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话语权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媒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人才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必须认真面对和迅速响应的课题: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带来的社会变化和大学生群体变化,一如既往地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
一、新媒体带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新媒体呈现给世人精彩纷呈的新世界,在创造了充满机遇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挑战。
1.教育边界的延展
空间维度的拓展。新媒体开辟了“多向式”的信息渠道,开发了无限的技术手段,突破了传统的认知源自师长的“直给”形式和“课堂—家庭”的线性渠道,信息不但渠道多向,而且海量,承载方式多种多样,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增添了数量和路径的难度。同时,新媒体扩大了人们感知世界的广度,面对“变大”了的世界,准确的认知需要理性、客观地把握,从阅历和规律方面,大学生尚需引导。
虚拟世界的出现。新媒体的出现,令现实世界之外,又平添了一个虚拟世界。这个新空间有完整的生活形态和丰富的社会关系。相比现实世界,它因为更接近理想、更唯我、更自由、更真切而备受青睐。虚拟世界巨大的吸引力,既为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新空间,又提出了必须面对的新课题。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因为在虚拟世界中不断探寻未知、找寻满足,在两个世界中不断切换,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产生影响。
2.教育理念的变迁
作为新媒体的重要技术概念,P2P的出现带来了两个重要理念,也为思想教育带来了两个革命性的变化:一是对等,即peer to peer。在新媒体世界,没有老幼尊卑,人们随时享受到的是对等的关系、对等的权利。由此带给我们的是思想教育主客体关系本质的变化。二是点对点,即point to point。过去一令众应的指令发送在新媒体世界变成了“个性化”的问题解决,由此带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是对传统的、相对粗放的工作模式的变革,是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新固有的工作理念和方法的变革。
3.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新媒体巨大的“消解”作用,淡化了国家间、社群间的边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共生共存,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精神自由。对于涉世不深、世界观尚未成熟、追求自由的大学生而言,如此多元的价值导向、模糊的价值目标、自由的价值主体,很容易弱化他们的判断力和选择性,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或者信仰模糊、迷失自我,或者盲目跟从、不知所终,甚至出现价值观的偏差和扭曲。
4.学习方式的“快餐化”
新媒体让人们习惯于“快餐式”的接受知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信手“粘”来。各种网络浏览器和超文本链接,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浏览网络海量信息的有效方式。当大学生发现所有答案都可以通过点击鼠标信手“粘”来的时候,不假思索地快速浏览,不愿深入,而且永远对下一条(页)充满期待的思维方式成为习惯。于是,“快餐式”的资讯阅览,低成本、高效率的问题解决方案,很轻易地成为大学生学习与认知的方式。
5.生活方式的潮流化
新媒体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环境下人对机器的依赖已经不可逆转,人们无法想象没有移动通讯的日子,学生们更是离不开不断随着“语竞网择,适者生存”而变化的生动、鲜活、富有创造力的“咆哮体”、“伤不起”等网络文体和“顶”、“酷”\“out”等网络语言。信息的传播与接纳方式、人们的沟通与交流方式乃至生活时尚都在被新媒体改写。大学生成为自觉、欣然接受这种改变的最积极的分子。他们热衷于追逐方兴未艾的各种网络潮流,而逐渐对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耐人品味的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二、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缺失
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快速延展了的世界,全新的理念以及大学生不断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便捷化的思维方式和简易化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有效的应对之策,有时处于“失语”状态。
1.“海量共享”特性解构“一元话语权”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的协调作用共同影响学生。这两个渠道的明显特点是教育者对教育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拥有显著的先导权和支配权。从传播学视角看,教育者独占教育的话语权,可以通过“信息过滤”的方式把受众所接触的信息面控制在正面范围。而以微博、人人网等为代表的新兴网络应用的出现,极大拓展了受众获取信息资源的机会和渠道,学生有了更多的参与教育活动的自由权、信息选择的自决权、价值认同的自主权、信息反馈的主动权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元话语体系”被解构后,取而代之的是师生间的平等互动、自由选择,教师的教育行为只是给学生提供选择和引导。
2.“全天候即时互动”特性凸显传统手段乏力
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固定时段的课堂教学或者有限数量、有限形式的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而言,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全天候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发布平台。任何学生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以新媒体终端接入互联网,都可以自由获取资讯、应用服务、与别人分享观点。新媒体这种“全天候即时互动”的特性凸显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乏力。从数量上看,有限时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难以企及新媒体随时随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形式上看,新媒体天然的即时互动特征更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加强了互动的频率,扩展了互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3.“个性鲜活”特性挑战“论道”方式
