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评析论文

幸福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评析论文

幸福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评析

崔丽萍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摘 要: 《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一书,从幸福的政治、物质、精神信仰及人际关系维度,梳理和研究了夏商西周时期的幸福观;从个人幸福、社会幸福和国家幸福等维度,梳理和概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幸福观,并探讨了传统幸福观对当代社会文明建设的启示。这种综合的研究方法和构建方式,使该著具有历史的厚重度、理论的深广度、概括的准确度和现实的延伸度等特点,也可能会引发学术界的反思和争论。

关键词: 幸福观 历史 现实

《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是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刘晓燕副教授的新作,该著作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10月出版。它的问世丰富了传统幸福观的研究成果,开阔了学术研究的视野,无论是对历史学还是对伦理学都有不菲的价值,现对其进行介绍和评析,以分享研究成果,推动学术交流。

一、简要介绍

《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由绪论、第一篇夏商周幸福观研究、第二篇春秋战国学派幸福观研究、第三篇先秦幸福观的特点及现代价值四个部分组成。绪论重点对“幸福观”的概念进行厘定,确定从政治、物质、精神信仰及人际关系维度对夏商周的幸福观进行研究,而对春秋战国以后的学派幸福观则从个人幸福、社会幸福与国家幸福的角度去诠释,奠定整本书的论述基调和导向。

《夏商周幸福观研究》分为四章:第一章夏商周的历史轨迹和社会发展概况,第二章夏代幸福观探微,第三章商代的祀神求福幸福观,第四章西周的幸福观。这部分通过对三代时期生存的区域空间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梳理,分析时人幸福观念产生的物质基础条件。通过对文献资料、出土资料、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的分析研究,寻找夏代人关于幸福思想的蛛丝马迹。认为商代人的幸福观表现为政治治理层面以“德”为福,经济层面崇富恶贫,以“富”为福,精神信仰层面的重视占卜祭祀,以事神致福为“福”。认为周代幸福观包含农业丰产、器用有度、以富得民、富而有礼的物质幸福,修德配命、有孝有德、敬德怀惠、咸和万民的政治幸福,事神祈福的信仰幸福,以“孝”“友”定君臣人伦,以“教”“法”理天下万民的人际和谐幸福及“五福”的整全幸福观。

根据科斯定理,如果交易成本为零,不管怎样选择法律规则、配置权利,有效率的结果都会出现。从网约车这种经济现象产生的源头来看,它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出租车市场、意图从客运市场获取效益的经济行为。在营运车市场体系中,运营车辆、从业人员等均存在着个体成本,而道路的建设、使用、维护等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公共成本,故而在道路运营市场关系中不存在理想的交易成本为零的现象,当然也就不可能任何法律设置、制度安排都是普遍适用的。因而,网约车对经济发展而言是正效益还是负效益,最终取决于该制度的有效性,正如科斯所言:“能使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法律就是最好的法律。”

《春秋战国学派幸福观研究》分为五章:第五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概况,第六章儒家道义主义幸福观,第七章墨家利他主义幸福观,第八章道家无为自得型幸福观,第九章法家功利主义幸福观。这部分梳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概况,着重突出社会转型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信仰领域所发生的变化,分析儒墨道法幸福观产生的时代背景。认为儒家幸福观主要以“弘道”为最高目标,以“为仁”“尊礼”为实现路径,强调道德追求与社会实践的相统一,最终实现“与民同乐”、天下大同的终极理想。墨家幸福观注重努力劳作、帮助他人,兴利天下以获得幸福,其幸福观在为他人、为天下谋福利的社会幸福目标中掩盖了普通生产者对于个体幸福的追求。道家幸福观提出个体通过缮性、修道,进入道的认识境界,以实现个人虚静逍遥的幸福目标,在社会幸福上主张无为而治的至德之国。法家幸福观认为个人的幸福就是获得利益,就是建功立业;社会幸福的实现,需要依靠明君和良法,而富国强兵是法家追求的政治幸福。

这笔专用基金的宣传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方面,唯一通过审批的药物不能阻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只能治疗该病的症状,而且治疗效果也不太好。在过去一年中,基于该领域一些假设(如降低遍布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的β-淀粉样斑块水平将会阻止该病的发展等)的几项主要的临床试验都失败了。最近,一种靶向攻击β-淀粉样斑块的抗体在第二阶段试验中呈现出较好的结果。然而,鉴于过去那些受到密切关注的化合物所遭到的失败,许多研究人员仍然对此持有怀疑态度,并希望看到更大规模的第三阶段试验。

二、特点评析

(一)历史的厚重度

《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的特点之一是其具有厚重的历史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夏商周及春秋战国的历史轨迹、活动区域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的详细介绍。通过历史背景的介绍,使幸福观的产生有了深厚的历史土壤,也使不同幸福观的生成和展示有了历史根源和历史舞台,做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二是将考古发现的相关成果与历史文献相结合,通过拣选、分类探微夏商周时代人们关于幸福的观念,比如对属夏的二里头文化、商代的殷墟考古西周青铜器铭文等与传世文献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这种处理方式避免了思想的空疏,具有脚踏实地的历史厚重感。

