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碘海醇皮试过敏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论文_李敏 曾洁

一例碘海醇皮试过敏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论文_李敏 曾洁

李敏 曾洁

( 罗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四川 罗江 618500)

关键词 碘海醇 过敏性休克 急救与护理

某些过敏性休克者注射某些药物,血清制品或疫苗.可通过I型变态反应机制发生过敏性休克。其发病率与LgE和抗原在肥大细胞表面结合。引起组胺5-羟色胺.血小板活化因子和液激肽大量释放入血.导致血管舒张。血管床容积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1. 病例介绍

病员 周某 女 26岁 于2015年9月17日14:50因不孕在妇科就诊后来我科进行碘海醇皮试.详细询问无过敏史.无晕针.餐后等。按照碘海醇说明进行皮试试验。穿刺顺利.推药.1分钟时病员诉头晕。立即停止推药.继而病员诉心难不适.面色苍白。立即将病员平卧送入抢救室.建立静脉通道。病员随着出现大汗淋漓.脉搏细速.测血压68/37mmHg。遵医嘱给予盐酸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10mgiv.吸氧.监护.保暖等处理后.病员病情缓解。

2. 原因分析

2.1药物因素 药物是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常见原因,碘海醇造影剂引起患者短时间的休克是典型的I型变态反应在全身多器官,尤其是循环系统。外界的抗原物性物质(某些药物是不全抗原,但进入人体后与蛋白质结合成抗原)进入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中IgE的产量,因体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这些特异性IgE有较强的亲细胞性质,能与皮肤.支气管.血管壁等靶细胞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后当同一抗原再次与已致敏的个体接触时,就能激发引起广泛的第I型变态反应,其过程中释放的各种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是造成多器官水肿.渗出等临床表现的直接原因。

2.2 心理因素 (1)对病因不了解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因为不孕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2)对药物的不了解,害怕过敏反应的发生。

2.3 其他因素 (1)医护人员解释不到位,病员没完全理解药物的作用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2) 疼痛或者饥饿的刺激作用。

3 护理体会3.1立即停药,就地抢救 。病员采取休克卧位给以氧气吸入并保温。在病员为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并密切观察病员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变化。

3.2(1)给予抗过敏药物 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0ML,小儿酌减。症状不缓解者,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

(2)地塞米松5-10mg氢化可的松200mg加50%葡萄糖100ml静推或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内滴

(3)抗组织胺类药物 选用异丙嗪25-50mg或本海明40mg,肌内注射。

3.3抗休克治疗 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可给予低分子右糖酐500ml或4%碳酸氢钠加入5%葡萄糖内静滴。

3.4呼吸受抑制时 可给予可拉明.洛贝林.苯甲酸钠卡啡因等呼吸兴奋剂肌肉注射,必要时予人工呼吸.急性喉头水肿窒息时,可行气管切开术,如出现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准备插入气管导管控制呼吸,或借助人工呼吸机被动呼吸。

3.5心脏骤停时立即施行体外心脏按压术,心腔内注射0.1%盐酸肾上腺1ml,必要时可行胸腔内心脏挤压术。

3.6健康教育 (1)告诉患者以后勿接触含有碘海醇成分的药物,慎用同类其他药物

(2)给予心理疏导,减轻紧张压力。

参考文献

1吴继锋 《病理学》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黄金 《新编临床护理常规》 人民卫生出版社

论文作者:李敏 曾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  ;  ;  ;  ;  ;  ;  ;  

一例碘海醇皮试过敏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论文_李敏 曾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