同原料结构的混合铁矿粉烧结性能特征数 |
3.3.6 不同原料结构的二混混合料高温烧结性能特征数 |
3.3.7 不同原料结构的混合料烧结性能特征数与结矿转鼓的关系 |
3.4 铁矿粉高温烧结特性及其特征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高温烧结性能及其矿相结构变化 |
3.4.2 化学成分对铁矿粉高温烧结特性的交互影响 |
3.5 基于高温烧结铁性特征数的铁矿粉经济配矿研究 |
3.5.1 基于铁矿粉混合料高温烧结特征数的经济矿配矿研究 |
3.5.2 基于二混混合料高温烧结性能特征数的经济矿配矿研究 |
3.6 小结 |
4 基于高温冶金性能的高炉炉料结构与经济配矿研究 |
4.1 经济炉料炼铁时高炉含铁炉料的高温熔滴性能 |
4.1.1 研究方法与试验装置 |
4.1.2 单一炉料的高温熔滴性能 |
4.1.3 混合炉料的高温熔滴特性 |
4.2 经济炉料炼铁条件下的还原反应时含铁炉料熔化特性 |
4.2.1 研究方法与试验装置 |
4.2.2 还原反应时单一炉料的熔化性能研究 |
4.2.3 还原反应时混合炉料的熔化性能研究 |
4.3 荷重熔滴试验与还原反应试验熔化特性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
4.3.1 熔滴试验中熔滴特征值与荷重熔化参数的关联性 |
4.3.2 熔滴试验荷重熔化参数与还原反应试验熔化参数的关联性 |
4.3.3 熔滴试验熔滴特征值与还原反应试验熔化参数的关联性 |
4.4 还原熔化过程中的矿相结构分析 |
4.4.1 还原熔化试验配碳量的探讨 |
4.4.2 不同温度条件的还原熔化矿相结构 |
4.4.3 不同原料结构的还原熔化矿相结构 |
4.5 烧结-炼铁一体化的最优成本对应的入炉矿合理品位模型 |
4.5.1 烧结-炼铁联动模型的建立 |
4.5.2 联动模型中关键参数的修正 |
4.5.3 理论计算条件下的最优高炉入炉品位和结矿品位的关联性 |
4.5.4 实际生产条件下的最优高炉入炉品位和结矿品位的关联性 |
4.5.5 实际生产条件下的最优高炉入炉品位和块矿品位的关联性 |
4.6 小结 |
5 首秦高炉混焦的高温还原性能和炉缸高温劣化性能研究 |
5.1 高炉混焦的高温还原动力学相关基础研究 |
5.1.1 试验装置和研究方法 |
5.1.2 分段尝试法的机理函数和动力学模型 |
5.1.3 焦炭热性能对铁矿石还原的动力学影响分析和参数计算 |
5.1.4 还原气氛对铁矿石还原的动力学影响分析和参数计算 |
5.1.5 粒度大小对铁矿石还原的动力学影响分析和参数计算 |
5.1.6 焦炭分布方式对铁矿石还原的动力学影响分析和参数计算 |
5.2 高炉炉缸焦炭劣化性能分析 |
5.2.1 试验方案和取样方法 |
5.2.2 炉缸焦炭粒度与理化性能分析 |
5.2.3 炉缸焦炭XRD分析 |
5.2.4 焦炭岩相光学组织分析 |
5.3 碱金属对焦炭劣化的影响研究 |
5.3.1 碱金属分布及最大富集量计算 |
5.3.2 碱金属气氛下焦炭的劣化研究 |
5.3.3 首秦入炉碱负荷控制上限的研究 |
5.4 小结 |
6 高炉喷吹煤的高温燃烧性能研究 |
6.1 高炉喷吹煤的高温燃烧特性研究 |
6.1.1 试验装置与研究方法 |
6.1.2 不同种类煤粉的燃烧特性分析 |
6.1.3 不同粒径煤粉的燃烧特性分析 |
6.2 高煤比条件下煤粉喷吹对风口理燃温度的影响 |
6.2.1 高炉风口理论燃烧温度及其计算公式 |
6.2.2 高炉风口理论燃烧温度计算公式的修正 |
6.2.3 焦炭进入风口回旋区的温度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 |
6.2.4 煤粉中SiO_2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 |
6.2.5 高炉生产中各主要参数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 |
6.3 小结 |
7 首秦焦炭质量与焦炭负荷的高效低成本协同效应研究 |
7.1 优焦优矿的高效低成本协同生产 |
7.1.1 优焦优矿原燃料条件 |
7.1.2 优焦优矿实现焦炭负荷6.0的高效低成本协同生产 |
7.2 不同质量焦炭与经济矿的高效低成本协同生产 |
7.2.1 一级焦与经济矿的高效低成本协同生产 |
7.2.2 二级焦与经济矿的高效低成本协同生产 |
7.2.3 三级焦与经济矿的高效低成本协同生产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宝钢非高炉炼铁工艺发展战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安排和论文框架 |
