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全寿命周期管理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工程项目决策管理、优化设计、建设施工、后期维护保养以及最后拆除等。在各个工程项目阶段中所有内容之间都具有相关关联性,某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造成企业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现代建筑企业要树立起先进的工作理念,构建出完善的全寿命管理系统,强化建筑工程各环节科学管理工作,有效延长建筑使用寿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促进企业和谐稳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措施
1全寿命管理的概述
1.1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定义
全寿命周期管理是对时间、资金、费用、人力、质量、采购、风险等综合全面的管理。管理的周期由传统的项目期管理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运营期为主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加全面的考虑建筑工程将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使工程更能体现其自身价值。全寿命周期管理考虑了工程从设计到报废的整个寿命过程,对短期的成本行为进行控制,把规划、施工到使用的各个阶段的成本进行统筹考虑,以企业的总体效益为出发点,对费用的产生寻求最佳方案。
1.2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基本特点
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需要运用科学、系统的管理才能体现各个阶段的目标;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具有阶段性而且还具有整体性,各个阶段之间又具有持续性;这种管理模式参与的主体比较多,相互之间有联系又相互制约;这种管理模式还具有宏观预测以及全面控制的特点,因此这种管理模式非常复杂。
1.3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过程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是通过一个专业的、临时的组织,对工程进行组织、计划、控制和指导,对工程的整个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对工程的目标进行综合协调,对工程的各个方案进行优化。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是把工程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以及使用阶段的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工程管理系统,对工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统一管理,使工程在功能上达到要求,在经济上可行,满足建筑企业和投资人的经济利益。总的来说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体现不同的特点和目标。
2建筑工程管理中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企业要想实现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项目的良好管理效果,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在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中严格遵守以下几点基本原则内容:①系统性原则。在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相关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到遵守系统性管理原则的重要性,其要求管理人员从各个角度方面考虑工程管理问题。比如建筑工程能源消耗、建筑环境管理以及造价成本控制等,管理人员需要对任何与建筑工程项目产生关联的资源展开科学统筹规划作业;②平衡性原则。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平衡性原则实质是指在实践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深入分析研究该工程项目的实用性、经济性以及绿色环保性,要做到各方面管理内容的相互平衡协调性,不能为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建筑本身质量和绿色环保性;③以人为本原则。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管理人员要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贯穿各个建筑管理阶段,要注意资源的合理回收利用、现场施工环境的优化改善以及施工方案的科学设计等,确保人、建筑以及自然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
3建筑工程决策阶段的管理
3.1决策阶段论述
建筑工程中的决策阶段是针对项目工程中投资的各个层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的判断和决定。正确的决策可以保证整个项目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3.2对项目投资决策造成影响的因素
对投资决策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资金来源和资金筹集方法。资金来源主要有国内资金渠道和国外资金渠道,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资金来源的选择。资金筹集方法的不同对于项目的筹资成本也会表现出较大的不同。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银行贷款、自筹资、财政预算投资等多种方法的有效组合来实现最终的资金筹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管理
4.1设计阶段概述
通过对设计阶段具体项目管理方案的拟定和确定,保证后期的成本管理效果和具体实施的达到项目管理规定的要求,保证资源价值高效地发挥。是搞好工程建设的基本。
4.2设计阶段的过程控制
首先要制定建设项目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更好地指导投资计划、施工进度、年度计划,保证为后期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指导。其次,要针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筛选,这就要求设计单位要具有较高的综合设计能力,针对分段设计和整体设计都能实现良好的设计效果。所以针对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要甄选出最佳的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
4.3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设计阶段,针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要经过设计人员和建设单位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商议,对设备构建和工程材料等的质量要严格要求。
4.4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设计师要对建筑方进行限额设计,然后掌握资金的建筑方也要参与到设计工作中来,实现设计的合理化和科学化,降低设计变更的出现次数,降低损耗。
5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
5.1施工阶段论述
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工作中,施工阶段是关键环节,是更好地实现成本控制、工期控制的关键施工环节,也是充分发挥项目施工图纸、建筑材料和设备价值的阶段。
5.2施工准备的内容
施工方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地了解,对施工现场进行熟悉,然后对建设使用到的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充分准备,针对不同工作内容的人员进行施工责任的明确划分,最后对施工现场的所用到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有效地组织并入场,并制定完善的现场管理制度。
5.3工程竣工验收
施工方和建筑单位要制定科学的竣工验收计划,指导相关人员的验收作业。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相关的施工人员根据施工图纸、设计方案以及合同、验收规范等文件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保证其公正客观的验收结果,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当施工方提供了齐全并且符合验收规定的竣工材料,且合同明确规定的施工任务都已完成,并经过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鉴定合格之后的质量达标文件的呈现,这就是竣工验收的依据。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达到相关文件、合同和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且能按照既定要求达到使用标准,这就是建设项目的验收要求。
6建筑工程使用和维修阶段的管理
通过对建筑项目的使用、投资回收、项目评价是工程使用阶段的管理。并采用各种手段实现对建筑项目的投资回收、投资效果等进行全方面的评价,检验其是否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并对建设项目的运营经费进行有效地控制,保证其运行效率。
7建筑工程报废回收阶段的管理
当建筑工程超过国家规定的施工期限之后,我们要针对其中的混凝土进行处理,达到相关的二次使用标准,还有对钢筋等材料的回收,提升资源的回收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缓解资源压力,提升建筑工程最后阶段的社会效益。
8结论
在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工作中,其管理的工作贯穿工程的始终,实现了工程从设计到报废阶段管过程的管理,对于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艳致.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J].建材与装饰,2017(52):161.
[2]齐甜.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J].江西建材,2017(05):267.
[3]刘力溏.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初探[J].科技经济导刊,2017(07):234.
[4]陈煜昌,罗礼明.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全寿命周期管理[J].四川水泥,2017(03):296.
论文作者:彭奇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寿命论文; 阶段论文; 周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