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威远县人民医院 四川威远 642450)
【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在我院妇产科中选取不同时段的妇产科患者,将其划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2012.3~2013.5)和观察组(2013.6~2014.11),各80例。将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感染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于2013年6月开始为患者实施护理对策,观察护理过程中感染因素评分及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护理过程中感染因素主要包括年龄、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化疗、营养状况、病房环境、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率较高,且致感染因素较多,因此临床中应根据相关因素采取护理对策,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感染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6-0195-02
护理过程中感染是指患者在院接受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罹患的感染,是致使患者死亡或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妇产科属于院内有较高感染率的科室,感染因素分为主观与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可纠正,而客观因素则需通过科学的护理对策进行纠正。本文中,对比我院妇产科实施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前后的效果,具体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妇产科患者为对照组,随后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妇产科患者为观察组。
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4.53±5.32)岁,其中包括37例妇科患者,43例产科患者。
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3.99±5.02)岁,其中包括39例妇科患者,41例产科患者。
将以上两组妇产科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统计学不具有意义。
1.2 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妇产科的感染因素及感染率进行总结及评分,针对2013年6月之前存在的弊端开始实施护理对策。并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期间的妇产科感染情况与之前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过程中感染因素评分及患者的感染情况。
感染因素评分选用我院自制的评分标准,对各项因素进行评分,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该项因素对感染影响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两组妇产科患者的研究数据均经过SPSS 18.0版进行处理,其中感染因素评分用(x-±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感染情况用(%)表示,采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妇产科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存在差异。
2.结果
2.1 护理过程中感染因素评分
经临床总结发现,护理过程中感染因素包括年龄、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化疗、营养状况、病房环境、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
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6.25%,其中包括1例呼吸道感染、1例切口感染、2例泌尿道感染、1例宫腔感染。
对照组患者中一共18例患者发生感染,其中包括3例呼吸道感染、5例切口感染、4例泌尿道感染、3例宫腔感染、3例胃肠系统感染,其感染率为22.50%。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
3.讨论
妇产科为感染高发的科室,主要与患者的个人因素及医院环境和管理制度缺陷有关。妇产科可分为妇科与产科,其中妇科中所收治的患者多数为炎症感染、良、恶性肿瘤等疾病,其组织器官免疫功能下降,属于易感染人群[2];产科中以妊娠期女性为主,妊娠期的并发症较多,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调节能力处于波动状态。分析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对我院妇产科患者身体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22.50%,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宫腔感染及胃肠系统感染[3]。根据其感染率分析感染因素并对其评分后发现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因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术后或产后身体处于较为虚弱的状态,其次病房内门窗均为封闭状态,空气不流通,从而使得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同时由于患者及家属的探视过于频繁,若探视人员患有呼吸道感染,病菌极易在病房内扩散,从而引发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主要由于患者的皮肤、消化道、泌尿道细菌在切口处繁殖所引发的感染,同时医生不规范的插管、手术器械污染、护理人员护理不到位、导尿管未彻底消毒等均可引发患者发生感染。
本次研究中将可能对患者产生感染的因素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化疗、营养状况、病房环境、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导致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以上因素中,年龄、化疗属于客观因素,可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水平及临床监护,控制因年龄及化疗等因素造成的感染;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化疗属于可控性因素,临床中可减少对患者进行侵袭性操作的次数,确保患者身体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及时补充患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4];病房环境、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属于主观因素,可通过护理干预消除,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呼吸道的感染率,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并严格根据护理制度分配护理人员的工作并为患者实施护理,改善护理流程,提升护理效率。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护理,控制探病人数,改善病房环境。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总而言之,为妇产科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参考文献】
[1]秦艳梅.试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210-211.
[2]李长凤.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药,2015,0(31):44-44.
[3]晋淑英.产妇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7):174-175.
[4]向旭英.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5,2(8):140-140.
论文作者:赖晓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患者论文; 妇产科论文; 因素论文; 感染率论文; 过程中论文; 对策论文; 切口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