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宣汉县天生中学 宣汉 636150)
【内容摘要】:预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有诸多的好处,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标准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实验证明,课前经常预习的学生成绩往往比不预习的成绩高,而且差异是显著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预习对学习成绩的提高,自学能力的培养及将来更好地工作都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 数学 预习 问题 指导 策略
数学课究竟要不要预习?有人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的结果,学生不会“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站点,品尝探索成功的满足和愉悦”,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还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然而,随着对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我对这个观点的认识有了一些清晰的想法,也有一种更为深切的体会,那就是预习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加有效。
一、当前初中数学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课前预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少得到老师、学生们的重视。是因为师生既没有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又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和策略。
1、学生不会预习。预习需要方法,学生对于预习方法的掌握很欠缺,这时候老师不教给学生教预习方法,学生就不会预习,就达不到预习的效果。
12、预习内容不明确。设计问题过难预习提纲的设计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要想设计好一节课的预习提纲,必须对学情了如指掌,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研究透彻,并渗透高频考点,学生的学习程度要有分类准备,不能全班一个标准,那样就会是好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影响预习效果。
3、预习时间无法保证。教师挤占预习时间,为了升学压力,学生的晚自习老师们都在上新课,所以学生的预习时间被挤占,无法达到预习的效果和目的。
4、预习分工不明确。每个班里都有好中差学生的存在,预习没有明确的分工,预习对于学习吃力的学生来说,也许就是熬时间,凑数,课堂上无所事事,成为别人的看客。
5、预习没有形成激励机制。课前预习的过程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来自学生喜欢的生活素材,甚至有些内容还比较抽象,教师没有采取一些激励以及竞争措施,没有坚持每天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没有形成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二、初中数学预习的重要性??
1、预习能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心理准备,降低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应该有三个目标:A.知识与技能目标;B.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C.情感与态度目标.三维目标的实现,又是以情感与态度目标为基础。学生预习后,表现在心理上的主动性和准备性上,并为对新知识的接受作了良好的铺垫,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使学生能自己去发现旧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内容,也为教师的“补差”找到准确的切入点。??
3.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充分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可以主动地对自己不懂的内容做一些标记,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作好了准备,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预习能够提高学生听课效率。通过预习,对即将要学习的新课能够做到心
中有数,知道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弄懂,哪些内容自己还没弄懂,这样,听课时,便可集中精力去听那些自己没弄懂的部分。听课变得更有针对性了,能够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5.预习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促使他们更愉快地、主动地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初中数学预习的内容及要求
(1)?试归纳出教材中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即所谓各章节的大意。?
(2)?整理出课文中的概念、公式。力争记住。适当的时候,可以整理两?到三遍,同时学会分析关键词。?
(3)?研究例题。要寻找出例题中的关键步骤或易发生错误的步骤。
(4)?仿照例题完成随堂练习。
(5)试做课后习题。?
(6)如在预习中遇到什么疑难问题,准备向老师提出,以获得问题的解答。???
四、初中数学预习指导措施
数学预习能明确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良好预习习惯的形成将为课堂教学节约许多宝贵的时间,使得教师不必讲解学生就能自己获得知识。这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改善了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因此,教师要有步骤地分阶段地进行预习方法辅导,教会学生做什么(告诉学生预习的内容,也就是即将学习的新知)——怎样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什么这样做(发展学生的思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让学生预习后发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
预习的方法有很多,根据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如下的预习方法:?
1.任务落实预习法。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同学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进行预习。因为学生开始预习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教师设计好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教师先要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任务。教师布置任务时,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或者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去预习。布置预习任务时一定要注意难度适中,具有诱发性和趣味性,预习要求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
2.笔记预习法。课前预习,可以让同学在书上做简单的眉批笔记,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其次,可以让学生做摘录笔记,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简单地记下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处,在课上进行质疑,这是数学课程最常用的预习方法。?
3.温故知新预习法。这是新旧知识联系的预习法。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要求预习新内容时要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使知识系统化。?
4.尝试练习预习法。对于计算类新授课、练习课,预习时先进行尝试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练习。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后,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5.动手操作预习法。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因为课堂中有动手操作的内容,自然少不了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课前准备好。学生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前预习中体现的尤为重要,有效的预习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在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有效预习的习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走出数学预习上的困境,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对数学学习感到更有趣味性。
参考文献:?
[1]曹一鸣.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尹卫红.数学探究性学习途径的研究[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翁勤林.先知能先觉吗?-关于数学课预习的一点感悟[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
论文作者:冯剑锋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8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内容论文; 教师论文; 课前论文; 数学论文; 方法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8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