(二)理论的深广度

《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的特点之四是其具有现实的延伸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当代经济、政治、精神、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从先秦幸福观得到如下启示,幸福社会的根基在于经济发展和国强民富,幸福国家的根本在于“以政养民”“依法治国”“崇德尚礼”维护正义,饱满健康的精神应包含家国天下、自强不息、奉献社会、见利思义等因素,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背后应该有仁爱万物、取之有度、顺应自然、返璞归真等理念。第二,该著作可以引发当代人对幸福的反思,在当下,何为幸福,如何获取幸福?也许夏商周人可以给我们提供些许思路,也许儒墨道法各学派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展望未来,回顾过去,立足当下,未来的幸福也许就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三)概括的精准度

《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以历史线索为纵坐标,以幸福的维度为横坐标,系统地研究了先秦幸福观念的演变,揭示了先秦幸福观演变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因素的关系。通过对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进行综合解读诠释,揭示古代传统幸福观形成的最初根源,这种多维度、多模块建构及综合的研究方法,可以回避纯粹思想史、哲学史在研究中缺乏历史实证的不足,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开拓,它可以为其他研究提供方法论上的借鉴和启示。一部有价值的著作,它的价值会超越著作本身,《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正是具有这种超越性和延伸性的经典之作。

《先秦幸福观的特点及现代价值》分为两章:第十章先秦幸福观的特点,第十一章先秦幸福观的现代价值。这部分认为夏商幸福观具有盲从性特点;西周幸福观具有道德性与宗教相相结合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幸福观具有道义主义特点,墨家幸福观具有利他主义特点,道家幸福观具有无为自得性特点,法家幸福观具有功业奋斗性特点,认为先秦幸福观对当代社会“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四)现实的延伸度

《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的特点之二是其具有理论的深广度。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广阔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在学派幸福观的论述上,作者首先介绍了各个学派的主要思想,在此基础上概论了各个学派幸福观产生的理论基础,其后再论述各个学派个人幸福观、社会幸福观及国家幸福观的表现和特点。这种论述方式层次清晰,梯度明显,既凸显了各派幸福观的特色,又使其特色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避免了空中楼阁式的建构。二是采用了模块式建构,具体来说,夏商周的幸福观采用幸福的政治、物质、精神信仰及人际关系等向度进行建构,春秋战国学派幸福观采用个人幸福、社会幸福、国家幸福的向度进行建构,现代价值部分采用当代的“五位一体”模式进行建构,这种模块式建构方式,更加契合各个时期幸福思想本身的存在状态,避免单一建构模式容易出现的生搬硬套、削足适履等弊病。三是纵横交错的比较研究深化了理论研究的视域。具体来说,作者将历时性的纵向比较和各阶段幸福维度的横向比较相结合,强调幸福观念嬗变的时代性特点;在学派幸福观研究中,用横向比较法呈现儒墨道法在幸福观念上的理论差异及社会幸福、个人幸福实现路径上的不同,并以客观的视角予以价值评判,显示作者深厚的理论涵养和极强的理论构架功底。

三、引发思考

《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的特点之三是其具有概括的精准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著作对各个时期和各个学派幸福观产生原因的概括非常全面精准,既有历史社会原因、时代阶级原因,又有个体的心理需求导向、学派的理论逻辑导向,可谓非常的具体全面。二是著作对各个时期与各个学派幸福观的定位和概括非常精准,比如将儒家的幸福观概括为“道义”“为仁”“尊礼”,将墨家的幸福观概括为“利他”“劳作”,将道家的幸福观概括为“自得”“无为”,将法家的幸福观概括为“功利”“进取”等。这种概括和定位非常准确,凸显了各派幸福观的特色,精准到位。

采用RTK进行人工实测,利用测量仪器在潮位线附近每隔一定距离采集特征点,标记在数字地形图上并连接成高潮线、低潮线。外业核查比例不小于总岸线的10%。

此外,该著作有三个方面可能会引起学术界的讨论:一是来源于人们对夏代历史真实性的争议。因为至今没有发现关于夏代的直接文献资料,考古方面与夏代人幸福相关的直接资料也十分有限,所以靠反映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对关于夏代社会情况的一些追忆资料和 《史记·夏本纪》所记载的内容进行研究,可能会引起争议。二是在研究先秦幸福观中,是否需要对先秦社会历史发展轨迹、活动区域、社会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的现象概述;在学派幸福观论述中,对学派思想的全面论述是否必要。三是对甲骨卜辞和金文的运用基本借用前辈阐释,可能会在个别字词的解释上存在异议。

本文构建土地综合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系统的PVAR模型,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法进行估计,运用面板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面板脉冲响应函数和面板方差分解技术实证探析京津冀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系统3个内生变量之间的动态影响效应。

受笔者本人学识和素养所限,文章对《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的介绍难免挂一漏万,对其评析难免有失当之处,还望有幸阅读此书的学者和朋友不吝赐教,共同交流。

参考文献:

[1]刘晓燕.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M].西安: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8.

标签:;  ;  ;  ;  

幸福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评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