第2章 炼铁工艺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2.1 钢铁企业的生产流程介绍 |
2.1.1 我国钢铁行业能耗情况 |
2.1.2 我国钢铁行业排污情况 |
2.2 非高炉炼铁和传统高炉炼铁的工艺流程和特点比较 |
2.2.1 高炉炼铁工艺流程和发展历史 |
2.2.2 非高炉炼铁工艺流程和发展历史 |
2.2.3 非高炉炼铁和传统高炉炼铁的工艺比较 |
2.3 国内外非高炉炼铁工艺的发展现状 |
2.3.1 国外非高炉炼铁工艺开发现状 |
2.3.2 国内非高炉炼铁工艺发展现状 |
2.3.3 国外开发非高炉炼铁工艺的战略选择 |
第3章 宝钢非高炉炼铁工艺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3.1 政治因素分析 |
3.1.1 国际政治因素分析 |
3.1.2 国内政治因素分析 |
3.2 经济因素分析 |
3.2.1 国际经济因素分析 |
3.2.2 国内经济因素分析 |
3.3 社会因素分析 |
3.4 技术因素分析 |
3.4.1 钢铁技术竞争激烈 |
3.4.2 我国的钢铁技术水平落后 |
3.4.3 我国钢铁技术研发体制不完善 |
3.4.4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
3.5 环境因素分析 |
3.5.1 全球变暖 |
3.5.2 环境污染 |
3.5.3 焦煤资源紧缺 |
3.6 法律因素分析 |
3.7 外部环境分析小结 |
第4章 宝钢非高炉炼铁工艺发展现状分析 |
4.1 宝钢罗泾炼铁厂的概况 |
4.2 宝钢 COREX 技术研发体系 |
4.3 宝钢发展非高炉炼铁工艺取得成果 |
4.4 宝钢发展非高炉炼铁工艺存在的问题 |
4.4.1 从技术研发层面 |
4.4.2 从技术推广层面上 |
4.5 现状分析小结 |
4.5.1 宝钢发展非高炉炼铁工艺的优势 |
4.5.2 宝钢发展非高炉技术的劣势和不足 |
第5章 宝钢非高炉工艺发展战略分析与选择 |
5.1 宝钢非高炉炼铁工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
5.1.1 宝钢的使命和愿景 |
5.1.2 宝钢非高炉炼铁工艺的战略定位 |
5.1.3 宝钢非高炉炼铁工艺的战略目标 |
5.2 宝钢非高炉炼铁工艺的 SWOT 分析 |
5.2.1 集中发展型战略 |
5.2.2 多样化紧跟战略 |
5.2.3 放弃战略 |
5.2.4 创新战略 |
5.2.5 柔性战略 |
5.3 宝钢非高炉技术发展战略选择 |
第6章 非高炉炼铁工艺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 |
6.1 非高炉炼铁工艺发展战略在宝钢内部层面的实施措施 |
6.1.1 降低研发费用提高自我创新能力 |
6.1.2 挖掘非高炉炼铁 COREX 工艺的潜力 |
6.1.3 利用中国钢铁行业的技术格局 |
6.1.4 不断进行战略完善 |
6.2 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 |
6.2.1 实施优惠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 |
6.2.2 给予研发资金的支持 |
6.2.3 政策补贴下游使用绿色钢铁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宝钢3号高炉长寿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高炉炼铁概述 |
1.1.1 我国现代高炉炼铁技术发展概况 |
1.1.2 世界大型高炉概况 |
1.1.3 高炉炼铁原理及工艺概况 |
1.2 高炉长寿概述 |
1.2.1 国内外高炉长寿概况 |
1.2.2 高炉长寿限制性环节 |
1.2.3 高炉炉缸烧穿事故 |
1.3 课题提出与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提出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宝钢3号高炉长寿设计技术 |
2.1 高炉炉型设计 |
2.1.1 合适的高径比(Hu/D)及死铁层深度 |
2.1.2 合理的炉腹角(A)及炉身角(B) |
2.2 高炉炉衬设计 |
