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中医院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目的:观察在MR灌注影像指导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内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分别对21例发病后4.5h内和33例4.5~9h内头颅MR灌注和弥散不匹配区域≥20%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内r-tPA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NIHSS评定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治疗后和随访期用Barthel指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不同时间窗内的r-tPA溶栓静脉治疗后NIHSS的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明显。结论:在MR的PWI/DWI不匹配区域≥20%的情况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4.5h内和4.5~9h两个时间窗,用r-tPA静脉溶栓均安全有效。
关健词:MR;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
MR observation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under different time windows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Lin Yongqiang
Fo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shan 528000,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of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 under different time window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R perfusion imaging. Methods: Intravenous r-tPA thrombolysis was given to 21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in 4.5 h and 33 patients 4.5 to 9 h after intracerebral MR perfusion and diffusion mismatch. NIHSS assessment of neurological recovery, after treatment and follow-up evaluation of Barthel index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 NIHS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r-tPA thrombolysis in different time windows, 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as obvious. CONCLUSION: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ith r-tPA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MR with PWI / DWI mismatch ≥20%, both within 4.5h and 4.5-9h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Key words: MR;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静脉内溶栓治疗(IVT)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可以提高血管再通率,是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目前唯一被FDA批准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溶栓药物,但时间窗被限定在4.5h以内[1]。本研究利用头颅MR的灌注((PWI)和弥散(DWI)不匹配情况,观察4.5h内和9h内两个时间窗之间,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12月,经本院脑中风绿色通道急诊人院的急性MCA区脑梗死患者82例,符合人选标准的54例,年龄44~75岁,平均63.8岁,其中男32例,女22例。33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例有房颤病史,9例有糖尿病史,3例有TIA史,5例有陈旧性脑梗死病史。所有病例行急诊头颅CT扫描和绿色通道头颅MR检查并给予NIHSS评分,同时常规检测血常规、PT、 APTT、纤维蛋白原、血糖、肾功能和电解质。分组结果4.5h时间窗内21例,4.5~9h 33例。
1.2方法
(1)治疗前检查:体重、血常规、血型、PT、INR、APTT、纤维蛋白原、电解质、BUN、Cr、Glu、ECG、CT检查、治疗前MR检查(DWI、PWI、MRI、MRA)、符合上述的入选及排除标准。(2)静脉溶栓:r-tPA使用剂量参考0. 9mg/kg,最大剂量为90mg。将总剂量的10%,在注射器内混匀,缓慢静推,持续一分钟,将剩余的90%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注,1小时滴完,输注结束后以0. 9%生理盐水冲管。此过程中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神志、瞳孔和四肢肌力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3)溶栓药物输注结束后严格卧床24h, 24h内不使用静脉肝素和阿司匹林,24h后重复CT'没有发现出血,可以开始使用阿司匹林300mg口服,连续三天,200mg口服,再连续三天,以后为100mg长期洲良。配伍:胞磷胆碱钠1.0,加入5%糖水250ml静点或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点,脑保护;灯盏细辛30ml,加入盐水100ml静点,改善循环;控制危险因素、防治并发症等对症支持治疗。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24h后复查头颅CT及MR,7d复查头颅MR。1周后复查血常规、P、APTT、纤维蛋白原、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
1.4疗效评定标准
54例患者均于治疗前、溶栓后24h和7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各评分1次,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溶栓后7d和3个月用Barthel指数(BI)评定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临床治愈:Barthel指数100分,可正常上班或参加劳动者;显效:Barthel指数>80分,生活可以自理者;有效:Barthel指数>50先治疗后病情有明显进步者;无效:Barthel指数<50先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或恶化者。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对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本次研究中的计数治疗采用n及%表示,并用t值进行检验,P<0.05,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r-tPA静脉溶栓前后NIHSS评分结果:PWI/DWI不匹配区≥20%情况下,r-tPA静脉溶栓在4.5h时间窗内和9h时间窗内,都显示神经功能的明显改善,P<0.05。见下表:
3讨论
自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所(NINDS)临床试验证实发病3小时内采用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的疗效,并迅速被美国FD A批准应用于临床以来,超早期溶栓治疗己经成为急性脑梗死的一个标准治疗方法。
本研究中,r-tPA静脉溶栓后患者神经功能大多能有明显的恢复,生活质量的改善显著,临床效果确切,进一步证明只要存在缺血半暗带,尤其是PWI/DWI不匹配区≥20%情况下,即使从发病到治疗的时间超过4.5h,也应该是r-tPA静脉溶栓的时机,是抢救缺血半暗带唯一有效方法[3]。颅内出血是溶栓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资料中,两组患者均有1例出现症状性颅内血肿,无死亡病例。有报道显示,在不溶栓情况下脑梗死患者的自然发展中出现脑出血的发生率是22%~43%,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很容易并发颅内出血。本研究还表明,在PWI/DWI不匹配区≥20%情况下r-tPA治疗引起的颅内出血相对少见,因此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4]。
综上所述,头颅磁共振DWI、PWI、MRA是指导静脉溶栓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当存在缺血半暗带时,即使时间窗超过4.5h,使用r-tPA静脉治疗大脑中动脉脑梗死仍是安全有效的。所以脑梗死的救治,不应拘泥于时间窗的限制,而应该从挽救缺血半暗带的角度出发,以影像学的组织窗代替时间窗作为溶栓时机选择的判断标准,真正做到个体化治疗,从而使更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得到有效的救助。
参考文献:
[1]陈清棠.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9(6):379-380.
[2]张苏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早期抢救治疗.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9(6):323-324.
[3]沈敏海.颈动脉内溶栓治疗16例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新医学,2014,8(2):636-637.
[4]吉训明,贺能树,张云亭.脑梗死潜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实验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1(02):157 -160.
论文作者:林永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静脉论文; 溶栓论文; 脑梗死论文; 时间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头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