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下,我国工业化脚步也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煤矿行业,煤矿机械化与自动化的水平提升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获取迅速成长,其中电力行业对煤矿企业也有着巨大的帮助。我国煤矿企业作为电力较大的用户,煤矿企业若想在我国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完善自身供电系统,使得供电系统可以达到更高品质。本文就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矿山供电系统的优化及其技术改造,以供借鉴。
关键词:矿山;供电系统;技术优化
前言:现代化煤矿供电系统作为煤矿生产中的主要动力来源,煤矿供电系统的设计好坏将直接影响煤矿生产及其稳定发展,直接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在我国现代化技术不断发展,煤矿生产能力不断大幅度的提升,大功率用电设备不断的更新,就应该对煤矿供电系统进行及时改造。
1 供电系统基本的特点
煤矿电网主要是由发电机、升降压变压器、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输配线路、用户组成的。矿山作为用户一级的用户,因为自身的生产条件特殊性、复杂性,具体对供电系统有着下面几点要求:
第一,可靠性:供电系统供电电源应该采用双回独立的电源线路,在电源线路方面不能进行分接任何负荷。
第二,安全性:由于矿山自身的环境独特性、复杂性,矿山的自然条件恶劣,造成了矿山供电系统不能得到有效地保护。因此,矿山系统应该采用防爆、防触电、过负荷、过电流措施,制定相关管理的程序。
第三,技术合理性:矿山供电系统电压需要始终保持特有的稳定性,供电系统电压偏移不能超出特定的数值5%,频率偏差不能超出0.2—0.5Hz,供电系统的功率不能低于0.9。
第四,经济性:矿山经营最终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利益,所以矿山供电系统应该尽量简单化,安装运行操作尽量简便化,初步建立矿山供电系统需要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减少投资及其运行的费用。
2 供电系统特点分析
第一,矿山供电系统采用的系统主要是双回干线式的系统。
第二,变压器和线路的接线方式通常采用全桥接线的方式。
第三,矿山供电系统安装的等级应该选择满足等级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
第四,使用较为先进的真空断路技术。
第五,采用计算机对供电系统进行完善、灵敏地检测、监控。
3 矿井供电系统的现状分析
我国矿山供电系统随着矿山产量的不断增加也得到了相应的完善和提高。但是,在现实的矿山生产中,还有很多的矿山供电系统并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电源架空进线架设混线,且矿井变电所所采用单母线的运行方式,简单的只采用局扇用电和生产用电作为一趟线路,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无风电闭锁装置,这些都存在着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的存在并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在实际矿山供电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常存在着线路老化、压降大、电气设备的陈旧问题,尤其是对供电系统整个过程来讲,没有一个良好的监控设备、检测系统,在遇到漏电保护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对雷电波侵入防范较差,只能简单的对入井下方做出雷电波预防措施,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的装设和规范的防雷装置。还有一些矿山的入井架空供电线路、通讯线路、金属管道等直接通往井下导线,这就会导致导线存在一定的隐患,当遇到雷雨天气时,金属导体就会直接沿着导线进入到井下的导线,从而给施工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矿井供电系统改造的优化设计原则
第一,要认真的对国家相关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法规进行落实和贯彻,并按照现在的煤矿安全生产设计规程和规范进行系统的不断优化和改造。
第二,本着对改造量的减少和投资减少的原则,首先要做的任务就是对现在供电现状进行充分的了解,并运用现有的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安全运行,充分有效的做到技术先进、系统简化、经济合理、安全可靠。针对现实中不符合技术和安全要求的企业,必须要充分的进行技术改造工作,保证安全有效的供电。
第三,针对当前所提出的设计方案,要保证设计方案能够从整体出发,对供电系统进行电源、负荷和线路的整体合理性布局,同时,再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进行对安全可靠性和经济稳定性的论证。
4 矿山供电系统及技术优化改造
4.1 供电电源的确定
想要能够有效的保证矿井供电的安全性,就要选择相对合理的供电电源,这同时也是保证矿井安全供电设计的基础。传统的矿井所采用的都是以T连接方式或架空线方式获取矿井的供电电源,这在现代矿井的运行过程中已经不能达到矿井施工的要求,所以就需要对矿井进行重新的电源确定和供电线路的确定。
通常情况下,矿井电源的安置点要放在距离矿井很近的地方,并且还要要求变电所母线为分列式运行,作为供电系统的总供电电源,要使主变压器容量、变电所出线间隔和出线走廊都要有充足的变电所。
4.2 电网的优化
第一,电网优化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对供电系统的优化,对变压器进行合理的配制,并相应的减少安装台数,从而帮助变电器能够达到负荷中心。
第二,对负荷进行合理的配制,并根据负荷的集中点对电容自动跟踪补偿装置进行安装,从而保证局网功率因数的提升。
第三,安装一个距离生活区较远的电容补充装置,并对供电线路进行优化,增大导线的截面,进一步对电力设施装置进行优化。
4.3 技术改造分析
第一,对功率因数较低的用电设备进行替换;
第二,对相对落后的电气设备进行技术的提高与装备;
第三,对计算机检测技术系统进行改造,保证供电系统的预警能力和抗灾能力;
第四,按照相对科学的电气技术装备进行科学技术的改造,以保证电气技术的发展水平;
第五,使用微电脑技术对电气设备进行保护,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敏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网的优化及其改造技术是煤炭企业可以有序、客观的发展要求。企业若想将安全、经济、发展作为企业的原则,就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供电优化配置,对其技术进行改造,积极地推广使用新型技术装备,为企业可持续化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史永圣.新世纪煤矿扩建后供电系统的改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6).
[2]张武进.矿山供电改善功率因数的探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3]赵志武.PS6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的应用[J].矿山机械,2004(10).
论文作者:尹训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供电系统论文; 矿山论文; 矿井论文; 煤矿论文; 电源论文; 线路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论文;