2.2.1 炉缸、炉底耐材设计 |
2.2.2 风口及炉腹 |
2.2.3 炉腰及炉身 |
2.3 高炉冷却系统设计 |
2.3.1 冷却设备形式 |
2.3.2 冷却系统类型 |
2.4 高炉检测系统设计 |
2.4.1 冷却系统的检测 |
2.4.2 炉体炉缸温度的检测 |
2.5 宝钢3号高炉设计的改进方向 |
2.6 小结 |
第3章 宝钢3号高炉制造及施工技术 |
3.1 宝钢3号高炉冷却壁制造技术 |
3.1.1 原料化学成分控制 |
3.1.2 球化剂的选择 |
3.1.3 冷却水管材质及防渗碳处理 |
3.2 宝钢3号高炉炉缸耐材施工技术 |
3.2.1 炉缸炭砖砌筑标准 |
3.2.2 宝钢3号高炉炉缸炭砖施工技术 |
3.2.3 砌筑质量对炉缸长寿的影响 |
3.3 制造及施工的改进方向 |
3.4 小结 |
第4章 宝钢3号高炉稳定操作技术 |
4.1 原燃料质量管理 |
4.1.1 提高原燃料质量,优化炉料结构 |
4.1.2 严格控制入炉碱金属和锌负荷 |
4.2 优化煤气流分布,确保炉况稳定 |
4.2.1 宝钢3号高炉操作难点 |
4.2.2 优化装料制度,保证煤气流分布合理 |
4.2.3 优化操业参数,控制炉体热负荷稳定合适 |
4.2.4 优化送风制度,控制适宜的鼓风动能 |
4.2.5 调整效果 |
4.3 精心操作,趋势管理,确保炉温稳定充沛 |
4.3.1 炉温管理标准及调节手段 |
4.3.2 炉温趋势管理 |
4.4 优化炉渣成分 |
4.5 强化设备管理,降低休风率 |
4.6 宝钢3号高炉操作实绩 |
4.7 小结 |
第5章 宝钢3号高炉炉身维护技术 |
5.1 宝钢3号高炉冷却壁破损状况及原因分析 |
5.1.1 冷却壁破损状况 |
5.1.2 冷却壁破损的原因分析 |
5.2 宝钢3号高炉冷却系统优化 |
5.2.1 提高水量水压,提高冷却强度 |
5.2.2 增设脱气罐,提高脱气功能 |
5.2.3 优化水处理技术、改善水质 |
5.3 炉身长寿维护技术 |
5.3.1 安装微型冷却器 |
5.3.2 硬质压入及人工造壁 |
5.3.3 整体更换冷却壁 |
5.3.4 破损冷却壁的及时发现和分离 |
5.4 小结 |
第6章 宝钢3号高炉炉缸维护技术 |
6.1 炉缸长寿维护操作 |
6.1.1 合理炉缸冷却强度控制 |
6.1.2 合理的出渣铁制度及铁口状态维护 |
6.1.3 炉缸活跃性控制 |
6.2 炉缸状态监控 |
6.2.1 加装炉缸电偶 |
6.2.2 水系统安装高精度电阻 |
6.2.3 完善炉缸炉底侵蚀模型 |
6.2.4 建立炉缸炉底残厚计算模型 |
6.3 炉缸压浆 |
6.3.1 大套下压浆 |
6.3.2 铁口压浆 |
6.3.3 炉缸压浆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
作者简介 |
四、日本开发第三代炼铁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钢铁产业集聚区难处理尘泥处理与全量资源化利用进展[J]. 王静松,李岩,冯怀萱,薛庆国,佘雪峰,王广,左海滨. 工程科学学报, 2021
- [2]低品位褐铁矿石煤基直接还原过程矿物转化规律及机理[D]. 陈江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4]长寿高炉炉缸炉底影响因素研究[D]. 牛群.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5]炼焦煤过热蒸汽重力床干燥机小试试验研究[D]. 尹建树.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6]首秦经济炼铁技术的相关基础研究[D]. 朱利.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2)
- [7]宝钢非高炉炼铁工艺发展战略的研究[D]. 高昊.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4)
- [8]宝钢3号高炉长寿技术的研究[D]. 梁利生. 东北大学, 2012(07)
- [9]世界首套商业运行的ITmk3工艺[J]. 袁文. 冶金管理, 2010(11)
- [10]非高炉炼铁技术及在我国发展的展望[A]. 赵庆杰,储满生,王治卿,董文献. 2008年河南省炼铁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炼铁学术交流会文集,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