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律失常40例临床观察论文_陈义才1,张强2,梁凤焱2

陈义才1 张强2 梁凤焱2

(1山东省威海海大医院 山东 威海 264205)

(2山东省威海市立第二医院 山东 威海 264205)

【摘要】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了我院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用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心律失常;美托洛尔;胺碘酮;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170-02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活动频率、节律、起源部位及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异常,发病时血流动力学受到影响,严重时导致患者猝死。近年来,心律失常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会导致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及时有效的缓解心动过速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关键措施[2]。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对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中女38例,男42例,年龄55~75岁,平均60.5±5.3。全部患者均经相关临床检查、24h动态心电图等诊断并确诊,随即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卧床休息,低盐低脂饮食,鼻饲管持续吸氧,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血管扩张剂、转换酶抑制剂等的常规治疗。胺碘酮150mg+5%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10min后静脉泵,初始6h内泵入速度1mg/min,然后将速度调至0.5mg/min,24h内胺碘酮药量控制在2200mg,心率达标后口服200mg胺碘酮,3 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美托洛尔治疗,美托洛尔5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0ml中静脉滴注,滴速0.5~1mg/min,效果不理想5min后重复给药,总剂量应控制在15mg。

1.3 疗效标准

显效;将室性期前收缩平均每小时减少超过90%;有效:将室性期前收缩平均每小时减少超过75%且低于90%的;无效:室性期前收缩无明显改善甚至发生恶化的患者。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n(%)

3.讨论

心律失常临床上分为快速型与缓慢型,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较为常见,几乎所有因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中,均是由快速型心律失常所造成的[3]。美托洛尔是β-受体阻滞剂,属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限制钙内流的作用,能减慢心率及传导。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延长心肌组织动作电位和有效电位的不应期,达到缩小心肌细胞间不应期差异、使动作电位抑制、消除折返激动的作用,但是药物不能长时间维持窦性心率。

本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较好,二者联用可起有效协同抗心律失常的效果[4]。

【参考文献】

[1]同颖娜.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117-118.

[2]江洪,易春峰,李元红.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21):9649-9652.

[3]钟东.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0):33-35.

[4]马俊杰.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律失常[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6,21(4):126-127.

论文作者:陈义才1,张强2,梁凤焱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  ;  ;  ;  ;  ;  ;  ;  

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律失常40例临床观察论文_陈义才1,张强2,梁凤焱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