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材料的常规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魏斌

广东正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工程材料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对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工程材料检测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工程材料检测在我国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也对其检测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目的是在当前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材料测验过程之中明确相关检测的原则和核心的理念,同时对其中应当注重的相关问题以及核心的工作思想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常规检测;因素;检测措施

一、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如何选择建筑材料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因为建筑材料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以相关的质量检测为基础的,其质量检测的结果必须符合国家的标准规定。建筑工程的材料检测不仅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也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建筑工程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当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当前,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阻碍建筑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必须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数据和检测方法的有效性、科学性和真实性,加强其管理和监督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促进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隐藏在各个环节当中,基于工程的实际经验,罗列出主要几点因素:

(1)、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优劣。由于建材市场的建筑材料品牌多样,类型规格混杂,虽有统一生产标准,但仍有较大差别,因此,同类产品之间质量也不尽相同。且价格不一。为了达到降低工程费用这个目的,会出现监管不严,选材料随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工程材料质量的检测管理。

(2)、人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由于少数检测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工作中没认真执行公正、诚信、准确、科学的质量方针。导致在材料检测过程中,采取的样品检测、试件检测以及检测方式和要求不符合规定的检测标准。

(3)、设备仪器。检测仪器设备是开展检测工作的必要基础,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对检验的结果存在直接的影响。所以是否能有效的计量,是否在有效的检测量程内,是否有损坏都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如果检测仪器老化陈旧,精度不高,出现无法检测出材料的伪劣的现象。

(4)、检测环境。检测时建筑材料所在的温度、湿度、水等自然条件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水泥的检测环境要求实验室的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不低与50%。因此在材料检测过程中,必须满足这些检测要求。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明确建筑工程材料检验之中的影响因素,是真正意义上保证检测质量的关键点,还应对此环节进行研究。

三、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常见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1、建筑工程材料实验项目的测定

当前相关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也使得建筑工程材料的数量和规模不断的增加,所以在实践之中应当进行现场检查的材料数量和规格也不断的增加。按照我国制定的标准,在材料进场之前应当进行细致的检验,常见的诸如针对混凝土进行配合比例的测定之时还应当对原材料的水泥按照不同的生产批次以及强度等等,进行安全性的检测,同时还需要对材料的凝结时间以及细度等等,进行全面的测定。而对于混凝土使用之中的粗骨料,也需要进行细致的判定,严格的按照其自身的不透水性能、延伸长度情况等进行细致的研究。总的来讲针对建筑工程材料的测定还应当充分的结合合理性以及完整性的原则,避免出现不良的情况。最终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建筑工程材料取样数量以及方式

在进行取样时,要保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常选择的取样方法是在同一批次的材料中,按照不同的数量、在不同的部位进行随机抽取,在保证取样的数量正确的同时,对于取样的部位也要保证其合理性,取样过程中,如果其环境温度以及湿度不具有一定稳定性,就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系统误差。其主要原因是温度和湿度对一些建筑材料的影响作用比较大,例如水泥、防水卷材、混凝土以及沥青等等。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取样不具有代表性、取样的数量不准确和取样位置不准确的现象也经常发生,比如对袋装水泥的检测,按照要求应当从该批次中至少20袋以上的水泥中取等量的样品,总质量不少于12kg。但是实际情况时,一些检验人员一次性提取半袋或者整袋水泥作为样本,检验结果说明水泥强度值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经过现场按照标准取样检测后,确定其符合相关的标准。代表性取样,必须严格观察代表性取样多少、部位以及方法,最大化的减少细微差异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作用,以此将检测结果误差控制到最低。在建筑材料样品选取中,要掌握相应的选取技巧,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样品材料,只有这样其检测结果才能够代表整体材料性能。

3、提升检测工程材料工作水平应对措施

(1)、提升检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要充分了解国家关于建筑材料检测的法律,多方了解建材使用方面的规定,确保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出现安全问题,在采购的过程中不出现质量问题。检测机构应加强对相关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如在刮模操作中,需要沿试模长度方向采用金属直尺以接近于900的角度在试模摸顶的一段架起,采用横向锯割动作逐渐向另一端进行移动,一次性刮去试模超过部分,并且再将直尺在接近于水平的情况下磨平其试体表面。所以材料检测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对降低建筑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2)、完善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机制

要想做好建筑工程的材料检测工作,首先应当完善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机制。在完善的制度保障下,相应的质量检测工作才能按照既定的标准顺利开展。完善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机制,有助于对建筑工程材料实施科学合理的监督与控制,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质量检测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3)、加强建筑工程材料的强制性监测

图1 钢筋取样

充分的结合现场施工以及环境的设计需求,对于相关重点项目,应当严格的执行强制性监测的流程,同时还应当深入到施工现场对于混凝土测试项目、钢筋数量的检验项目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判定,例如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当3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的时需剔除该数值,计算平均值。如钢筋检测中要注意的是每个批次不得大于6个炉号,并且每个炉号的含碳量相差不得大于0.2%含锰量之差应该在0.15%以内(图1)。达到从根本上保证和增强施工建筑的质量。

(4)、科学的建筑材料检测手段

目前建筑材料的检测有着先进化的管理手段,水泥样品检测过程中,将负压筛安全放在圆柱体筛座上,仔细检查电子控制系统,确保其负压控制在4000Pa-6000Pa额定范围之内,将样品取出放置负压筛中,筛析仪开动连续运行2min。对建筑材料进行实时监控和统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有利于全面了解材料的损耗等情况,对节约成本具有重大作用。

四、结语

建设工程市场不断扩大规模,建筑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安全性、耐用性逐步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检测工作。建筑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建筑整体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现场检测的方式,是检测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方式。在检测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并且存在不合规的现象,这些问题会不同程度地导致检测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建筑的质量,因此不断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工作水平和检测水平,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马玉红.在建筑材料检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03).

[2] 杨强,李姿.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河南建材,2016(02).

[3] 黄军生.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相关问题及控制措施探讨[J].门窗,2013,08:182.

论文作者:魏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  ;  ;  ;  ;  ;  ;  ;  

基于建筑工程材料的常规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魏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