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针对临床中患有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患者相关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4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为主要对象,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情况以及影像学检查情况等进行分析,并对其接受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14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多样化情况,较多患者的发病存在诱发因素,且部分患者同时患有其它过敏性疾病,所有患者均存在的症状包括腹部疼痛,其次为腹泻症状。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效果相对较好,有2例患者出现了复发但是未出现恶变情况,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当中,其临床特点存在多样化情况,医生需要进行多方面分析,并且为其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特点;治疗;外周血WBC;浸润
在临床胃肠炎患者当中,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是常见病变类型之一,这是一种以患者胃肠道组织当中嗜酸粒细胞出现异常浸润而引发消化道症状为主要特点的疾病。一般来讲,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并不多见,且患者病变可累及食管至直肠的全胃肠道壁[1-2]。目前,临床中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发病机制尚未形成统一定论,且患者的主要表现存在多样化特点,很多患者内镜检查无特异性表现,这就导致一些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被误诊、漏诊等[3-4]。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病情容易出现反复性发作,患者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我院选择去年一年内收治的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进行分析,现结合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1—12月我院所收治的胃肠炎住院治疗患者当中择取14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对象开展分析,此次研究得到了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且所有患者与其家属签署同意书。患者纳入标准为: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自愿入组、个人资料完整。我院将如下对象排除:其它类型胃肠炎患者、精神功能障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本研究用药禁忌对象、意识障碍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无家属监护对象、临床资料不全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患者。在所选患者当中,男性患者患者8例,女性患者为6例,患者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71岁,黏膜型患者9例,混合型患者3例,浆膜型患者1例,肌层型患者1例。
1.2方法
对所选患者的相关资料等进行总结与归纳,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且对患者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等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接受临床治疗后的相关指标与整体预后情况。
患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饮食控制、对症治疗、抗过敏药物、免疫调节治疗等,有2例患者治疗后出现复发,需要让其接受激素治疗。复发患者每日清晨服用40mg泼尼松,一周后逐渐减药至每日10mg,在维持1—2个月后停药。针对出现腹水的患者,需要让其接受40mg/d泼尼松静点治疗,治疗3d后每日服用40mg泼尼松,之后将药量逐渐减至每日10mg,治疗一个月后停药[5]。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包括其临床表现以及相应的检查情况等,并且对比其接受相关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情况,包括其外周血WBC指标与EC指标,并进行浅析。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需接受SPSS21.0软件包处理,患者计量资料用()进行表示,并接受t值处理,数据对比后结果显示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选1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多样性,有7例患者存在发病诱因与过敏史情况,其中3例患者合并其它过敏性疾病,所有患者均存在腹部疼痛情况,其中11例患者为上腹部疼痛或者脐周疼痛,其余3例患者为全腹疼痛。在患者疼痛性质方面,隐痛患者为8例,阵发性绞痛患者为3例,胀痛患者为2例,此外,有6例患者出现了腹泻情况,其余症状还包括反酸、纳差、恶心、发热、呕吐、烧心等。
在患者检查结果方面,14例患者的外周血EC均出现了升高,患者的风湿因子、肿瘤标记物等不存在异常,患者接受腹部超声检查后显示3例患者出现腹水,还有4例患者接受腹部CT扫描检查后出现胃窦壁增厚、腹腔淋巴结增大以及肠壁增厚等情况。
2.1 患者EC情况
表1 患者治疗前后EC指标对比()
从上表当中的相关数据可看出,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主要指标要优于治疗前,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意义。
3 讨论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在临床中也被称作为嗜酸性胃肠炎,这是一种伴胃肠道症状,患者病变范围可从食管直至大肠,患者全消化道全层都会受到影响,且很多患者不存在特征明显的表现,这就给其诊断与治疗带来不利影响[6]。因此,针对此类患者进行科学的分析十分关键。
从此次研究的相关结果当中可以看出,患有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患者主要表现包括腹部疼痛、恶心、腹泻、呕吐等,患者病变类型主要包括黏膜型、肌层型与浆膜型等。在对此类患者进行确诊之前,需要让其接受相关化验,及时排除与其相关的疾病。绝大多数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外周血EC会出现增多,所以其外周血中EC水平的升高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程度的提示效果,但并非确诊的关键。对于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而言,需要让其接受内镜检查与活检等,对于内镜下表现较轻的患者不进行活检或者活检深度不足,可能会出现误诊情况,这一点需要医生注意。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病灶会出现弥漫性与局灶情况,在进行活检的时候需要在患者病变部位与周边的正常组织进行取材活检。
对于患有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而言,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整与药物治疗等。医生首先需要停止让患者食用导致过敏的药物、食物等,并且选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等到患者服用1—2周糖皮质激素后症状缓解,可以让其以较小剂量进行几周维持治疗,之后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停药。
结语:
在患有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当中,其主要表现较为多样性,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情况相对较好,相关指标也会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医护人员需要对此类患者的主要特点等进行分析,以便对其病情进行针对性控制。
参考文献:
[1]余海婷,卢敏,毛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4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04):673-675.
[2]樊君,张东海.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4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01):24-27.
[3]张彦军,袁得峰,张正聪,张铮.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与诊治分析[J].甘肃医药,2016,35(07):523-525.
[4]雷汶璐,张连峰.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特点分析60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4(28):3998-4003.
[5]张颖.14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6,38(06):591-593.
[6]郭静,孙成都,王永华,柴国君,郭明洲.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特点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06):648-650.
论文作者:李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患者论文; 胃肠炎论文; 粒细胞论文; 情况论文; 指标论文; 腹部论文; 进行分析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