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建设论文_区凤谊

浅谈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建设论文_区凤谊

高明区更合镇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道德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的农村小学教育对德育不够重视,学生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文中针对现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改变农村小学德育现状,让每一个小学生心理健康,体格健全,形成心灵的美好。

[关键词]现状 引领 共建 提升 保障

一、家校、师生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校长的办学理念总少不了“德育为首”。每一位的德育工作者也围绕领导的理念积极探索各种教育手段,来达到完成校长既定的目标。我们深知,“德育为首”是理念,但学校的生存之道还是教学质量,故目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开展也是相当艰巨的。毕竟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仍紧紧围绕学校的升学率高低的问题,小学生只顾语文、数学两门成绩,家长或是科任都默许了这种的模式,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不屑一顾。四者之间的矛盾久而久之形成并存在着,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日益拉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越来越薄;同时,孩子不懂得如何感恩,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必然的。长期之下,孩子会缺乏理想,吃苦精神下降,互助精神缺失,厌学情绪增长等一些现象随时可见。此外,教育工作者长期习惯了教学为主的工作方式,难免也忽视了德育教育。尽管不忽视,方式方法或多或少也较粗糙。

就目前家校、师生间存在的矛盾日益明显,如何加强农村小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建设? 这是当前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学校引领

学生的快乐成长离不开校园。学校的德育必须注入新的生机,以往的说教式方法已不能适应如今的教育对象了。为了更好地培育新时代的“接班人”,学校应广泛开展丰富的活动,一方面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德育的熏陶。可从以下两方面尝试:

(一)以传统佳节引领德育渗透

鉴于孩子的成长环境与心智发育需要,学校依然是他们培养良好品格的地方。因此,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可抓住民族传统节日为德育渗透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途径,利用好每一个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校可以根据传统节日开展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我校位于革命老区——合水,适时利用“六一”“十一”等节日组织学生参观合水革命老区纪念馆和明城的三谭纪念馆、游览高明盈香生态园和美的鹭湖名胜景区、攀登佛山第一峰名山大川,使学生抚今追昔,倍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正因为传统佳节文化是一种情感文化、爱的熏陶,它才会被孩子易于接受,也正是以这种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让孩子们在娱乐享受时,接受真善美的洗礼,帮助少年儿童养成积极向上的“三观”。

(二)以“社团活动”开展德育渗透

学校在正常的教学时间以外,可为学生开辟“社团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如举办书法小组、绘画小组、学生乐队、电脑小组等,使学生纵横驰骋于艺术的殿堂之中,从中受到审美教育。因此要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让孩子通过尝试,感觉到成功在于尝试的喜悦,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从而使学生对自身潜能的开发充满兴趣和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山区孩子最喜欢在球场上驰聘,那么开展“足球社团”活动最适合孩子们的特性,既可以让他们在特色训练中学习足球的技能技巧,又可以锻炼强健的身体,还可以为“足球校园”贮备更多优秀的足球苗子;又如“小小书法家”社团训练,可以联合语文科组培训一批书写小能手,在培训活动的过程中不但增加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也为孩子的一生留下宝贵的财富。所以,注重学生社团建设,能培养孩子坚定、勇敢、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三、家校共建

学校德育的建设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所以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为孩子的德育教育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学校先要在各班成立家委会,定期邀请有关的专家或者发挥本校有专长的教师给家长开座谈。让他们参与教育孩子其中,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 ,使家长明确自己教育子女的职责所在,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特别现在孩子们的家长都是一些80后的新力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都进城务工,大部分的孩子都由长辈们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父母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时间极少,使得亲情疏远;长辈对孩子的“溺爱式”养育,使孩子们的心理出现极大的扭曲。所以家校共建“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提醒家长应主动与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共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 、快乐地成长;作为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定期分享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的点滴,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学校、班级举办的德育活动,通过活动过程的分享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

例如:开学初,少先队大队部交给六年级中队一个“我们的节日”活动。在制定详细方案的同时,中队辅导员要求孩子们回家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灯笼”的制作,孩子们热情高涨,家长积极参与,回收近九成的红包自制灯笼,样式多变,更重要的是亲子间的制作,增进的彼此情感的交流,孩子对父母的爱也油然而生,这样的德育教育是水到渠成。

四、教师提升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能力是时代要求,没有高素质班主任就没有高质量教育。农村教师大部分都是本地方人,许多陈规陋习没有改变,教学观念陈旧,思想跟不上时代,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德育,首先应该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

首先,“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只有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才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近两年,我都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孩子正处于思想波动较大时期,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学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其次,教育者德育观念要改变。在德育工作上,教师一定要破除旧思想、旧观念和旧的思维方式,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这是教师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先导和前提。要培养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康的体魄、开阔的视野、灵活的头脑以及实际工作能力强,且比较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树立素质教育观,从小就应该着重提倡学生的素质教育。不能只着眼于学生的“成人”教育,更要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最后,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也使他们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增强了新集体的凝聚力。例如,语文老师当班主任的,可以利用课堂上历史人物、爱国人士进行思德教育;术科老师当班主任的,就要通过音乐课、美术课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课有机渗透理想教育、感恩教育,激发他们团结互助精神。总之,各门学科要协调一致,互相渗透,全面系统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保障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从小学品德结构来看,儿童的品德行为处在“质”变的过程中,品德的过渡性为儿童的可塑性提供了重要保证,小学生如能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就为他们今后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稳固基础。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发展决定着我国未来的社会面貌和精神面貌,而当今世界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无不时刻提醒人们:发展德育工作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

当然,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任务更艰巨。要使德育工作内容系统化,学校、家庭,教师、学生四者间的协调是非常重要。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家长与教师互相沟通交流,家长对子女教育情况做到及时了解,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一致;教师与孩子之间建立彼此互信互助互爱的关系,力求使学生在校内活动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孩子就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体格和美好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守护美好心灵——浅谈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方法和途径 》 作者: 王瑛

2、《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能力》 凤阳科技学校李玉慧

论文作者:区凤谊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浅谈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建设论文_区凤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