新媒体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个性化。新媒体形式赋予了用户尽可能展示自己的工具,博客、微博、SNS的应用,使所有普通人拥有了轻松、随意表达个性的渠道和平台。鲜活的个性特征、丰富的精神需求、各异的态度观点在新媒体环境下自由绽放。相对而言,传统课堂上的体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则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逻辑结构的科学性,叙述风格呈现出“宏大严肃”的鲜明特征。在新媒体环境下,这样自说自话式的“论道”风格与学生的鲜活个性显得格格不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遭遇传播瓶颈。
4.“百家争鸣”特性更显“红色领袖”匮乏
新媒体注定是百家争鸣的所在,而大众传播学认为,大众传播中的信息和舆论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意见领袖”靠丰富的网络经验、能力、知识得到网民的自觉追随而处于中心位置。他们不仅在舆论事件的扩展中推波助澜,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舆论的走向。值得注意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终端工具。事实证明,在微博中经常活跃着一批特殊的账号,每当出现舆论热点事件时极尽煽动、造谣、诬蔑之能事,混淆视听、矛头直指政府,误导舆论方向。这些言论的声势之浩大、参与账号之众多、组织之有序令人警醒。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意见领袖”的匮乏,令我们培养社会主义专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重任的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5.“碎片化”特性呼唤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方式更新
“碎片化”是近年来社会学领域的一个关注焦点,也成为新媒体下信息生产、传播的典型特征。表现为:一方面,人们应用新媒体的时间越来越零碎,高频率、短时间成为使用者在新媒体环境下互动的常态;另一方面,人们对信息的关注与需求越来越发散,传统的、倾向于无差异的普遍的广大受众,被分割为志趣相投的或者利害相关的“小众部落”。在“小众部落”的圈子中,人们更容易找到有着共同需求的伙伴,关注相似的热点。新媒体“碎片化”特征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方式亟待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进入学生的新媒体世界,成为“圈内好友”、“粉丝”,才有可能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即时状态、观点态度、利益关切,进而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
三、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重塑
新媒体“海量共享”、“全天候即时互动”、“个性鲜活”、“百家争鸣”、“碎片化”等特性勾勒出一幅崭新的信息生产、传播、消费图景。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内容、渠道、方法等出现的某些缺位、或多或少的不匹配、或重或轻的不适应是发展的必然。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日渐式微,与中央16号文件要求的: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仍存在差距。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理性面对现实,研究新的规律,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积极谋求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重塑。
1.激发队伍工作动力,增强话语数量
一批数量可观、政治可靠、掌握过硬新媒体技术、熟悉学生思想特征和行为习惯的教师队伍是开展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障。但是,这样得力的工作团队并不能自发产生,有赖于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师从事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应该摸索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机制,通过认定工作业绩、评优评奖、宣传报道先进典型事迹等方式营造良好的氛围,积极引导教师主动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提高队伍媒介素养,提升话语质量
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教育者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熟悉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了解学生思想行为的基本特点,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基本应用,熟悉新媒体话语体系,捕捉媒体热点事件,认清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制定并执行系列培训计划,持续提升教师队伍的媒介素养。
3.探索师生互动的强联系模式,巩固话语渠道
谋求新媒体环境下师生的强联系模式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改善互动状态。首先从行为方式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主动以“入网(上网)”、“触微(开通微博)”等方式,主动靠近学生,积极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工作要求。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通过SNS站点、微博等平台主动向目标受众(学生)发布信息,即时响应学生的互动需求、答疑解惑。第二,从目标指向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行为背后的实际需求,分析其关注的利益所在,因势利导。第三,从互动风格上看,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求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平易近人,通过情感的认同、相通的话语和“畅”、“快”的沟通发挥作用。
4.整合智力资源,丰富话语内涵
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海量信息和智力资源,充分整合、合理利用新媒体环境下的智力资源是“全员育人”目标在虚拟空间实现的有益尝试。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跟踪观察、分类整理、重点推荐、即时转播等方式将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智慧“草根”的理性思想、精彩观点、积极态度传递给学生群体。得益于这些智力资源,一方面,鲜活的思政教育素材和形式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开发;另一方面,其自身拥有的知名度和公信力也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取得实效。
5.完善舆情应对机制,维护话语安全
新媒体对舆情信息的聚合、裂变作用与敌对势力利用新媒体开展的意识形态渗透时刻提醒我们必须完善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舆情应对机制。高校应该建立应对新媒体舆情事件的工作团队。工作队伍体系的建设应该包含健全的工作组织机构和有效的工作组织流程与规范。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特征的研究,总结经验、提炼规律,设计并在实践中完善工作预案,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舆情应对的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